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圣战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上海-拉萨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2:53:3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一天。2007年9月19日
          昌都地区左贡县-田妥镇-邦达镇。全程112.44KM,用时7:00:22。平均16.00kM/h。最高41.7KM/H。地标3695KM.
               昨天这么累起来都觉得腿发软。出门稍晚了些,反正今天也不翻山,全柏油路,骑的应该是比较轻松。一路顺着清澈的玉曲河向上游骑。出城十几公里就遇上三个同路的车友,三人都是深圳的,从成都出发,年龄跨度挺有意思的,一位三十几,一位四十几,年长的是五十几,真好30.40.50。车装的不错,设备也很精良,对讲机,GPS,笔记本,单反都有,绝对有备而来。进一步了解,更让我们年轻人自叹不如。四十多的叫“雪松”,今年五月刚骑过川藏线,此次为了新买的佳能5D故地重游。五十多岁的叫“老北”,东北人,浑身肌肉发达,他曾连续五十小时不睡眠从南昌骑行一千公里到深圳,听的我一楞一楞的,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三十岁是“小弟”,怎么说也比我大啊,我称他“小哥”。今天顺路我也加入队伍。骑了很长一段,发现这几位的体力真的不错,很多年青人都骑不过他们。今天天气特别的好,白云朵朵,路过旺达和田妥,田里一片收割的农忙景象,午时农闲的藏民在田边围成一圈,温暖的太阳下,金色的青稞边,有吃有喝有唱,安逸啊,还让我们这些过路人加入。我们自然抵不过炖牦牛肉的鲜美,酥油茶的香甜,看的我口水直流。吃好拍好告别藏民后,一路向北,路上有几处塌陷的比较厉害的路段,过路的车辆常都堵成一团,只好小心的推过。
          刚过美如镇的叉口,又碰到四个滇藏过来的车友,停在一边修车。原来一辆车链条断了,不过看他门四个显的有些过于缺乏经验,因该说是骑车的经验。折叠工具不带,带瑞士军刀,截链器不带,带老虎钳,还有帐篷防潮垫和锅子,户外店有卖的他门都带了。每辆车后面推成个小山,现在链条断了,老虎钳搞不定,傻眼了。老北一上去,截链器一夹问题解决了。真不知道前面的路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不一会儿就到了邦达镇,其实就是个三岔路口,这里聚集着很多饭店客栈。而且生意挺不错的,这还是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系。邦达只南线北线的交叉口,离川藏和滇藏交汇的芒康也不远,可以说是三条路在这里就变成一条。而且有个民用邦达机场。其战略要地相当明显。我和老松老北三人最先到,小哥骑的慢在后面,不过有对讲机不怕失去联络。在邦达的路口还遇见骑北线的车友”青霉素”,汉中人,单飞的。老松在新都桥曾遇见过。等滇藏的四个和小哥到齐了,晚上聚一起腐败,大家边喝边聊,开心极了,尤其是我。茫茫高原,此时遇见真的很不容易,什么是有缘,这就是。
5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2:55:5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二天,2007年9月20日
            邦达镇-业拉山口-怒江大桥-八宿县。总计98.20KM。用时6:29:42。平均15.37KM/H,最高41.3KM
                   早上天气不错,心情也不错,胃口也好,知道中午没地儿吃中饭,早饭还是多吃点,半斤鸡蛋面,四个荷包蛋。云南四位和“青霉素”先我们出发了,我们因为早饭准备的晚拖了不少时间。一出镇就是业拉山口,上坡很短,才十四公里,也不陡,异常轻松。下坡就是传说中的“72拐”,也有说“108拐”,后来《国家地理》认真数过说“88拐”,九十度的弯超过300个。一路下来,东南西北绕的人不识所云。路也超级的烂,才下了几公里,手震的发麻,而且一路尘土飞扬。厚厚的砂石路过弯时毫无抓地力可言,所以速度也上不去,44公里的下坡居然只有二十几的平均速度。和冲竹卡简直不好比。不求快,不摔才是王道。
            下了山就是汹涌的怒江,两岸是陡峭的石崖,都是凶险之地。这里和业拉山口居然有近三千米的落差,如此低的海拔,温度异常的高,老松骑过一次知道,我们心里也所准备,一下山就脱衣服。呵呵。沿岸的路虽是水泥路,但和搓衣板一样,就像被坦克履带压过。真比土路骑的还痛苦,颠的人都反胃。在离怒江大桥不到一公里多的地方有个荒废的破房子,云南的三位也在这里。这个破房子成了公共驿站。墙上全是车友的涂鸦。看的挺让人振奋的。时间也不早了,把中饭在这里吃了,免的后面在操心。
            路过怒江大桥不许长留,不许拍照,据说抓过一个小日本间谍。过了桥有是上坡路,前二十公里也是土路。在太阳的暴晒下骑挺痛苦的。路过瓦达乡的时候,休整了一下,用山泉把车洗了洗,进藏以来我还未曾洗过,早已面目全非,洗下又是新的了。期间看见云南的朋友从一辆卡车上向我们挥手,现在我知道他们是怎么上来的了。到了八宿也六点了,住民政宾馆。街对面有家简阳羊汤,勾起我的怀念。碰巧老松来时也吃过一次,那就这里了。这家还味道还是不正宗了点,隔这么远就不讲究了。
5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2:57:5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三天,2007年9月21日
         八宿县-安久拉山口-然乌镇。全程94.54KM,用时6:28:45。平均14.53KM/H.最高51.7KM/H
              今天逆大风而上,老松果然料事如神。一路上坡,中途遇到两位车友,一位河北,车不错,松下的钢架,此乃稀罕之物,骑长途的好架。另一位是广州的。原来河北的这位就是在72拐中摔伤的哪位,听“青霉素”说过,原来他们都是一起骑的。看他手腕摔的不轻,一只手基本不能握把只能搭在把上,轻伤不下火线,佩服。说着来一辆面包车,车上几辆单车,车内云南的朋友向我们挥手,无语。。。中午没地方吃饭,路边发现一个个很深的凹坑,躲在里面避风吃饭。饭后我们三个先赶路,河南的车友原地休息下。至此分手后他们就再也没见过两位车友。
         到安吉拉山口是已是三点。山顶乌云密布,听说昨天下了一天的雪,车都很难过去。我们人品不错,上去后就是些小雨和小冰雹。山口的坡到十分平缓。到了山口老松指着那边干枯的海子直摇头,今年五月来时还是一片碧绿的湖泊,可惜了。下山路开始很缓,不过风很冷,吹的手指都冻僵了。一路是景色真是迷人。茂盛的阔叶林,清澈的甘泉,远处入云的雪山。 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惊叹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下了山就是然乌错,小镇就在湖边。其实就一百来米的国道,两边吃喝住不愁。根据老松的经验我们选在镇外的一家旅店,这家店开的地段真牛,整个湖的美景都被这家包了。有经验来过这里的人都选这里。日落时,湖边的平台上众多的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早己恭候多时。对着绚丽的夕阳美景一阵狂轰乱炸,把稍纵即逝的瞬间凝固在相机里。
5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01:2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四天,2007年9月22日
           然乌镇-然乌瓦村(瓦达),全程6.4KM,休整一天。
           原本上午计划是去来古冰川的,不过早上去的驴友都回来了,发大水四驱都过不去。临时改注意去米堆冰川。中午把房退了,腐败了一顿藏土鸡,一百五十一只不便宜哦。大补且味道奇鲜五比。下午慢悠悠往那里骑,边骑边拍,绝不浪费这好景色。才骑了半小时到了瓦达村,村庄依在湖边,远处是雪山和草原,老北突发奇想,今天住这里了。玩藏式农家乐。找了家新装修的藏民,意思了一点,今天就懒这里不走了。这里时间感觉不到它的流逝,一切就像是永恒的,他们打牌,我看片。天黑了都不知道,直到肚子提醒我们,腐败时间到了。我去镇上搞了点牦牛肉,啤酒,还有些零食。小哥亲自下厨料理土豆炖牦牛肉。藏民大哥也拿出自酿的青稞美酒。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迷迷糊糊到了半夜。太痛快了。
5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02:5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五天,2007年9月23日
         然乌镇瓦达村-米堆冰川-波密县,全程135KM左右
         早上煮了点面条,汤用昨天剩下的牛肉汤。告别藏民大哥后一路下坡。骑起来几乎不费力。但中间的路比较烂,又是搓衣板路,灰也很大。二十公里后来到米堆冰川,大门口其实就看个山顶,等于没看到。民主投票后决定进去玩玩。
         川藏线上多是低海拔冰川,融化的很厉害。风景是一年不如一年,在过个十来年的基本都消失了。想看就要趁早,同样的景色要等下一个冰川世纪了。二十五圆一个人还送一套波密风光明信片,这在邮局卖要十五块,挺超值的。这个价也是对我两轮而言,四个轮子想进就是四百。看到很多自驾的都舍不得进,对着我们投来羡慕的眼神。骑进去的路都很烂,大约有六七公里。到了停车场,我们把车寄放在村民那里,徒步上去。我到这里有是件尴尬事,我没带鞋!我除了专业骑行鞋还剩下双拖鞋。没办法硬着头皮上落。徒步三公里左右,都是大石头堆起来的拦路,我那叫个痛苦啊,穿拖鞋爬山很没穿差不多。边上的别的驴友们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还调侃说爬了十几年山第一次见有人穿拖鞋爬的。说的我是苦笑不得。冰川其实就是个大冰块,下部已近化成了水,上面小冰窟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我还光着脚丫上去踩了踩。
        出来时已经是下午很晚了,后面还有一百公里,开夜车罗。晚上九点半到的波密。进镇的时候路遇见云南的兄弟。这位眼镜兄真的牛,不打灯一路靠月光。前面一路打车的到这里怎么变这么厉害了。晚上旅馆很难找,这几天波密是搞民族艺术节,这个镇都满了。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打听了一家。今天换个口味晚上吃韩国烧烤,有肉吃有酒喝就是爽。期间老松三位讨论决定去墨脱县玩徒步。墨脱就是号称中国唯一一个不通车的县。而我还是继续自己的路
5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06:4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六天,2007年9月24日
          波密县-通麦天险-鲁朗镇。全程167.60KM。用时9:01:59。平均18.52KM/H。最高60.8KM/H。
           今天开始又要单飞了。六点多告别时候大家还在床上。说实话真很留恋和这三位一起骑车的时光,虽然就认识五天。三位朋友生活资历很深,很懂的享受生活,在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学,希望将来还有机会一起骑车。
          前半段到通麦的路是缓下坡,波密一带海拔低,气温挺高的。一路大树遮天,去年还有四十的土路今年都换柏油路了。路过美丽的故乡村,新材料装修的农家大院,清澈的波都藏布江,两岸美丽的湿地生态,让这里成了农家乐和野营的首选。过了故乡村有一段国道被山洪冲垮。水都到大腿了,有轮子的都在此傻了眼,尤其是底盘低的车,进去就熄火。当地一些藏民就靠帮人推车赚点钱,费用虽然不菲,但也无可非议,人家也是靠劳动赚钱。我一到此地就有一帮推车的围了过来,当我从车后扔出一双拖鞋后就又散开了。这水可是高山的冰雪融化而成,一脚进去可谓是钻心的冷啊。他门靠这个谋生迟早是要得职业病的。
          中午到了通麦,所谓的天险原来是座铁锁加木板的破桥,有点像泸定桥。桥很窄,每次只能一个方向过一辆机动车,所以那里排车了车龙阵,司机游客们是一脸郁闷但又羡慕地看着我骑着单车大摇大摆的扬长而去。谁说两个轮子没好处。过了桥的二十公里是比较郁闷了,坡很陡,而且路超烂,灰又大。一路吃的灰比我吃的中饭还多。路上碰到不少车友,有几个老外,还有个西安的,可惜都是反方向。挺过二十公里后面的路就是崭新的柏油路,而且至此到拉萨再也没土路了,全柏油到低,受颠簸的日子是到头了。这一路风景很美,不过坡是越来越陡,后二十公里基本成了爬陡坡,搞的我挺痛苦的。路过朗鲁兵站,扫了一眼,打死我都不住。
           五点多终于赶到鲁朗镇,就个一百多米的小镇,就一个像样的住地,鲁朗宾馆。刚进去又碰到同路的了,四个辽宁锦阳的车友,一问才知道他们和“青霉素”,摔伤的河北车友是一波的,后来才各走各。他们今天从排龙温泉出发的,怪不得路上没碰到。小镇很小也没网吧,吃完饭早早就上床休息了。
5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09:4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七天,2007年9月25日
           鲁朗镇-林芝地区八一镇。全程75KM。用时4:31:51.平均18.47KM/H。最高52.2KM/H。
           今天是传统佳节中秋,人缝中秋倍思亲。我也是,离家这么久了都不敢接家里电话,更别提社么问候家里。今天找个机会还是坦白了吧。反正也快到拉萨了。早上出发时正好锦阳车队也出发,一起骑吧。色季拉山不难爬,三个小时轻轻松松到达山顶,看来包袱轻还是利大于弊啊。他们几个都在很后面了,我还是独自下山吧。冲下山的时候还是比较冷的,尤其是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冻的手指脚指都麻木了。
           中午到了林芝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走叉道二十公里就可以看到,下次吧。沿清澈尼洋河而上,一点到了八一镇,好大哦,还分新城老城。出了成都就没看到这么大的地方了,骑车逛了一圈八一镇,这地方挺有特色的,这里一看就是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援建的,到处是福建XX,广州XX,比如福建大饭店,香港路,深圳路,估计砸了不少钱,把这里搞的一片繁荣娼盛。
           今天中秋,放假半天。下午去了药店买了些天麻。真正的波密天麻好贵,起步四百一斤。两三百的都是云南四川货冒充的。买了一斤孝敬老人。在去邮局把天麻和睡袋之类的一起寄了回去,睡袋一路就用了一次,七百多克重还占地方,寄回去算了,减点份量后面两天好冲刺。路过一个洗脚店进去做个脚摩,过节难得放松一下,这里的消费是高,居然要六十,上海也就三十。晚上去网吧上把日记再补点。家里电话最终还是打了,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罗。路过超市时不忘买点月饼和零食,今天过节麻。呵呵。今天爽最后一天,后面两天都是恶仗。高原的月亮好圆好亮,火山环也看的也特别清楚。看着看着想家呀。。。。
5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13:1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八天,2007年9月26日
          林芝县八一镇-工布江达镇-松多村,全程231.97KM,用时10:25:14,平均22.24KM/H。最高56.0KM/H。
          今天是我生日,在这美丽的高原上注定是个特别的生日。原定的计划是能骑多远算多远,毕竟和拉萨之间还有座海拔五千的米拉山口,一天两百连干两天外加一座大山绝对不是好玩的,况且今天海拔上升1300米,说实话到最终骑到哪里心里也没有个底,保守估计到金达镇,争取到松多村,不知道老天肯不肯帮我这忙啦。
          早上六点半前在宾馆里拿一包压缩饼干解决早饭问题,打着手电开始一天的长途。沿着清澈的尼洋河逆流而上,骑了三十公里,感觉上坡根本不陡,速度也稳定在平均二十五,不错。更让我惊喜的是老天今天送我的生日礼物,五六级东风,而且是顺风,上坡就象骑平路,平路就象在骑下坡,车速轻轻松松稳定在平均25KM/H左右,中午一点就干了一百三十公里,到了工布江达镇,比原计划快了很多,让我有点意外,中间仅停了两次作短休息,这骑的也太爽了。
          一进工布江达,开始我还以为是骑到了新疆,这里一半是新疆人的饭店,渗透的挺快的嘛。到新疆人的饭店点了半斤羊肉半斤面,吃饱喝足了才能骑的更远。中间发生了件不太愉快的事情,那个票务JS来电话,明明说好原来85折的机票居然抬到了全价,去死啊,不讲信用的人最恨。口头上先答应下来,老子到了拉萨再说。半个多小时的工夫把半斤羊肉和半斤拉面狼吞虎咽全部下肚,看的边上的客人目瞪口呆,感觉自己离人类越来越远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呀。付了帐跨上坐垫接着上路。坡明显的陡了些,速度也带下来不少。路上碰到一帮摄影的车队,拿个专业摄像机对着我,有点想动物世界里拍老虎鳄鱼之类的,今天我也当一回禽兽让你们拍,加速到三十五,彻底展示了自己在高原上的飞扬跋扈的风采,不过见好就收,又没导演喊“CUT",体力消耗的太快了。活命要紧。
           四点的就到了金达镇,码表显示到两百了,还早,今天看样子到松多有如探囊取物。刚才还想的挺美,顺风在山谷间突变成了逆风,夹着大雨敲下来,不是吧。顶大风的滋味比爬坡还不好受啊,好运看样子算是到头了,没关系慢慢来,三十公里的路不怕三小时拿不下来,天还亮着呢,慌啥!爬了十来公里,风云突变,顺风又回来了,太阳也出来了,就当老天开了个玩笑吧。速度又上来罗,虽然坡更陡了,但我每骑一公里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记录。六点半过了木材检查站,绕个弯看到了松多村。米拉山下最后一个能吃住的地方了,看了看码表232KM,一个新记录,上次过220KM还是从黄梅县到武汉市,而且都是平路,今天还是上升了1300米。但强度上远不及那个芒康到左贡。
           今天如果没有这个顺风很可能就要开夜车,再碰到个顶风最多也就到工布江达了。天气因素在川藏线上永远排第一位。小村落就不指望吃住了,十块钱的地方晚上就靠点蜡烛,厕所就跑半山腰上就地解决。晚饭去了新疆人那里吃点大补的东西。吃完饭叫了一壶酥油茶,买了两包花生米,看着月亮孤芳自赏。所谓我本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国道。挺一挺明天就是终点了。欧耶。。。。
­
5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18:0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九天,2007年9月27日
          工布江达县松多村-墨竹工卡-拉孜县-拉萨市,全程182.45KM。用时7:37:51。平均23.91KM/H。最高时速49.6KM/H。
           早上四点的雨声把我惊醒,安纳不住复杂的心情,之后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了,今天是骑行的最后一天,一个多月的漂泊今天就是期盼已旧的终点。不远的地方就是魂牵梦绕的拉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布达拉宫金色的屋顶。
          五点半收拾好东西,把包里剩余的压缩饼干全部消灭,反正这屁大的小村更本是吃到像样的早饭。房东一家还在炕上睡,好在昨晚事先告之,门都提前给我开好了。背靠着十六的圆月,打着手电向最后的高峰米拉山冲刺,在太阳没有出来前,骑在大山里心里还是有几分恐惧,不断给自己壮胆。米拉山口5100米,但陡坡不长,并不难翻,三十公里的坡在八点半我和太阳同时站上了米拉山口,看着日出心里异常激动。后面都是下坡路,爽就一个字,不过早上的寒气还没完全驱散,冻的我手指发麻,鼻涕横流,真有点像薄荷糖广告里那种急冻人。相信当太阳升起,光芒照耀到山谷每个角落,它会给我无尽的温暖,寒冷和黑夜迟早要滚蛋。咬咬牙继续冲。
          下坡路脚步骑的格外轻松畅快。美丽金黄的青稞田从两边飞过,感觉像坐上飞驰的火车。心情想初升的太阳,充满难以言语的兴奋和高兴。十二点不到就到了墨竹工卡县,中饭都顾不上了,还是继续冲。不过下坡到此打住,沿着拉萨河路反而变成了上坡路,速度下来了,但步伐还是那样的急迫。离拉萨十公里的国道上远远的就看到了美丽的布达拉宫就在不远处耸立。人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冲啊。
           两点敲过,我终于跨过拉萨大桥,进入市区。第一件想做的事不用明言,布达拉宫广场。当双脚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上,心中涌起的难以克制喜悦。找了个拍照的师傅,把我难以言语的心情印在里照片上。离开广场后急匆匆的赶到民航售票处,把机票搞定,飞上海太贵了要两千多,还是先飞西安再转火车,到西安才六折票,一千一就搞定了,想想那个黑心的机票代理JS,还好老子没上他当。回程票搞定心定多了。好不容易找到铁马飞扬青年旅社。在北京东路藏医院路口,地段不过,环境也不错,老板阿辉是杭州人,人不错。认识了同样是杭州的deicide,洗澡吃饭先放一边,吹牛先 ......
6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22:09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天,2007年9月28日
        拉萨市,多云。
        六点醒的,六点半打手电出门,去干啥,去布达拉宫排预售票。可能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可能是想让你多消费一天,反正就是两天才能进宫。在排队的时候后面一老外当场撅倒,估计是早饭没吃,好在有同伴帮忙,真是活受罪啊。等了三小时终于凭身份证搞到预售票,凭此票明天上午十一点二十买票。
         看时间还早,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到西藏博物馆去耍耍。门票才三十块钱,每人免费配个翻译机,太值了,里面陈列的东西相当地丰富,历史,宗教,雕塑,绘画,动植物,地域特点相当强。比那个有名无实陕西博物馆不知道强几倍,堂堂文物大省博物馆真还不及文物市场。其实全中国的好东西全给故宫和上海博物馆搜挂过去充门面了,有钱呗,留给地方博物馆的全是些“烂粽子”。西藏有政策保护,强烈推荐!
         下午接到老松的电话,原来他一人搭车刚到了拉萨,据他当时描述是搭了一伙美女的车,都是深圳老乡,听上去好像他是被“劫持”的。他住在离我很近的平措青年旅社,找到老松时看他好像掉米缸里,比我第一上来的都开心。美女团们是包车从成都上来的,正好在波密认识的老松,老乡见老乡就一起过来了。她们也第一次上来玩,包了一辆“纯正”的北京2020。说实话我在川藏线上很少看见一辆真正“纯正”的2020。至少是改装过的貌似2020,她们那辆是货真价实的2020,佩服司机的自信,勇气和修车的毅力。
        晚上去了北京东路上的一家“布达拉风情餐吧”,都夸奖这里的藏餐好吃,在拉萨四川人居多,拉萨别称“小成都”,比喻很恰当。四川菜满街都是,正宗藏餐少的可怜。这家老板请的厨师是都是尼泊尔和本地的大厨,菜色自然一流。坨坨肉,萝卜汤,牦牛肉,羊排,吃的我是不宜乐乎,似恶狼吞羊。怎么会这么好吃!怎么就这么好吃!不堪回首当时的狼狈相。这里的老板是个资历高深的老法师,每年就来餐厅一次,不是来管理,是来享受的,看来他的生活已经进入了一个了很高的境界。老板的两个朋友看外型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一位是四十几岁自称八零后,一个位人称爸爸桑。三位老法师轮番把我们几人侃的是一楞一楞的。窗外凉爽的空气,热闹的繁华的八廓街,喝着独特的青稞干红,吃的皮萨饼也是这位老板独家研发的,普通面粉里还掺了青稞,味道特别香,嘻嘻哈哈的大家侃到了深夜。一切都很完美。拉萨就是这样的地方。“朋友”没有定义,谁都是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