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obbinzh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高中物理分析轮组受力,并推导编圈方法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6:34:48 | 只看该作者
zhan11long 发表于 2012-4-13 16:30
你格致中学毕业的?

不是。中国高中的教材都差不多吧。
12
发表于 2012-4-13 16:36:29 | 只看该作者
格物致知,求实求是。是格致的校训,所以我以为你也是格致的。

点评

格致听说改造过了,还是没了?抓紧回去看看吧,记得搞定看门大爷才能进去阿  发表于 2012-4-13 17:45
格致听说改造过了,还是没了?抓紧回去看看吧,记得搞定看门大爷才能进去阿  发表于 2012-4-13 17:44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6:41:46 | 只看该作者
mini舜 发表于 2012-4-13 16:25
你研究的这些东西 轮组工程师们早就研究过了 有这些空闲的时间 还不如去研究下各种编发 ...

承认这些东西工程师都知道,但是编轮技师大都不知道。这里的人大都不大清楚吧(至少到这步我还不清楚)。最后这个主题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推理出编轮的所以然。为什么要X0或X3,以及辐条穿入穿出,前后车轮区别等。大家耐心看。有错的话提出来。或者有高手请跳出来,讲的更清楚详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6:49:58 | 只看该作者
写这篇的动力来自于,想推导出合适的轮组编圈从而1. 承受更大的载荷 2. 减小断辐条的次数。当然你可以说买更好的圈,用更结实的辐条,请更好的编圈师傅。但是为何不再加上更合理的编圈方法呢?
15
发表于 2012-4-13 16:55:2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分析,支持继续分析。
16
发表于 2012-4-13 17:1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皇牌贱人 于 2012-4-13 10:43 编辑
robbinzhang 发表于 2012-4-13 08:42
不好意思。首先这是简化示意。并不是为了计算相对准确值。如果你认为不对,请贴出对的答案。讨论问题请将 ...

我们能接触到的物理,差不多都是简化,包括我说的弹性静力学内容,材料理学,如果你能结合这些,差不多可以得到和现实差不多的结论,但是如果仅仅是依靠高中物理模型,那就有困难了
应力计算,材料的性质?DT钢丝和普通辐条的拉力极限和应力都有差别,轮组的品牌,材质,宽度,哥们,。鄙人毕业于德国土木系,自认为自己学过的不能分析出来,太复杂了,而且辐条和轮圈平面是有角度的,太难了
这事就靠你了


17
发表于 2012-4-13 17:20:54 | 只看该作者
花火 发表于 2012-4-13 08:44
mark,晚上好好看看。
3楼好闲,不用上班?

没工作,求包养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7:2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bbinzhang 于 2012-4-13 22:13 编辑


图为后轮动态受力图示
1.     红色为“后拽”辐条,即与滚动方向相反的辐条
2.     蓝色为“前拽”辐条,即与滚动方向相同的辐条
3.     位置相近的辐条静态受力基本相似(见前面的论点)
4.     动态时,摩擦扭矩(逆时针)和踩动扭矩(顺时针)的共同作用,“后拽”辐条受力增大,而“前拽”辐条没有受扭矩影响

结论
1.     动态时,所有“后拽”辐条近似共同承受扭矩力
2.     加上静态受力,水平位置的“后拽”辐条受力最大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7:31:58 | 只看该作者
皇牌贱人 发表于 2012-4-13 17:19
我们能接触到的物理,差不多都是简化,包括我说的弹性静力学内容,材料理学,如果你能结合这些,差不多可 ...

你说的没错。但是,我说过逐步进入深入讨论相关的因素,你看到的是推理第一步。科学不复杂,学会推理和考虑相关重要的因素,提出简化模型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说到学历,我有美国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双硕士学位,是世界综合排名前30的研究学院。
20
发表于 2012-4-13 17:33:25 | 只看该作者
robbinzhang 发表于 2012-4-13 10:31
你说的没错。但是,我说过逐步进入深入讨论相关的因素,你看到的是推理第一步。科学不复杂,学会推理和考 ...

哥们继续分析,我刚才没事看了下,没能力分析,鄙人也是双学位。。。这事就靠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