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狼来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根问祖广富林——浦兴队骑游松江区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20:18 | 只看该作者
        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土坑墓,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骨骼保存较差,无法鉴定性别。根据骨骼形态,M48应为儿童墓。所有墓葬均有随葬品,少者2件,最多者8件,以陶器为主,组合一般为鼎、双鼻壶、三足盘等。M44,长2.14米,宽0.8米,墓向192°,发现棺板痕迹,长1.8米,宽0.66米,厚约10厘米,随葬品共6件,有陶鼎1件、三足盘1件(含盖)、双鼻壶2件、豆1件和石镰1件。M50,墓葬西南角被晚期沟打破,长约1.75米,宽0.6米,墓向180°,墓底近平,随葬品共8件,有陶鼎 1件、双鼻壶 3件、圈足盘2件和石钺 2件。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21:58 | 只看该作者
3、以鱼鳍鼎足为代表的文化遗存。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24:55 | 只看该作者
       在以往多次发掘中,广富林遗址曾发现一类以鱼鳍足的鼎和细长颈鬶为代表的遗存,其年代晚于典型良渚文化,早于广富林文化。这类遗存1950年代首先在浙江钱山漾遗址发现。其复杂的文化因素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末期环太湖地区动荡的文化格局。本次发掘又发现了该类遗存,及其与广富林文化之间的直接叠压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证据。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28:32 | 只看该作者
       丰富的遗迹现象是探讨该时期人类行为的重要材料。房址F5,仅存基槽部分。整体呈长方形,面阔约5.6米,进深约4米。基槽内未见有柱洞迹象。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32:49 | 只看该作者
        还发现一处以鹿骨堆积为主的遗迹TJ40,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长约1.84、宽1.78米,厚20厘米。堆积中含有许多鹿上颌骨、下颌骨和肢骨等,也有少量的鼎足。这处遗迹当属于食后残留,集中以鹿为主要食物可能代表了某种特殊的仪式活动。TJ43是一处废弃物堆积,平面分布大致为方形,底部有起伏,边长约9米。填土为黑灰土,土质松软,含有大量的骨头和陶片、石器等。

126
发表于 2014-6-17 09:3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顺 于 2014-6-17 09:37 编辑



点评

谢谢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14-6-18 20:58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36:03 | 只看该作者
        该类遗存的陶器主要器形有鼎、罐、鬶、豆、缸等。鼎身以折沿、垂腹为主要特征,部分鼎的上腹部有凸弦纹作为装饰。鼎足有鱼鳍足、鸭嘴状凿形足、顺装舌形足、圆锥足等。其中,鱼鳍足数量最多,形态上有大小变化,具有代表性。罐的常见形制为厚唇、折沿、深腹,腹部常装饰有弦断或抹断的篮纹。鬶,没有发现完整器,常见细颈的鬶颈和袋足等。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37:23 | 只看该作者
4、广富林文化。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44:47 | 只看该作者
     广富林文化是广富林遗址最重要的考古收获之一。1999年冬发掘广富林遗址确认了一类以侧装三角足鼎为代表的遗存,此后在相邻的江浙地区也不断发现该类遗存。根据考古学命名的原则,把这类遗存命名为“广富林文化”。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9:47:54 | 只看该作者
        广富林是经过发掘的包含广富林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遗址。本次发掘再次发现了十分丰富的广富林文化遗存。共发现灰坑150个、水井6个、灰沟1条。H815,平面为圆角方形,东西宽 2.1米,南北长2.45米,圜底,深约1.4米。灰坑分为三次堆积,出土了10余件较完整器型,有夹砂陶带嘴刻槽盆、黑陶壶、黑陶方格纹罐等。H843,平面呈椭圆形,东西2.3、南北2.22、深3.3米。壁面修葺整齐,坑壁陡直,口大底小。灰坑内堆积分为4层。这些重要遗迹及其出土遗物极大地丰富了广富林文化的内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