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游常锡苏,触摸吴文化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3-12-14 11:38: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眼镜先生 于 2013-12-14 11:42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3-12-14 09:35
谢谢锦河补充照片!继续。

夜望虎丘塔   虎丘山浸没在沉沉夜色中,虎丘塔被灯光勾勒出俊俏的身影,在树 ...

苏州的夜晚,灯火璀璨。那虎丘的斜塔,被一层金色的光芒笼罩。远远望去,如大海中的航标灯,给骑游者指引着方向。尚未改造的虎丘路虎阜路恰逢下班高峰,人车嘈杂,熙熙攘攘。地上似乎有些潮湿,加上道路狭窄,骑行须格外小心。这两条路成了婚纱一条街,婚纱商店家家紧挨,连小巷里弄深处都是。我们居住的塔影旅社的背面是一片已经拆掉的棚户区空旷地带。可见苏州的动迁力度已经在加强。但愿若干年后再来此地,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点评

虎丘一带夜景比白天更有看头,可惜我没这水平拍出来。继续。 第三天 12月5日 多云转晴 虎丘——桃花坞——金鸡湖——昆山——上海 102公里 晨逛山塘东 外出骑游习惯早起,趁早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4 18:17
8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4 18:17:52 | 只看该作者
眼镜先生 发表于 2013-12-14 11:38
苏州的夜晚,灯火璀璨。那虎丘的斜塔,被一层金色的光芒笼罩。远远望去,如大海中的航标灯,给骑游者指引 ...



虎丘一带夜景比白天更有看头,可惜我没这水平拍出来。继续。






第三天   12月5日   多云转晴   虎丘——桃花坞——金鸡湖——昆山——上海        102公里
晨逛山塘东    外出骑游习惯早起,趁早再去山塘河边看看。虎丘景区大门前的望山桥,海涌狸笑嘻嘻的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如此淡定。晨霭中的山塘河像一幅山水国画。山塘街西面的市场远远比不上东面,愈往西愈冷落,最后就是个拆迁大工地了。黑洞洞的窗户像长大了的嘴,惊讶这世界变得快。若干年再来,这山塘西定是虎丘门前的又一好玩之处。




























点评

探访唐伯虎 早饭后进市里顺便访一访吴中才子、苏州名人唐伯虎,其故居在阊门桃花坞。一看见巷口这呆子饭店,我就笑了——这不是说的昨天拜访的荡口华太师的儿子的吗?这玩笑一直开到今天。这一片也在大开发大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4 18:25
8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4 18:2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12-14 18:26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3-12-14 18:17
虎丘一带夜景比白天更有看头,可惜我没这水平拍出来。继续。





探访唐伯虎


早饭后进市里顺便访一访吴中才子、苏州名人唐伯虎,其故居在阊门桃花坞。一看见巷口这呆子饭店,我就笑了——这不是说的昨天拜访的荡口华太师的儿子的吗?这玩笑一直开到今天。这一片也在大开发大建设,唐伯虎故居被圈起来,我们一干装扮奇特的游客清早杀进来,把居民们看得扑登扑登的。围墙森严求告无门,多亏一热心的阿姨,指路——带路——推门——交涉——讲解,还关照施工人员看住那条汪汪直叫的大狼狗,把我们感动的一塌糊涂。





















































这唐伯虎是姑苏趋里人,出身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因家道中落开酒店,当时文徵明父亲文林去酒店喝酒,见唐寅才学过人,决定让唐寅与文徵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从此唐寅的绘画天赋得到了充分展现。后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与文徵明、祝枝山、徐祯卿合称为吴中四杰。他擅长山水仕女画,而且兼善书法,诗文俱佳。家住今苏州城北桃花坞,故自称桃花坞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他自幼性格不羁,称已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29岁时中乡试第一,人称唐解元。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就此唐寅绝意仕途,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嘉靖3年(1524年)去世,死后葬在桃花坞北。这间房子就是唐伯虎住过的,门前有双月池,桥亭等等,都是按旧景修复,一二年后又是一个景区。




84
发表于 2013-12-14 18:56: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眼镜先生 于 2013-12-14 18:56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3-12-14 18:25
探访唐伯虎   

早饭后进市里顺便访一访吴中才子、苏州名人唐伯虎,其故居在阊门桃花坞。一看见巷口这 ...

与阿康的车队进入苏州桃花坞。这里已是一片拆迁的基地,都已用围墙围着。老曹带队转了半天也未找对方位。幸亏热情的苏州阿姨主动带路,才找到了围墙里在建的秋香故居。我们将车子放在门口,转进大门,穿过一片废墟,看到了一片在建的楼台亭阁及一大片荷花池。据说这里就是秋香的故居。骑友纷纷拿起了照相机拍下了这“半成品”。
85
发表于 2013-12-14 19:02: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眼镜先生 于 2013-12-14 19:03 编辑
眼镜先生 发表于 2013-12-14 18:56
与阿康的车队进入苏州桃花坞。这里已是一片拆迁的基地,都已用围墙围着。老曹带队转了半天也未找对方位。 ...

这桃花坞秋香故居的正对面,是苏州昆剧团。门卫听说我们是上海专程骑车来此,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苏州“朴园”。

点评

谢谢眼镜先生的说明。继续。 朴园并非汪精卫私花园 出工地大门,对过就是一处园林,曰“朴园”,门卫老伯热情的说,进去看看,勿碍的,勿碍的。类似四合院,中央是停车场,南面一大楼,,苏州昆曲馆所在,东面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4 19:41
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4 19:4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12-14 19:45 编辑
眼镜先生 发表于 2013-12-14 19:02
这桃花坞秋香故居的正对面,是苏州昆剧团。门卫听说我们是上海专程骑车来此,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苏州“朴园 ...




谢谢眼镜先生的说明。继续。


朴园并非汪精卫私花园    出工地大门,对过就是一处园林,曰“朴园”,门卫老伯热情的说,进去看看,勿碍的,勿碍的。类似四合院,中央是停车场,南面一大楼,,苏州昆曲馆所在,东面北面是园林白墙黑檐,“朴园”二字下的大门紧闭,老伯在远处连声叫,推开门进去。咿呀一声,一座精美的园林让大家眼前一亮——满园翠绿,古树参天,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与其他苏州园林不同的是,几间民国时期的洋房点缀在绿丛中。老伯过来介绍,这是汪精卫为其小老婆买下的,他的后花园。现在是高级饭庄,大厅4桌,亭子1桌……



































苏州民间广泛传说:“它是汪精卫为其夫人陈璧君置办的寓所。”只是,虽然汪精卫原名汪兆铭,与朴园的主人同名同姓,但此汪非彼汪。骑游回来查了查,原来朴园是一位叫汪兆铭的苏州商人建造的。他在上海滩做禽蛋生意颇有起色之后,便在家乡苏州买了块位于桃花庵东侧的地就开工了。虽是商人却又颇有些人文情怀, 4幢建筑都采用了民国风格,局部却又悄然融进明清建筑元素,比如花窗和隔断。






池水是活水,有3个泉眼。取用的太湖石大多是动物形状,还有专门象征富贵的几十根石笋。在园子的四角还有三株呈鼎足之势的香樟树。园林部门建档的古树名木就有26株,其中树龄最长的为330年。








彩色玻璃和吊灯,都是当年原装进口





古樟后面的洋房,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就在其中






亭子餐厅有档次












出园后,轻轻掩上大门,向老伯连连道谢。



朴园门口修车











IMG_8838.JPG (128.56 KB, 下载次数: 8)

IMG_8838.JPG

IMG_8836.JPG (143.44 KB, 下载次数: 8)

IMG_8836.JPG
87
发表于 2013-12-14 20:2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眼镜先生 于 2013-12-14 20:28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3-12-14 19:41
谢谢眼镜先生的说明。继续。


队友们在苏州昆剧院门卫的介绍下,兴奋起来,陆续进入朴园。以下是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0NjE2MTg4.html


88
发表于 2013-12-14 20:21:59 | 只看该作者


       全文拜读,受益匪浅,再次谢谢了。

点评

谢谢老马关注! “桃花坞里桃花庵”这诗歌叫我们想起来唐伯虎,桃花坞里还诞生南方最著名的木刻年画。除了园林故居、士绅会馆,桃花坞的百姓民宅鳞次栉比,商家作坊比比皆是,其中最盛者便是年画作坊。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5 13:25
89
发表于 2013-12-14 21:01: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眼镜先生 于 2013-12-14 21:05 编辑
眼镜先生 发表于 2013-12-14 20:20
队友们在苏州昆剧院门卫的介绍下,兴奋起来,陆续进入朴园。以下是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 ...

朴园并非汪精卫私人花园。我查了网上,详情如下:
朴园简介:

        位于平门内人民路高桥8号,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园址原为荒地,1932年为上海蛋商汪氏购得,建造宅园,占地1万平方米,造价10万银元。日伪时期,园被日军军官占住。抗战胜利后,又为国民党军队驻扎。1953年,国家公路总局第三工程队购得此园,开办疗养院,增建三层楼房一幢。1974年归市卫生局,设防疫站。1985年曾整修假山。   朴园四周围以花岗石墙,采用传统造园布局,以山水为主景,石包土假山,峰峦起伏,池架曲桥,聚分兼得。有四面厅、花厅、亭、廊等建筑。花木茂盛,有白皮松、罗汉松、广玉兰、樱花、杜鹃等。最为珍贵的是两株地栽五针松,高约2米,生长健旺。
9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13:2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12-15 13:26 编辑
老马 发表于 2013-12-14 20:21
全文拜读,受益匪浅,再次谢谢了。





谢谢老马关注!





“桃花坞里桃花庵”这诗歌叫我们想起来唐伯虎,桃花坞里还诞生南方最著名的木刻年画。除了园林故居、士绅会馆,桃花坞的百姓民宅鳞次栉比,商家作坊比比皆是,其中最盛者便是年画作坊。太平天国一场大火将山塘街年画作坊烧毁殆尽后,苏州的年画生产便只有桃花坞硕果仅存。“桃花坞年画”因此得名,北柳(杨柳青)南桃(桃花坞),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年画品种。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苏州的昆剧中心也在桃花坞。名人名画名剧,这三个吴地文化色彩极浓的元素,都聚焦在桃花坞,桃花坞真是块文化宝地啊!在这里开发旅游是有眼光的,期待大拆迁大建设后,再来细细品味吴文化。
金鸡湖畔认识新苏州        2500年历史的苏州被认为是白发苏州,那么古老,那么传统。阖闾继位,伍子胥受命在苏州这块水乡泽地相土尝水建成阖闾大城,从此,苏州的古城区再也没有变过位置。也就是说2500年以来,苏州的总体格局和城市位置都没有变过,甚至宋朝地图上平江路的地名位置至今丝毫未动,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今天苏州城市格局、街区面貌、建筑风格,基本持旧,修旧如旧,拆旧复古,新房旧模样,外旧内新,保护了传统。回家路上特地去金鸡湖看了看,喜欢它的恢弘大气,喜欢他的激情喷发,喜欢他的摩登创新,苏州新区,这是苏州的新开拓、新起点,我想,当年泰伯来此荆蛮之地,引入中原先进文化,开拓创新,才有今天丰厚积淀的吴文化,才有雄厚扎实的长三角经济,苏州人正是传承了这种精神继往开来……
中午到昆山亭林路旁的小吃一条街吃了猪爪菜饭,一路疾行,4点回到家里。3天骑行305公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