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eng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保健] 最近骑车后感到很疲劳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3-6 17:04:4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0楼pengyou2008-03-06 11:10发表的: 牌子是PROLAB,蛋白质含量》85%,我是2汤勺,2勺大概20克吧。


这差不多,试下分两顿吃
32
发表于 2008-3-6 17:17:3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9楼运动医学诊所2008-03-06 10:14发表的: 我们选择的蛋白粉是北京康比特运动营养品公司的,258元/桶,此外,大家的心率高过210次/分钟,我想是不-心率表受到不明原因的干扰?220-周岁=个性最大心率。


220-周岁只是一个参考值,是估計最大心率的算术式,而不能計出真正数值,要知道真正的最大心率不能用这計算,而要做其他试验。
最大心率超過210大有人在,当然也不能排除心率表有干扰。

258元/桶,是多大的桶???是哪一种蛋白粉?蛋白利用率是多少?
算完利用率可以知道有多少杂质,258元真正能吸收的是多少克?!
33
发表于 2008-3-6 17:28:43 | 只看该作者
用过iss的蛋白粉,现在在吃EAS的,这些5磅装的蛋白粉,一勺都是30克的,蛋白质含23克

就是这种:

34
发表于 2008-3-6 17:32:35 | 只看该作者
最早吃过安利的,很难化开,即使滚烫的牛奶也是,面糊一样…… 可能是植物蛋白的关系吧。 口感也很差

iss和eas就好多了,冷牛奶也没问题,特别是eas的

sam神,植物蛋白和乳清蛋白有啥说法吗?是否前者氨基酸种类不全,吸收利用率差?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8:11:40 | 只看该作者
安利的里面也加了乳清蛋白粉,但是大部分还是植物蛋白粉,所以化不开啊。

乳清和植物其实就是一个吸收问题,乳清的好吸收,植物的不容易吸收,比如10克乳清,你可以吸收9克,植物的却只有5克,至于氨基酸什么的含量很少,差别真的很微量,如果注重氨基酸的话,可以买氨基酸片来补充,那样更直接哦。

安利就是死贵,还有品牌感受极差,一听他这个牌子,马上逆反了,再好的东西都请拿开。
36
发表于 2008-3-6 18:35:1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5楼pengyou2008-03-06 18:11发表的:
安利的里面也加了乳清蛋白粉,但是大部分还是植物蛋白粉,所以化不开啊。

乳清和植物其实就是一个吸收问题,乳清的好吸收,植物的不容易吸收,比如10克乳清,你可以吸收9克,植物的却只有5克,至于氨基酸什么的含量很少,差别真的很微量,如果注重氨基酸的话,可以买氨基酸片来补充,那样更直接哦。

安利就是死贵,还有品牌感受极差,一听他这个牌子,马上逆反了,再好的东西都请拿开。

氨基酸当然有关系,蛋白质就是各种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种类不全,蛋白质生物价就比较差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12:30:1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6楼dukeduck2008-03-06 18:35发表的: 氨基酸当然有关系,蛋白质就是各种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种类不全,蛋白质生物价就比较差


的确佩服你的钻研精神和对这方面的认知,这也体现在骑车方面上,开元真是好样的。

如此专业就等sam神来解释吧,我要向你学习。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12:39:4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几次骑车左侧腰部时间长了有点木,总感觉找不到舒适的角度。
39
发表于 2008-3-9 09:12:3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8楼pengyou2008-03-07 12:39发表的:
最近几次骑车左侧腰部时间长了有点木,总感觉找不到舒适的角度。

好了...肾的问题~
40
发表于 2008-3-11 23:00:59 | 只看该作者

最早吃过安利的,很难化开,即使滚烫的牛奶也是,面糊一样…… 可能是植物蛋白的关系吧。 口感也很差

isseas就好多了,冷牛奶也没问题,特别是eas

sam神,植物蛋白和乳清蛋白有啥说法吗?是否前者氨基酸种类不全,吸收利用率差?

 1. 吸收和化开是没有关糸的,固体不能溶于水不代表你吃固体就不吸收,等于你把巧克力粉倒在水里也不一定化开,但是巧克力肯定都吸收了。我吃过很多牌子的蛋白粉,不管什么牌子,总有一些比较难化开,但是我全都可以让它们化开,只要多加一点耐性。就算是你说那个安利的,我用250ml水加1勺粉用调羹大力搅拌1分钟内一定可以溶解。或者可以用lock lock 杯关好后大力摇一会也行。关于吸收我下面还会继续说。

2. 口感和营养千万不要混为一谈。薯片、油条口感也好,大家都应该知道不是好东西。不过乳清蛋白真的口感较好,我也被这口感骗了一段时间。

3. 这与氨基酸种类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9种必须氨基酸齐就行。吸收利用率其实大豆分离蛋白是最好的,达到100%。详见下面。

 我选植物蛋白的原因(不过我吃的还是有一种氨基酸是由乳清蛋白提供的):

1. 现时很多牛都是打激素以制造多一些的牛乳,这样肯定有问题。但我不是不吃牛肉,只是想在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尽量控制。

2. 乳制品的消毒过程较复杂,不够又不干净,有一些用高温消毒的更会破坏蛋白质。

3. 我对乳类过敏,一吃就拉,很多人都这样。

4. 动物蛋白的消化比较差,这時会造成大量一种叫丙酮酸的物质,会被分解成乳酸,而酸性体质会增加癌症的机会。(这个问题大有文章,是美国一家我忘记名字的大学经40年的研究发现的,里面还涉及醜闻及政治问题,有机会查出来给大家看。)

乳清和植物其实就是一个吸收问题,乳清的好吸收,植物的不容易吸收,比如10克乳清,你可以吸收9克,植物的却只有5

你从哪里学来的有这个观念?蛋白质的吸收是以PDCAAS (蛋白质经消化修正的氨基酸评分值)来评定的。以下,我会转贴一篇文章关于PDCAAS。下面的表是关于蛋白质的吸收率。

 

  1. 大豆类
  2. 鱼类
  3. 瘦肉类
  4. 果仁类
  5. 蛋类
  6. 谷类
  7. 根茎类
  8. 蔬菜类
  9. 果类
  10. 大豆分离蛋白

20-40%

16-26%

16-24%

10-18%

10-12%

6-12%

3-6%

0.5-1%

1%

100%

 

评价蛋白质质量的新方法——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记分法

卫生研究 1999年第1期第28卷 综 述

作者:何志谦 闻芝梅

单位:何志谦(中山医科大学医学营养系,广州 510089);闻芝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蛋白质质量评价是国际上非常关注和有争论的主要课题。无论从公众健康或经济角度考虑都需要一种合适的正确评价蛋白质质量的方法。植物性和动物性蛋白质一般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但其中仅有9种氨基酸是人类膳食中必需的。在人类摄入的蛋白质来源中,必需氨基酸只占很小部分,这些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随年龄、生理学 情况和健康状态而异。评价蛋白质的方法应能准确和精确区分个别蛋白质对人类生物学需要的相对效能。FAOWHO对蛋白质质量评价联合专家委员会从 1982年起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过去用蛋白质功效比值(PER)及未校正的氨基酸记分法评价蛋白质质量存在问题,该委员会经过五次讨论提出一种用蛋白 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记分法(Protein Digestibility-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 PDCAAS)来衡量蛋白质质量,1991年该法获通过和正式公布1

 1 评价人类食物蛋白质质量的一般要求

 

   临床上认为评价蛋白质质量最准确的方法应能反映人类生长及代谢,如用氮平衡法,但就费用和耗时上考虑都不宜于将其作为常规的评价方法。自1919年以 来,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测定能支持正在生长大鼠生长的能力)曾被许多国家作为指标。在用此法几十年后发现PER过高估计了某些动物性蛋白质对人类的 价值而低估了植物性蛋白质的价值,这可能起误导作用。有一段时间氨基酸分(用鸡蛋和乳类的氨基酸模式评分)曾被广泛应用来代替PER。虽然有些蛋白质的质 量可以直接用用氨基酸分来评价,而另一些蛋白质则由于消化率和生物利用率差而不合适用该法。因而必需同时考虑氨基酸成分、采用合适的评分模式和测定消化率 来准确预测人类膳食中食物蛋白质质量。

 2 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记分法(PDCAAS)的测定和应用

  在理论上,评价蛋白质质量最合理的方法是将食物的氨基酸含量(考虑其生物利用率)与人的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相比较2。人的氨基酸需要量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很大。对1岁以下婴儿食物蛋白质质量的评价系根据人乳的氨基酸成分作为记分模式。FAOWHO及美国科学院曾提出以25岁儿童的氨基酸模式暂定为两岁以上人类单一的氨基酸记分模式34。用PDCAAS来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质量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的:(1)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2)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3)食物蛋白质能提供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能力。

 2.1 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和氨基酸成分

   混合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可以用测定的氮乘以6.26;其氨基酸成分可以直接分析,即将蛋白质用酸或碱水解,对释放的氨基酸经离子交换色谱法(IEC)、气 相-液相色谱法(GLDC)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后进行定量分析,但这些方法的变异较大。也可以利用已发表的氨基酸成分数据库。但由于这些数据所用的分析方法不同,不同数据来源的同一食物的结果相差较大,因而需要用新的实验技术建立氨基酸成分数据库。混合食物的氨基酸成分可按各个食物的氨基酸成分含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平均每克混合食物的氨基酸成分。

 2.2 蛋白质的消化率

   不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不同。蛋白质的消化率可能起源于食物蛋白质固有(蛋白质构型、氨基酸结合)的差别、存在可能改变蛋白质消化的非蛋白 质成分(膳食纤维、单宁和植酸)、存在抗生理作用的因子或由于加工情况改变酶从蛋白质中释放氨基酸,因而FAOWHO的蛋白质评价专家委员会在1975 年的一次专家聚会上建议氨基酸记分应该用蛋白质消化率进行校正1

  真消化率(TD)的计算:

 TD=[摄入氮-(-FK)×100/摄入氮

 FK=代谢氮或内源性粪氮(进食无氮膳时粪便中排出的氮)

             表1 一些食物的真消化率(人类)1]      %

食物

平均值

食物

平均值

鸡蛋

97

小米

79

牛奶,乳酪

95

豌豆

88

肉,鱼

94

花生

94

玉米

85

花生酱

95

大米()

88

黄豆粉

86

棉籽

90

分离大豆蛋白

95

全小麦()

86

鲜豆

78

小麦粉()

96

全玉米

87

面筋

96

玉米加豆

78

燕麦粉

99

中国混合膳

90

 2.3 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记分法的计算

   将每克食物的必需氨基酸成分(EAA)与适宜的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FAOWHO 25岁儿童参考模式,mg/g蛋白质)比较,得出未校正的氨基酸记分。以其必需氨基酸比值作为限制性氨基酸,将此限制性氨基酸的比值乘以该食物蛋白质的 消化率即为其校正的氨基酸记分(PDCAAS)。表2列举了部分混合中国膳食、分离大豆蛋白和牛肉的必需氨基酸记分结果56 

2 混合中国膳食分离大豆蛋白和牛肉的PDCAAS的计算举例156

必需氨基酸

  (EAA)

(A)

  FAOWHO

  25岁儿童参考

  模式(mg/g)

混合中国膳食

分离大豆蛋白

牛肉

(B)

  EAA模式

  ((mg/g)

(BA)

  未校正的氨

  基酸记分

PDCAAS(1)

(C)

  EAA模式

  (mg/g)

(CA)

  未校正的氨

  基酸记分

PDCAAS

(D)

  EAA模式

  (mg/g)

(DA)

  未校正的氨

  基酸记分

PDCAAS

组氨酸

19

26

1.36

1.22

26

1.37

1.30

34

1.79

1.68

异亮氨酸

28

43

1.53

1.37

49

1.75

1.66

45

1.61

1.51

亮氨酸

66

81

1.22

1.10

82

1.24

1.18

79

1.20

1.13

赖氨酸

58

51

0.88

0.80(2)

63

1.09

1.04

83

1.43

1.34

蛋氨酸+胱氨酸

25

43

1.71

1.54

26

1.04

1.00(3)

37

1.48

1.39

苯丙氨酸+酪氨酸

63

85

1.35

1.21

90

1.43

1.36

73

1.16

1.09

苏氨酸

34

36

1.06

0.95

38

1.12

1.06

44

1.29

1.21

色氨酸

11

14

1.26

1.14

13

1.08

1.03

10.8

0.98

0.92(4)

缬氨酸

35

52

1.50

1.35

50

1.43

1.36

49

1.40

1.32

  注:(1) PDCAAS=未校正的氨基酸分×真消化率(混合膳中国为0.90,分离大豆蛋白为0.95,牛肉为0.94)

 (2) 混合中国膳系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推算,其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PDCAAS0.800

 (3) 分离大豆蛋白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PDCAAS1.00

 (4) 牛肉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PDCAAS0.92

  在计算PDCAAS时,任何高于1.0的记分均计为1.0。因为过多的氨基酸不能被身体作 为氨基酸来利用,在营养上没有绝对益处。这些多余的氨基酸被脱氨,其氮以尿素的形式排出,其它含碳部分被作为能量利用或转为脂肪或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储存。 PDCAAS高于1.0的蛋白质都是能满足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质量相等的高质量蛋白质。PDCAAS低于1.0的低质量蛋白质的氨基酸组分不能满足 25岁儿童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其消化率也较低。表3选用了几种不同蛋白质的PDCAAS,这些结果与对人的营养价值的观察也是一致的。

3 某些食物蛋白质的PDCAAS15

蛋白质来源

PDCAAS

蛋白质来源

PDCAAS

分离大豆蛋白

1.00

燕麦粉

0.57

大豆浓缩纯蛋白

0.99

豌豆粉

0.69

酪蛋白

1.00

花生

0.52

鸡蛋白

1.00

小麦

0.40

牛肉

0.92

面筋

0.25

 3 用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记分法的优缺点

   其优点在于简单和在科学上的合理性,可以常规用于对食物蛋白质质量的评价。还可以提供补充蛋白质和蛋白质互补可能性的信息。可用于营养标签以便用户计算 混合食物的记分。但对质量较差(某些必需氨基酸缺乏或极低)的蛋白质,其PDCAAS与根据生物学分析的蛋白质质量估计的有些不一致。非必需氨基酸和非蛋 白氮过量会影响膳食必需氨基酸的利用,PDCAAS不能用于计算非必需氨基酸不成比例的蛋白质对限制性氨基酸利用的不良影响。但这种情况在实际上很少见。

  4 小结

   用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记分法衡量和表达蛋白质的质量是目前简易而又准确的方法,是一种对植物性蛋白质及其制品最合适的可行常规方法,经 FAOWHO专家委员会核定,于1991年通过和正式公布。其后许多国家(包括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及一些欧洲国家)承认此法,并陆续有论证文章5。当然没有一种方法是十全十美的,对氨基酸成分分析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我国是一个食用植物蛋白质的大国,继续开发和利用植物蛋白质资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本法也许能助一臂之力。

作者简介:何志谦,男,博士,教授

  参考文献

 1 FAOWHO. Protein quality evaluation. FAO food and nutrition paper No. 51. Rome: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2 FAOWHOUNU. Energy and protein requirements. In:WHO Tech Rept Ser 724.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85

  3 FAOWHO. Energy and protein requirement. WHO Tech. Rept. Ser. 522.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3

  4 NASNRC. Improvement of protein nutriture. Washington DC: US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1974

  5 Henley EC, Kaster JM. Protein evaluation by protein digestibility-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ing. Food Tech, 1994,474—77

 6 葛可佑.90年代中国人群的膳食与营养状况(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