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平均15公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东方宝龙摔车说起。。。

   关闭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5-13 19:25:0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十分赞同各位的观点,但在目前的状态下拿事主说事,是否太过。。。。。。
还是等宝龙版主自己来总结吧。也许对大家更有帮助。
就象当初,在她出行时对她的祝福一样,愿她早早康复

点评

说得有道理,支持!  发表于 2012-8-9 17:34
言之有理  发表于 2012-5-16 10:25
赞同,  发表于 2012-5-15 10:34
说的有道理  发表于 2012-5-14 13:29
12
发表于 2012-5-13 19:45:12 | 只看该作者
骑车旅游确实需要因人而异,因为老年人骑游其目的是为强身练体,而不是盲目追求挑战极限。所以我很支持楼主的观点!.
13
发表于 2012-5-13 20:00:32 | 只看该作者
小心行得千年船
14
发表于 2012-5-13 20:08:07 | 只看该作者
很对,老年人不要和年青人比,尤其是身体不好的。。。
15
发表于 2012-5-13 21:13:09 | 只看该作者

RE: 从东方宝龙摔车说起。。。

本帖最后由 梅龙 于 2012-5-13 23:09 编辑

去年骑众二起川藏线骑行摔车,这次宝龙姐又摔车,大家都为痛心,同时又引以为戒。我曾不断告诫大家骑游并不在于你骑过几条线,到过什么地方,重要的是享受骑游过程得到骑行快乐。长途骑游要量力而为,千万不能盲从,尤其骑行318有难度的线路更要慎重处理,要有系统考虑,骑在路上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老年朋友爱好自行车运动,喜欢自行车骑游方式周游祖国大地,欣赏美好河山,领民族风情,享受夕阳红。当今祖国各地老年车友走南去北,高山荒漠,到处有他们的骑迹。享受睌年,老有所乐,享受骑行,享受快乐。
还是祝老年朋友们我骑我乐。

点评

赞同:长途骑游要量力而为,千万不能盲从。  发表于 2012-5-15 10:51
16
发表于 2012-5-13 22:06:26 |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2-5-14 21:0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家庄 于 2012-5-15 04:59 编辑
梅龙 发表于 2012-5-13 21:13
去年骑众二起川藏线骑行摔车,这次宝龙姐又摔车,大家都为痛心,同时又引以为戒。我曾不断告诫大家骑游并不 ...

我十分支持骑友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从中收取教训和经验,但不能因出了事故而阻止长途骑游(包括进藏)热情的继续,宝龙因事故带来的痛苦,我深深地祝福她早早好转,但是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思维方法上- -在热  过了头- -在她网上发出杨浦进藏有十二位英雄过热言辞时,我就及时泼了晾水- -发出了此说为时过早的劝说。其二:宝龙所带物品的重量超过了她掌控自行车的能力以及对新车的不熟悉,引起下山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 -失去了控制而引起摔车,出了事故。量力而行,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是关键,有所为而也有所不为,我也同宝龙一样渴望再次进藏,但我5月12日听到中央电视台关于重庆,湖南,湖北一带有重大天气变化的报道,以及同去骑友对沿途美景热烈程度存有差异,我5月13日借托一词,没有遗憾地打道回府了,重新寻找机会,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吗!

点评

以及同去骑友对沿途美景热烈程度存有差异,我5月13日借托一词,没有遗憾地打道回府了, 网上报道你是7月13日最后一位回上海的! http://bbs.bikehom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7054&extra=page%3D3   发表于 2012-8-4 17:06
知己知彼,量力而行,智者。  发表于 2012-5-15 10:36
18
发表于 2012-5-14 21:40:36 | 只看该作者


电动自行车骑川藏线?行吗?!
我在通麦那儿目睹一辆摩托车改装的老年代步车无法上坡!
还是在向大姐的协助下 请当地人花了500块大洋推上去的。
就是一般的汽车 不经过改装也开不上高原地区滴!何况电
动自行车有那么大的超强的爬坡动力吗?毕竟5000KM阿。
老年朋友去西藏前最好先去浙皖山区 尤其是那些又陡又烂的
原始山路上去练练爬坡冲坡控车平衡基本功!

点评

赞同,电驴子爬坡没长劲,还是慢慢骑,来的实在。  发表于 2012-5-15 10:42
严重赞同,要先了解自己的能力,知晓路上的状况,对自己的车也要熟悉性能,在那恶劣的环境骑车才能多一份安全。  发表于 2012-5-15 08:24
赞同——“最好先去浙皖山区,练练爬坡冲坡控车平衡基本功!”  发表于 2012-5-15 00:18
19
发表于 2012-5-15 02:54: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桂林山水 于 2012-5-15 03:52 编辑
高家庄 发表于 2012-5-14 21:03
我十分支持骑友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从中收取教训和经验,但不能因出了事故而阻止长途骑游(包括进藏 ...



       赞同高家庄的观点。
      


      我以为:每次较轰动的长途骑行,不宜事先给参与者——以什么“英雄”“大侠”“勇士”等等去称号。这样的“人捧人”看似很尊重,也很热烈,但是要知道,在给人头上戴上“光环”的同时,也会给人带来了压力——很大的心理压力。在以后的骑行中,他或她可能常会受这些赞誉的影响,以至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不会想到去应变,只会想到去坚持、坚持、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其实,长途骑行不是请客吃饭,艰难困苦,情况多变,各种危机,随时都会发生,我、你、他是不是都能过得去?都是未知数!去年66岁老唐骑西藏,我看他低调出行,心态平和,不紧不慢,不抢时间,随机应变,骑到那算那——我想,他应该是没什么心理负担与压力的。
     所以我崇尚,也赞同许多人的观点:老年人在骑游心理上——最好不要去攀比,不要去竞争,不要扎台型,也不要盲目吹捧他人与自己,量入为出,我骑我乐,我享受,我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点评

赞同低调出行,随机应变,量入为出,我骑我乐的理念。  发表于 2012-5-15 10:45
20
发表于 2012-5-15 03:40:07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楼主的基本观点:“我们老年人锻炼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

      对楼主建议中有“······不跑长途·····”,的句字,建议修改下。
      我认为;长途能跑,关键要看(1)能不能跑?(2)怎么跑?

      关于电动车跑长途,不了解,不评论,表示怀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