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百足之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零九年十二月中穿越越南

 关闭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8:54:57 | 只看该作者
原以为自是早起鸟,想不到还有更早的。一群群头裹黑巾的少数民族女人,骑着装满柴枝单车,去到谅山贩卖。越南自古就有一些居高山峡谷的女儿部落,其妇女吃苦耐劳,除了生育还担纲起生产和当家治理的重任。相传至明朝时期,安南人打败了这些部落,她们被驱向了南方。现在马路上所见的这群人,无疑是那些母系氏族的后裔了。
     我行出了十多公里,路上这种结伴的妇女,依然骆驿不绝。更令人惊异的是,竟看见有二个老太,是挑着大捆木柴来的。她们有着那种少数民族特有的面容。脸色幽黑,身材矮小。虽重担在肩,却气定神闲,脚步依然轻捷富有节奏。老天!要知光从这里到集市,徒步起码也要个把时辰,何况此地离她们出发的家还不知有多远。百斤重担压肩,却如若无事。如此脚程,即使象我这样一个大男人,恐怕也难以胜任!我不得不为之动容,悯敬之意陡然而生。我此时也顾不上赶路,立马下车,摄下这感人一瞬。
久久目送着那起伏那远去的身形,我猜想,她们血液里定是淌着占婆人的血,有着非同一般的基因!她们的女性出生率远超男性,她们是这世上最强的女人!她们的祖辈从未被压垮过,从未屈服于男人,几千年来一直如此我行我素!脚下即使踢到文明的金石也不会驻足去捡!
      越南和中国的马路,如出一辙。但两边的景色却迥然不同。南宁一路过来,两旁全是连片公田,大量种植甘蔗。越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8:55:15 | 只看该作者
南马路两边却大多是民居。中国的土地归国有,人民只有规定年限的使用权,而越南土地和房屋可世代相传。越南的房屋一般不超过两层,屋前宅后遍种各种果树灌木,前遮后荫的,所以不用空调也很凉快。只要在门前树下,摆上几套桌椅或系上几个吊床,这样一个路边咖啡店便是了。路人坊邻,几乎每天都要饮上一杯黑色饮料。所以,一天下来,多少总有些生意。家里只要一个妇人足以应付。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或多或少有稳定的收入。加上越人素来勤俭持家,怡人的气候不需多少衣着,枯柴朽枝便是能耗,脚下是可常年播种的鸟不慎从嘴里掉颗种子也会长成大树的沃土。柠檬花椒腰果咖啡,及各种水果都可自种。再加上各种日常消费又不高,所以生计是不用太愁的。从越南人那种宁静的微笑中,你就可发现既有佛教徒的隐忍和安静,又有那种基督教徒的平和与热情。他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安逸。
越人也有着严重的从众心理。人家有摩托,即使再拮据也会买一辆;人家穿纱的,自己绝不穿布的;有人穿长裤拖鞋,当然不会去着短裤了;别人开小店,自家也要有了。。。。。。
良禽择木而栖,越人趋沃而居。如果你看过地图就不难发现,七千多万越南人,全部麋集在中南半岛狭长的东海岸。惊人相似的是长达近两千公路的河内公路沿途,几乎住满了人。所以,在越南骑车你根本不用担心补水吃饭,因为路边随处皆是小店,可以说在全世界找不到这样骑车环境!光从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8:55:50 | 只看该作者
这点说它是骑车人的天堂也不为过。
     南去的路蜿蜒在山坳中,虽有坡但没传说中的恐怖。大多数的坡都比较平缓,竭尽全力都可一气冲上。下坡却很快,要带刹车。另外,由于山路左绕右弯的,景致变幻万千,耳目不断焕新,人始终处于亢奋中,一点也不觉得累。一百六十公里路,只用了不到七个小时,在不知不觉中入了北江界。北江市离河内很近,所以比谅山发达些,但也无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怎么说呢?它不是那种来过还想再来的城市。只走马观花地花了个把小时逛了下,便择店而歇。
     26日  今天没有长距离骑行计划,因北江到河内只有五十多公里。 河内位于红河平原中部,城市因位处红河的南部故称为河内。我也是来过这里才知名字由来。1976年南北统一后,因是河内比较凉快的原因成为全国首都。虽是首都,人口也只二百多万。
由于今天气温在摄氏二十三度左右,骑行距离只有区区不到六十公里路程。而且是进入红河流域,一路又是平地没有高山,所以,我也不必象前几天那样顾忌后续体力。尽我所有的力量全速前进,码表始终在三十上下跳动。一口气骑出二个多小时,上了一座有长长引桥的大桥。桥下河水浑浊,由于是旱季,水位不是很高,水流也不是太急,它显然就是传说中的红河了。从桥上向两岸眺望,除了看见一些码头吊车外,还有些地方已在开发,猜是在建度假村或高级住宅区。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8:57:16 | 只看该作者
近些年来越南追随中国革新,经济有了些起色,虽未到富裕的程度,但一部分人却相当有钱。特别是在首都这种高官云集的地方,能够豪掷百万置业的人大有人在。相信要不了十年,这两岸风水宝地,又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越南如同中国一样,两极分化严重。一小部分权贵和善于钻营之人已富得流油,他们拥有了这个国家的大部分的财富,但他们很少去开厂投资民族工业。越南政府严禁外国人购置它们的不动产,严格控制外国人在越投资开厂的股份比例。导致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外国人置业开厂必须用越南人“取名”的怪事。政府认为这样可聪明的不被外国人掌控他们的土地和财富,但与此相应的是一些真正重要的跨国企业,就很少愿意投资越南。越南人一直被认为是中南半岛最聪明的民族,但狭隘的小国心态一直促使它做出一些偏执而损害自身发展的政策。在越投资和居住久了的外国人对此深有感触。尽管有些人在越南取得了一些事业进展,但有时也不免要做些噩梦,因为田地或工厂其实都在越人名下。一些取名人侵吞外人财物之事频频发生,外国人如履法律的灰色地带,风险不可谓没有。如真的出事只能哑巴吃黄连,哪里有地方去申诉,怎么告得赢?
越南所谓成功的那些有钱人,只沉湎于在城市里购置很多的不动产,用来出租给外国人,收取不菲的租金。他们赚取了很大的利润,然后又再去买地置业,再加上因城市化而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8:58:35 | 只看该作者
来的大量人口,畸形地抬高了房地产价格,却对越南的经济无实质提升。所以,至今越南的工业品大多还是依赖进口。光靠大米等农产品出口,和一些旅游收入,不足以填平贸易的逆差。这样就外汇收支经常失衡,迫使政府一直奉行高利率政策,大量印发货币,不断贬值越盾。导致物价不断上涨,人民的收入却不能相应提高。越南于是成了世界上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南方许多工厂已频现罢工潮,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至今,穷人仍然占绝大多数,创造财富最多的他们没享受到革新事业带来的好处。大多数人仍然聚集在充满喧嚣和废气的拥挤的市区,忙忙碌碌,各自进行一些小型原始的商业活动。陶醉在一种由赤贫无助,向突然可自由追逐财富的饥渴状态中。他们对于空气质量和水环境的要求还很低。你只要稍加留意,随处可见市内河道污浊发黑,水源正在被迅速污染。加上政府从不加以控制的庞大机车群排出的大量废气,以及机车引擎轰鸣声,城市居住环境大大恶化,善良的越南人对此已麻木不仁。可想而至为何河内的癌症发病率会居高不下。民众的健康状况空前堪忧,而政府却鲜有作为。
凭借惯性下了红河大桥,随着机车流右拐就进入河内市区。不快的一幕出现了,一辆加长的平板车堵住了狭隘的街道,顿时几百辆机车被阻,机车引擎齐集轰鸣,震耳欲聋,一会儿空气就变得青烟弥漫,未燃尽的汽油刺鼻令人窒息。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8:59:43 | 只看该作者
令人吃惊的是,越南人每个都呆在原地耐心等待,几乎没一个人抱怨!越人是天生的那种不喜争执的“沉默羔羊”,他们的忍耐与宽容超乎寻常!这事发生在之外的中国或任何地方是要怨翻天的。
我骑着单车显眼而另类地夹在机车流中,慢慢进入乌烟瘴气的中心城区。我只记得上次背包游河内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还剑湖(HO HOAN KIEM)。它和西湖等大大小小七十二个湖泊组成了河内的市肺。
记得我当时曾经穿着沙滩鞋在这通幽曲径上环湖跑了整整二十圈。越南人微笑好奇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中国人为何这样?要知道这湖里神龟赐的天命剑,曾助越人打败堂堂大明王朝。而我那次真的不为什么,全无因历史上传说黎朝的那个叫黎利的皇帝还剑的故事而疯崇,也不是为了湖里神奇的斑鳖和湖心古老的龟塔而狂拜,只是从顺化坐了九个多小时的车到河内舟车劳顿,想运动一下肌体,活络一下经脉而已,而这里怡人的环境稍可摆脱下市内污秽的空气。
拿着地图指着地名向路边的行人比划着问路,不难就找到了著名的还剑湖。故地重游已没有往昔初游时的新奇,只有些许礼节般的瞧瞧老友似的怀旧之情。我找到一个河边公共石椅而坐,向边上小贩买了瓶冰镇柠檬汽水,静下心来想好好欣赏一下这上次没来得及细看的绿水湖。
湖面徐徐吹来的微风,泛起阵阵涟漪,荡漾在湖心那古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9:00:32 | 只看该作者
老的龟塔周围。这越南人人膜拜的神塔,其中隐藏着中越的一段历史宿仇。几千年来中越历史,一直围绕着征服与独立的不懈斗争而书写。自宋朝远征越南,又后被击败,双方长期对峙。随着大宋朝逐渐腐朽,国势渐弱,有着全世界最具隐忍精神的越族,耗到了宋王朝的衰败。失败和永远征服不了越人的大宋,不得不“议和”。宋王朝承认大越国,越人极度雅量的向宋称臣纳贡。到二百年后蒙古征服越南,复十三世纪又被越南击败。而后,到十五世纪明朝又出兵越南,完全灭掉越南,彻底变成了大明疆域。到公元一四一八年,越南的黎利如同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与明軍苦战九年,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又以和谈告终。明軍全部撤出越南,黎利於一四二八年在今日河内称帝,国号大越,也即黎朝。此黎利便是还剑神话的主角。国家与种族这神圣的冠冕堂煌的观念,引发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血腥战争。由此看来现时人类还没有摆脱野蛮期,要达到所谓的真正文明还有很长的路。
重温这尘封的历史真是感慨万分!就这样在湖边消磨了很多时光,也不想再挪步,不想去看所谓军事博物馆,那里展有杀人武器,会使我非常恶心和讨厌的。特别不想去逛不远处有着和北京天安门一样名称的广场。我是一个向来不喜欢有着那种政治气氛很浓意识形态夸张的建筑和广场等的场合。在中国我去过数十次北京,但我一次没去天安门广场!
上次来河内我曾对照着地图,认真地徒步一整天,浪迹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9:00:55 | 只看该作者
老的龟塔周围。这越南人人膜拜的神塔,其中隐藏着中越的一段历史宿仇。几千年来中越历史,一直围绕着征服与独立的不懈斗争而书写。自宋朝远征越南,又后被击败,双方长期对峙。随着大宋朝逐渐腐朽,国势渐弱,有着全世界最具隐忍精神的越族,耗到了宋王朝的衰败。失败和永远征服不了越人的大宋,不得不“议和”。宋王朝承认大越国,越人极度雅量的向宋称臣纳贡。到二百年后蒙古征服越南,复十三世纪又被越南击败。而后,到十五世纪明朝又出兵越南,完全灭掉越南,彻底变成了大明疆域。到公元一四一八年,越南的黎利如同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与明軍苦战九年,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又以和谈告终。明軍全部撤出越南,黎利於一四二八年在今日河内称帝,国号大越,也即黎朝。此黎利便是还剑神话的主角。国家与种族这神圣的冠冕堂煌的观念,引发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血腥战争。由此看来现时人类还没有摆脱野蛮期,要达到所谓的真正文明还有很长的路。
重温这尘封的历史真是感慨万分!就这样在湖边消磨了很多时光,也不想再挪步,不想去看所谓军事博物馆,那里展有杀人武器,会使我非常恶心和讨厌的。特别不想去逛不远处有着和北京天安门一样名称的广场。我是一个向来不喜欢有着那种政治气氛很浓意识形态夸张的建筑和广场等的场合。在中国我去过数十次北京,但我一次没去天安门广场!
上次来河内我曾对照着地图,认真地徒步一整天,浪迹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9:01:08 | 只看该作者
大小三十六个街区。在街角巷尾之处,寻见各种名目繁多不知名的店肆,尝到了不少别有风味的小吃,同时,真切感受了这里人的热情友好。但今次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或许是数天积累原故,不复有往日那种激情。这次河内之行只好就此草草作罢。
河内是首都,旅馆不会便宜,我还是去找家经适点的寄宿一晚!
27日 从谅山过北江再到了河内,往南将近二百公里,气温依然还是摄氏二十三度,我感觉有点不对劲,有违常理。果然早晨出旅馆一看,天气已转阴沉,象要下雨。我怎么也找不到自行车雨衣。这两天我总觉得原本鼓囊的包好象空了点,原来是丢了雨披。下雨是我比较头痛的事,我情愿忍受酷热,也不愿雨天骑车,因为它会使人感冒。但总不能待在河内等雨停,这不是我的性格和行事作风!结完帐,稍问了下出河内市区的路就上车出发。昨天找旅馆时左拐右绕的忘了来路,现出市就麻烦了。走了好几个街区已不分东西。看见街角有辆摩的,司机是个老者,看上去蛮敦厚的,于是我就在地图上比划着叫他带我去清化(THANH HOA)的公路。他连声OK。于是我就跟在他后面在杂乱的路道里穿行。十分钟后他带我到了个长途车站。我一看才记起是以前坐过班车的著名的黄龙汽车站。我说NO。他指着天空说要下雨。说清化FAR AWAY,执意要我坐车去。我说不行,一定要骑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9:05:19 | 只看该作者
车去,下雨没关系。他认为我有点疯了,搞不懂我为何要这样,只好硬着头皮开车领路。又过十分钟后,终于转到了河内去清化的公路口。我清楚的看到了指路牌。我停车问摩的要多少钱,他拿出一张二十万的越盾向我摇晃。我一看路码表才十五公里路程就要二十万盾,这分明有些过份。我说NO!我给了他一张十万盾的,我用越文说MUOI TRAM NGHIN!他一看我能冒出句越文,态度又很坚决,他楞了下,知趣的也不再坚持,连说“OK”。近些年,越南出租车特别是摩的司机斩客和骗游人的事已家常便饭,随着革新事业的推进,世风却每况愈下,人心不古。早先纯朴的民风已渐为拜金取代,着实令人觉得可惜。话又说回来,虽然他要价黑了点,但我心里还是感激他把我带到了正道,要不然真不知还要多久才能转出来。
雨开始淅淅沥沥漂起来,落在身上不是太凉。河内去清化约一百五十公里。雨不能阻挡我的行程,我绝不会因此改变我的计划。摄氏二十三度的气温淋点小雨,我想问题还不是很大。但我得骑很快,人就不停的出汗,以此抵抗下小雨带来的湿冷。约个把小时后雨就停了。混着汗水和雨水的衣服也渐渐风干。但刚刚干了,又开始下雨。就这样反反复复好几遍,终于熬到了清化。我为我没有知难而退而自豪。
原本想找个旅馆好好洗一下,睡个好觉。谁知我找了好几遍就只一家旅馆,要价一点也不便宜,是二十万盾。但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