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圣战者 于 2010-9-15 13:58 编辑
G219刚走了十公里,叶尔羌平原的绿洲已走到了尽头,一切生命涣然在此裹足不前,我们再次进入戈壁滩了,而且越走越荒凉。此时烈日当空,妖风四起,在国道边生成无数个迷你龙卷风。我们尝试着靠近其中一个略大的,想用相机捕捉瞬间的东西。没想在龙卷风之下竟然冲出一辆坦克车,在戈壁滩横冲直撞,履带后扬起数倍于坦克体积的尘土。之前见过用树木伪装的,见过用雪地伪装的,第一次见过用龙卷风伪装的。不知道它练的是何神功,还是实验新式武器。这里离的兵营近,无垠的戈壁滩终成了部队的坦克训练场和空军的靶场。或许我们不该知道的太多。
路上还有一段小插曲。正当我们被太阳的烤的双眼迷离时,突然身后插上一辆农用三轮车。车斗后座这个一位二十来岁的少数民族女孩,体态丰韵,衣着鲜艳,当然也美丽动人。刚开始一切看起来还很正常。怪只怪车辆的匀速运动,让我始终近距离直面着女孩子的脸,犹如坐在餐桌旁的男女,相互对视彼此,我竟被她美丽的眼神直钩钩的锁住了。那一刹那觉得时间过的好漫长。就在我心猿意马的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收起了目光,一脸尴尬,脸也被太阳晒的很红。抬头不是,低头不是。而对面的女孩子依然投来不折不饶的眼神和甜美诡异的笑容,我到希望她笑的是我这身“奇装怪服”。“卑鄙”的我还是故意减慢了速度,让农用车渐渐的离我而去。我以为故事就此结束了,女孩突然做出一个非常戏剧性的挑逗动作,配合妖媚的眼神。我顿时感觉自己的脸都要炸了。动作大胆可爱又很自然不做作,仿佛是出自某部意大利情爱电影的精彩片段,是热烈奔放西班牙斗牛舞中妖娆的吉普赛女郎,还是加勒比海湾的爱恨情仇女海盗,或是日本超级KAWAYI的"SKY ANGEL" MM。能让男人的心跳瞬时提升到难以呼吸的速度。如果在上海的酒吧见到如此疯狂的举动,肯定会雷倒一大片,何况在这样一个民风纯朴、保守的边疆少数民族。但与色情不同,我感受到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性自然。
在茫茫戈壁之中还是不断有绿洲的身影浮现。说绿洲可以,说绿舟也可以,就像海里的一片孤舟。那正是著名的农三师所在的建设兵团的功劳。曾经看过一部央视的纪录片,讲述一位在农三师的上海老乡,放弃大城市的安逸生活和美好家庭,把毕生精力和青春投入到边疆建设。同样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整整一代人辛勤建设,终把沙洲变绿洲。也正响应了当时主席的一句话“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说到这里,雪松也讲述一个昨天在叶城的故事。话说昨晚我和阿超去吃手抓饭,雪松和垂直在叶城找到一家中餐馆。身为广东人的雪松很敏锐在老板话中听出了老乡的口音。老板见有老乡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话匣子一开,滔滔不绝。老板来自广东潮州,五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一腔热血,和大批援疆干部从内地来到新疆。先到喀什,坐着卡车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到的叶城。开始我们以为是我听错了。没错,一个月!现在三百多公里的路当时花了一个月时间,没有公路,穿越广漠的戈壁荒漠,大队人马走走停停,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运输可以说举步维艰。当看到五十年前的叶城,多数援疆的干部的心理开始崩溃了,自缢的心都有,更不用说帮助落后的当地搞发展。那时政委的工作就是天天的找同志做思想工作,谈心安抚,安定军心。岁月的磨练,安家生子。心才慢慢安定下来。回故乡更是遥不可及的梦,甚至很多同志在此牺牲再也见不到家人。老板从初来叶城的小伙到现在已退休开店步入老年,也从没有停止过怀念远在千山万水外的故里和家人。话语中经常提到他已经是3个孙子的爷爷了,这可能是他晚年最值得安慰的事。老板越说越激动,试图用短短一顿饭的时间,向远道而来的老乡吐尽这个五十年的峥嵘岁月,沧桑经历。
部队在训练
美丽姑娘挑逗我
坦克
阿卡孜公路段道班
农三师
绿洲都是靠人“拼”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