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p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对车速影响的性能顺序是什么?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6-4-18 13:16:14 | 只看该作者
吸收较多~~~
52
发表于 2006-4-23 22:53:21 | 只看该作者
张知识啊!
谢谢大家啊!
53
发表于 2006-4-23 23:44:4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40楼wudirose2006-04-11 05:07发表的“”:



回答第2个问题,你猜测的恰好错误,我的车子一直都是SORA系统的,除了前后花鼓和大盘还有中轴不是,而我的确只更换了架子。用TCR的2手架子换了过去的仿闪电的架子。
而且我早就说过了,本来我是想把架子放在第三的,但是架子是灵魂这个概念总是影响着我,所以我把它放在了第二,现在想来,恐怕还是放在第三为好,我写的文字的出发点都是从投入的资金和产生的效果的性价比来写的,花钱少,带来的效果明显,自然就会放在前面,车架子那个是例外,毕竟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
.......

呵呵,所以我也说了200多的架子与3000多的架子不具有可比性,不然谁还去买3000多的架子,GIANT岂不是做不过一个仿冒的架子吗?这可真要郁闷死了.......

大家讨论为主,多交流心得体会
54
发表于 2006-4-24 15:38:1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有争论好啊,中可以发现些道理。自锁恐怕是专业人士或者准专业人士的必备。对于偶来说,菜鸟级爱好者觉得用了自锁可以增加各个方向的发力效率,也就是说你的小腿在圆周运动中始终在输出能量,通过鞋子脚踏实现了人和机械一体化和高效率,可偶觉得自己还是喜欢自己的脚更自由一些,骑行过程中可以适当滴改变下脚掌位置来放松自己,缺点就是损失了往上提升的力量,可是同样也得到了间隙的放松。
55
发表于 2006-4-24 17:10:10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看着帖子,发现原主跑来了,我就说说,免得别人说我污蔑他
某某零件是什么我还真忘了,好像是轮胎还是车圈,但是他说用了以后20公里轻松进半小时是有的,这就是40的avs.,小学算术的水平就知道了,至于他是不是真达到了,我就无法查证
关于avs的定义,wudi很清楚的在chinabike说过,1,2小时的速度不是avs,要6个小时(?,大致是这个时间)才算avs,现在就成了“用了自锁,一般单人AVS35左右是可以的,我个人长途是25,这有矛盾吗?
一个说的是1小时左右的骑行啊,一个说的是长途啊,8-9个小时的,用了自锁,个人速度提升很多是正常的啊,长途的话,自然和1小间的发狂自然不一样,怎么可以比呢,别的不说,长时间的AVS35,业余爱好者很少有人能达到哦”,我个人不认同他的avs定义,但他显然自相矛盾,他的avs一时是一小时发狂,但是自己半小时的又不算,一时又是6小时连续,6小时35那都是200公里了,难道就不是长途?这思维还真是让人跟不上啊
56
发表于 2006-5-3 00:23:4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发表一些我的个人看法,不一定说的好。希望大家不要取笑啊!!

关于自锁会提高速度:自锁在爬坡和平路的时候感觉明显的提拉和蹬踏,会对腿部肌肉的紧绷多少会放松,速度提高是在于对踏频的掌握,不是单单靠自锁来解决的。

关于外胎的尺寸:我骑车目前只有用过23cm和20cm的这两各尺寸的外胎,感觉20cm的加速要比23cm的快。外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小,会造成风阻小,速度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光头胎抓地力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怕水。

关于轮组:楼上有几位车友说过‘轮组是分型号和用途的’,这个我赞同。轮组属实是有爬坡、平路和冲次的轮组。其实他们很好区分的,就是看圈的高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刀”、“小刀”、还有就是那种类似CP的碳纤维轮组。轮组的好坏和骑行速度都是看人的体力和踏频,只有两者结合才会发挥轮组的功效。其实轮组除了辐条少和碳纤维的轮组我们自己不能编以外,其他的20孔以上的轮组我们都会编出来的,这个是根据自己所在地的情况而决定自己用什么型号和高度的圈来去编他。综合性能的圈应该更适合我们的。

关于车架:我骑过几百元的钢架、几百元的铝合金架子、一千多的铝合金架子和上万的碳纤维架子(试着骑了一段)的公路车。给我的感觉是几百元的铝合金架子不如几百元的钢架,也不如一千多的铝合金架子。呵呵,有些人会说‘钢架和铝合金架子的硬度使不一样的,铝合金和铝合金还不一样呢’,这个我也是知道的。我发现几百元的铝合金架子软,尤其在爬坡发力和摇车的时候感觉最明显,而且五通的地方使劲踩踏的时候感觉车子都要散架了一样。碳纤维架子是好东西,可是太贵买不起,只能考虑铝合金架子了。

关于变速系统:我也是从平民级的零件用过的。我是从Shimano最低档的变速系统跨度到现在的Shimano的105变速系统。给我的感觉就是变速流畅,声音小。我记得有个资深的老车友告诉我,最低档的变速系统如果变速是5~7个齿来变速,好些的是减少一个变速齿。而D/A是3齿变速,这样不竟提高变速效率也相应的减少变速的时间。其实如果用实用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8~9速的变速系统适合我们。齿数也可以是12~23、12~25、13~25(8速)和12~23、12~25、11~23(9速)。其实我们基本上是用不到最大和最小飞的,通常8速的能够用到7片,9速的能够用到8片就不错了。这些是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城市路况来考虑的。我们东北地区也是有山区的路面,我是辽宁的。我上山的变比是39-15-17-19-21-23,基本上我车子后飞轮从第一片至第五片开始我都会用的。

我如果在组装公路,我就会这样来安排:1,架子、2,轮组、3,变速系统和传动系统、4,外胎、5,自锁。

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是看人的体力和技术,体力和技术好的你给他一台最低配置的公路也是一样骑过装备精良体力和技术不好的人。
57
发表于 2006-5-8 21:32:05 | 只看该作者
道理越辩越明!
58
发表于 2006-5-8 22:19:1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46楼wudirose2006-04-15 01:50发表的“”:

……个人认为,自锁的3个优点

1.效率提升明显 AVS有重大突破,前提是熟悉并正确使用后

2.规范蹬踏姿势

3.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 用自锁后,长途后的很多酸痛症状明显减轻.
.......

恩,这样讲就完善多了,一个因为自锁带来速度的提高是从效率的提高带来的,另外能提多少速度真的是因人而异的。如果直接肯定的先讲能带来速度的大幅度提高,很多刚新手可能会有误解。
59
发表于 2006-5-8 23:30:58 | 只看该作者
讲讲轮组吧,用过3个档次的轮组, GIANT ART,Shimano 7701,Compagnolo Eurus

ART 就是两个字:轻,软;直接体会是起步很快,但是爬坡摇车的时候给人脚底发虚的感觉。至于速度保持就不说了,掉速度简直快得不得了,一不踩速度就刷刷刷得往下降

7701 当时用的是 CBPANG的,很硬,提速真的慢(可能骑惯ART的后遗症吧),上了40能比较容易的保持住,高速踩踏感觉就是贴着地刷刷刷往前,但是一但遇到坡就麻烦了,累

Eurus 入手不久,也是ART 用了一段时间后换上去的,很硬很硬,提速感觉稍微慢了点,但是很舒服,特别是摇车,车和轮子是一起摇,绝对不会和ART一样脚下发虚。爬坡也是一流,也不会和7701一样那么累。但是感觉Eurus 稍微偏点平路,40的速度保持住真的不需要和ART那么辛苦。。。Eurus, SL, Racing 1,7801 都是好轮组,他们之间细微的差异老科最有发言权,一定要请他来讲讲!
60
发表于 2006-5-21 17:51:28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适合个人标准车坐的高度是影响速度的一大因数,腿部的动作直接影响蹬踏和力量的发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