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五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车轮转动我的青春岁月·(川藏━尼泊尔)258楼更新

[复制链接]
291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0:23: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五点 于 2009-2-9 20:25 编辑


04━14 MU 阴
彭水━━涪陵
骑行里程:144.61 骑行时间:7:44:20
平均时速:18.68 最高时速:57.43

  一觉醒来人比昨晚要好许多,头也不怎么晕了,吃了早饭后就走上几年前走过的路线,好象这条路和以前比起来也没变化,路还是那么宽,隧道也是这样黑,就是能经常在头顶或山的那头看到在修高速公路,以后高速通车后有可能国道就没有之后路况这么好了,在去武隆的路上,刚上路没多久迎面见到两个从重庆过来的车友,相互打听过往的路后就又往前骑。
  没多久在不远处看见个骑着马车的人,一打听才让我想起在去黑水镇的路上,就看到他那些马,因为那时我正在下坡,速度比较快,没来得及刹下车和他聊上几句,现在才知道他在那时车出故障了,正好遇见当地人帮他一起修理又呆上几天,和他聊天后知道他是北京人,马也是在北京买的,一行两人从北京出发准备骑着马走过中国所有的省市,途中也借机宣传奥运,现在已走了大半个中国了,他每天走个50多公里,用两匹好马拖着他的车跟他一起的一匹马,车到了湖南后又加工了一次,后来他的朋友到怀化后有事退出了,留下他独自把最后的一段路走完,他的下一站是去四川宜宾,一般如果要进大城市都绕个远路兜过去,这也是我在路上时遇到的第一个牛人,希望在之后川藏线上能见识更多这类人,好增强个人的眼界和阅历,从中积累点经验,与他合了影就此告别他今天还到不了武隆,而我却能比他早到一天还能继续赶超,毕竟人家用的是畜力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有就不一样了。
  下午的路很顺,上坡稍多于下坡,到快进涪陵城时体力严重透支,在一加油站休息很久,昨天遇见那帮当地车友给我了他们俱乐部电话,因人生地不熟车也有些问题想麻烦他们一下了就发短信过去,想得到他们的帮助,结果他本人不在这给我个他们车行修车师傅的电话,在他们的俱乐部门口等了好长时间!
  想到涪陵大家最先能想的到是他们家的那口又香又辣很下饭的榨菜,这在我之前几次来到此地时也想到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在重庆包括国内都很有名,比如我们通常喝的霍香正气水在中国做的最好最有名的就是太极药业,还有他们这的腊肉也是天下一绝,在军事上有个不被人熟知的核实验的基地和一家兵工厂听说都是在大山深处!
  涪陵也是第一个从重庆市区出发后到的城市,也是长江与乌江汇合的地方,依靠长江能做出很多事业,发展性很大,而且旅游资源丰富如武陵山、雨台山、巴人遗址小田溪、“水下碑林”的白鹤梁等等,而且离武隆天坑地质公园也就80多公里,到重庆主城走高速就40分钟路程!
这次来得充忙本想探访下榨菜的生产工序,起码以后回家也能自己做做看哪怕以后没工作也弄靠买点这个养活自己,但真没多少时间做这样的事只能在吃饭时了解一下。写这也为大家能了解重庆普及大家的地理知识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他们俱乐部对面就是太极集团投资建造的大酒店,看规模好象很气派档次一定很高,要在这住一晚总统房看来可以一直用到拉萨的路费都行了!那师傅来了后马上给我车作了检查,排除了这几天中骑下来的一些问题,还教我该怎么处理,后来又来了几个车友都是中老年人,看来他们这还是老当益壮,年轻人都不好这口。
  这两天因水土不服早上起来都拉稀的,一天就是好几次,拉的我现在每骑车时一接触到座垫时都痛,晚上的那顿饭吃的我一点胃口也没,虽然他们点了不少菜,可还是硬着头皮装作好吃吃了好些。
  包括住在内都是他们俱乐部的人给我解决的,还是要感谢这些朋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292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0:27:34 | 只看该作者








293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0:47:03 | 只看该作者


那车上除了点自己的生活品外、其他全是粮草!睡觉就搭个帐篷在路边,而马就栓在大树边,一天的路程最多也就60多,时不时要给马休息一会,平时除了行走他吃饭全在车上解决,甚至累了还能在车上打个小顿。好象听他说到了目的地之后他打算把两匹马买给当地人,留下的那匹好马准备带回家继续养。


他后面的那匹马,有时候一点也不听话,只要一停下来趁他主人不在时,就偷吃放在车板上的粮食,我那时正巧看到了那匹马偷吃的后果,被那老哥一顿狂拍,如果换成人被他这样打的话起码可以鉴定成三等伤残!


294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0:54:43 | 只看该作者








像这样类型的隧道在这一路上太多了!
那几天都要带着头灯从这经过





我和彭老师
在他们这管比你大的不叫叔叔阿姨之类的
全都叫老师!

295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0:56:37 | 只看该作者

04━15 TU 晴转多云
涪陵━━长寿
骑行里程:71.30 骑行时间:4:51:25
平均时速:14.68 最高时速:48.42

  第二天一早他们俱乐部这一批老年车友送我出城,因为事先做好了功课有位好心的朋友在他们论坛发帖说了我的事纪,从他们周边来了两个年轻点的车友也要送我,出城的路全是50多度的大下坡,还都是连续急下,很多路还都是在市区内,真不知道在这里骑车是什么感受,特别是上坡!我随着他们后面时常穿行在来往开地很生猛的巴士中时不时还会从中突然窜出个人来,在这很能考验自己反应能力和车的质量,我们一行人一路到长江桥下的交叉点,与那俩个来送我车友离别后我们来到新建好的长江二桥上,一通狂拍纷纷用自己的相机与我合影,没想到那两个刚走的车友突然冒出在我身后,着时吓了我一跳,他们本来计划是要去长江对面的一个地方正好出发时间和我走的时间差不多就来送我,没想到他们刚出发看见那路况太糟糕就折返回来想与我一起骑到长寿,正好涪陵这的一位车友昨天已联系好了那边的车友,也会有一批车友会在前方迎接我,也算送我去那算是两边车友间的一种增进联络的方式.
  在骑的过程中还认识了一个朋友,他老婆以前是作为知青到上海十多年,没想到她住的地方就是我住的那个区,还是和他有点缘分的!
与那些老年车友离别后紧接着就开始翻山,那依然是我两年前曾走过的路线,一座看起来不长但路况特别差的山路,因为到重庆的高速公路通了后过往的汽车都已不走那条老路了,如果走高速过的话都穿隧道了 ,这样可以省去不少时间。所以以前的国道已年久失修遭到破坏特严重,上坡几个弯道路都下陷,汽车经过都要改道,还时不时遇到迎面快速下降的车辆,经过的车不知路况都要小心行驶。
  他们俩都是轻装上阵,我一直都比他们要慢一点,在这样的路况下骑行很能提高爬坡和耐力力量素质的能力,像这样类型的山在川藏线上彼彼皆是,是给自己一些热身的机会,到了顶后能看到很早造的一块碑这里就是涪陵与长寿之间的分水岭。下了坡之后一路走走停停,他也在联系那边的车友,已经有一群已经向我们前方的路上迎接我们了。
在快到长寿市时与当地的车友会合,由他们把我们几个领到了市区内,先去了他们的俱乐部休息了一会再安排住宿。晚上去了他们车友经常搞活动的地方吃了水煮鱼,并与他们交流骑车的心得和经验,在饭桌上难免少不了酒,他们轮流打车轮战弄得我都快招架不住,以至于回去的路上都是推着车生怕酒后驾车出点啥事。
296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1:08:33 | 只看该作者
还有部分图在第二页上也有的

左面那个是他们车行的师傅已经有十多年玩车修车经验,在昨天对我的车进行全方位的检验.
右边两位是与我同骑到长寿的本地车友,看来我们都是脚踩仙鹤的仙人,法力无边了呵 呵





涪陵长江大桥










297
发表于 2009-2-9 21:31:39 | 只看该作者
每日一顶!五点好样的!
298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1:39:18 | 只看该作者


上山的路




说是协会其实也就是个俱乐部,因为是个小城地方比较小,在这里玩车的也就这么点人,每天几乎都能在马路上见得到面!(我认为在他们这根本不会丢车,就算丢也能在一天就找到)
他们的俱乐部就挂在里面的这家车行里,那老板也喜欢骑车就认识很多配车玩车的朋友,一来一去就形成了一个小圈子,还有自己的论坛经常会组织活动交流经验和心得,后来就经体委批准在车行边挂了牌,类型也有点类似我们的起点,但他们这只要玩车都要入会,每年都要交会员费,定期搞点骑行活动或骑车的讲座等,还会把车友骑车的照片和一些修车的小常识帖在他们车行内的活动板上。搞的也是有声有色!



好象也是土家族的摆手舞


29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2:3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五点 于 2009-2-11 22:38 编辑


04━16 WE 晴
长寿━━重庆主城
骑行里程:108.01 骑行时间:6:56:48
平均时速:15.54 最高时速:57.43

   在昨天吃饭时认识一个以前走过川藏线的车友,从他那了解许多要注意的东西和当时的路况与环境,走时他还拜托我帮他带一包烟给一处道班上的师傅,是他在骑行途中帮助过他,但后来回去不小心把那联络电话给弄丢了,听说有位从上海过来的车友也要走川藏线,就托我帮他完成这美好的心愿,并能在到了当时打电话给他让他俩能通个电话,看来川藏线上好心人还是很多,只要你真诚地对待别人,那对方也会给你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二天早饭后那哥们就一路护送我出了长寿城,之前的路很烂不太好走他一直告诉我遇到这种路时该怎么办。到前面几公里的小镇上又来了几个车友继续为我接力护送,就此和这位不能同行但给我莫大帮助和鼓励的朋友作告别。从这到主城区前面有三座大山需要翻越,他们想给我能节省点体能,纷纷都骑我的车走上一段,看他们这么好心我也没有推迟,沿路遇到个从新疆开摩托车的朋友,他这次是小范围旅行把中国南部的城市全骑一次,差不多有一万多公里,看他的摩托车就能知道很棒一定经过后期的处理,因为是靠动力传输一天走一千公里不在话下!他说在路上时他很敬佩那些用双脚来帐量土地的人他们才是旅行者中真正的勇士。
  听说之后接着又要翻一座难度不小的山,是我独自上路完成,这是考验我爬坡能力一次重要训练,他们几个下午还有工作在翻完了一坐山后与他们告别!开始了新的征程还是几公里的上坡,这座山叫玉峰山,与上一座比起来有过之而不及。
  中午休息过后就开始缓上了,今天的重庆天气又好的出奇,前几天还是大姑娘相亲羞答答的,可今天老天突然开恩欢迎我进入大城市,艳阳高照,此时更是变本加厉,火热的太阳就照在我头顶,一路爬坡对我体能消耗很大,还晒的我手臂发痛。独自忍受着自然环境对我的摧残,还好有许巍的音乐在深刻陪伴着我当听到813时蓝莲花的前奏时,一下给我充足的能量使我一鼓作气爬上顶峰。
  我一开始还以为下坡的路很好走,没想到那路跟上坡的难度一样,一路与来往经过的卡车交汇对冲时的场景,回想起来现在还历历在目,从下坡后一直捏着刹车就没放过,保持高度警惕,每一次绕之字型下坡时速度太快不得以要把速度降下来才能绕过去,这种情况下很能考验对刹车的控制技术,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川藏线上像这样类型的下坡太多了,而且难度都比这还大,车的行李又重下坡时又有惯性重力加速度没,想让车慢下来也不可能(除非手脚并用)这就需要你对车的掌握和控制。要有快有慢松紧有力,还要看当时情况,随机应变。
  下了坡后没想到又来了个上坡,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打击骑行者的意志力,那块地周边都在开采山石,沿途经过的卡车特多,每次经过都要扬起漫天风沙,好象是在伊拉克一般,自己也包成个土匪样从头到脚没漏一处能近沙石的地方,但也把我蒸成个水煮大虾!进入渝北区后路况就好了很多,在到重庆主城后联系了以前认识的车友到那就要投靠他了。
30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2:53:00 | 只看该作者
左:曾经用时20天完成川藏的牛人
右:协会的老会长





长寿镖局四人组




夕阳下的山城重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