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保健] 预防肩锁关节损伤的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2 12:0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预防肩锁关节损伤的策略
昆明体育训练基地运动医学诊所  李红彪
肩锁关节Acromioclavicular (AC)损伤在青少年运动员和老年人日常生活里较为常见。这类损伤容易出现在撞击类(橄榄球、冰球、曲棍球等)、投掷类和举手过头的运动项目或者需要较大上肢力量的项目里。该类损伤占据所有肩损伤的3%;运动员们在其运动生涯的20~30年里是常见的损伤之一,其中老年人在不慎跌倒时往往导致肩锁关节损伤。男性的患病率通常高于女性。肩锁关节损伤的机制——由于外力所致多见,分为: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
1)        直接暴力:运动员跌倒时肩部直接触地面所致,通常手臂在侧方内收,外力驱动肩峰向下、下内的运动方向,70%的肩锁关节损伤源于直接暴力损伤。
2)    间接暴力:这类损伤时因为运动员跌倒时手臂外展位损伤,外力的传导通过肱骨头传向肩峰,肩锁韧带被撕裂,,喙肱韧带被拉伸。
治疗:肩锁关节的损伤时根据损伤的分级或者严重程度来制定。请遵循运动损伤的急性处理原则——RICE。肩锁关节的损伤是导致肩疼痛的主要病因,必须进行认真的诊断与评估。大多数的肩锁关节损伤时通过非手术治疗方案来解决。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最终的目标是恢复肩关节的无痛的功能状态,让受伤的肩关节安全地就可能快的重新返回运动场。在大多数的肩锁关节损伤的病例中均可能做到这样。
实现预测肩锁关节损伤目标的策略:
1)        上肢发展的平衡:慢性的肩疼痛时常见的疾病,不仅仅是运动员独享的疾病,大部分人群均会受累,在日常活动如自己做事情或者花园的修剪活动也会产生慢性的肩疼痛。体操的阻力训练中也常常导致肩的不适。所以,我们推荐运动爱好者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满足平衡的需要。超过50岁的成年人通常容易遭遇肩袖肌肉(负责肩关节旋转功能的四块肌肉共同组成)的损伤,并且是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上升。那么,在运动的爱好者和竞技运动员尤其是举手过头顶的运动员里发病率的情况是怎样呢?他们同样遭遇高发生率的肩损伤。在竞技运动员里以游泳、网球、板球、标枪、垒球居多。这些项目的特点均是举手过头的动作需要做!投掷类的运动需要募集很多的肌肉纤维,为了使肩关节产生加大范围的活动和高速的肩活动范围。所有举手过肩的运动员往往需要重复成千上万次的挥肩的动作。通常是优势肩在重复动作,故所以导致肩关节局部的过度使用,造成肩劳损。
作为运动方案中,预防肩疼痛的策略我们推荐如下方案:
第一步:肩部前、后侧的肌肉平衡。首先是有目的的平衡肩前后的肌肉的平衡训练。拮抗的肌肉训练要平衡。前侧的肩部的肌肉包括胸部的肌肉的爆发力、耐力的训练需要与肩后面的肌肉平衡。两者平衡发展!否则导致肩的不平衡,容易导致肩的损伤。犹如,大人与小孩的拔河赛,极容易导致肩在不平衡的环境里导致肩损伤。
第二步:发展好的拉的模式:运用正确的技术来做好拉与划船的动作时为了保证中部的斜方肌、菱形肌和下部的斜方肌可以正确的募集肌肉纤维。
第三步: 独立肩袖肌肉的训练,组成肩袖肌肉的四块肌肉(岗上、岗下、小圆肌、肩胛下肌)的独立训练是主要目标,这样的强化训练可以帮助避免功能的紊乱和一位肌肉力量的虚弱导致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四种靶肌肉的训练需要考虑:
1、        肩胛下肌、胸小肌。
2、        冈下肌、小圆肌
3、        冈上肌、
4、        斜方肌的下部  
祝愿:每位运动的爱好者在运动医学的关爱下,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10-2-22 12:11:41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啊,沙发~
顺便问一下“胸小肌”怎么练啊!?(俯卧撑除外!)
3
发表于 2010-2-25 15:32:5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啊,沙发~
顺便问一下“胸小肌”怎么练啊!?(俯卧撑除外!)
眼镜蛇 发表于 2010-2-22 12:11

查了查这块肌肉:
部位:在胸大肌深面。
起点:第三~第五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
机能:近固定拉引肩胛骨前伸、下降和回旋。远固定提肋助吸气。

这么看耸肩、旋转肩部的动作还有深呼吸应该都会用到胸小肌,抓哑铃做耸肩和专肩并配合呼吸应该有点效果?自己瞎分析的,还请专家给看看对不对。
4
发表于 2010-3-19 12:30: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