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75|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人骑车上路--枫泾古镇.莫乃弄的由来(2010100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6 16:59: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枫泾以前骑浙江平湖时路过,当时也是国庆,但人却没有象今天这么多。
因为是大队人马,只在枫泾三桥处稍作停留,沿部分老街扫了一下。没有时间
多做采风和品味,这就是我不太愿意随队骑车的主要原因。一个人骑车自由自在,
看到好风景随意停车拍照,也可以慢慢行走品味人土风情。


  在人群扎堆的地方,我一个推着车着全套骑行服装,头戴帽盔,脸蒙面巾的老
太有些扎眼,甚至有一个小孩子对着我指点怪叫,有些游人貌似漫不经心地自语:
赛车不错。呵呵。。。。
  
  古镇离不开小河古桥,偏远些的河道里摇着古朴的小船。
  面对着生产街的河道里摇着的是满目红色充满生意味道的小船。

  


  

     


  

IMG_1184.jpg (250.3 KB, 下载次数: 19)

IMG_1184.jpg

IMG_1234.jpg (270.8 KB, 下载次数: 25)

IMG_1234.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7:01:32 | 只看该作者
  生产街也就二、三百米长,这里古时候曾是繁荣的商业街,街上的老人告诉我,
这是后来重搭的廊棚,古时候的廊棚还要宽大一直延伸到河面上,这样刮风下雨照常可以
做生意。“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的长廊是枫泾主要风景线之一。


    在生产街上有一条莫乃弄,长三十余丈,甚是狭窄,只有一尽半宽,只能容一人
通行,若二人相遇,只能两胸相贴而过。古时候的地痞流氓和爱吃豆腐地臭男人,利用
弄堂的狭小来调戏妇女,与是就有了这个弄名,不过是有女字和提手偏旁的“摸奶弄”。后
来在钉路牌时,终究这名字不能登大雅之堂之故,去掉偏旁,成了现如今的莫乃弄。

    莫乃弄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莫奈弄”,此名也有典故。因为弄堂狭小,只能一人通过,
两人相遇,另一人只能在原地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唉!这条弄堂真是太狭小了呀!”

  

IMG_1236.jpg (239.09 KB, 下载次数: 16)

IMG_1236.jpg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7:03:24 | 只看该作者
  
     大清邮局只有门上三个石刻大字还在,里面内容全无。人民公社旧址已
成游览景点,人来人往。我只想往偏僻些的小街随意走走,节假日出来到哪儿都是
人满为患呀。


   

IMG_1191.jpg (118.55 KB, 下载次数: 16)

IMG_1191.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7:05:59 | 只看该作者
  上海也就这几个数得过来的景点的,所以几乎我每次骑游时都能遇到老年骑游队,
这次我在饭店,又遇到了从人民广场出发的一个老年骑游队。

   虽然枫泾镇上人很多,可沿途一人途骑车,随意看看风景,感觉很棒,有些幽静淡雅
的田园风光并不比景点差。

  
   

IMG_1250.jpg (158.14 KB, 下载次数: 20)

IMG_1250.jpg

IMG_1172.jpg (231.15 KB, 下载次数: 17)

IMG_1172.jpg

IMG_1151.jpg (145.35 KB, 下载次数: 14)

IMG_1151.jpg

IMG_1254.jpg (118.9 KB, 下载次数: 19)

IMG_1254.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7:07:26 | 只看该作者
     田地里稻子已开始抽穗了,起初我拿不准是稻子还是麦子,后来看到田里有水,
方敢肯定是稻子。再过些时日黄色会更浓郁。

  


    

IMG_1243.jpg (135.75 KB, 下载次数: 17)

IMG_1243.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7:09:26 | 只看该作者
   虽不是马陆葡萄,但沿途卖的自产自销的葡萄甜极了才2。5元或3元一斤。老菱嫩菱都有,
我一路骑一路吃吃葡萄、菱角,望望“野”眼,时光不知不觉中就打发了。

    

     遇到老年骑游队时他们打听我的时速,我没好意思说,只说四月份脚伤后久未骑车,
所以骑得很慢,事实是一路上我只以13-18的时速前进,并且还蛮痛苦,令我伤心至极,
咋脚伤休息四个月后退步成这样了?最后这30公里左右的路我怎么办?连打车回家的心的有了。


   在回程时到了朱枫公路与沈砖公路交界处时方偶然发现原来轮胎气不足了,轮胎明显扁了。
唉!我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后悔莫及,出门前什么都检查了,就是没检查轮胎。

   在一个小车行请店主小青年帮我打足气,给他钱不肯要,还叮咛我一路小心。此后很轻松
一路以18公里至23公里的时速回家。暖暖的夕阳伴随着我一路骑行。

  
   

IMG_1259.jpg (133.25 KB, 下载次数: 12)

IMG_1259.jpg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7:11:11 | 只看该作者
   令我感动的一些小插曲:去年我骑车经过时买菱角的那对老夫妇仍记得我,
和我拉家常,主动让价,对去年的场景他们仍记忆尤新,还问我老芋艿好吃吗?

    路边休息时我看不懂地上种的是甘蔗还是甜卢束,结果村妇说是甜卢束,让我
自己拔一根尝尝,问多少钱?答曰不要钱。我终是没好意思自己去拔。

   
    

IMG_1143.jpg (158.16 KB, 下载次数: 15)

IMG_1143.jpg
8
发表于 2010-10-6 18:18:12 | 只看该作者
家乡的稻子已开始收割了
9
发表于 2010-10-6 22:08:38 | 只看该作者
同感
普通的骑行也能发现不少乐趣
10
发表于 2010-10-8 13:28:09 | 只看该作者
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