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enn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等等我们的灵魂]——柬埔寨、泰国、澳门随记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2-18 23:11:30 | 只看该作者
音乐配着厦门的景色,舒服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23:42:38 | 只看该作者
凌晨四点半起床,坐上tuk-tuk,吹着清凉的晨风,去等待小吴哥从酣梦中醒来。



赶到小吴哥,天仍是黑压压的一片,打着手电抢占了有利的地形,架好脚架,静候。小贩们也真是敬业,每天半夜起身,出租椅子,卖咖啡,绿茶。

天开始红了,人群一阵骚动,快门声此起彼伏。




刚有些红了的天瞬间就亮了,没有日出。




二十分钟后,太阳才害羞地钻了出来,只是没有了朝霞。




小吴哥的图书馆,左右各一座,精美对称。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00:12:22 | 只看该作者


吴哥对柬埔寨的重要不言而喻,是整个国家的象征,钱币上,甚至国旗上都印着吴哥。通常所称的吴哥窟,即指小吴哥。十二世纪中期为供奉印度教毗湿奴神所建,13世纪后期,变成佛教寺庙。吴它因宏大的规模、完美的对称、均衡的比例、精致的浮雕被称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观之一。吴哥寺是吴哥时代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主殿占地4万平方米,主塔高6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吴哥寺遵循金刚宝座塔形式,三层平台上耸立着五座莲花塔,整座建筑充满向心力和向上的动势。它由东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两翼),正门、三重回廊及以主殿中央尖塔为中心的五座尖塔所构成。除西门外,另三面是假门,佛法认为人死后登西方极乐,因此敞开西门让灵魂得以升天。



晨光照进回廊




拨动光影的窗棂。光线穿透算盘珠子般的窗棂,叫人不由想到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层800米回廊的外侧。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00:43:29 | 只看该作者
小吴哥一层平台周遭长800米的回廊布满讲述宗教故事的浮雕。从西门入口开始逆时针行进,看到的分别是:

(西)库鲁歇特决战(Battle of Kurukshetra)-黑天举起牛增山-猴王波林之死

(南)Suryavarman二世的军队(Army of King Suryavarman Ⅱ),皇帝骑着大象、头戴皇冠,手持斧头带领他的军队(军队、姬嫔、将臣、骑兵、步兵、暹罗雇佣兵,骑着神鸟毗湿奴)在丛林中行军-阎摩审判(Judgement by Yama),描绘37层天堂的享乐和32层地狱的惩罚。

(东)搅拌乳海(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浮雕中最著名的故事,叙述了(右边,92个)天神和(左边,88个)阿修罗联合制造长生不死仙丹的印度传说,并由此制造了曼妙美丽的天女(Apsara)-(大象门)-毗湿奴战胜群魔(Vishnu Conquers the Demons)骑着神鸟伽鲁达的毗湿奴与群魔遭遇并击退来者-

(北)黑天与魔王班那(Krishna and Demon King)描述克里希纳围城捕获魔王,最后还为魔王求情-神魔之战(Battle of the Gods and Domens)刻画诸神骑着自己的坐骑与恶魔对垒-

(西)楞枷之战(Battle of Lanka)描绘印度教民间传说中的罗摩国王协同他的神猴军队与十个头的恶魔罗波那进行战斗的情景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00:59:14 | 只看该作者
[wmv=1,1,1]http://bbs.wwenglish.org:8123/uploadfile/2007-8/200782213192358990.wma [/wmv]




小吴哥遍地可见的猴子




一层回廊与二层回廊间的空地。第二层平台比第一层高7米,周长约430米。这一层的浮雕与第一层相比较多装饰意味,如仙女雕像、莲花蓓蕾等形象。




小吴哥的第三层,呈正方形,边长75米。这是神庙的最高层,四座小塔拱卫中央主塔,象征着诸神居住的圣地须弥山。通向主塔的台阶被称为“天堂阶梯”,高13米,几乎与地面垂直,攀登时必须手脚并用,信徒以此体会天堂之路的艰辛,表达无限虔诚。

1973年,一名法国女游客在攀登中失足跌落致死,她的丈夫悲痛之余捐资在西面台阶一侧修造了扶手。从此这一侧阶梯也被称作“爱情阶梯”。

第三层目前正在维修中,无法攀爬。




二层回廊雕刻精美的门。小吴哥的雕刻大都为浅浮雕。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01:19:1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层回廊中奉祀的神像,大都缺头、缺手和底座,盗匪猖狂得几乎割走了所有神像的头,仅剩正中一座是完整的。




等着和游人合影的穿着传统服饰的当地人。拍摄他们不同付钱,如果合影则是一美元。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01:28:5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层回廊外侧




第三层外围




第二层回廊顶部,有点类似教堂的穹顶。




入口处守护的神兽,有点像狮子,但是所有的尾巴都被齐根割断。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01:43:56 | 只看该作者
拍婚纱照的柬埔寨新人们







39
发表于 2008-2-19 02:03:55 | 只看该作者
最早知道吴哥窟是在高中的英语课本上,课文中介绍小吴哥在丛林中被发现以及修复小吴哥的一些故事。这个寺庙的年代实在太久远,整体损毁严重,以至于连石头都已风化,中国人常说的“海枯石烂”大致如此。课文中配了一张小吴哥在右面莲花池中倒影的插图,可能是由于这张图片中热带丛林中如此规模宏大的石质建筑深深的震撼了我,那张图片现在想来依然印象深刻。几年后,我站在了小吴哥前,重新被他震撼了。

一批人像虔诚的信徒一样,天色未亮时就站在他的面前等着一睹他的容颜。小吴哥前方有左右两个莲花池,课本图片中右边的莲花池已经彻底干涸了,大家都挤到了左边的池边抢占有利地形,期望他的眼神能第一个落在自己身上。曙光来临了,深蓝的天空中,小吴哥挺拔的身姿在晨曦中的身影一点点清晰起来,其上的几座佛塔像利剑一样刺向苍穹,看起来极为端庄、秀丽。千年来,他都这样耸立在这片丛林中,静观着世事的变迁。

规模宏大的石质建筑群、高耸的佛塔、陡峭的台阶、精美的浮雕等等无一不透露着古代吴哥人对神的崇敬。木质的建筑不够厚重就用石料,虽然建筑所在地有大量优质的木材可以利用,而石料要从50公里以外运过来;神的居住地要高高在上,吴哥人便在一片热带雨林中完全用人力造出了65米高度的主塔供奉神灵,使神能俯视芸芸众生对他的膜拜;通往佛塔的台阶达到了75度,这阶梯不止陡峭,每一阶面都很窄小且高度大,朝圣者便得四肢并用攀爬,象征五体投地对神的尊敬 ,即便当时的国王也要如此攀爬;用800米长廊的浮雕来描述神的事迹,使神的事迹永远流传。吴哥人对于神灵的崇敬已经达到了骨子里,他们的生活围绕神灵展开,神灵是他们的主宰和庇佑者,吴哥人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

吴哥人建了大量的寺庙,期望神的保护,但此后时间不长,盛极一时的吴哥王朝就被泰国人所灭,后来整个吴哥窟便陷入了热带丛林中。神灵们过了几百年与世隔绝的清静日子,虽然居住场所由于长期无人修缮越来越破败,但也乐得自在,免得看着此后红色高棉对同胞的杀戮但无力化解而悲伤。

十年前,高棉人的内战终于结束了,虽然国内还有大量的地雷威胁着高棉人的生命,但毕竟国家在重建了,和平来临了就有希望。吴哥窟的神灵们现在正见证着这个国家的复苏,没有吴哥窟,柬埔寨吸引世界的眼光就少了很多,柬埔寨目前的支柱产业旅游业便无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吴哥窟的神灵们正帮助着这个曾经多灾多难的国家迅速发展并迎头赶上。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02:07:16 | 只看该作者





巴戎寺建造于12世纪末,佛教。是大吴哥王宫的正中心,四个城门的中轴线就是以它为重心。它也是王宫的制高点。犹如一座拔地而起的山,49座佛塔如同山峰连绵耸立,中间一座即是顶峰,其余48座如众星捧月般全部簇拥在它的周围。庙宇的建筑结构相当复杂,经多次重修、改建和增建,现在的建筑事实上是由两座不同时代和造型的寺庙叠加而成的。欣赏巴戎寺的浮雕应从东入口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观赏。
四面佛:49座佛塔顶都刻有巨大的四面佛,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厚唇,宽鼻,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浮雕:内层回廊主要为神话和宗教故事,而外层回廊则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从战场厮杀到生产劳动、集市贸易的生活图景应有尽有,这样世俗化的雕塑题材在吴哥建筑群中是非常少见的。以巴风寺为中心,两面延伸出去几百米曲曲折折的围墙,高两米多到三米,一侧主要是各种与大象有关的场景,如拐角处全都是三象头提起莲花,还有大象负重、象兵、与怪兽的战斗等等;蛇墙说是蛇墙,上面却主要是多头蛇那伽的死对头假楼罗。那伽虽然是印度教的神怪,但因为在佛教里有佛陀悟道时七头那伽以身挡雨的典故,在盛行佛教的东南亚是非常多见的。在蛇墙的结尾处,有一层四面环绕的结构,内外两层墙,墙和墙之间挨得很近,分上中下三段刻满了神像、侍女像、那伽像。





巴戎寺全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