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3-4-23 14:36 编辑
出得洞来继续前行,骑不多远,见一道口,顺道口望去是大面积涵养林,看的有些心动,先进去打探一下再赶路不迟。好一片涵养林,满眼尽翠绿色,处处生机盎然,小桥、流水、湿地、亲水平台应有尽有,就连歇息凉棚也准备好了。有木牌上书“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还有野生动物?往深处走去,道路两旁,一边大面积涵养林,一边大片池水,蓝天绿树倒映其间,凭栏近水其上,小鸟婉转歌唱,小桥通幽静彼岸,好一去处。看的我心情大好,情窦自开(自然之情),寻思着今天就在这里好了,这不就是我的中国梦吗,梦里看花多自在。忽然想起了今天的主要任务,手机记下了方位,收拾行当准备赶路。一看时间傻了,今天芦墟镇还赶得到吗,到哪算哪吧,我自由人一个,随意。以后不带这种玩法的,赶路不贪玩,贪玩不赶路,这是纪律,切记。 说走就走,继续前行。来到圆泄泾和斜塘的交汇处,隔江相望,江面更显宽阔,两水交汇处为浦江之首,正在打造一标志性建筑,黄埔江由此为始。岸边拐角处立一水泥墩子,刻红色大字“浦江源头”,墩顶水泥掉了一块,裂隙清晰可见,看来此墩有点自嘲勇气,既如此,我就斗胆评议几句。依我看此墩立的不伦不类,首先位置不对,好风水被浦江之首抢去了。再说“浦江源头”用在这里也不恰当,不知是哪位高人手迹。还说材质差劲,怎么说也搞块大理石或花岗岩之类的,搞一搞,调一调,不流芳百世也存个十年八年,现在不是钱多吗?水泥墩前的近水平台可以赞扬几句,圆形平台面积超大,双人床造型棚子美学角度不算什么,简朴、实用是其特点,大部队集结,我等小股溜子歇脚、吹风总相宜。 往前,到“东一渡口”,别忽悠人,应该是东三渡口,渡口摆渡船正要开,我摆摆手,拜拜了。这里进入地形复杂地区,暂别河岸,走南三公路。这带涵养林范围很大,高大的水杉立于公路两旁,走在路上感觉很好,南三公路是村健身路,骑行还可健心健肺。南三公路一直下去,蜿蜒可达蒸浦大桥。如留恋河景请尽早右拐,沿圆泄泾直抵蒸浦大桥,沿河道路已经贯通。我选择了沿河骑行。地形复杂河面也复杂,大桥一座挨一座,几公里的路程,两座铁路桥,两座高速路桥,还有人行公路桥,并行的,斜插的,看的我不知其所以然。到了蒸浦大桥一定要上桥、过桥、再下桥,这是此行的一个重要节点,错过此桥别提浦江源了。 下桥还是沿圆泄泾骑行,不过这次换成左岸行,前行方向也掉了个,沿河直指浦江之首。有休闲生态农庄坐落此处,不过农庄选址应远离高架道,此处不和谐,现在万事都要讲河蟹。铁路桥边有一处碉堡,这里拍铁道游击队镜头,不用花钱布景了,炮楼现成的,小鬼子扭着扣子从炮楼梯子走下来,摄相机对准唰唰唰就成了。我的行迹惊动了碉堡里的工人,啪啦啪啦走下楼梯,端起相机对着他,立马脑袋缩回去了,怕什么,我只是试试镜头又不真拍,再说哪有鬼子汉奸穿蓝布工作服的。 这一片,人更少,骑更爽,牛羊掩在树丛间,裸骑爱好者可以在这里一显身股,坦诚接受日光的熏陶。远处两对大白鹅河边臭美,绿水映白毛,这两家子小日子过的很自在,比它们的鸡兄鸭妹舒坦多了,和谐景象收入了镜头。堤坝上时时有小鸟站岗放哨,一次两只花白鸟拦在路间,见我过来不理不睬,靠近了才慢慢地往前飞,你不睬我我不理你,拍马加速向前,两老鸟也不知哪里学来的经验,飞的不紧不慢,我马疾人快,瞬间赶到,两鸟躲避不及,再飞也来不及了,只好向两旁落荒而去。要知此时我30多码时速,不输这些短翅小鸟的。 浦江之首正在打造,弯过去就是斜塘了。斜塘上空架起4座钢架,拉起一张大网,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江南第一网,是金泖渔村的镇店之宝。此网中巨无霸,网宽盖江,这么大的网怎么收藏啊,平时只有两种状态,下网和晒网。我去时正隔空晒网,有钱能使网下水,据说此网身价现在下一次水2000人民币。走出斜塘是泖河,泖河连着太浦河,太浦河直通太湖。今早太阳出得太早,到浦江边天就阴了,现天空更阴沉了。下午3点多到了太浦河西丁大桥,往南15公里是西塘,西塘去不成了,芦墟去不去呢?真后悔上午没有珍惜时间,要是早出来两小时6点出发,啥烦恼都没有了。嘴里念叨着:借我借我一小时吧,半小时也行,打住,你说过的,不许耍赖,动动脑筋半小时还是有的,芦墟回来走318国道直达淀山湖半小时不就有了吗?既然如此,去! 向芦墟镇出发。路上遭遇羊群阻截,打个迂回就是了,过汾湖大桥再向前。芦墟镇挺热闹,桥上彩旗飘飘人头多多,时间紧任务急,顾不上与民同乐了。没找到桥名,不拍照了,上桥过桥,骑上了318国道,直达淀山湖。隔岸淀山湖和报国寺一起来个合影,急匆匆沿拦路港右岸骑行,到朱枫公路一看还有时间,继续往前赶,赶到水务世博林,回到朱枫公路太浦河桥,完成了浦江源骑游任务。松浦大桥至此骑行120公里。注:太阳岛北端到朱枫公路距离未计入是117公里。 根据骑行轨迹分析,太浦河318国道分开处到淀山湖的距离,超过沿太浦河到朱枫公路的距离,为了抢半小时时间,折算下来反倒贴3-5公里骑程,聪明反被聪明误。用战略眼光分析就是另外一个结论了,因为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手里,进退自如,骑行进度根据时间完全掌控。 根据骑行海拔高度分析,大部分路段高度20-30米。淀山湖40-50米,芦墟镇短短3-5公里路程,海拔陡增50米达80-100米。根据水往低处流原理,佐证了淀山湖和太湖都是浦江源,黄浦江主要水系来自太湖的结论。这些数据,再假设芦墟太浦河宽150米深4米,根据动力学流体力学原理可以推算出太湖向黄浦江的泄水量,这些高中生可以搞定,答案100立方米/秒,结果误差50%都及格。再不行请告知我演算过程,择日另行考察修正模型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