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花鼓动态受力图 1. 踩动扭矩为顺时针方向,即车轮滚动方向 2. “后拽”辐条的两种编法,红色和蓝色的区别是对花鼓的切角不同 3. 红色编法是正切花鼓,得到的力臂r1比非正切的蓝色编法的力臂r2大 4. 在相同踩动扭矩 W = N × r 情况下,力臂大,需要的N力就小,因此 N1 < N2 结论 1. 红色的编法(正切花鼓),使“后拽”辐条的动态张力最小。据说32孔的3x编法比较接近正切 2. 动态张力平均分布在所有“后拽”辐条上,所以后拽辐条越多,单根所受动态张力越小 讨论 1. 36孔的车圈,常见的3x编法,单侧18根,是一根后拽,一根前拽,能否改成2根后拽,中间隔一根前拽,是否已有这种编法,是否可行?当然前拽辐条一定要有的,不然编好的轮组固定不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