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环骑上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 2013环骑上海不足的地方,还请车友们原谅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3-1-2 20:49:34 | 只看该作者
A. 关于速度,比赛或是骑行活动,我觉得这跟我们个人的心态有直接关系,主办方怎么事先讲解或控制,成效是不大的。
以我来说,既然是参加骑行活动,我就不会去拼,而且如果是轮到我领骑,在转弯或遇到路况令整体车队慢下来或是停下来时,在又开始启动时,我会把速度放慢,让整体归队时才会加速到指定的速度。
对于那些在骑行活动里过份卖力的骑友,我只希望他们能够了解到骑行活动是一个友善,健康的集体活动,要拼的话应该去参加比赛!

B. 至于在骑行中落队而孤骑的朋友,我的经验是,在这么多骑手当中,一定有骑行能耐和你相当的骑友,你的“任务”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这一些骑伴和你一起完成骑程。今次我就庆幸的找到4~6位骑友同骑,开始时还有一点拉~拉~追~追,后来被我提了一下“不是比赛”,之后大家同力,骑完全程!

最后祝福所有在这次骑行活动中受伤的朋友,特别是那位伤得比较重的MM,希望你们早日完全康复。

卡卡, 全程组033号
62
发表于 2013-1-2 21:03:15 | 只看该作者
我建议设个标准,就是不管是全程,半程,参加人员一律不允许超领队,由领队控制车速(领队可以多设几名轮流领骑),要不然像全程组很容易爆缸,一旦爆缸后面的路程很难跟上,我过了环湖大道没跟第一梯队40+速度,我自已按30~35的时速走的,所以朱枫路一直有碰到掉队的车友,最不妙的是掉队的车友都不认识路,我想带他们走,但是他们爆缸了,跟不上我的速度,只能简单的说一下怎么走。唉!朱枫路真凄凉,到了叶新路之后就碰到更多的掉队车友了,这些掉队的车友,如果前面带队的不飙速度,我相信他们应该不会拉爆的。最后最欣慰的是到了终点,发证书的志愿者跟我说辛苦了,你在全程组前50之内

点评

第一梯队领骑压着速度,在35上下维持,爆的主要原因是10点左右大家饿了,却一直找不大休息点和打卡点,只能不停向前骑  发表于 2013-1-2 21:13
63
发表于 2013-1-2 21:20:25 | 只看该作者
30+巡航已是很快乐
64
发表于 2013-1-2 21:36:42 | 只看该作者
空军 发表于 2013-1-2 17:56
呵呵!

我作为环上海活动所有6届都参与组织的超级志愿者, 对于今年环骑上海活动的评价是:

总结的六条实实在在,作为参加过4届环上海骑行活动的车友,目睹了骑行活动的发展过程,体会了活动组织者的辛劳。要知道他们都是一批自行车运动的痴迷爱好者,他们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无报酬、无怨无悔的为广大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服务的。要知道到目前该项活动仍是属非官方的群众自发的体育活动。我们每个参与活动的车友要理解组织者所担当的风险和责任,今年已发展到500多名参加者(尚未包括霸王跟的车友)近600多人的大型活动,非一般人所能担当的。我们真心的希望该项活动能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当然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规模日益扩大,组织者必然会有力所不能顾及的地方,我真心的希望那些对活动组织方有意见的车友应该从关心、爱护出发善意的指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案。换位思考是使得环骑上海能得以健康的持续下去而获得政府的认可,让该项活动成为“上海的名片”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65
发表于 2013-1-2 21:39:51 | 只看该作者
1、今年环上海自行车骑游是第一次登报和第一次上电视,影响面也是最广一次,功劳归于组织者的辛勤劳动的结果,希望明年越办越好。
2、建议明年是否以集体报名为主,根据我们徐汇柳州路集合点经验速度可以分快、中、慢,距离可分远、中、近,按照骑行速度16-20、20-24、25-30设三个距离骑行,不求速度只求团队的协助互助精神。
3、要求报名的骑友一定要量力而行,原来我们24人全部报名全程的,经过两次试骑感觉比较吃力,小轮车和山地车改为半程是明知的,所以我们最后24名参加环上海的同志全部在规定的时间到达终点。
66
发表于 2013-1-2 21:42: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觉得这次一波流出发的做法很好 大家自由编队骑行
67
发表于 2013-1-2 22:02:31 | 只看该作者
MIXZO 发表于 2013-1-2 19:31
参加了这次活动还是很有意义的,感谢主办方,小弟第一次参加环上海,我是半程39,也来说下新人的感受吧
1. ...

我的感觉跟你完全一样,出发那会速度拉的太快,一直30+,我开始时一直跟着前面的车友,20公里的时候回头一看,一个人都没有,到后面体力跟不上,掉队了,才陆续有跟上的,觉得速度控制在25正好,小折,山地都不累,既然是活动嘛,以团队协助为主,不是比赛,速度与名次不是最重要的
68
发表于 2013-1-2 22:0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1-2 22:43 编辑

     

         第六届环骑上海活动已尘埃落定,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应该是圆满成功的,可喜可贺!该活动目前正成为一项经典活动,得到了广大车友的支持和喜欢,参与人数年甚一年,热情空前高涨,其正能量正在波及影响到上海周边地区,并得到了市自行车行业有关部门的认可和鼎力支持,这是有目共睹的。
      首先应该感谢起点为我们搭建了这个活动平台,让我们有机会通过
这项群体性的活动来宣传低碳出行的理念,同时进一步推动普及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今年由于报名人数剧增,相应地工作量成倍增长,这给组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是始料未及的。试想,这项非盈利性的活动本来就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和业务,没有全脱产的专门团队来负责这项大型活动,全凭几位热心人诸如空军、星尘、阿力、刘影等人利用业余时间来筹划运作,组织工作持续了将近二个月,全身心地投入不图回报,可谓是呕心沥血,在此谨向以上各位无私的奉献表示敬意!你们辛苦啦。
      我作为环骑上海活动的始作俑者,同时也是筹备组成员之一,亲历和见证了历届环上海的每次活动,深知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和甘苦,这称得上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环节都不可缺失,这需要组织方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智慧。即便是组办方想得再周全,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是在活动中难免会百密一疏,出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状况,以致白璧微瑕,留下些许遗憾,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总希望有个完美的结局,这也在情理之中。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不断地总结,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组织工作,使得活动更具人性化、合理化。在这里也希望每位参加者也能充分体谅组办方的苦衷,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相信一届更比一届好,多给与组办方及幕后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一些鼓励吧!

69
发表于 2013-1-2 22:08: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梯队40+的速度归功于 平时坚持团队练习+轮流领骑+车况好+补给到位 等很多因素,全程组的距离和冬天的天气情况,再加上截止时间的限制,其实并不适合平时没有练习团队的车友。一两个人骑不但辛苦而且风险也大,一旦疲劳或者走神就容易发生事故。下次活动报名时主办方应该给出相应的提示和建议并做出一定限制。
70
发表于 2013-1-2 22:15:11 | 只看该作者
isaac 发表于 2013-1-2 20:16
這就是好領隊的作用。你,劉影、星塵,都是好領隊。可惜,今年你們三人集體做後勤。
你說呢. ...

路上看见了几个领队,我心里立码变踏实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