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5-2-12 23:21 编辑
2月11日柳州路集合点的骑友们骑游了复兴岛公园、国际时尚中心,1933老场坊(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出发之前
复兴岛公园:
1926年上海浚浦局在周家嘴角东部吹泥填滩成岛,定名周家嘴岛,次年该局向政府买下这个岛。1930年岛中部吹泥完成以后,在今公园的地基上建上海浚浦局体育会,面积为4.05万平方米。1937年八一三事变以后,日本侵略军将全岛划为禁区,改名定海岛,并将体育会花园改建成日本式的庭园,在园中广栽常绿树和球形灌木,遍植樱花。1945年日军投降,该岛改名复兴岛。1947年,国民党政府将复兴岛交还浚浦局使用,并在花园内建立一块“复兴岛收回纪念碑”(已毁)。解放后此地由上海市港务局接管。1951年1月,市港务局向市人民政府建议改作公园,经市政府批准,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略加整理,于当年5月28日对外开放。
因为公园是由体育会花园改建的,所以绿化的基础较好。公园开放之初,以竹篱作围墙,园路为煤屑路面,园内建筑除浚浦局原有的一幢房屋外,有草亭两只,木结构紫藤棚架一座,以及日军搭建的几间日式简屋。1972年沿共青路建围墙及售票亭。1976年所有园路均改用混凝土和石块铺设。1980年以后又新建一座休息廊,改建了紫藤棚架。位于公园北侧的大草坪面积近1万平方米,草坪中央丛植香樟树,草坪南端有廊,内置钢筋混凝土桌凳。草坪北为原浚浦局体育会主建筑,砖木结构,门前有平台,其西为一紫藤棚架。公园中央为庭园区,以园路分割为东、西两块,均保留日本式的庭院风格。东侧小园内有小土丘,上散置石块,植海桐、大叶黄杨等常绿球形灌木。土丘西北有一“心”字形小水池,中有一小岛,池南设平桥。西侧小园有紫藤长廊一座,旁有小草坪,周围是一片桂花林和林荫小道。
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四周以棕榈、水杉、珊瑚树等树木作绿篱。全园铺草坪达1.2万平方米,占总面积四分之一,另外还植有大量地被植物。园内有香樟、广玉兰、龙柏、黑松、水杉、海桐、桂花、紫藤等乔灌木71种3359株。
入园门,大道两侧为树丛,末端原建纪念碑“复兴岛收回纪念碑”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现仅存底座。大道北侧有一泓,实际上是排水大明沟,过明沟有一大草坪,面积近1万平方米,其间有香樟点缀,大树参天,别有情趣,盛夏季节,烈日炎炎,草坪的香樟树下,颇感凉意。大道南则为庭园区。园门西南侧,有一小草坪,小草坪旁有紫藤亭廊一座;廊东南有土山,西北角有一小池,呈心字形,池心有岛,池的南端有平桥通过,北端有悬崖,小山很矮,高不及一米,以土为主,散置石块,石开多夯笨,窄而密的小路从“山谷”中穿过,山上栽有常绿树,针叶树取形态古拙,以松柏为主,灌木多呈球形,如海桐、大叶黄扬、珊瑚等;大道末有一石路向西南,把庭园区分成东西两块,路旁遍植樱花,为复兴岛公园一大特色,每逢樱花盛开季节,游人络绎不绝,赏花留影,赞不绝口。路东建有花台,路南有一花圃,是花卉生产区,占地面积近0.7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