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例说明:除非明确指出,车圈都是指后轮车圈,并且从车圈右面(飞轮方向)看去。简单起见,车圈本身重量忽略。   图为简化的4根辐条后轮的静态受力图   1.     后叉爪钩在轮圈花鼓处施加向下力N 2.     由于N力的施加,拉动上面垂直的辐条向下,并带动车圈变形成椭圆形,设垂直变形为d,则该辐条内部张力为N 3.     车圈的椭圆变形造成水平方向变形,两根水平辐条各自的形变为 1.5d (园周长约为6R。一个圆全部压平,垂直到圆心变形为R,水平方向到圆心变形为1.5R) 4.     假设辐条线性拉伸,则水平辐条的受力大约为 1.5N,左右水平辐条受力抵消 5.     下面蓝色垂直辐条放松,不受力 6.     轮圈通过变形对地面施加了力N(来自红色垂直辐条),地面对应产生向上的力M,其中 N = M   结论 1.     辐条承受的为拉力,或者说是张力(物体拉长时产生的应力) 2.     车圈的辐条有不同的受力情况,下面垂直的辐条不受力 3.     上面垂直辐条受力等于车圈施加力 4.     水平方向辐条受力为车圈施加力的1.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