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着写,关于sigma的10-20mm/f4-5.6
这个头07年头入。3000左右。用了1个月便宜了100元,给了王胖。最主要的原因是,10mm的很少用。
超广角很爽,这个头在S3上可以实现15mm的视角。但是我当时的拍摄习惯,15mm的超广角用得很少。一方面是自己的畸变控制不好,另一方面是这个头畸变太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头光圈很小。在室内至少1600的iso。上次把柠檬头的佳能的16-35/2.8放在5D上,那个16mm端的感觉比这个15mm舒服很多,畸变更被接受。16-35的畸变比较匀,而10-20有点锥。怎么形容锥呢?你拿起相机,然后透过取景器看,然后扭动腰部,看到的被移动的世界的速度变化,就可以说明这点。
后来有一次,我爬过一次环球金融中心,由于某些原因,我把bikehome里面这个帖子删掉了。上次爬到400米,面对100米外的金茂,那是相当的震撼。但爬这个楼,我没有带角架,没有广角头,手头只有5D和一个35/1.4。后来就把光圈挑到2,然后拍摄了4张拼接了一下。感觉畸变非常轻微,效果很好。所以以后可以用这个办法来解决大场面的问题。
这两天10-20又在我身边了,回头上两张图片。但个人感觉任何光圈都不够锐,可能最锐的光圈出现在f8,但我还是觉得不够锐,因为1600的iso是很糟糕的,看不出锐不锐。镜头有很好的镀膜,事实上我真的不知道镀膜有什么作用。我去买20000多块的尼康28/1.4的时候,店主就这么那布擦着镜头。我当时很惊讶,他说这个头镀膜好,没有问题。可能镀膜对于镜头来说,是一个比较有噱头的指标。
这个头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dx头,不过当时也没有在意,因为当时n连全副都没有。现在我有了C的全副,而且听说尼康有一个D700的全副也要出来了。所以这个头我就不在感兴趣,而且应该会跌价。但怎么讲,如果你玩摄影又不想烧太多钱,这个头似乎是超广角的唯一选择了,sigma的很多镜头就是冲着唯一的选择性来设计的,sigma的30/1.4也是。这点,sigma的思路很正确。
10-20塑料感太强,阻尼不均匀。没有原配遮光罩。逆光表现一般,鬼影严重,但有时候鬼影反而是一种美丽。
这个头玩玩还可以,收藏就不必了。想玩,打电话给王胖。
上2张我拍摄的婚礼,用的这个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