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adiawu 于 2010-2-27 10:33 编辑
LS可能说的是国人饮食结构里淀粉类食物如主食等,单位重量提供的热量高的问题吧?或者还有肉类以猪肉为主的因素。这里想谈点个人观点:
(1)淀粉类主食的确应该作为每天能量供给最主要的那部分。美国人针对他们的肥胖也提出过应该以面包代替肉类作为主食。原因是:
尽管主食单位重量提供的热量高,例如100克大米、面粉大约都是提供350千卡路里能量,但,这是生米、干面粉状态。实际我们吃的饭都是加过水的,而且吃饭进食一定的量,因为血糖上升,会有一定的饱腹感。相反,一些肉类或动物性食品(猪肉除外),尽管热量貌似低,但烹饪后的实际重量是比生鲜时低了,例如烹饪时原来100克的肉水分什么的丧失了,熟了之后可能才80克,可热量仍旧以生鲜时计算,先不说烹饪时的辅料、油等,因为不像主食的血糖上升效应,光吃肉类会容易不知不觉过量的。还有,个人经验而言,长时间耐力项目,是以糖原充足为前提,辅以较充足的蛋白质增加饱腹感。
(2)肉类方面,不要吃肥肉,尽量少吃猪肉
这点可能是国人饮食的软肋,猪肉即使瘦猪肉,脂肪含量也比牛肉等高,更别和鸡肉,虾这些东西相比了。
(3)最后可能就是说烹饪手法要改吧。去年去日本旅游过,的确清淡,没有油的。而且的确日本人每顿饭不太吃得很撑的样子,7,8成饱。保证4,5个小时有进食的欲望。
怎么说呢,节食加运动吧,但出于刻意减肥目的运动总觉得不太能提高成绩,可能自己没有体型的问题,只想心肺能力不断提高,所以饭量什么也没在意,只管吃饱,能应付运动时的能量需求。
还有,体型体重什么的真的遗传因素很大,后天能改变的有限。有人说是吃胖的,我觉得,哪怕连胃口多大,吃多少才饱,吃多少你觉得才有正常的精力生活工作,这个都是遗传基因控制了大部分的东西。这样看来,有时一些人为了减重,选择热量低的东西吃,可能怎么也不饱,因为热量低,身体以仍旧饥饿来提醒你还要吃,当然,结果无非两种:一些强忍着不吃,冒然进行大运动量训练要头晕眼花,还有就是继续吃,哪怕低热量食物总量增加了,最后等于没用,说不定还破坏了身体的正常习惯——例如吃3两饭我很舒服,现在换以吃水果代替,别小看水果,一个大苹果随便就250克半斤了,如果吃它个2个,能量差不多1两饭的样子,还难受。我是不太爱吃苹果的,尤其是饿的时候,有机酸刺激肠胃越吃越饿。
最后就说句,现在过年再大鱼大肉一点意思没有,建议每天饮食正常合理,每顿饭大方向别超过9成饱度(这个饱是自己的主观感觉),小的细节自己拿捏,爱好运动,就不会差太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