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也谈2W买牛车的帖子 [打印本页]

作者: 爱上键盘    时间: 2010-9-25 17:56
标题: 也谈2W买牛车的帖子
看完2W帖以及我发的家乐福Giant帖所有的回复,我隐约看到了单车“单反化”的趋势

我年龄既不老,真正骑车的龄也不老,口袋钞票更不够老卵,但我想从高一开始起到今年儿子4岁,我一路坚持关注单车这1X年,从一开始换五颜六色的ZOOM立横把,到第一次见到alivio镂空V刹的中毒,时间很快,就像是肚子从2尺1到现在的2尺8,一瞬间像吹气球般。

对于我那会儿能够攒钱买根RS的Judy就已经很满足了,而现在动不动就是FOX。我一开始很难理解,难道中国玩单车的都开始“单反化”了?

老婆说现在的学生手拿iPhone4的满足感远比骑一辆5K的自行车更有自信向他的同学炫耀。当然炫耀并无罪,只是我看了2W帖和家乐福帖后,我觉得我被社会淘汰了。就像是李宁说“你不了解90后”

我不晓得那2个帖子的回复有多少豁胖的回复,但我却看到了单车有“单反化”的趋势。换言之,在一个小众圈内,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让大家对你有所认同,买什么级别的车,就有多少回复。

当我看到很多tx鄙视并描述大叔大妈不懂车时的字,我觉得这不是炫耀,而是有些莫名的自信

当3年前公司搬家到肇嘉浜路“发现”一家高端车行时,问了一个很白痴的问题“能不能便宜些”,结果遭到的回复是“我们不买代步工具”,我觉得这不是专业,而是傲慢

然而1个月前,因工作需要来到苏州河边上,又恰好有一家高端公路车行,或许是带着美女同事的关系,和店员非常坦诚交流了10多分钟,我的直觉告诉自行车运动靠中国90后发扬光大的可能性不大了,靠我儿子这一辈00末还靠谱些。

我本无意激怒90后,因为90后是被物质包围的一代,是被诱惑包围的一代,一辆自行车,10W,哪怕100W都无法吸引他们的眼球。5000块,宁愿代购一个帆布的Gucci包,1W块,可以买块入门级IWC,10W可以买辆飞度,剩余的钱再改改排气管……

2W买一辆车,我很赞同,哪怕是挂起来欣赏,又或者单纯作为到学校里虚荣地小众一回,都远比某些回复来得有意义。

现在的单车有点“单反化”,里面都在吹嘘XX镜头毒啊,外面的人想进来说我有2W预算可以买什么单反,结果里面的人说2W块买镜头只够买一个大三元,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

无论2W买车是什么原因让做出这个决定,我认为大家都正面积极地引导,而不是让他觉得单车水很深,很小众,很专业。

我抛出一个观点,想来听听大家意见,一起头脑风暴一下。

如果起点获得VC一笔钱,VC要求就是多开店。如果各位是空军,是答应VC扩张,还是不答应。

如果选择前者,抛开房租和雇员等这些硬成本不谈,如何跟Giant拼在上海渠道?(我没说卖高端车,当然能买高端车的话,更好啦)

如果选择后者,请问抛开收入和心情等这些软成本不谈,5年之后,起点会是怎样的规模?

最后,我当一回Giant的托,大家都鄙视Giant,但Giant牛的是渠道,如果有一天当你知道了Trek某些车架是Giant代工的话,你是继续骂Giant恨铁不成钢呢,还是不骑Trek改起其他品牌了?

我个人感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单车有“单反化”的趋势,而是打着小众旗帜的“单反化”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10-9-25 18:21
去了上海联赛您就知道了。2万其实也就一个轮子钱,一对都买不到。

觉得2万的车很牛的,都是还没入门的。
作者: 幽灵    时间: 2010-9-25 18:23
别说两万一个轮子,一般人听说两千一个轮子已经吓着了
作者: 幽灵    时间: 2010-9-25 18:25
嘿嘿。俺是两千多点两个轮子还觉得蛮钜个了
作者: eggleston    时间: 2010-9-25 18:27
去了上海联赛您就知道了。2万其实也就一个轮子钱,一对都买不到。

觉得2万的车很牛的,都是还没入门的。
贝多芬 发表于 2010-9-25 18:21

这话说得。。
作者: 标答菌    时间: 2010-9-25 18:31
LZ的顾虑 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又觉得有些杞人忧天
2W那贴 作为跟风者的一员 我的理解并不与LZ相同
每个人都是从菜鸟过来的 都经过从被帮助 到帮助他人的过程。如果是认真发帖 真心求教 我相信90%的车友还是会热心帮助的。
而那位2W帖主仁兄的态度 并不是真正想请教有关自行车的内容
显而易见的表现出“劳资有2W 劳资要拼辆好车出去炫耀”
而并不是真正想认真了解车 把骑车作为一个爱好
所以那贴才会被大家冷嘲热讽。
我有同学 家住吴中路 门口就是上海市最大的GIANT 店
某日 他要买车 作为好友 我和他爸爸陪同他一起选购
当然 我们先进了他们家门口的那家GIANT店
一进门 毫无心理准备的他们 理所当然的被门口几辆5位数的车镇住了
他爸爸询问店员有什么便宜点的车 店员为他们介绍了店里比较入门的 ATX 790等车
显而易见 预算还是远超他爸的心理价位
这时 店员也说了相同的话:我们这注销竞赛类用品 不卖代步工具
但是他又推荐了附近两家GIANT店
于是我同学和他爸就在那的其中一家选到了合适的车子。
可能LZ遇到的店员 态度并不像我们所遇到的亲民
但是根据他的理解 他的确应该是告诉了你 他认为你该知道的信息。
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专业或者傲慢的问题
只是服务态度和语言解读问题
又说到了90后
可能是个性低调 虽然骑着比一般同学好一点的车子 但是同学们问起车价 我总是以1000块来回答 虽然这可能只是总价的一个零头。
而我平时也跟大家一起骑车 无论是骑着好车的年长车友 还是骑着菜车的同学们
只要热爱骑行 时间允许,我都会奉陪。
我承认 90后生活在蜜糖里 甚至可以在3分钟之内 就做出买一根FOX的决定
但是LZ为何断言90后是无能的一代?
通过新闻、网络 了解的90后肯定只是片面的
玩车也有点日子了 也和许多比我年长的人有了较深的交情
他们也都说 我人蛮好 认识我这样的90后很高兴
但是我没告诉他们 我身边的90后 虽然可能个性不同 但是本质却都和我一样 积极 向上
那种对90后的负面报道 那种被世人误解为90后缩影的NC们 其实我们也很厌恶 因为他们并不是90后 只是被世人唾弃的渣子罢了
最后对于GIANT问题 我也觉得LZ的思考有些片面
我很早就知道TREK低端车架是GIANT代工 但是并没什么其他想法 只是看作商人减小开销的手段
我对品牌并无偏见 所注重的也只有口碑和性价比 所以无论是GIANT 还是被谣传爆菊的OTA 我都在使用
倒是我爸对我用GIANT车架很不赞同
爱好自行车运动终究是没有门框的 无论是XXX的菜车 还是XXXXXX的好车 都是用来骑的 而骑士 也都是共享着车友这统一名号的
骑着好车固然让人羡慕 难道骑着不好的车就是会让人自卑 让热爱骑行的人 因车没他人的骚 就不骑了吗?
LZ还是想太多了 骑自己的车 让人家打的去吧
作者: 风吹花落    时间: 2010-9-25 18:32
同感~~~重点在人,其次才是车
作者: 小白    时间: 2010-9-25 18:32
这话说得。。
eggleston 发表于 2010-9-25 18:27

注意看原帖吧,要二万的车,那口气也太那个啥了......

另:二万真的不算啥,当年听说某人花一万买了辆车,感觉是牛人。后来听人说,一人买了一山地叉,一万,我就回了句:“哦...”
作者: 老胡    时间: 2010-9-25 18:38
楼主多虑了,就是在那个贴子里也主要是批评教育为主,冷嘲热讽为辅,并没有多少攀比的声音。再说谁年轻的时候没傻比过呢,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作者: Liebe_Ente    时间: 2010-9-25 18:43
原本挺同意LZ的,但是看到90后那一段我就有种想喷LZ的冲动
作者: eggleston    时间: 2010-9-25 19:15
注意看原帖吧,要二万的牛车,那口气也太那个啥了......

另:二万真的不算啥,当年听说某人花一万买了辆车,感觉是牛人。后来听人说,一人买了一山地叉,一万,我就回了句:“哦...” ...
小白 发表于 2010-9-25 18:32

虽然在物价很高的今天,还是觉得2W是不少的数目,不管2W的车牛不牛,把2W的车看得不值一提,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吧
作者: zym1992x5    时间: 2010-9-25 19:43
额,个人认为看了那位的签名之后就明白了,是发广告的,不想直接被删帖而已吧
作者: 爱上键盘    时间: 2010-9-25 20:50
谢谢大家的回复

这个帖子我给老婆看了,她说似懂非懂,其实我也就是无病呻吟,因为尝试很多人去骑车,但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而一开始带我入门改ZOOM的高中同学,他早就不骑车了,改玩户外了。

我下午说的单车“单反化”,带有一些负面的,那么我就说说正面的如何让单车“单反化”

单反很容易中毒,中毒的往往不在机器或镜头本身,而是那些些牛头牛机拍摄下来的照片,不管有没有PS过,反正很容易中毒。

而单车呢?恰恰相反,整车或零件中毒,为什么会毒到大家,因为大家懂。这个懂是需要积累的,就好比让一个门外汉,看105和DA的区别,他根本看不出;但一张好照片和普通照片,却能一眼能分辨得出来。

但是大家仔细看看,为什么会爱上骑车,爱上自行车这项运动,其实本质上和单反又有多少区别呢?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便携性了吧。

关于此前90后的论点,我也想稍稍做一下解释。我不晓得这里有多少90后车友,但大家不妨算一算。在初中、高中阶段。班级里同学上下学,有多少是自己走路的,做公交地铁的,骑自行车的,父母2轮或4轮接送。稍微做一下统计就不难看出,靠90后延续单车运动不靠谱,靠90后提高第一辆车即为中高端比例倒还有可能。

买一辆万元以上的自行车,是肯定需要享受被赞扬和羡慕声所带来虚荣感,可问题认同的人,都是圈内人,都是和自己生活学习没什么关系的车友,我想10个车友的称赞,及不过家长同学朋友一声肤浅的“哇,好漂亮”。

关于联赛2W轮子的事情,我觉得只能表达这群执着的发烧友,只是金字塔的顶尖,中国自行车运动不能靠他们。就好比Nikon很赚钱,但卖得最多的还是D80。D90带视频功能一开始被骂得一塌糊涂,到头来还是D90销量节节攀升。

最后我回答我自己的观点,如果我是空军,我一定会拿VC的钱。先把上海“富人区”圈地圈好,然后在再高端汽车4S店开设“店中店”,最后再和各大信用卡中心合作,分期付款高端车。一网打尽所有中产或准中产阶级。

我的理由很简单,靠小朋友喜欢单车成本太高,网上搞搞足矣;真正可以赚钱的,那还是有车白领和公务员。

拙见让大家见笑了
作者: 探马    时间: 2010-9-25 21:03
原本挺同意LZ的,但是看到90后那一段我就有种想喷LZ的冲动
Liebe_Ente 发表于 2010-9-25 18:43

哈哈,我觉得你在论坛上每一个回复,都能用你头像作插图,哈哈
作者: 咖啡    时间: 2010-9-25 21:28
没错,你发现了一种现象,买百万古董的不一定是文物鉴赏家,也有可能是北方某省挖煤的老板.
但这个和年龄无关.
90后也有朴素有理智的,
50后也有被毒晕了头的
作者: zhoulingfu    时间: 2010-9-25 21:58
3# 幽灵
是的,我已经有点吓到了!
作者: zhoulingfu    时间: 2010-9-25 21:59
4# 幽灵


十分同意,这位同志的说法
作者: freedom0119    时间: 2010-9-25 22:13
骑车真正在人,5/6k的公路操操足够了
作者: Liebe_Ente    时间: 2010-9-25 22:41
“在初中、高中阶段。班级里同学上下学,有多少是自己走路的,做公交地铁的,骑自行车的,父母2轮或4轮接送。”
至少在这个问题上面,据我周围的情况来说,父母4轮接送的占不到10%
作者: Liebe_Ente    时间: 2010-9-25 22:42
哈哈,我觉得你在论坛上每一个回复,都能用你头像作插图,哈哈
探马 发表于 2010-9-25 21:03

这是张神图~~~
作者: nadiawu    时间: 2010-9-25 23:28
呵呵,那两个贴都回复了,简单说来:

2W牛车之帖,给人感觉就是根本没做好基本功课就提问——车的种类、目的等基本要求都不说。另外,对牛的定义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不是说单车单反化倾向,的确现在论坛里老鸟是见得多了,一般的东西也审美疲劳了,换作5年前,这个价格的车的确很牛了。这本身也说明了5,6年来上海单车发展得挺快。

至于家乐福GIANT,只能说是拿一些5、6年前的东西和价格来忽悠人。先不说10W的有限量的意味在里面,单是NRS等,这价格都是5年前的行货价格,记得生活馆那时看过,都觉得略高,那更别说现在这技术早不值这价格了。甚至一些老套件以后维护、更换都是问题。当然,10W的车,按照这轮组,按照PRO TOUR赛事顶级车在国外行货价格一般1万欧(我都嫌比实际高太多了)的情况,在2003年的确是顶级配置,加之全球限量100台,当时看来这价格也差不多。
作者: 极点    时间: 2010-9-26 00:05
骑自己的车 让别人说我骑的是菜车吧
作者: 小然    时间: 2010-9-26 00:30
本帖最后由 小然 于 2010-9-26 00:32 编辑

这事跟90后有什么关系了 ??
单反+自行车双烧的90后表示我追求的是自己的快乐
跟别人无关 {:3_84:}
至于说所谓自行车单反化  
那是完全两码事 自行车你不用全身的肌肉群去做直观的感受 是无法真正了解 也不可能烧得起来的
这一点 就跟很多人扔钱烧单反差别很大了!
作者: isaac    时间: 2010-9-26 00:34
楼主说的蛮诚恳
只是每个人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
价值观不同
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
大家淡定
该骑的骑,该买的买
不然空军的车都卖给谁?
年轻一代,炫一点是正常的
只是不要和自己的家境不相符即可
作者: MaxMeng    时间: 2010-9-26 06:10
2W其实也算不错的车了,好好骑才是王道
作者: LGL127    时间: 2010-9-26 08:51
自行车单反化的趋势很明显,但这只是一个趋势,苦练猛操体能与技术的也大有人在。
总之就是无数菜车的海洋里,漂浮着两艘好车的小船,一艘随风向着自行车器材爱好者的小岛飘去,一艘努力向自行车运动的小岛滑行……

其实吧,单车爱好者就是三种控,1。器材发烧控(骑不骑无所谓,有没有技术也无所谓,老子有钱能买好器材放着看也爽)。2。休闲旅行控(追求轻松和健身,对器材没有太高要求,对体能技术也没有太高要求)3。运动竞技控(大家懂的)

任何与器材相关的爱好,都基本是这样,摄影,单车,户外,天文,音响‘哪个不是呢?
作者: 幽灵    时间: 2010-9-26 09:00
有一点,就是追求运动竞技体能的一般对于器材的要求很高的,有条件的会尽量追求合理完美的组合,米少的也会寻求这种可能的配置合理化和轻量化,而纯器材发烧的不多
作者: orion1985    时间: 2010-9-26 09:41
你发的家乐福Giant帖
没发现有任何问题  大家都在评论车配置和车价而已 有何问题?
作者: 幽灵    时间: 2010-9-26 10:02
其实一辆组合很好的自行车除了具有优良的材质完善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踩踏性能外还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价值,对俺来说好车既是出色的运动器材又是一件养眼的艺术品
作者: LGL127    时间: 2010-9-26 11:12
好看的车未必一定是好车
好车基本上要比较好看。。。。。不然没法算完整意义上的好车。。。
作者: aeRofLoYd    时间: 2010-9-26 13:59
这贴楼主的发言很长。。。但是我很容易的一字不差仔细看了。。
恩认同楼主的一些思考。。
后面回帖的很多朋友可能还没有仔细思考楼主到底在说什么。

其实楼主没有简单的在批评或者表扬谁。。
而是在分析这个行当的市场或者消费群体的一些文化特征,还用了一些年龄分层的视角。。很不错。

拿自行车和单反做对比确实是个不错的类比。
在我看来这些属于奢侈品消费。。当然,也要和竞技用途的消费做一个区别。。
虽然竞技用途的消费一直是奢侈品消费的风向标。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质的不同。核心差别就是购买的产品是作为生产工具还是娱乐用品。

我还就使用技术作为标准做了一个3层分类
1、对使用技术近乎没有要求——例如高端服装,手表,珠宝玉器,高端汽车
2、对技术有一定要求——的,类似高端的公路车,山地自行车,HIFI器材等
3、对技术有极高要求——比如乐器

对技术要求的差别,造成了玩家进场的困难程度,和销售潜在客户的广泛程度有所差别。对技术越没要求的,越容易获利。流通性也越强。

题外话。。回到我想说的。。
不管技术要求有多少差别。。奢侈品消费的特点是,有玩法和规则。。
以知识作为背景,形成特定的评价体系,从而筛选出产品的好坏,并对其进行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的估值其实仅仅对于具备这些知识的群体有效。对于其他群体,产品的使用价值可能还不及产品价格的百分之一。。

拿到VF钱后。。这个我不想说了。。有很多商机。
作为一个新型行业,随着经济的进步。。自行车这个市场还是很被看好的。。
作者: 爱上键盘    时间: 2010-9-26 14:08
回复完吃饭去……


我要做几个“解释”

“90后”——不是说90后NC,而是90后这一代可以选择很多的诱惑,而这些诱惑的level盖过了单车诱惑。
“家乐福”——大家鄙视的是价格,但鄙视的依据是说它“落后”,再拿出联赛的牛车同样价格进行对比。可我想说的是,家乐福这样随便一个老百姓都能进的场所,摆设一部几万元的车,这本身对于单车运动的推广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大家的回复中似乎都是用非常专业的眼光,去评判车值不值这个价钱。

其实我很想知道,如果你是一个单车运动推广者,或者某自行车品牌的市场总监的话,你会如何拓展骑中高端单车销售比例?
作者: aeRofLoYd    时间: 2010-9-26 14:29
至于。。张口闭口XXXX牛车。。。X万都不算个什么的朋友
其实正处于人生中一个十分美好的时刻。。^_^
很幸福呢。。

走过来之后可能会更理智,更成熟。但是也多少会觉得失去了点激情。。

虽然如果本着发展自行车运动,开拓高端市场的角度。能耐下心来为新人解答问题确实是十分必要的。。
不过这个没办法作为标准来要求任何人。。
2W那贴我也看了。。大部分人的态度在我看来问题不大。。
值得考虑的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里,好心给列个配置,并且解释下的这么少。。
难道是因为那个2W的楼主没有告诉大家其实她是美女,而且马上会上照片给大家看真相的么?^_^
作者: aeRofLoYd    时间: 2010-9-26 14:34
本帖最后由 aeRofLoYd 于 2010-9-26 14:37 编辑

刚刚门口接了个邮件。。。
前面一条帖子发的晚了。。本来是接着写的。。

如果说我是高端品牌的总监。。。。
这。。我真是不想分享。。因为这能换钱的哈^_^

做市场推广方法可多了。。
要点是转换思想,了解自己产品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
其实TREK的真正竞争对手一定不是美利达,而是麻将,是魔兽世界,是因特尔和微软。。而捷安特则是咱们一伙的。^_^
就像苹果一样。。先让大家转化生活方式的一定会分得最多的新蛋糕。
作者: Conqueror    时间: 2010-9-26 15:12
顶六楼!
作者: 小唐01    时间: 2010-9-26 16:22
33# 爱上键盘
我就是90后
04年买的99块的车 初中骑这上学
06年自己压岁钱买的5.2
09年用存的钱升级5.2
现在骑的公路车虽然上w但是是自己打工赚来省下的钱
不是所有的90后都是你想的那样
作者: 小黑    时间: 2010-9-26 18:55
其实90后也有好的,70后也有NC的
作者: 小黑    时间: 2010-9-26 19:02
我的观点,每个人对牛车定义不同,你拿1000块/月能买10000的车也许已经很牛了,但这个对于月薪1万或者2万的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牛车,这里就产生一个认识上的不同了,反正大家讨论下,有各种观点也是正常的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10-9-26 19:03
本帖最后由 贝多芬 于 2010-9-26 19:05 编辑

嗯,90后也有热爱艺术,热爱运动的。 我有个朋友就是攒了很多年压岁钱,高中毕业买了架钢琴。
作者: 暖瑟    时间: 2010-9-26 22:44
作为90...
我表示毫无压力...
作者: kuzu    时间: 2010-9-28 14:08
楼主太过虑啦!!!!!!!!

我觉得现在单车越卖越贵,和90后怎么样怎么样,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吧。。。。。(本人70后)

那个古北家乐福为什么卖那么贵的车,古北那里全是小日本和台巴子(没有藐视的意思,平时叫惯了),都是有钱的主。
我们公司几个小日本在上海的海外津贴都是3万-4万左右一个月,还没算他们在日本的工资,动都没动。

如果碰到喜欢单车,买一辆2万左右的,也是有可能的,那些几K的车,估计也要比一般的地段好卖。
家乐福也就是看中这点,开卖那么贵的车的。

还有就是,现在大家都比以前富裕了,像楼主说的,喜欢单反的人,会往里面砸钱,而且是无底洞,那喜欢单车,往里面砸钱也很正常,只要自己有这个实力。
单车运动说白了,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上下班用,上下学用,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兴趣爱好。

可能几万的车,平时骑得并不多,也不是骑行要求很高的路段,但人家就是喜欢折腾,看着砸了钱,折腾出来东西,心里那个美啊。。。。。。。。。

这个应该可以理解,这个叫爱好。。。。。。。。。。。

当然,我到现在也没发现把车架,配件减轻那么几克,和骑行有什么关系,但喜欢的人还是乐此不彼的。
大家都要互相理解嘛。。。。。。。。。。。
作者: 徐韶峰    时间: 2010-9-28 16:04
42# kuzu

有道理
!!!!!!!!!!!!!!!
作者: chenyuexin    时间: 2010-9-28 17:09
这叫消费升级。消费需要升级,但最好不要强迫别人升级。
作者: 刘影    时间: 2010-9-28 17:29
这个不同人的经济能力看法不一样,总之支持技术流
作者: 星少    时间: 2010-9-28 23:08
大家都有各自的梦想!楼主严重了!
作者: jacky1982    时间: 2010-9-29 10:12
就是,单纯的鄙视某一代人,肯定是不够科学不够严谨的。90后不可能像你说的那么绝对,也一样会有非常多的人走向成熟的。也同样会有很多的90后会喜欢单车。
    至于楼主说的单车单反化,也不敢苟同,这个还是要看个人经济实力而定,有钱就可以买更好的东西啊,这个是人的天性吧。
    至于你说的GIANT 代工TREK部分车型的事,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估计就楼主刚知道吧。并且,代工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品牌的设计,科技含量。
作者: jacky1982    时间: 2010-9-29 10:15
骑车真正在人,5/6k的公路操操足够了
freedom0119 发表于 2010-9-25 22:13


这个观点也实在是不敢苟同,难道骑更贵车的,就不是真正骑车的人。 有能力骑更好的车子,得到的性能,享受绝对不是4-5K的车能体会的。
作者: 徐韶峰    时间: 2010-9-29 13:23
48# jacky1982
错了,轻量化是有极限的,超过极限,性能和钢性就下降,所以环法有车重的限制,一为了公平,一为了运动员的安全!!!!你拿2.7公斤的车去环法或骑长途能行吗,更何况还有使用者体重的限制!这种车只能欣赏或偶尔骑骑,就像老钢架的梁变,比赛能出效率吗??钱多的蛋疼的人除外!
作者: 徐韶峰    时间: 2010-9-29 13:27
不好意思,应该回在那个2.7公斤的车。。。。贴
作者: kuzu    时间: 2010-9-29 16:10
大家都要蛋定,蛋定。。。。。。。。

像俺这种没米的,就骑1K左右的车,方便上下班。
有米的人买了好车,咱就一起跟着欣赏。

如果没有米人买好车,咱也开不了眼界,是不是。

而且关于 80后,90后的讨论,俺觉得真的没意思。

70后看不惯80后,60后看不惯70后,大家都说一代不如一代。。。。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社会还是在发展,国家也在发展,怎么能说一代不如一代了呢。

充其量不过是有代沟罢了。。。。。。。

理解万岁。。。。。
不过有一句说一句,现在90后的米人真多。。。。。。。。
作者: 夏某某    时间: 2010-10-2 21:03
2万买车  还不是被 逼得 车贵的要死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