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拖拉机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 -柳州路集合点活动记录

  [复制链接]
361
发表于 2015-5-14 19:54:11 | 只看该作者

36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20:05:28 | 只看该作者

在游览了古城墙公园后,我们来到距离不远的坐落于新川路218号的“内史第”,它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官宦宅第,又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名人集聚的江南民宅。在“内史第”出生的名人,有碑帖学家、书画鉴赏家、文物图书收藏家沈树镛,中国毛巾业先驱沈毓庆,新中国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黄炎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及其弟、妹宋子文、宋美龄等。它位于王前衔(后改为新川路),坐北朝南, 三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官宦宅第,又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名人集聚的江南民宅。东接兰芬堂(今城东住宅区)、西沿南市街、南临王前巷(今新川路)、北邻鸿园(今川沙书场)。“内史第”占地共一千五百平方米,原是三进两庭院两厢式二层砖木结构的民宅。“内史第”的宅院建筑风格,不仅富有清代建筑浓郁的江南民居特色,而且其建筑中的雕刻装饰尤为突出。“内史第”的石雕最为突出的是其门框图案与门槛两边的石雕装饰。黑漆钢环的大门上面是由条石砌成的门框,门框上面用历代戏文中的人物和各类花鸟图案精雕细刻而成。“内史第”门口有精致的雕花仪门,飞檐翘角,正面有象征晚清建筑风格的“凤戏牡丹”、“状元游街”等砖雕图案,中间镶有“华堂映日”四字,仪门背后有“凤戏牡丹”图、下有“德厚春秋”四字。这是典型的晚清建筑设计风格;门楼两旁为“状元游京城”、“状元献宝”砖雕图案。木雕在“内史第”建筑构建中较多,尤其在“立本堂”的长窗、柱梁上广泛运用,正梁和壁梁上面镶着紫铜制作的各种精致图案,上面涂上鎏金,梁的两旁的枕檐,都是高档木质雕刻成的图案。





























36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20:3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5-5-14 21:04 编辑


























364
发表于 2015-5-14 20:34:3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谢谢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15-5-14 21:08
36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23:15:03 | 只看该作者
返回的路上,我们又到了唐镇,参观那里的大教堂。
唐镇天主堂,又名“唐墓桥露德圣母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1898年1月)建成开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负责唐墓桥堂区的法国传教士鄂劳将其母亲去世时留下的一笔巨款赠予上海教区,倪怀纶主教即将此款用于建造唐墓桥大堂,献堂会修女王充姑则献出十四亩土地作为地基。该堂宏伟壮观,建筑风格为哥特式,钟楼高30米,可容纳约三千人,为上海浦东最大的一座教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罗马教皇庇护十世对来此朝圣与“告解”、“领主”者颁赐“全大赦”。唐墓桥露德圣母堂成为上海教区继佘山圣母大堂之后的每年5月的第二个天主教朝圣地。该堂也曾是浦东总铎区座堂。1999年9月,唐墓桥露德圣母堂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


















36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21:5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5-5-16 21:58 编辑

慢车队在老袁带领下,越过封锁线,前往尚未开发完成的“前滩”景区,偷窥其美丽的容颜。









367
发表于 2015-5-16 22:21:24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谢谢雄壮的鹰!  发表于 2015-5-17 10:51
368
发表于 2015-5-18 05:22:21 | 只看该作者
路过,点个赞!

走过路过勿要错过!.jpg (159.53 KB, 下载次数: 9)

走过路过勿要错过!.jpg
36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07:56: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5-5-18 08:04 编辑

5月16日,柳州路集合点的骑友应邀到太仓悦博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太仓博航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欧亚马自行车(太仓)有限公司。

无署名的照片拍摄者为 一品


集合,今天可能是柳州路集合点有史以来参加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







[




到达绿杨桥休息点































37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08:0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5-5-18 08:11 编辑

休息片刻,继续前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