楼主: 阿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分享] 从羊肉串到酥油茶,2012新藏线骑行记!!!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11:00:50 | 只看该作者
frank88 发表于 2012-6-17 23:24
阿越是做园林的我记得?

对滴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11:00:57 | 只看该作者
frank88 发表于 2012-6-17 23:24
阿越是做园林的我记得?

对滴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12:5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越 于 2012-7-15 23:02 编辑

                                                 麻扎小村(兵站)——黑卡K289矿场

       喝着绿豆粥、吃着炸焦的油饼。又开始新一天的骑行旅程!这段路程几乎全为柏油路,且一路景色不错,后半段有冰雪融化后而形成的河流,
       特殊的一天,第一次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度过生日。雪山、微型龙卷风,清澈无比的冰川河流,是新藏线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一路停车看风景,发呆。60公里不到的油路,磨叽到下午快三点才抵达黑卡K289矿场。因看攻略,前方还有K290、301都有道班,但情况含糊不清。故向矿场工作人员打听前方情况,被告知“矿场欢迎我们去住。301有帐篷、但没空位,我们极可能在外扎帐篷,另到傍晚后,黑卡大坂上狼较多,路况很差,不建议我们这个时候上去。”
       考虑第二天若从K289直接到三十里营,路程近75公里,还要从山脚翻越黑卡大坂,会导致队伍赶夜路。故告别K289矿场,打算到前面K290位置看看,尽量减少明天骑行路程。
        过K289几百米后,开始进入搓板土路。后发现;攻略中,K290这个位置是没有任何道班,道班真正位置在K292~293位置!!!(攻略又出错了),且那个道班离国道有三四百米。前去打探,此道班早已被矿场的人霸占,有个值班室,但不给住,说是旁边道班内存放炸药,公司不允许值班室住外人,且搭的帐篷也没空位。没辙,和黑姐商量一下,考虑一方面:自由风之前骑行磨叽,傍晚若到不了301处,恐怕就没有麻扎大坂那次好运了,真会有狼袭击。另一方面:K289矿场和292矿场的人也说了,301只有帐篷,且帐篷空位可能没有。便回撤到K289处矿场投宿。
        矿场负责人热心滴给我们安排一空房间,由于矿场吃饭是按人头算,故我们吃饭只能自己解决,但矿场有小卖部。能有一个遮风避雨的房间已经很不错,毕竟自己带的帐篷,根本无法承受外面寒冷风大的环境气候。
        在房间里搭好帐篷后,便直冲小卖部。晚饭两包泡面,知道我生日是今天,动力便买了两包花生,大伙在房间里庆祝生日。(补充一句,有的攻略提到所谓矿场工人要东西。其实每个矿场道班,每年干活的人都会调换不少,关键看RP遇到的人吧!)








在房间内搭帐篷


K289矿场外景



54
发表于 2012-6-18 13:05:29 | 只看该作者
先顶了再慢慢看,又一个走过西藏的友人,放心,这辈子,我的梦想也会实现的,不放弃
55
发表于 2012-6-18 14:42:34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在想用fox压这条路的,所以我一眼看见楼主黑油油的fox....
56
发表于 2012-6-18 15:39:23 | 只看该作者
好漂亮的景色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16:0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越 于 2012-6-23 11:53 编辑

                                        黑卡K289矿场——三十里营(又名:赛图拉镇)

       今天准备翻越黑卡大坂,到三十营近75公里,较为艰巨,特地多啃两块压缩饼干。出矿场不久,便进入搓板土路,一路颠啊颠,过了K292道班,便开始真正爬山路。
      黑卡大坂的路况极差,5~15CM厚的土灰,原汁原味搓板土路,骑车速度和走路无区别。在土灰中骑车,外胎易卡,更容易摔车。(这才明白,很多新藏线攻略中,那些所谓“牛人”写的“噌噌,几下,轻轻松松就爬到垭口”,纯属艺术加工后的“扯蛋”。很多事只有自己去体会才知道真与假!),推吧!几乎一路没法骑车,骑几步,遇到厚厚的土灰或者急上坡搓板路,只能下来推车。反反复复上车下车,耗费体力远远大于徒步推车。
       坦白说,黑卡大坂、麻扎大坂,我几乎都是推车上去,首先路是上坡的,本身就是搓板土路加之被大量卡车、工程车压得更糟糕,骑车速度不过5~6。偶推推速度也能到5,还省力(得益于从小住山里,天天爬山路,两条小腿合适登山,故徒步更爽!)。
       刚上山没多久,便看到路上到处都是狼爪印,心里万分庆幸昨天听矿场人的话,没有上山,匆匆留下照片,加快步伐尽早翻过垭口。今天天气不佳,灰蒙蒙一片,不时便下起雪,匆匆拿出雨披盖着后面行李。此时天气更加寒冷,两只小脚开始感到冰凉,慢慢地鞋子、裤子上沾满泥浆和雪花。
       抵达K301道班,其实是几个帐篷,貌似是没有空位。附近前后有些破烂不堪的土房子,可能是原先的道班吧。站在外面休息片刻,继续赶路。觉得骑新藏线这类长途,每天给自己一个小盼头,可以让自己集中点,也减少些疲劳。例如:准备一瓶饮料,心想着今天完成70%路程就喝掉。或者想着到下一站后,第二天就能休整一天等等。
       黑卡大坂上山路很急,几乎一路发夹弯,越往上越分辨不出垭口位置和高度,心里往往的“以为”,常常变成泄气的“还看不到垭口”,和麻扎一样。一路藏族工人很热情,看到我们总会大喊“扎西德勒、一路平安!”,一语鼓励,胜过好几瓶红牛!路上在想,黑卡大坂为何如此黑黑的,后才得知,黑卡大坂,看似大山,实际整座山就是一个铁矿。
       因爬麻扎大坂适应很多,故爬黑卡还算轻松,晃晃悠悠来到最后8连弯时,着实有点小崩溃,身体越来越使不出力,爬在车头休息下的次数也逐渐增多。突然有部皮卡在我旁边停下,原来自由风搭车了,司机问到:“高反头疼不?要搭车伐”。答“没事,就蛋疼”。“蛋疼没事,我们走啦”,皮卡一溜烟的往垭口冲去。
       是啊!蛋不疼,谁会跑这鬼地方骑车。我们真的是蛋疼了没事干。。。慢慢滴,抵达垭口,按照惯例,嘘嘘表示庆祝。准备欢呼下,发现垭口上还有工棚,一女藏民挽着袖子洗衣服。。。。。不知为何,一下就没了欢呼的心情。。。瞧瞧人家,直接住着鬼地方修路。。
        黑卡大坂下坡路很奇特,刚开始你会泪奔,厚厚的土灰与泥泞并存着。刚下山那几公里路况着实没麻扎爽快,不宜骑车,故不少地方还需推车。但下坡几公里后,一路到三十里营,几乎98%都是下坡路(本人骑新建好的路基,没骑老国道,,,),超爽,,在如此海拔,除一两个上坡外,速度几乎没下过25。因我们是骑车的,走新建的路基不会被路政公司的人指责。
       熬过黑卡那几公里的下坡,天气逐渐转蓝,映着雪山冰川,不久便骑到“赛图拉哨所遗址”,先辈抵抗阿三的地方。原本是丝绸之路的南方交通线,可由此前往印度,是英国殖民者十分渴望的战略要地,占据此地可窥视南疆内地。赛图拉是古老的商贸通道,是通往印度拉达克首府列城的古丝绸之路上最后一个居民点。

  赛图拉哨卡的最早历史要追溯到1877年,左宗棠收复南疆后,一百多清军敢死队员骑着骆驼、马匹,带着粮草,历尽艰难,跋涉一月,艰难来到了如今的赛图拉,并迅速与当时群众联手,拉土运石,建立了军事哨卡。从此, 这里成了当时政府最高海拔驻兵点,是中国最西边境的防御大本营,承担着西部边关八百多公里的喀喇昆仑山的守防任务,由此清朝政府就在赛图拉、克里阳卡和麻扎达拉设卡。

  1928年赛图拉设治局,成立边卡队,人数增至100人,并巡逻到康西瓦以远。在卡拉(胡鲁木山口)修筑堡垒。1933~1937年,守卡兵力增至200人。1937年10月至1942年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边卡部队是1个团,辖3个骑兵连。赛图拉卡、康西瓦卡、苏盖提卡、哈拉赛卡各有1个排(30~40人)设防并沿边巡逻,以上各卡一直延续到解放前,负责800里边防。在明立克下、阿吉栏干、阿克赛钦、林济塘设有隐蔽粮草站。据说,民国时期哨所取暖用的是牛粪火,那有什么火炉子,哨所只有一个煤油灯,没有电,吃的最好的只能是玉米面糊糊,有时连这也吃不上。天冷时,哨所官兵都紧紧挤在一起,互相用身体取暖,天天盼着来个人,但天天看到的是雪山。

  赛图拉哨所是个通称,其实是南北哨卡的大本营,主要提供后勤支持,它包括了下属多个哨卡,如黑黑孜江干、三十里营房、康西瓦等分卡。从南到北,哨兵要想巡防一遍,至少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新疆建设兵团的史料说:“1950年3月,第二军第四师第十一团一部进驻通往印度、巴基斯坦之要地巴扎大拉,第五师第十五团一部进驻通往印度之要地赛图拉”。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师第十五团特务连进驻赛图拉哨所。因交通不便条件恶劣,有的哨卡官兵就没有及时得到新中国成立和新疆解放的消息,守防的国民党官兵以为换防的来了,哭喊着埋怨:三年了才来,怎么又换装了?被人发掘后,成为网络笑谈,其实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传奇。(关于赛图拉哨所历史,摘至网络。)
       抵达三十里营时,已经傍晚7点左右。电话搭车先期抵达的自由风,正在通话中~~~,N次未果,便推车寻找。三十营现在大搞建设,已经弄起新农村民居,恰逢一电视台在拍摄“河蟹”题材节目,偶西格格在旁边凹了半天造型,可惜电视台人不鸟我。。。可能偶灰头土脸推个脏兮兮的单车,实在有违河蟹,只得怏怏离去。
       我还算聪明,看到一挂着青旅牌子的山寨青旅,便猜到那丫的肯定住这,跑进一看,果然在后院挂着耳机聊天着。三十里营的山寨青旅,貌似在网上蛮有名,老爹在经营,儿子在网上大吹,墙壁上不少驴友留言。
       之后黑姐、动力哥陆续抵达,草草吃了饭菜(饭是夹生的),便匆匆休息。

狼爪印














抵达垭口

























小小滴龙卷风









赛图拉哨所遗址


抵达三十里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20:2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越 于 2012-6-18 20:26 编辑

                                                                            三十里营休整(1)
   
       三十里营休整补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先说说三十里营目前情况:

       关于传说中的青旅
       网上宣传火热的那家山寨青旅,老板姓“李”,老爹经营、儿子在其他地方工作并大肆在网上宣传。整个青旅就老头子一个人打理,与其说辛苦,不如说老板很抠门,不舍得花钱请人。号称在叶城“解放军十八医院”招待所烧过饭,不过你去尝过后就知道,饭是夹生的,口味一般,分量少,价格高(从之后红柳滩、死人沟这两个地方比较出来的)。驴友嘛,年纪轻,容易被哄也不计较那么多。在这青旅呆一天后发现,除了驴友或生客外,从没当地人、施工队或卡车司机去他们那吃饭。晚上发电晚,比红柳滩、死人沟这些条件更艰苦的地方还晚,,,,节约柴油~~。床铺和新藏线上所有小旅馆一样脏,但价格要比红柳滩、库地、死人沟、松西乡更高。
       另外,传说中的洗澡水冷。三十里营海拔不算高、才3700不到。日照极为充足,白天气温也不低,人穿衬衣都可以,太阳能热水器不可能不热。后经过我和队友查看,且根据以前用过太阳能热水器的经验,一致认为,老板在热水器上做了手脚,怕有时驴友多,热水洗得不够,而他自个还要用。这一次,咱几个差点洗出感冒。。。。。
       青旅原先是歌舞厅而改造的,所以你会发现里面的房间阴沉沉,当然!!!相信你能猜出我们住宿的房间以前是用来干嘛的,呵呵。晦气!
       说白了,这家山寨青旅纯属炒作出来的。

        三十里营住宿
        其实三十里营可选择的旅馆很多,后听闻小唐他们住的是”花木兰“旅馆,价格还算公道。
        另外教大家如何找性价比高的旅馆!!!
        首先,到达一个地方,寻找施工队(尤其是开皮卡的,大多为队长等小领导职位)、卡车司机或当兵的询问。一是攻略上的旅馆经常发生易主,质量没法保证。二是这三类人,物质条件都不错,是小地方上各个饭店的常客,哪家好?哪家睡觉干净便宜?,他们最清楚。抓住这一点,在后面骑行中找旅馆,再也没吃过药,非常有用!
   
        吃
        三十里营在”吃“方面,已经领悟内地精髓,天南地北,从饺子到砂锅、从维餐到火锅,甚至有活鱼吃。所以别死盯着住的饭店内吃。水果稀缺,所以当你听说西瓜才75块时,下巴别掉了。但建议你还是买点梨、苹果吃吃,毕竟骑车那么多天,身体严重缺乏各种维生素以及水果的营养。而且每到一个大补给点,能多吃就多吃,能吃多好就尽量吃多好。后面路还长着,身体是关键。

       玩
       关于理发店;”正规的不好找“。不多说,懂得。剩下的就是赌博。

       购物
       物质丰富,对于新藏线来说。从鸟巢咖啡、到各类名牌洗面奶应有尽有。拉萨啤酒、青稞酒算小意思啦!各种名酒也不少!

       取钱
       号称过叶城后一直到日土都没有银行,没法取钱。但类似LZ我这种傻冒忘了在叶城取钱的人也不少,在三十里营时,口袋里只剩一百多。在山寨青旅旁边一个超市,自由风发现一个高科技物品:”POS机“。可用银联、信用卡提现,店主收3%的点。。。。。为防止后面路上有意外,LZ不得不用银行卡提现一些钱作为急用。更让我泪流满面的是,,,,POS机居然是无线手持式的。

       医院
       著名的三十里营军医院怎能错过,算一路上比较像样的”大型医院“吧!另外医院里年轻漂亮的女军医生不少,对于尔等天天对着雪山戈壁看的人,三十里军医院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否则时间长了,天天盯着同行兄弟看,,,回去容易出事~~!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20:5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越 于 2012-6-18 20:57 编辑

                                                                          三十里营休整(2)

       其实休整也很累的。洗澡、洗衣、洗车,车辆维修保养调整。
       洗澡:前面说了,差点感冒~~
       洗衣:下午被大风刮走了一双袜子。
       洗车:没那么多讲究,拿着抹布和水管,边冲边擦。
       车辆保养:检查货架螺丝等易松螺丝,并对整个传动系统上油。自由风的单车比较悲催;在喀什青旅,被我检查出前叉气压只有30,还好我带了打前叉的气筒(因为我的FOX需要用到才带了)。另外她买车的那家单车店蛮坑人的,给她一个女人配置2.1的米其林齿胎(其实1.95足够足够了)。在三十里营,她提到变速不顺,偶便慢慢检查,原来飞轮没上紧,可左右摆动近4~5毫米,由于没工具,也只能作罢。
       吃饭:在山寨青旅内吃,能吃多好就多好,喝着拉啤和青稞酒。感觉真好,三个大坂都翻过来了,顺便骚扰手机中能拨通的兄弟们(潜台词:看吧,哥们我牛吧,跑新藏线,而且这三个大坂都翻过来了,快夸奖我!!!)。
       意外:在山寨青旅时,偶遇一军官,听说我们是骑车的。二话不说,冲出去,过了半小时,从车上拿下一箱单兵口粮送给我们。。。。。一箱啊,,,,这些单兵口粮在日后路上,确实帮了我们大忙,也让我们省下不少银子。



这不锈钢盆的菜,注明下,,,其实是自由风自己烧的,结果食材放忒多,把老板心疼滴狂皱眉头。。。

三十里营好心军官赠送的口粮





      

60
发表于 2012-6-18 22:54:37 | 只看该作者
上海阿越,谢谢你滴美文,向您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