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蜥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单车独行环台湾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09:55:40 | 只看该作者
自由广场




国家戏剧院









中正纪念堂
2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09:5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蜥蜴 于 2014-11-4 10:00 编辑


国家音乐厅


国家音乐厅


国家戏剧院


中正纪念堂



中正纪念堂



2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0:0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蜥蜴 于 2014-11-4 10:08 编辑



自由广场全景,左侧为戏剧院,右侧为音乐厅






中正纪念堂前留个影。照例,自行车可以自由出入自由广场。





纪念堂左侧的“大忠门”,另一侧为“大孝门”。




2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0:1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蜥蜴 于 2014-11-4 10:29 编辑




景福门
台北府城东门,正式名称为景福门,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今日因处于总统府、凯达格兰大道与自由广场等国家级地标之间,在四大城门中与北门承恩门同富盛名。又因面临东方,在台湾日治时期时又名为照正门。东门(景福门)是台北城通锡口(今松山)的孔道。建于光绪8年(1882年)。1966年,以“整顿市容以符合观光需要”为由,将楼阁与大部分的城墩拆除、改建为北方宫殿式建筑,此后城门尽失清代原貌。(以上文字引用自网络)







附:清遗留景福门原貌

2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0:38:15 | 只看该作者
参观“总统府”

凯达格兰大道
凯达格兰大道(简称凯道)是位于台北市中正区的一条道路,全线位于中华民国总统府厅舍与台北府城景福门(东门)之间。台湾光复后初命名为介寿路;1996年3月21日,时任台北市长陈水扁为彰显本土化特色取原住民凯达格兰族之名,使之成为成为该道路的正式名称。凯达格兰大道见证了国民政府迁台至今历次重要仪式庆典,与自由广场并列为台北市的集会游行举办时选择的重要集结点。(以上文字引用自网络)









“双十节”刚过,庆典的牌楼还未拆除。





道旁苍劲虬曲的老树
2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1:17: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蜥蜴 于 2014-11-4 11:20 编辑



在凯达格兰大道执勤的警察


偶遇市民在“总统府”门前表达诉求,有五、六个军警和卫保人员在周边监视着。


参观“总统府”,爱车怎么办?边上正好有警局的停车场,就和警车作个伴吧。这大概会比较安全的吧。回头看看警局门口执勤的警察叔叔,并没有“此处不准停车”的表示,谢谢了。


“总统府”边门,专供参观者入口,有武装警卫。参观总统府是需要预约的,不接受临时散客。进入“总统府”后禁止摄影,因此没有留下内部照片。在核对预约,开包安检后,按语种分组由义工导游带领参观。






整个参观是在主楼一层的五、六个展室,主要介绍该建筑的历史、历任“总统”及“中华民国”的成就等,末了有纪念牌商店,出售特供纪念品。在内廷花园中,特别圈出一块十余平米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可对“总统府”建筑拍照,上面两张照片即在此位置拍摄的。导游此时指着对面楼上的一个窗户说,这就是“总统”的办公室,如果“总统”在,房间的灯会亮的。此时办公室门口会增加一个兵哥守护。现在窗户内没有灯光,说明“总统”不在他的办公室。
2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1:2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蜥蜴 于 2014-11-5 09:11 编辑

一组“总统府”背立面的照片


背立面正门,供一般工作人员出入。请注意整个“总统府”的围墙,高不过盈尺,围墙距离大楼也只不过十数米,在公共人行道上走过,整个建筑一览无遗。




“总统府”背面的人员、车辆出入口



这组照片,是在征询了警卫人员,在得到同意后拍摄的

“总统府”特供纪念戳


“总统府”纪念品商店 纪念戳




21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3:18:53 | 只看该作者



从“总统府”出来,路过“国军历史文物馆”

艋舺龙山寺
亦称万华龙山寺,简称龙山寺,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此区旧称艋舺),是台湾国家二级古迹,也是旅游胜地。由于当初艋舺环境险恶,瘟疫频传。清乾隆三年(1738年)泉州三邑移民,就将福建泉州府晋江龙山寺观世音菩萨分灵至台湾,合资兴建龙山寺。本寺总面积约1,800坪,坐北朝南,为三进四合院之中国宫殿式建筑物。龙山寺为传统匠艺的艺术殿堂。前殿的特色有八角藻井以及全台湾唯一的铸铜龙柱。大殿有金柱撑起的圆形螺旋状藻井,相当罕见。整体的建筑不论是石雕、木雕、彩绘和格局样貌,都非常的精致,展现了台湾传统寺庙之美,极具艺术价值。(以上文字引用自网络)



艋舺龙山寺正门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3:21:09 | 只看该作者



全台湾唯一的铸铜龙柱


八角藻井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3:33:19 | 只看该作者







筊-一种问卜的仪式,普遍流传于华人社会。
依据传统习俗,仪式内容是将两个约掌大的半月形,一面平坦、一面圆弧凸出之筊杯掷出,以探测神鬼之意。凸面为“阴”,平面为“阳”。掷筊是人与神灵的交流工具,人们借掷筊能获悉神灵的旨意。掷筊时先向神灵点烛上香膜拜,然后向神灵说明掷筊之原因,拿起筊经双手合十参拜之后在香炉内的香上绕一圈,然物后往地上一掷,即是一筊,合掌谢过神灵之后,再拾取地下的筊,再往地上一掷 ,须连三个「圣筊」,才算是神灵许诺。(以上文字引用自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