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流沙一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月九转山记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3-3-21 07:00:31 | 只看该作者




祝贺大侠返璞回归!

点评

咱也不客气,后三幅鸟特技画先收藏了。  发表于 2013-3-21 08:33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0:05:17 | 只看该作者
致真 发表于 2013-3-20 20:41
喜欢;小鸟、蓝天、白云的意境。
      好日子也要好好总结自己的过去,对于骑车人一定要安全 ...

      “骑车人一定要安全第一”这话即经典又老套,摔过车的人奉为经典,没摔车的人嫌其老套。
自从摔车后,特别留意安全骑行方面的文章,对照反思,揣摩体会,从别人的安全教训及摔车经验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安全骑行大法。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认真总结摔车教训,不然这跤就真的白摔了。


      去年摔车点是到屯溪前最后一个小坡,后面基本都是平坦道了,高坡、乱石都过来了,偏偏在一个浅坑里载了。那坡并不高,路况不是很差,下坡速度30多码,思想也没有开小差。先是遇见一米见圆的一个浅坑,避让到坑边缘过去,车身跳了起来,车子着地直接又落在了又一个浅坑里,还是避让到坑边缘过去,由于这次车轮是倾斜着地,已经失去平衡,再落在浅坑斜面上,身体失去平衡以致摔车。


      分析下来,当时如果急刹车,从坑底冲上来后估计也会摔,避让到坑边缘骑过去,自我认为还是处置得当的,着地接着又是一个坑,这只能说是天数了,所以我把它定位是一次意外。虽为意外,还是有教训,希望可借鉴:
A.骑行时眼睛不能只盯住眼前,也要多关注前方路况,这样就可以避免这次摔车了。
B.尽管当时刹车不一定是个好的处置方法,但当时根本没有刹车的意识,看来思想还是麻痹了。
C.摔车时只是傻傻地、被动地、任其自由摔,没能有意识地蜷缩起身子保护好自己。这点事先要练过,希望有机会能补上这一课。
D.骑行千万不要忘记戴头盔,这次摔车时侧身连头部一起着地,头盔侧面摔掉了一大块,肩关节指关节都摔残了,脑袋一点没事,万幸啊。
E.反思自己以往为了追求刺激,下坡很少带刹车,经常以40多码的速度冲坡,现在想想太可怕了,高速摔车后果一定很严重,省下的时间却非常有限,这一跤算是把我给摔醒了,这一跤摔得值了!

点评

谢谢一砾老师,给大家一个告示;下坡的车速一定要在自己掌控的范围里,安全骑车比什么都重要。  发表于 2013-3-21 14:24
E.反思自己以往为了追求刺激,下坡很少带刹车,经常以40多码的速度冲坡,现在想想太可怕了,高速摔车后果一定很严重,省下的时间却非常有限,这一跤算是把我给摔醒了,这一跤摔得值了! 摔跤是最好的安全教程。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21 14:17
63
发表于 2013-3-21 11:5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峰回路转 于 2013-3-21 11:56 编辑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3-3-20 20:20
出山记      

    说来那是一年前的故事了。和骑游队的朋友一起从上海骑行去三清山,回来路经婺源,骑行至离屯溪40公里一下坡处,不慎摔了一跤,右肩关节着地,胸口剧烈疼痛,身上皮肉擦破20余处。单车是跨不上去了,脚垫石块扶壁爬上了单车,双腿依然是那么给力,坚持骑到屯溪,乘火车回了上海。感谢骑游队的朋友们无私的援助。那两天,推车、上下台阶、卧床起身、穿衣递水这些本能之事,靠大家的帮助才得以完成;火车上,慌乱中遗失了车票,靠大家的掩护才得以出站;在朋友的护送下,回到家中。朋友之情令我难以忘怀,骑友之谊是我继续骑行的动力,我代表我的全家,再一次感谢骑游队的朋友们,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三清山回来,卧不能侧身,站不敢咳嗽,虽心有不甘,讲话却少了份底气。家人终于hold不住了,急忙给找了份工作,路程不远待遇尚可,见了我破相后恐怖的面容人家没害怕,咱就不好拒绝了,反正疗伤也需要时间,点头答应吧。就这样,一只热爱飞翔的小鸟又被世俗大网给罩住了。自由飞翔才是小鸟的夙愿,蓝天才是小鸟的归宿,或许是天意吧,谁知道什么时候,不经意间那只小鸟又飞向了蓝天。
.......


      摔车,10次有8次是在冲坡时,10次有10次是速度太快。这次我们在浙江骑车,一段山路冲坡时,一人开始不刹车,到了过弯处,弯过不了,刹车又来不及,结果摔了。好在摔得巧,啥事没有。返回时有一天半的山路,大家都很小心,安全的过来了。所以,冲坡时控制车速,注意前方路况,就能确保安全。

      大家都很佩服你的毅力,说你是个吃硬的人。那时你的右手是一点力都没有的,只是搭在车把上,全靠左手扶把,而且还全身疼。好在后面没山路了,你坚持骑完了余下的全程。换了我们,这一段就乘车了。

点评

那次去三清山最后三公里乱石坡上,我还在冲破,两次差点失去平衡。那个地方摔了后果真的不堪设想,现在想想都后怕,下次不敢了,该成熟了。  发表于 2013-3-21 13:59
64
发表于 2013-3-21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追求刺激,下坡很少带刹车,经常以40多码的速度冲坡,"
和我一样!引以为戒!!
65
发表于 2013-3-21 14:17:39 | 只看该作者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3-3-21 10:05
“骑车人一定要安全第一”这话即经典又老套,摔过车的人奉为经典,没摔车的人嫌其老套。
自从摔车 ...

E.反思自己以往为了追求刺激,下坡很少带刹车,经常以40多码的速度冲坡,现在想想太可怕了,高速摔车后果一定很严重,省下的时间却非常有限,这一跤算是把我给摔醒了,这一跤摔得值了!


摔跤是最好的安全教程。骑车人共勉。

点评

摔车看是意料之外实是冥冥之中,可能有瞬间先兆但有分秒大意事故已经发生。 本月初从西郊骑朱家角应该是一马平川,七年没摔车这下可惨了,从车上摔下后本老头 连续来了两前滚翻保住骨没伤,手肘膝盖多处皮开肉绽,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22 11:47
66
发表于 2013-3-22 11:47: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潘德岐 于 2013-3-22 12:12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3-3-21 14:17
E.反思自己以往为了追求刺激,下坡很少带刹车,经常以40多码的速度冲坡,现在想想太可怕了,高速摔车后果 ...


摔车看是意料之外实是冥冥之中,可能有瞬间先兆但有分秒大意事故已经发生。
本月初从西郊骑朱家角应该是一马平川,七年没摔车这下可惨了,从车上摔下后本能
连续来了两前滚翻保住骨没伤,手肘膝盖多处皮开肉绽,车把断龙头歪。。。。。
事故,与骑友平骑说话车速16 /小时。就在这档口,身后有人骑电瓶高声喊:“请让让!请让让”
瞬间回头,无意间龙头右借偏,碰擦同伴后轮失去平衡迎面前冲摔出数米以外。
教训,别随便回头别平骑!

点评

连续来了两前滚翻,好像不是一日之功。请教:有什么窍开?  发表于 2013-3-22 17:34
别随便回头别平骑!又多敲一遍安全木鱼。  发表于 2013-3-22 17:20
67
发表于 2013-3-22 15:34: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马 于 2013-3-22 15:46 编辑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最享受的。






背上行囊,跨上爱车去拥抱大自然!


68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13:16:51 | 只看该作者
待发新版人民币,增加了500,1000元大票。



点评

不过,对500元和1000元的票面,我看了设计​太简单持怀疑态度。  发表于 2013-3-24 14:41
69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18:58:48 | 只看该作者
      购枪记
      俺出山啦。出山后首要做的就是购枪买马,俺不是绿林,一位骑行人士(以下简称骑士),一位迷恋“骑”、“游”、“摄”的骑士。 “枪”就是骑士的相机,它是骑士的第三只慧眼,“马”就是骑士的单车,它是骑士的双翅。对囚禁一年重归江湖的骑士来说,购枪买马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迫切性可以理解。
      骑行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绿色运动,骑行集健身游乐寓一体,骑行动力是纯人力,消耗能源是累赘脂肪,排气是运动产生的人屁。骑行是一项讲究效率的运动,骑行过程很艰辛,没人愿意花蛮力瞎折腾自己,对骑行装备有着特殊的要求,具体概括为:轻、小、优。骑士的枪支除要求轻、小、优外,个人还加了一条:“高”,即高性价比。有钱谁不会花呀,见到自己喜欢的性价比又高的商品,乐陶陶,不失为一种精神满足,逛逛商店,搞搞网购,淘淘便宜货要的是这种乐趣,这种乐趣富二代是没资格享受的。不信你去问问京城李公子,小小年纪多少烦恼,逛不了大街蹲单间,喊爸爸不唱,梦妈妈不见,咱可要常逛大街多分享噢。有了“即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的苛刻要求,购枪自然成了一项艰巨任务,今把购枪历程记录下来,供各路有关人士参考。
      相机最重要的指标是画质,对数码产品来说,影响画质的主要部件有:镜头、传感器、处理器。景物通过镜头形成光学信号,光学信号投射到传感器上,传感器把光学信号转变为电子信号,最后由处理器放大、过滤、整理,形成了我们所需的图像信息文件。以今天的科学技术,提高镜头指标、减小镜头体积受到了光学物理原理的制约进展缓慢;传感器的效率和传感器面积有关,受镜头及相机体积的限制,传感器尺寸只宜配套不能大;处理器即微电子技术发展很快,数码技术每年升级一次,变化最大的就是微处理器。这样理解吧:镜头最保值,传感器有流行大尺寸的趋势,数码机身贬值很快,一年后打对折,相机被淘汰主要指机身淘汰了。
      有必要对传感器作进一步的了解。传感器的角色类似传统相机的底片,显然,传感器面积越大,接收到的光学信号就越多,转换出的电子信号越丰富,得到的图像信号画质就越好。常用的单反机传感器尺寸有:全幅36 MM ×24MM,APS-C格式23.5MM×15.7MM,M4/3系统13.5MM×18.0MM。再小尺寸都归类于DC数码机:1英吋,2/3英吋,1/1.7英吋,1/2.33英吋。前一档传感器面积约是后一档的1.5-2倍,全幅是一张标准的135胶片尺寸,1/2.33英吋只有半个小指甲大小,面积比约30:1,差距很大,但实际观片效果差别并没有那么显著,这是人眼特性所决定的。相同的技术条件,大尺寸传感器优势明显,小底传感器再怎么补救,画质难超上一级大底传感器,大底压小底就是这个意思。传感器并不是越大越好,传感器大一档,配套镜头尺寸要大很多,哈勃望远镜传感器大,镜头是整个一幢楼。
      骑行出行我都用数码单反,有所谓的单反情结,这是基于对数码DC画质的疑虑,对普通数码DC机从不关注。肩背单反附近公园走走还可以,爬山旅游就累了,骑行时背着就惨了,惨不惨谁背谁知道。单电相机技术给了我很大的希望,单电相机与单反机主要区别是取景器结构变了,机身变轻变薄了,传感器尺寸一样,画质一样,镜头也通用,单电相机如果换上长焦镜头,总体尺寸与重量改善有限,骑行时都带着还是一个“累”字,如果只带一个饼干定焦头,重量尺寸兼顾了,拍摄起来没那么爽,没那么好玩,还是纠结。
      年初一天,在闵行体育公园游玩,见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人,端着长焦相机对着湖心小岛拍白鹭,过去和他攀谈。他认为现在数码机画质宽容度还是比不过胶片机,他有一套胶片单反机,现在还在使用。问胶片机怎么看照片,张张去冲印显然成本太高了,回答用扫描仪,关键是有一台高性能的48位胶片扫描仪,每张底片扫描成30-50兆TIF格式文件,文件长期保存。数码时代不为所动,用此“一招鲜”胶片机走天下,很有个性啊,不过我还是赞成用数码,图片即拍即得。我注意到他正用富士XS-1长焦数码机打鸟,这么耐得住寂寞的人也使用长焦数码,他答道:“效果还可以,方便,你试试”。细看这部机器,外形重量和单反相似,我来了兴趣试拍了两张,效果果然不错,白鹭展翅历历在目,画质可以接受,野百合也能开出鲜艳的花呀。即刻电告一位朋友,把他用富士X10拍的原照传给我,再约一起到佘山,和单反一起实地拍摄,回家认真做功课。结论画质完全可以接受,只是放大到100%时和单反比还有差距,富士X10传感器是2/3英吋,面积只有单反机的1/6,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富士X10的轻、小、优正是我所追求的,几年时间数码技术真强大,不能身体进入现数码时代,脑袋停留在过去。
      按购枪四原则“轻、小、优,高”网上搜索,筛选出六台候选机型:索尼RX100、松下LX7、富士X20、富士X10、佳能G15、尼康V1。六台机器有一个共同点,都有RAW格式,这是我选机的必要条件。索尼RX100,1英吋底,画质好,体积小,号称DC之王,缺点没有电子取景器,价格偏高,舍去。松下LX7,1/1.7英吋底,带24MM广角,F1.4大光圈,缺点没有电子取景器,舍去。富士X20是X10的升级版,2/3英吋底,感觉画质提高有限,性价比不高,舍去。佳能G15,口碑好,1/1.7英吋底,镜头质量好,大光圈,取景器小,主要对小底心存疑虑,舍去。富士X10光学取景器内没有信息,对我不是大问题,对焦有点慢,操作时容易忽略RAW钮,最重要的还有尼康V1在等我,舍去。我宣布此次入选的是:尼康V1,掌声响起来,……
      尼康V1属单电相机,是六台候选机型中唯一可换镜头的相机,可玩性高,进退两便,是我选V1的重要理由。V1单镜头1900元,双镜头3000元,我选双镜头套机,两只镜头价值2000多,折算机身价格不到千元,用DC的价格购单电,性价比高。V1 CX画幅,配备1英吋传感器,镜头转换系数为2.7,144万像素电子取景器。尼康V1有几点很有特色:手动旋转镜筒变焦;拍摄全高清视频自动追焦,还可同步拍照;高速电子快门达1/16000秒,每秒连拍60张全分辨率照片;智能照片选择器模式,按一次快门相机高速拍下20张照片,自动筛选出4张最佳照片,这对拍动态画面及合影照特别有用,此功能在数码相机中独一份。尼康V1像素1010万,不带内闪,尼康V1的缺点在升级版V2中得到了改进:1420万像素,带闪光灯,现在价格5000多元,双镜头机器6000多元。尼康V1去年此时也卖5000多,因为价格超过大部分单反,大家都不看好,单镜头机跌破2500时大家都叫好了,等明后年尼康V2、V3跌到2000了,镜头留着,换机去。
      还要探讨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怎样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一篇文章谈到,是光线,机器是二。同样的景物或人像,同样的光圈,同样的ISO,拍摄不糊的前提下,光线弱时有明显的噪点,明显不如光线强时的照片清晰。相同光照条件下,不同的拍摄角度,照片清晰度差别很大,拍得好纤毫毕现,运用不好牛头不如狗头。自己也有体会,阴天或者灰蒙蒙的天气不易拍出清晰的画面,甚至还不如雨天,雨天至少空气洁净的,另有一番拍摄意境。当今的数码技术,就算是1/1.7的卡片机,已经达到非常好的画质了,争论传感器大小已经没多少意义了,除非你真的需要制作大画幅图片。摄影只和内容、美学、技巧、情感有关,和用什么相机无关,手机照样出精品,高性能相机可以丰富摄影表现手法,不谙此道给你好机器也白搭,手机纯粹比画质还不够优秀,但单反的笨重和显眼同样是个麻烦。拍不出好片技不精,怨天嫌机没道理,罗马一天到不了,好手一天练不了,找到差距好好练,天天进步心自怡。回归摄影本质,方便使用、随时拿出来拍摄,拍到才是硬道理。更要认识到:什么都是身外之物,练好技术和拍到快乐比啥都重要。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网友外滩遇一位老者,低调的装扮,拿着一部不起眼的相机在拍照,此网友一眼认出这是一部价值几万的某名牌相机,该网友惊呼,遇见高人了,看到这里,我笑了。
      跨枪、骑马、踏青、赏花,走在春天里。身背V1去骑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释放,心情更放松了,以前骑行是快乐,如今轻松加快乐。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19:02:33 | 只看该作者
尼康V1试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