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运动膳食
1、 最基本的要求;
2、 不同项目的运动膳食要求;
3、 不同训练条件下的运动膳食要求;
4、 不同身体状态下的运动膳食要求。
一、基本要求:
1、充足的热源质:
A、 热能供给与消耗的平衡的衡量标准:一般采用称体重的方法。一般每周或每两周称一次,以作比较。但是,这种方法无法确认瘦体重的变化。
B、 热能平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难以掌握。但是保证运动员有充足的体力进行训练的比赛,并且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是最根本的。
这里包括水与糖原的补充。
怎样建立这样一个平衡的关系?这是一个研究很少的问题。
比如:赛前需要正平衡;长期训练期间需要0平衡;控体重需要负平衡。
C、 热源质比例失当:一直以来,三大热源质的比例一直被公认。但是这一观点已经过时。比如:成长环境的不同,影响其代谢特点。比如:长期以蛋白质为主的运动员,可能不适应高糖膳食;以糖为主的运动员,可能高糖膳食对其影响不大等等。
2、充足的维生素:
目前,已经不再强调某种维生素在人体代谢中的特殊作用,而是要强调全面补充维生素。
例如:我国推荐的VC为100mg/d,但是在美国,可多达500甚至更高。比如美国人喜欢在食物或饮料中添加柠檬汁,美国运动员又额外补充VC片300~400克每天。
对于脂溶性维生素,我们长期有一个误区,就是害怕过量的维生素在体内堆积而起到毒副作用,实际上我国运动员补充的VADE远达不到需求。
一般来说,在动物肝脏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含量较高,但是肝脏中的脂肪和积累的毒素又会引起毒副作用如高血脂等等。所以鱼类,特别是深海的鱼类效果很好。另外,补充鱼肝油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3、合理的膳食制度: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一日三餐为标准的膳食制度,但是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生活习惯都对其提出了质疑。以下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也是争论的焦点: P&AaD!Qn
① 一日几餐?多长时间吃一次饭?
② 每餐占一天热量的?
③ 训练和比赛时间与进餐时间如何协调?
4、的加工要合理:
① 运动员的饮食习惯;②减少营养物质的丢失;③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目前的弊病只要有:①急火快炒,先洗后切,能生不熟作不到;②饮食习惯差别大,特别是北方的饮食习惯;③一些细节如不提倡熏制、腌制的食品,炒菜时油不能太热等.
5、 水的补充:
水的补充,是特别重要的一环,目前研究的热点:如何补充;补充的量;补充的时机。
目前,对水的温度公认是8~16℃,并且是少量多次。
运动员营养膳食卫生的研究
注意:并不是指用生化辅助药物,而是平常膳食的手段。这包括:食物的质量、加工方式、摄入方式、进餐规律等方面的研究。
不同项目的特点
按照传统理论系统,将运动类型分为耐力型、力量型和技巧型三种。但是,在大多数运动项目中,很难绝对的将其分开。所以,陆一帆提出能否用以下方式给运动项目分类:
即:按照能量需求量的大小,分为高中低能量三个项目。
界定方法:
① 按能量提供的方式,一般来说40分钟以上的运动,人体进入脂肪供能的阶段,并且代谢以有氧为主(但不排除力量)。如马拉松、足球、铁人三项、自行车等等。
研究证明,要注意糖和脂肪的摄取,在运动过程中推荐补糖,目前公认以饮料为主。
维生素上,要补充充足的B1,因为B1对糖代谢的影响很大。
微量元素上,要注意补铁,最近研究表明,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增加碱储备和铁的摄入与吸收同样重要。
试验表明,锌、锰、铜有益于维持和提高血睾水平。
② 中等强度:较难界定,上限可定为30~40分钟,下限可定于5~10分钟。以糖代谢的有氧供能为主,不动用脂肪代谢。
对蛋白质似乎无特殊要求。
维生素上,以C为主(抗自由基、抗氧化)。要求的膳食的基础上,再额外补充90mg/天。
K+的补充,K直接影响糖代谢;
Mg++的补充,Mg可使食物和饮料尽快从胃到小肠,有利于糖或矿物质的吸收,有利于增加碱储备。用于保持高速度下的耐力。
Si++影响某些代谢中酶的活性,保持心肌的正常。
③ 低能量:力量速度型(如举重、投掷、<3000米的赛跑等)
此时机体以糖酵解和ATP供能为主。对总能量的要求不高,但对蛋白质的要求较高。
维生素上,以C、B!、B2为重点。微量元素以P为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