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5-2-22 15:37 编辑
今天天气预报下午有雨,一早到罗店毛家村探路,返回途中顺道看了罗店老街和七宝老街: 钱世桢——(约1561-1641),一名世祯,字世孙,一字士兴,号三持,明嘉定县月浦镇(今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钱潘村)人。 由文秀才改应武举,万历十年(1582)中举人,十七年成进士。次年,授苏州卫前所镇抚,擢浙江运粮把总。二十年,以游击将军赴朝鲜抗倭。回朝后,历任冀州、金山、天津等地参将。四十七年,升江西总兵,未赴任,卸甲归田,终老于乡。 钱世桢虽为武将,却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钱春沂,字仲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授安徽繁昌(今繁昌县)教谕,后迁江西德化(今九江县)知县。春沂为官清正,属官献以羡余,遭其呵斥道:“此百姓膏血也。”坚却不受。在任两月,终因不谙官场陋规,深感身心疲惫,弃官而归。回乡后,与殷都、王通理等著名文人诗酒唱和,优游林下二十余年。风流洒脱,时人誉之为当世陶渊明。 钱世桢墓:墓地原有祭台和甬道,两侧分列石人、石马并植有银杏树多棵。抗日战争中遭破坏,仅留下 3 棵。 1957 年又被砍伐一棵, 现存 2 棵,数龄约 450 年, 被列为上海市一级古树名木。墓地东西宽 57.7 米,南北长 16.3 米,中央有隆起 3 米高的方形墓顶,四周有 4 米见方栏杆,外围植有 5 行方阵形的杉木,树木葱茏。 1992 年 7 月 22 日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本人画像以及合家欢画像各一幅,收藏在南京博物院其画像各一幅,原藏钱氏家祠。“八一三”战争时,钱氏家祠遭毁,钱世桢像适于事前一月送至上海市文献展览会,得以幸免。民国35年(1946年)送回交钱氏后裔,现由南京博物院收藏。 钱氏后人——宝山钱姓,主要有钱世祯家族。钱世祯是明万历年间抗日援朝名将,著有《东征纪实》。其后裔有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1911——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