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圣战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分享] 2010新藏线骑行

  [复制链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00:00:3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一夜的大雪,骑行的体验从未如此完美。周围的颜色就像被提炼过那样纯粹干净。泥泞的搓板路不再是坎坷,无视它的存在。寒冷让流淌的水路变成光滑的冰路,填满了凹凸不平的搓板,模拟出柏油路平整的感觉,虽然是片段但也很舒服。身心早已融入这片雪白耀眼的大地。一个接一个的回头弯道,相机不停地记录着惊喜,每上升一个台阶心中留下的都是阵阵惊叹。短短二十公里给人脱胎换骨的感受,也初尝到这次旅行的幸福和意义。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00:05:01 | 只看该作者
  
       在垭口赶上了早我们出发的垂直和阿超。这片冰清玉洁的世界里除了我们还有一群辛勤工作的道班工人,他们来自127道班。在127道班没见到,倒是相逢在麻扎达坂上,恰巧他们在垭口准备午饭。领导总是很容易从群众中辨认出来,我凑过去依旧是一罗筐天马行空的话聊。从铁路扯到铁矿,从前自治区“王书记”扯到这位维族小领导的QQ空间。话题间维族小领导对自己的道班队伍掩饰不住的自豪。去年昆仑山雪灾抢救中,道班一直保证全路段畅通,为救援行动立了头功,甚至得到国务院的嘉奖,这个真的很了不起。









麻扎达坂全景






















127道班全体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00:0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圣战者 于 2010-10-5 00:13 编辑

       其实道班和我们都不是今日达坂上的亮点,制造亮点是明星的专属。今天这里还真有一位,一位腔调打扮还算及格的维族歌星在此地拍MV。边吸氧边唱,也算相当敬业了。据透漏是受路政之邀为新藏线拍宣传片。原来本族善用的形象工程这里居然学的也有模有样。话说做维族歌手应该是件非常杯具的事情,会有人欣赏,却无人崇拜。“这是为什么呢?”伊斯兰禁止偶像崇拜。身前没有拿板砖的保镖贴身,身后没有“三千后宫佳丽”的追逐,网上没有专业枪手暧昧的炒作,口袋里没有财团百万资金狂砸,做如此低调的明星等同于“失败”。少数民族歌手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的华语乐坛里也是一抓一大把,比如蒙古,藏族,土家族等歌手,靠着独特的嗓音和奇特的外形进军华语市场,要么去星光要么进快男,最后三栖登陆。都说成功可以复制,每个电台都在复制,每个娱乐公司都在复制。信真主才得两世,信菩萨也只是轮回,信春哥则得永生。所以这位哥哥真想捧红还是来内地“被复制”的好。


唱歌前先吸氧




腔势蛮嗲






继续吸氧。据说本族明星为了艺术也都爱“吸”,希望这位不要养成乱吸坏习惯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00:20:05 | 只看该作者

     当然对于今天的此情此景我还显得不够满足,山坡也远远没爬到位。心中有种积蓄已久的喜悦和兴奋让我想挣脱这条国道的束缚。这种兴奋一路反应在日常行为上,被同伴们戏称为“不听话”。此刻美丽的景色再次点燃了我。在垭口匆忙换了鞋,向着左侧的坡顶冲了上去,那里看的更高,望的更远。山顶上常年被雨雪浸泡过的土地踩起来就像踩牛粪般松软,没膝的雪也无法熄灭我的热情,我像只兔子一蹦三跳轻松占据了新的制高点。再回头望下去,刚才的人群已成面包上散落的芝麻。此刻“无法无天”才是我心中的本性。

























麻扎达坂全景
















山坡上测绘用的石碑




我在左手边的山坡上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00:27:56 | 只看该作者

     鉴于垂直的病势,我在队友的一再催促下,早早鸣枪收兵。垂直先下,我最后一个压阵。我带着对讲机和打气筒,万一途中有变都有回旋的余地。下坡的路可谓非常之烂,遍地的大碎石,还不时从头上滚落一些。长时间的下坡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压力。速度让人疯狂,眼睛过滤着起伏不定的路况,膝盖过滤着路面传来强烈的震动,开一秒的小差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就是在弯道也不愿降低速度牺牲玩性,连连做出标准漂亮的过弯动作自我陶醉一下。偶尔侥幸绕过个深坑或大石,惊出一身冷汗。下坡总是比上坡累很多,上坡至少是座着,下坡可以站到双腿麻木。
     下坡路的后半程的景色还算对的起我们。河谷到了开阔地,两侧露出钢铁城墙般的高耸崖壁,方方正正的,绵延数里,巧夺天工。那是远古冰川留下的杰作。缓慢流动的冰川像把钢锉一样在山底切割出此精确的深槽,就像一场大地震把大地活活撕开条口子。几处山体在阳光强烈的反射下,呈现出缤纷的五颜六色。那都是裸露矿石,难怪这么多人对此地垂涎三尺。


















































































山谷底部被冰川挫出一道整齐的“城墙”,在地震高发地带的此处几乎没受任何地质破坏,猜测冰川退去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00:34:46 | 只看该作者
       很快激烈的下坡止于一个三叉路口,路口是右侧有一片临时房,远处有兵站,这里就是传说的麻扎。正面流淌泛着银光的叶尔羌河,往左是去阿里的路,向右是通往K2乔格里戈峰,此处果然是要冲之地。
     午饭后时间尚早,但绝不浪费时间。饭店门口有条从河水引来的小渠,这是整个麻扎唯一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当然大家尽量把取水和排水避开同时用,免得吃到什么平日吃不到的东西就不好说了。大伙都把满身污泥的衣服要统统洗了一遍,而擦车则我一个人的形象工程。整个下午直到第二天,垂直躺在床上靠药物和睡眠压制着高反,仅在晚饭时露了个面。我下午洗刷时还遇到一位操着不太正宗上海话的半个老乡, 他籍贯江苏启东与上海一江之隔。曾经打拼大上海,如今在阿克苏发财,贷款买了几辆大货车帮矿老板运矿。从中国东部跑最西部。人生的跨度之大,古时如同发配流放,现在为了生计发财。个中滋味深深隐藏在他的表情和顿挫的语气中。在这荒郊野外能遇上说几句家乡话的人也算是意外中的惊喜。临走时我还是特意用沪语祝他一帆风顺。
      晚饭我们让老板杀了一只鸡,价格小贵。老板解释这是自己圈养的土鸡。在高原做一只成功的鸡也是难事。存活率低,多数上来不是死了就是瘦了。最终适应下来并长肉的鸡是个种极品。并且很受当地部队和探矿队的欢迎,军用补品价格高是自然的。品尝过“成功的鸡”,感觉味道的确不一样,甚至雪松在后面的路上还常常称道。原始人吃动物为了吃动物的“精神品质”,例如吃了老虎自己就有老虎的勇猛,同理吃一只强大的鸡不知道自己是否也能变得强大。
      饭间来进来一伙私人探矿队,受雇于私人矿老板,都是些上了年纪游走江湖的闲散人士,堪称彪悍。趁着他们酒兴,雪松很好奇的对话了一番。这些人每人身背一本账,经历“多材多艺”,属于今天能挖矿明天就能挖墓那种,天地之下哪个发财做哪个。昆仑山上有的是矿,金矿,银矿,玉矿,铁矿。找矿自古就有,如今更加肆无忌惮。矿老板似乎找对人,这里发财需要的就是亡命之师。不过和这些人聊天还须谨慎,不敢试探的太多,免得惹事上身。







麻扎的三岔口




麻扎的“大门”


麻扎“村”






再逢叶尔羌河






洗刷刷洗刷刷






通往K2乔格里戈峰的路
















7.JPG (164.27 KB, 下载次数: 21)

7.JPG
137
发表于 2010-10-6 12:43:21 | 只看该作者
好啊~~~~~~
138
发表于 2010-10-6 20:09:27 | 只看该作者
新疆好地方,新疆好地方
139
发表于 2010-10-10 00:47:27 | 只看该作者
兄弟们看着行李不多啊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2:39:00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5月31日  麻扎---黑恰道班



        出莎车以来好久没睡的如此安逸,有客栈厚实的被子压在身上,带给人强烈的安全感和不折不扣的温度。没异味的被子是老板反复强调的卖点,睡的好心情自然也好。早上八点多太阳从叶尔羌河谷中悠然地探了出头,没有赏赐足够多的热量,屋里屋外依然是冰窖般的世界,从带着体温的被窝里爬出来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今天的路线看似简单,仅沿着叶尔羌河往上游骑,貌似探囊取物一样轻松随意。麻痹的思想让赖床成了一种集体行为。
       不过今天也有今天的问题。唯一的变数是晚上的住处,301铁矿和黑恰道班都是计划中可能的落脚点。这也关系到储备物资的消耗,下一次补充是在两百公里开外的三十里营,途中也没落脚吃饭的地方,不得不考虑周密。出发前更是让饭店老板每人多带了份蛋炒饭作为午餐,做到储备物资能不动尽量不动。
       直到十点半才起身出发。先前已经初步领略了两天搓板路的体验版,但对于它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才刚刚起步。早早地被麻扎路口的“猛进桥”扎了一针精神强心剂,现在想起甚至觉得这名字取得有点可爱。自从文革结束,左倾口号渐渐消失在空气中。如今谁再喊出来可能被认为不仅是城市与农村的差别,选择更好的治疗场所才是当务之急。此时被搓板路反复折磨中的人来说,挪来作为座右铭或许再合适不过。经过前两个达坂一把鼻涕一把汗水的洗礼,精神早已透支殆尽。最终拯救自己的人还是自己,肉体拯救就不指望了,来点精神鼓励吧。




清晨的麻扎


简易房搭建的客栈



欣赏K2乔格里戈峰还要冒险深入两百多公里,那里只有等待将来实现










叶尔羌河上游



猛进桥






早期的兵站,现已废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