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拖拉机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柳州路北上骑游记(最后更新:东北骑游总结)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8:15:12 | 只看该作者
满洲里蒙古包





满洲里商品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8:3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3-7-8 18:40 编辑

满洲里套娃广场 1
满洲里俄罗斯套娃广场是全国唯一的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娱乐广场它是满洲里标志性旅游景区,广场集中体现了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和三国风情交融的特点。广场规划面积54万平方米,主题广场面积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个高30米的大套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体套娃内部为俄式餐厅和演艺大厅。套娃外部彩绘由代表着中俄蒙三国的美丽女孩组成,主体套娃周围有8个功能性套娃、200个代表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套娃和30个色彩缤纷的俄罗斯复活节彩蛋。在广场音乐喷泉的周围还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和西方占星文化的十二星座。夜色中,在近千盏彩灯的映射下,广场上流光溢彩,仿佛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俄罗斯套娃广场将中俄蒙三国风情和东西方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集旅游观光和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满洲里标志性旅游景区。



















满洲里套娃广场009.jpg (335.4 KB, 下载次数: 10)

满洲里套娃广场009.jpg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8:42: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3-7-8 18:43 编辑

满洲里套娃广场 2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8:54:01 | 只看该作者
前往满洲里途中,窗外的景色










前往呼伦湖的路上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8:58:52 | 只看该作者
前往呼伦湖的路上  2





















196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9:10:36 | 只看该作者
记得那一句诗吗:风吹草低现牛羊。遗憾的是:这里已经没有能把羊盖住的草了,那一诗意这景已经不在了。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9:16:18 | 只看该作者
6月30日,呼伦湖 1
呼伦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湖长93千米,最大宽度为41千米,平均宽度为32千米,面积为2315平方千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呼伦湖西岸为起伏的山峦和俊俏的悬崖陡壁;东岸和南岸地势平坦开阔。湖底为泥底,比较平坦。呼伦湖水的补给除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外,主要来自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的克鲁伦河,以及连接贝尔湖和呼伦湖的乌尔逊河。呼伦湖在史前已经有人类居住。历史上曾数易其名:《山海经》大泽,唐朝时称俱伦泊,辽、金时称栲栳泺,元朝时称阔连海子,明朝时称阔滦海子,清朝时称库楞湖,当地牧人称达赉诺尔(蒙古语,意为“像海一样的湖泊”)。而呼伦湖是近代才有的名称,呼伦的蒙语大意为“水獭”,贝尔的蒙语大意为“雄水獭”,与贝尔湖一阴一阳,因为历史上两湖中有很多的水獭





















198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9:20:24 | 只看该作者
呼伦湖 2










化工区







199
发表于 2013-7-8 19:34:07 | 只看该作者

一望无际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遍地是牛羊 。。。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06:3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3-7-9 06:31 编辑

6月30日,参观猛犸象的故乡
猛犸(学名:Mammuthus primigenins),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真象科。学名真猛犸象,也称长毛猛犸象。猛犸的生活年代约1万1千年前,源于非洲,早更新世时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尤其是冻原地带,体毛长,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猛犸象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由于身披长毛,可抗御严寒,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 猛犸象曾是石器时代人类的重要狩猎对象,当时的人类与其同期进化,开始还能和平相处,但人类进化到了新人阶段,还会使用火攻,集体协同作战,捕杀成群的动物和大型的动物,猛犸象就是他们猎取的主要对象。在欧洲的许多洞穴遗址的洞壁上,常常可以看到早期人类绘制的它的图像,这种动物一直活到几千年以前,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冻土和冰层里,曾不止一次发现这种动物冷冻的尸体,包括带有皮肉的完整个体。猛犸象是一种生活在寒代的大型哺乳动物,与现在的象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它的象牙既长又向上弯曲,头颅很高。从侧面看,它的背部是身体的最高点,从背部开始往后很陡地降下来,脖颈处有一个明显的凹陷,表皮长满了长毛,其形象如同一个驼背的老人。猛犸象生活到距今1万年的时候突然全部绝灭了,其以自己整个种群的灭亡标志了第四纪冰川时代的结束。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岛的冻土层中,都曾发现带有皮肉的完整个体,胃中仍保存有当地生长的冻土带的植物。我国东北、山东长岛、内蒙古呼伦贝尔、宁夏等地区也曾发现过猛犸的化石。前苏联古生物学家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竟然发现了一头基本完整的猛犸象!它的皮、毛和肉俱全。发现它时,它的嘴里还沾有青草,可能是吃草时不小心掉进了冰缝中,经过1万年自然“冰箱”的保存,终于和现代人类见面了。
1980年,满洲里市扎赉诺尔矿务局露天矿在削离煤层上覆表土作业时,先后发现两具猛犸象骨骼化石。一号象骨骼保存不到40%,二号象骨骼保存在60%以上,种属均为松花江猛犸象,其个体大小和年龄都相近。经过半年多的紧张修复,两具化石被合并装架成一具完整的骨架,沉睡地下数万年之久的巨兽雄姿得以再现。这具骨骸化石装架后高达4.7米,长9米,门齿长达3.1米。据推算,它生前的体重至少在8吨以上,是我国迄今古象化石标本中最大的一具,被誉为中国古象王国中的“巨人”。
目前,这具化石陈列于内蒙古博物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