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云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上海,我来了! ---- 第二届迎新春单车环上海活动侧记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9-1-8 11:38:33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贴算是长见识啦!学习啦!我远距离骑行的时候总是有腿部发酸的感觉,使不上力气,不知道这个有什么好办法客服吗?请各位前辈赐教!
52
发表于 2009-1-8 12:55:05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打印出来带回去看的,呵呵,好资料啊~~~
53
发表于 2009-1-8 13:14: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红十月 于 2009-1-8 11:38 发表
看完这贴算是长见识啦!学习啦!我远距离骑行的时候总是有腿部发酸的感觉,使不上力气,不知道这个有什么好办法客服吗?请各位前辈赐教!

除了勤学苦练,别无捷径可走. 每日一小骑, 每周一大骑, 练耐力, 磨意志, 循序渐进, 你必将成为车坛好手.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09:12:53 | 只看该作者
再版说明:
    应《骑行家》杂志约稿,重新将本文整理了一番,补充了部分内容,现重发如下:
                                                     大上海,我来了!
           历史以雄迈的步伐跨进了公元2009年。
      一元伊始,万象更新。元旦是新的纪年的起点,生命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这一页里,沪上的单车勇士们满怀热情和斗志,战胜严寒,不惧艰辛,以骑单车环上海的独特行动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时间定格在元旦清晨6:30,当位于浦东龙东大道南侧的德国中心尚在熹微中冷的瑟瑟发抖的时候,单车一族早已全副武装,踏着爱车,纷纷从沪上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原本冷清的德国中心顿时人喧马欢热闹起来,出征前那种踌躇满志,热血贲张的气氛驱走了三九严寒,此刻,宽阔的龙东大道正展开双臂欢迎着这群英姿飒爽的铁骑健儿!
      毋庸介绍,无须寒暄,彼此虽然都未曾谋面,却在网上早已熟识:哪不是“小鸟和大鸟”吗?刚从西藏雪域归来,曾与远古蛮荒亲密接触,与死亡擦肩而过,身上还依稀缭绕着来自雪山圣湖的悠悠诗魂;噢,那修长且文静的车手不就是“星尘”吗,有功之臣啊!为了使得这次骑行活动的行程路线能更加精准,他伏案设计精心制作了详尽的彩色路书,为的是让初行此道的车友能人手一份,行进时有图可查,不至于迷失在郊区那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中;沪上车坛宿将“老蟹精”携徐汇区老年快车队的“虾兵蟹将”悉数登场亮相。唯独不见带伤的“农民老牛”,不知又到哪里去耕耘了,伤好些了吗?(事后才知晓那天他也来了,只是他比较低调,像农民一样淳朴憨厚,不事声张。)
      6:50,破晓时分,当鲜红的朝阳刚刚跃出东海面,一支39人的铁军,已由15辆公路车和24辆山地车组成,铁戈金马,俨然整饬。接下来骑手将相继完成200---250公里的路程,打算公路车和山地车在初始阶段车行一道,途中再兵分两路,先分后聚,最后一程同骑共行完成环上海的壮举。没有繁复冗长的动员令和形式化的开场白,彼此早已心领神会,众志成城。一声令下,公路车队一马当先,山地车队紧随其后,只见铁轮滚滚,链走嚓嚓,如离弦之箭驶向龙东大道。浩浩荡荡,神龙见首不见尾,引得路人驻足好奇地观望。
    是呀,这是一批什么人啊?俗云:一日之时在于晨,一年四季在于春。不少人静候至夜半刚听罢新年的钟声敲响,余音袅袅,还未及眯上几个小时就掀开温暖的被子,就在夜色朦胧中推车出门,奔向出发点。为的啥?为的是共同完成心中的一个宿愿:看看大上海郊区那日新月异的风貌;为的是挑战自我,超越体能极限,锤炼体魄和意志;为的是抛弃慵懒,焕发青春活力,在新的一年里有所作为。
      车队在公路上蜿蜒鱼贯行进,悄无声息。我们凭藉着原始的动力和机械传动力的完美结合,风驰电掣,以33码的时速把路和寒冷远远扔在车辙后面。在时下今这个世界日益充满着能源危机和废气污染的景况下,自行车这个代步工具无噪声,无污染,完全符合当今社会的环保理念,车队刷街而过正是以实际行动向世人宣传着这种理念,同时也在传递着运动健身的信息,以期这项自行车运动在更大范围里得到认可、普及和开展。
      公路车队率先穿越了苏醒了的川沙老街,沿着川南奉公路来到了南汇惠南镇。此时,由于各位车手体能有差异,队伍拉长了,分成几个集团,大家互相鼓励,同行共进。空军骑的是公路车,凭他的体能完全可以随公路车队同行,可是为了照应山地车队不至于走错路和掉队,他特意殿后,往返梭巡,把落后的车手带至大部队,一个也不能少,使队伍紧紧相衔不至于脱节。
      先期到达航头镇的公路车队按原计划稍作休憩,补充一下能量,这时“死人也疯狂”也骑山地车从沪南公路上如约而至来截大部队了。随后车队又开始行进,马不停蹄沿航南公路直抵奉贤。途中曾因等人滞留在大叶公路上,不期然与后到的以“三脚猫功夫”、“梅龙”这两位大侠为首的山地车先遣队会合,两队相遇自是不胜欢喜雀跃!
         10:30左右公路车到达亭林,原计划是骑到枫泾古镇再吃饭,考虑到车手都是早上五点左右吃的早餐,加上如此大的运动量,早该饿了,于是找了家快餐店,十元一份,填饱肚子就上路。此时公路车队已由出发前的12人剩下7名车手了,这是因为有几名车手因体能原因退至山地车队同骑,小任因腹疼而在过川沙镇后打道回府,歇斯底里原本在出发时体能充沛,一路狂骑,后来背运的他不幸爆胎了,由于天气太冷,外胎很难剥离,平时仅需十分钟内就可以换好胎,如今竟花了将近半个多小时才装上新内胎。祸不单行!在他一路奋追,快抵达奉贤时因车速太快,一头撞上了避让不及的农民工,结果是陪上了300大钞才了事。山地车队中已有部分队员因体力原因相继从航头返回市区,有的是骑到松江后回去的。如原先看好的山地车领军人物“小鸟和大鸟”,终因膝盖伤复发,疼痛难忍,只能不无遗憾地返回市区。公路车队沿亭枫公路继续向33公里开外的枫泾古镇进发,山地车则沿车亭公路转向松江而去。
      虽说是中午时分了,天气还是奇冷,不少车手所带水壶里的饮料都结了冰。还好我一般骑长途不太喝水,前天晚上就把那“聋子的耳朵”――水壶架给拆了。凛冽的北风好似一把剔骨刀,从领口直刺进来,叫人直打哆嗦。讨厌的风还戏噱般地紧紧拽住轮组,让你举步维艰!顶风逆行,这对体力已大大消耗的车手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大家毫不气馁,咬着牙顶着迎面刮来的5级北风依然保持30码以上的均速奋力蹬踏,这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这里我要提到的是“星尘”,他瘦高的个儿,坚毅沉稳,紧跟着我,一步不拉,还时不时地骑到我前面领骑一会儿。据说他此前仅骑过100多公里的长途,这次在80多公里的时候腿不还有点抽筋,但他一路咬牙挺了过来,表现出极其顽强的意志力,佩服! 当然还有我们的“贝多芬”,高大威猛,风风火火,体能暴强,是队里的中坚人物。他的“死骑骑死”名句,当奉为骑长途爱好者的臬圭。另外,我还意外地发现老贝停车休息时在旁边吃一种神秘的食物,我原以为是那种有高科技含量的能量棒,后来追问下才得知原来是叫做“果丹皮”的水果卷,低热量,口感好。老贝就食此物一直骑到终点,神则神矣!诸君不妨一试。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大龙,骑着山地车混迹在公路车中居然也潇洒地骑完全程,充分显示出了他那与身俱来的强大实力!52岁的老将“立青”也可圈可点,踏频稳健,节奏感很强,体能分配合理,不弃不离地紧跟在队伍中,显示出平时刻苦用心锻炼的素养。  
      下午3时许,公路车队与由空军率领的山地车队按计划再次 在青浦的青松路口会合,此时两队合起来只剩下12人了,“普陀小胖子”等四人还在后面骑。说话当儿“老蟹精”等一行四人已先于大部队骑往安亭方向。据说“老蟹精”等人是在松江吃的午餐,每人吃了十个大汤圆,每个汤圆能顶十公里,果然在接下来的百十公里内锐不可挡,路上没停息,一气呵成骑至终点----吴淞口。老前辈们一点也不逊色于年轻人,为大家作出了表率。用则进,废则退。这归功于前辈们坚持进行常年的骑行锻炼,结果证明是非常有成效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在此谨向这些老而弥坚的老前辈们致敬!
      接下来大部队奋力骑行,穿越安亭,并在安亭广场留影。天色渐暗时分到了嘉定,其间一直紧跟在后的“小怪”因PP疼痛不堪,力不能支,只能退至安亭住下。华灯初上时,我们决定穿过将近8公里漆黑的无灯区域宝嘉公路,一路上“三黄鸡”的德国造大炮前车灯派上了用场,由他打前阵,其他队员小心翼翼紧随其后,四十分钟左右到了罗店,在镇里找到一家川味馆就餐。一路饥寒交迫,难免狼吞虎咽,顷刻间风卷残席打理完毕。饭饱酒足后,剩下的20来公里自不在话下,十二名车手沿月罗公路一路疾驶,终于骑到最后一站――宝山,大家满怀胜利后的喜悦拍照留念时“共和国骑兵”刚刚赶到。十二名勇士搭上了轻轨车返回,途中获悉“普陀小胖子”、“老五”、“死人也疯狂”“狂~飞”随后也顺利骑至终点。“歇斯底里”锲而不舍,单骑独行,从松江直插嘉定,与大部队擦肩而过返回市区。我则继续骑到吴淞码头的凇滨路,与等在那里的阿康一道返回家中。结束了这次单车环上海之旅。
      据初步统计,公路车队与山地车队共有25人骑完了全程,数阿康路骑得最长,达270多公里,(我是258公里)老蟹精,梅龙,三脚猫功夫,小蟹精四人最先到达吴淞口码头,行程232公里。其他队员也都超过了200多公里。总的来说,这次活动是成功的,为明年再次环上海的活动夯实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骑行中充分展示了各位骑手的实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范。不少新手都是初试牛刀,表现不俗,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磨砺和锻炼,不少没骑完全程的车手都纷纷在网上发表感言,表示明年还将参加第三届单车环上海活动,到时一定要骑完全程!我们希望这些车手在新的一年里能加强体能训炼,打造顽强意志,更上一层楼。功夫不负有心人,水滴石穿,相信肯定会大有收获。我们也热诚期盼广大车手也能参与到这个活动行列中来,共同推动上海自行车运动的蓬勃发展。  
      环上海,明年您还会来吗?

[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09-1-12 11:22 编辑 ]
55
发表于 2009-1-12 10:14:05 | 只看该作者
云龙前辈,骑行家在什么地方能买到,将会刊登到哪一期里啊?
56
发表于 2009-1-12 10:2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5# 农民老牛 的帖子

骑行家杂志目前系免费赠送。规模较大的单车店里都有。就是最新一期,可去索取。
57
发表于 2009-1-12 11:07:36 | 只看该作者
这跟人体的肌肉类型有关,男性肌肉发达爆发力强,但耐力差,女性恰好相反。

如果一个人的骨胳肌中,拥有极高比例的快缩白肌,那么此人的短时间爆发性运动能力就会极佳;如果骨胳肌中,拥有90%以上的慢缩红肌,那么这个人就很可能是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常客

所以扬长避短,肌肉发达的还是不适合骑长途,吃亏。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1:14: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农民老牛 于 2009-1-12 10:14 发表
云龙前辈,骑行家在什么地方能买到,将会刊登到哪一期里啊?

      将会刊登在09年第一期,还没有出呢,估计在年前发行,去年是免费赠送,据说今年要收费了,书店里是买不到的,具体情况可与空军联系.
59
发表于 2009-1-12 13:4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nyuexin 于 2009-1-12 11:07 发表
这跟人体的肌肉类型有关,男性肌肉发达爆发力强,但耐力差,女性恰好相反。

如果一个人的骨胳肌中,拥有极高比例的快缩白肌,那么此人的短时间爆发性运动能力就会极佳;如果骨胳肌中,拥有90%以上的慢缩红肌,那么这个人就很可能是马 ...

我退休后在上海植物园晨练6年来,已无''肌''可谈了。因此,长途骑车在匀速状态下基本上不感到累。这可能与肌肉退化有关吧?!
60
发表于 2009-1-12 13:53: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农民老牛 于 2009-1-12 10:14 发表
云龙前辈,骑行家在什么地方能买到,将会刊登到哪一期里啊?


我让他们给我们参加环上海的每人赠送一本,怎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