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体能不算强,细腿细胳膊,看上去弱不经风,手无缚鸡之力,再加上年龄不饶人,都快奔60了,会有多少力把呢?可我也有我的优势,我人轻车轻低风阻,轻车熟路心里有底,能合理分配体力,喝水少排汗少,因大量喝水会导致人肌肉乏力甚至虚脱。还有我不但耐渴耐热而且耐饥,那天早上你也看到了,我仅在南翔吃了几个小小的小笼包子一直高速骑行到中午才吃饭。另外我的乳酸排量少且能很快吸收,故360公里骑下来即便力气消耗殆尽大腿也不觉得怎么酸疼,PP也不疼,所以我还是比较适合骑长途的。所以说车轻是一个方面,人可是决定因素噢!
你可是年富力强,又是自行车方面的专家,可能太注重车子重量了,要知道当一个人骑车高速向前行要克服80%的阻力,这里面包括车子向下的重力,轮组与地面接触的阻尼,以及转动系统中机械间的摩擦力,乃至人的自身重量和风阻都直接和间接影响到速度。 当前车界已不象以前那样倾心于打造轻量级车型,而是花更多的精力通过风洞试验研发流线型车架,并不遗余力增强其刚性,同时生产出与此相匹配的套件,又如陶瓷培林的出现,克服了因金属钢珠与钢质轴承壁之间摩擦而发生高温膨胀的弊端。 总而言之提升车速要从每个细节做起,影响车速的成因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躺车有它优势,而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两级传动所造成的链距行程的拉大,复杂的结构而产生大风阻、车身重,启动慢等等这都亟待改进。 我想你这辆车决不是终极产品,只有在试骑中找出影响速度的成因,才有可能装配出最适合你骑行的靓车,期待!以上我之陋见,恐失之偏颇,见谅! —— 阿 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