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分享] 从羊肉串到酥油茶,2012新藏线骑行记!!!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2:51:11 | 只看该作者
                                                                       当拉漂的那些日子(卖车记)

       抵达拉萨后,打算把车卖掉。便写了张卖车帖贴在风马门口,两天内咨询电话不少,但一听价格和配置基本回头就走。看过游记中单车照片的车友应该能猜出那车的价格。
       车已送达拉萨货站,由于在狮泉河特地打了个箱子封起来,故考虑是否要拆开后,将实物放在外面让顾客看看。但风马伙计一番话,便让我打消此念头。“来买二手车的,大多是来淘便宜货的,一般最多买买1~2千的二手车。你的车那么贵配置那么高,当然没人买啦!”
       说得也是,若拆卖,凌凌乱乱也麻烦。寄回上海,让车店保养下,看看磨损程度如何。(后话:寄回上海后,车店拆箱取车,一番保养擦拭后,整车除车架为8.5新外,其他零件均在9成新以上)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3:27: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越 于 2012-7-8 13:36 编辑

                                                                     当拉漂的那些日子(邮寄篇)

       准备当拉漂,已无大计划,便开始邮寄各色物品回家。
       单车:
       到拉萨第二天,货运公司电话过来,单车已到拉萨。便打车去扎基西路货站取车。(的士藏族司机人不错,发现自己绕路后,少收我的钱),装车箱依旧完好无损放在货车上,便一个电话打给德邦过来收货寄到上海。
       等德邦时,无聊跑到货站旁的批发市场闲逛。擦,原来是个食品批发市场,还有酒类批发,,,,顿时一个念头萌发“从这边买几箱酒寄回家”。
       半个多小时后,德邦抵达,办完单车托运手续后。询问其酒类邮寄价格,三块多一公斤,一箱拉啤运费大概二三十块。话毕,让其在批发市场门口等着,自己跑进一酒类批发店,老板倒也爽气,直接按批发价给我,掏空口袋那点银子,败了五箱拉啤和两箱青稞酒(快递只能发易拉罐装酒。另家人朋友发话,牛肉干藏银石头就算了,多弄点酒回来)。由于掏空口袋,酒的运费没法支付,便选择“到付”。(寄到上海后,仅有一罐拉啤破损,运气还不错。)
       另参考;阿柴找到捷安特,把车寄到深圳,打包装箱邮寄费一共为:150元。也可到风马购买大号编织袋装车,此法适用于带单车上火车。

       装备篇:
       考虑到以后要买不少东西回家,便将睡袋、防潮垫、帐篷走宅急送寄回来。

单车抵达拉萨后,装车箱完好无损


拉啤青稞酒到家。上面大瓶装青稞酒是自个背回来滴


153
发表于 2012-7-8 13:29:44 | 只看该作者
前辈,不得不顶哦~~
154
发表于 2012-7-8 14:00:12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才发贴啊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4:25:24 | 只看该作者
                                                                        当拉漂的那些日子(住宿篇)

       抵达拉萨第二天晚上,风马接到通知,明天必须清场不准营业。理由很简单:维稳和旅游旺季安全等。顿时青旅内炸成一锅,一直热烈讨论到凌晨两三点。
      清晨,便到处寻找新住处,马路上、各青旅家旅门口云集不少心切的驴友。平措等青旅及小家庭旅馆一律得到通知,清场停业。太阳岛、仙足岛两地不少无证家旅也被勒令停业。
       不难理解,旅游旺季,游客增多。很多生意都被青旅家旅抢去,一个床位30~50,而且青旅家旅那种藏式小院那种文艺装逼气氛,更为吸引游客。加之这些青旅家旅,平时也不去有关部门公关联络关系。自然触动一方下此手段,管你有证没证,关了再说。(大酒店、宾馆、桑拿、KTV等均未收到此通知,开开心心营业,呵呵,你懂得)
       见大多青旅家旅都遭此劫,便电话联系之前朋友介绍的一户家旅。在色拉北路,的士未绕路却已开了半天,实在太远,到达后直接叫司机开回北京路。
       东措已经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抱着一线希望,进入“八朗学”旅馆,居然有空位,便立马订下(三\五人间:50元/床。单人间(无单独洗手间):60元。标间(未翻修,有单独洗手间):120元)。“八朗学”,老牌藏族旅馆,工作人员清一色藏民。沿街的客房楼已全部新装修好,另外一栋客房楼在今年年底开始装修。非广告,但他们新装修好的客房确实很不错,藏式风格,铺着新地毯,新的藏式家具。宽敞无比的三人间五人间,即便把单车行李全部放在房间都不觉得拥挤。基本每间客房都有窗户,光线明亮,远远好于那些挤得像猪窝一样的青旅8人间。人性化滴在藏式走廊放着椅子沙发和WiFI,供各位伪驴友装逼。
       备注:
       1.八朗学不许把单车带进房间,可放在院子,旅馆提供铁锁,大门在晚上会关闭,单车比较安全。(可以理解,不少车友不修边幅加之单车一路下来确实比较脏,把新装修好的房间和新铺地毯弄的一塌糊涂实在不好
       2:三人间、五人间。每个房间只有一把钥匙,平时需注意外出携带物品以及钥匙保管问题。
       3:八朗学底楼有新装修好的洗衣房、洗澡间、也有水池可以洗鞋。
       4:凌晨回来,旅馆大门是关着的。需敲保安室窗户,麻烦保安大叔开门。
       5:平措后来去公关后,继续营业。风马老板,倔脾气,未公关,在我离开拉萨前一直停业。

刚到八朗学没有单人间,便要了标间(标间所在的客房楼要在今年年底才重新装修)。故设施比较陈旧。



沿街的客房楼,已经在去年年底重新装修过。房间环境非常不错,极其推荐。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4:27:54 | 只看该作者
小乔初嫁 发表于 2012-7-8 14:00
怎么才发贴啊

您老咋到现在才顶贴啊,,,,,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5:45: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越 于 2012-7-8 15:48 编辑

                                                                   当拉漂的那些日子(购物篇)

       和各大旅游城市一样,八角街上各摊位的商品样式大同小异,价格虚高。比早几年好的是,由于周边武警维稳,即便讨价还价一番后依旧不买,也不用担心以前被摊主开骂甚至拳脚伺候的现象发生。
       绿松石、藏银、骨牌、藏式装饰品、大多为游客首选。即便从未去过西藏的人也知道,现在市场上这些质量参差不齐,真假难辨。另外具有特色的物品更是难觅。
       由于老友需十天后才回拉萨,自己按捺不住便只身觅物。狼牙、绿松石,说起来也有缘分。我喜欢看店面气氛,老板综合素质,点点滴滴便能反应出店铺内东西的真伪及价格性价比程度。在八朗学安顿好后,闲逛时,看中一家拉漂开的饰品店,攀谈几句搭了下脉,根据一些老件的价格。便败了颗狼牙(小牙,非主牙),后面几天又到此店买颗绿松石。价格质量不错。
       对八角街那些千篇一律的玩意无爱,大多是工厂出品,不乏义务制造。故所购的不少小玩意均从八角街以外,各色拉漂小店中淘来。
       “好酒在巷子深处”,某天炙热太阳暴晒的下午,在八角街外围一圈的小巷中闲逛,在深巷中,看见一个大院外面挂着藏式旅馆的招牌,便入内想咨询价格。大院内那家旅馆大门紧闭,貌似不营业。在大院另一头,却看见一群藏族匠人,在敲打铜片制作各类佛像,有趣!匠人们也不忌讳一外人驻足观赏,只见匠人们在铜片上描绘图案后,轻重交叉,敲打出一副副立体图案。举手投足间透着匠人的骄傲,自信外人即便再怎么看也偷学不会。
       大院内另外一侧,一块颇有现代文艺感的店招吸引住我。“卓番林”,低调而不华丽店门,与百米之外的八角街北京路形成鲜明对比。走进宽敞店堂,便相信这是我要寻找的小店。一件件用双手锻造的历史,带着新的生命展现在眼前,悄然拓在了我的心上。
      木器、毯子、唐卡、琴、玩偶、面具、包、各色玩意。由藏族手艺人自己设计制作,用料之讲究,即便是一个小玩偶,也是用羊绒制成。在八角街在拉萨失去的对藏族文化传承,在这里,我找到了。与美丽的藏族店员姑娘聊着这一切,拉漂的生活,又增添一份精彩。
       也许此时你唯一遗憾的就是,口袋银子不够。当然,又一次让我掏空口袋。(非广告,确实让我震撼了下)后得知,此店之所以国人知道的很少,原因是这个由最初扶贫基金帮助建立的手工艺品项目的宣传都是由国外的人在做,关于它的一切多数被写在了国外的旅行书和旅游宣传手册里,而本土却几乎见不到关于这里的任何信息

在卓番林买的一些小玩意(不高兴拍,故从她们网站上下图片,买的其他东西,网上照片没有,故不放了。)   

牦牛皮做的茶杯垫,,,,带回家后,老妈抱怨这样忒奢侈了,一直想把茶杯垫改成钱包。         


卓番林店内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22:37:59 | 只看该作者
                                                                       当拉漂的那些日子(游玩篇)

       拉萨各大景点又一次涨价;布达拉宫200块(需预约)、罗布林卡60块、哲蚌寺50块、大小昭寺需预约买票、拉鲁湿地大门紧闭。但不少寺庙内很多殿紧闭,尤其是布达拉宫,连红宫都无法入内。参观变成到此一游,顿时青旅不少人儿报怨四起。
       一日蒙蒙细雨,无聊间进罗布林卡闲逛,不少大殿关闭,珍贵的文物大多已收起来。取而代之是路上一块块“内有恶狗,游人勿入”的牌子。绿化养护水平依旧很差,纯当逛公园,不时便离开。
       想在哲蚌寺主殿门口看风景,便拖上英子一起。由于哲蚌寺在拉萨郊区,来回的士费花销不少。哲蚌寺各大殿基本开放,但不少珍贵文物还是收起来。本打算请藏族导游讲解,无奈几个旅行团已将导游包下。走马观花般逛完哲蚌寺,唯一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在大殿时,喇嘛流着口水两眼紧盯英子。
       布达拉宫广场,便衣武警遍地开花,进入广场需安检。藏民很有爱,喜欢在树下草坪上野餐或盘坐。
        我蛮喜欢坐在宗角禄康公园看布达拉宫,映着垂柳水泊,便有一番风味。西藏植被稀少,日喀则往西,树木更为稀少。一向乐观阳光的藏人对草坪大树怀着特有的喜爱。不少饭店内,藏人更喜欢坐在树下的桌子。
        八角街、大小昭寺不用多介绍,比起逛街,我更喜欢在附近的茶馆喝甜茶。













哲蚌寺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23:4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越 于 2012-7-14 00:06 编辑

                                                                  当拉漂的那些日子(吃货篇)

       添加剂少,病虫害少,成为西藏各色美食的亮点。和朋友开玩笑说;我们吃新疆西藏的饭菜,100%习惯,大多都是纯天然食品。倘若新疆西藏人跑到咱内地吃东西,各色添加剂农药食品,保证他们100%水土不服。不过确实如此,1)前几年藏族老友带着媳妇小孩来上海玩,明显饭量减少,不少菜仅尝几口便面露难色。2)从上海到乌市的火车上,那些维族老年旅行团直接带几箱囊、咸菜、自己加工的真空包装熟羊肉。问其为何不吃内地那些清真餐厅饭菜,答曰;肉色味道不像羊肉,怕是大肉弄的,另那些面条是给人吃的嘛???(顿时汗颜,是啊!新疆那面条,正如当地人所说,你随便找家面馆,味道都不会差的)。
       当拉漂的那些日子,每天睡到自然醒,起床后便拖着朋友去茶馆喝茶吃早餐,一坐便是一两个小时,着实舒坦。对于吃过的餐厅,以下做个点评:
       (推荐类)
       1)娜玛瑟德:以尼泊尔菜、藏餐、西餐出名。推荐菜肴:炸牛肉丸子、炸蔬菜饼、尼泊尔烤饼配咖喱羊肉或其他配料、酸奶蛋糕(超爱)、藏牦牛肉锅贴(一盘锅贴把我吃撑了)。匹萨和汉堡做的很不错,汉堡里的牛肉饼真是炭火烤出来的。他们家唯一缺点就是米饭太难吃,用的是粞米,切勿点米饭类食物。餐厅在拉萨电影院二楼。
       2)光明茶馆:不用多说,老牌茶馆,有人喜欢装逼说它们家不好喝,但能做那么大,每天那么多藏民光顾,足以证明其实力。当拉漂的日子,多少个早晨下午都在这里度过。
       3)仓姑寺茶馆:在八角街附近的小巷子里,如果说光明茶馆吃藏面,那仓姑寺便是吃藏包子的地方,一壶甜茶,一盘素包子和牦牛肉包子,便让我享受一个美好的早晨。
       4)白日藏餐:娜玛瑟德斜对面。如果你号称适应藏餐,那就来这里试试吧;藏式香肠、推、甜奶酪肉、拌羊肚这几道菜吧!哈哈,口味正宗,价格也不高。
       5)藏家宴:面积增大不少,装修也比以前豪华。藏族老友回到拉萨后便带我来此大吃一顿。喜欢自然植物的藏族性格又一次凸显,选在盘槐树下入席,与多年未见的老友开怀畅谈,无意间,已喝光一箱拉啤。推荐菜肴:烤羊排、凉拌萝卜、藏香猪炖萝卜汤、凉拌羊肚、凉拌牛舌(牦牛牛舌,有”高原鲍鱼“的美誉,味道美不言喻)、土豆包子、藏窝窝头。闲聊间得知,原先光明茶馆的藏面中,牛肉是厚厚的一片片,结果学坏了,从肉片变成肉丁。。。。
       6)拉萨美食有个特点,川菜味道大多不错,从豆花、凉面、凉粉、汤粉到抄手等各色川菜。
       7)晚上吃烧烤,推荐西郊的天海夜市,味道一般,但合适与好友晚上痛饮一番。
       8)雪域餐厅装修ING,故未尝试。五年前他们家酸奶蛋糕蛮有名的。

       (坑爹类)
       1)玛吉阿米,装逼餐厅,菜色极其普通,价格不便宜。五年前我在攻略中便提到,此次路过,装逼人士更多。纯粹靠故事炒作出来的。
       2)刚吉餐厅,丹杰林路靠近步行街处,口味一般,东西弄的不干净,点了水果色拉、奶渣糌粑、牛肉丸子汤,端上来的盘子脏脏的,奶渣貌似过期。结果晚上果然拉肚子。餐厅唯一亮点就是二楼露天平台,可以看看大昭寺广场景色。结账时价格不便宜。
       3)宫廷藏餐,步行街上。东西口味一般,点的炒牦牛肉没味道,价格偏高。怀疑老板以前是搞食堂出身,厨房和饭厅布局和食堂基本一模一样,实在有违“宫廷”二字。
      
       (零食篇)
      1)奶渣、风干肉,去八角街附近的菜场购买,性价比高。
      2)“奇圣”的牦牛肉零食品种较多,唯一不推荐购买他们家的风干肉。
      3)青稞饼干在口味上,和普通的内地饼干区别不大,对于袋中银子紧张的同学,可买几包回去哄人玩。
      4)拉啤、青稞酒,去批发商店购买,价格比超市便宜很多。
      5)对于有小孩的朋友,弄一坨酥油和奶渣回去给小孩吃吧,营养价值比那些进口奶粉更高,更天然。

娜玛瑟德的酸奶蛋糕,最爱!!




藏家宴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1:3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越 于 2012-7-13 11:31 编辑

                                                                           尾声!
          (感谢!一路曾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你们让我找回这混沌世界早已绝迹的温情。)
        
       踏上一路向东的火车,青稞田、牦牛、雪山一幕幕离我而去,圣地用最美的阳光洒在我身,作为离别的礼物。
       从新疆到西藏,从羊肉串到酥油茶。虽离开多日,身体却自动忘却一路的艰辛,却回味着一幕幕温情、美景、美食。
       路,并不累,累否?在你我内心。
       我喜欢你的安宁,只有自然的呼吸声与我交流。
       我喜欢你的粗狂,你比我更为张狂。
       我喜欢你的宽阔,我的心也随你而宽旷。
       我喜欢你那让人头痛的高度,能让你与我共赏上天赐予的仙境。
      
       来过,不曾离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