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3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训练与比赛间的不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1 22: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训练尽管强度再高,还是没有办法取代比赛的:
1。比赛时不会有逐渐加速热身的机会。
2。比赛时没人会放慢速度,好让你跟上。
3。比赛时不会有彼此礼让的风度表现。
4。比赛时没人会在意你是否会摔车。
5。比赛时卡位;插队;恶意阻挡;恶意压车无法避免。
6。比赛时高速过弯,是争取好成绩的必要风险,而训练时你是绝对不会这么冒险的。
因此,只要有机会参加比赛,一定要把握机会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07-11-21 22:25:22 | 只看该作者
可惜冬天没比赛
3
发表于 2007-11-21 23:45:1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0楼蓬莱仙翁2007-11-21 22:14发表的:
  训练尽管强度再高,还是没有办法取代比赛的:
1。比赛时不会有逐渐加速热身的机会。
2。比赛时没人会放慢速度,好让你跟上。
3。比赛时不会有彼此礼让的风度表现。
4。比赛时没人会在意你是否会摔车。
.......


要说训练和比赛的区别,也许还能举出更多。江sir想说的也许是比赛经验只能在比赛中积累吧?也许比赛风度也是要靠比赛来学习和磨练。

但是,比赛经验和风度是不能赢得比赛的。就我的理解,如果要打个比方的话,比赛就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训练则是水下的部分;训练是本,而比赛是皮,比赛经验只是皮上的亮光而已。孰重孰轻,不言而喻。有针对性的,高水平的训练,即使不是赢得比赛的全部答案,也是其最主要的部分。
4
发表于 2007-11-21 23:55:30 | 只看该作者
记住  比赛时团队是最重要的~~~~~
一个团队不在乎有多强的队员  在乎的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和友情有多深~~~~
5
发表于 2007-11-22 00:12:4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楼小钰2007-11-21 23:55发表的:
记住  比赛时团队是最重要的~~~~~
一个团队不在乎有多强的队员  在乎的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和友情有多深~~~~

你说的很对。但比赛时的团体配合同样是团队训练的结果,比赛时的战术运用不过是训练科目的组合而已。所以,还是那句话,训练为本。我们的问题或者说弱点--以我的观点--主要在于训练,而非其他外在因素。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19:23:09 | 只看该作者
我绝对同意小李所提训练为本的说法,不然我自己每天在那儿骑啊骑啊的,不是脑袋烧坏了吗?
但是比赛时气氛紧张;秩序混乱,每个车手都自顾不暇,甚至于思考反应迟钝,一不小心或是稍有迟疑,可能就出事了。
比赛时高速过弯,压弯;跟随;阻挡;卡位;在大集团中人挤人、肩碰肩;比技术、比胆识,这些在紧要关头,可能是决定成绩的关键,平时的训练是无法模拟出来的。打几个比方:
李军在这次比赛中,由于太紧张了,误把我看成是竞争对手,结果大水冲倒龙王庙,自己人拖倒自己人。后来还少算了一圈,提早冲刺,而与冠军绝缘。李军比赛经验够多了吧,还会有这种意外,更何况经验不足的人呢!
小刚个人能力在所有精英组选手当中,算得上前几名了,但由于经验不足,胆子不够,活生生硬被挤出十六名之外。
小李,你在上海联赛时,由于过弯技术及控车技术不稳,结果就出了令人遗憾的摔车事件。
我想要强调的是,上海周遭的大型比赛实在是少得可怜,有机会可以比赛,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训练天天可以训练,但比赛一年就这么几回。训练是为了比赛作准备,而且比赛绝对不是训练的组合,比赛时的变数太多,赛前的沙盘推演,经常与实际情况完全搭不上,选手经常必须随机应变,而这些需要经验的累积。
真正比赛时,大集团是甩不开的,冲刺经常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到时候上面所说的临场应变及经验是绝对必要的,想要避开这些事,除非一开始就突围,一个人单飞,但这是不实际的。训练到了一个阶段,车手与车手之间的差距不会太明显的。
我写了这么多,就是要鼓励你多参加比赛,就算是上海联赛也好,没听过那个车手是秘密训练,一出场就技压群雄的。
7
发表于 2007-11-23 12:38:1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5楼蓬莱仙翁2007-11-22 19:23发表的:
我绝对同意小李所提训练为本的说法,不然我自己每天在那儿骑啊骑啊的,不是脑袋烧坏了吗?
但是比赛时气氛紧张;秩序混乱,每个车手都自顾不暇,甚至于思考反应迟钝,一不小心或是稍有迟疑,可能就出事了。
比赛时高速过弯,压弯;跟随;阻挡;卡位;在大集团中人挤人、肩碰肩;比技术、比胆识,这些在紧要关头,可能是决定成绩的关键,平时的训练是无法模拟出来的。打几个比方:
李军在这次比赛中,由于太紧张了,误把我看成是竞争对手,结果大水冲倒龙王庙,自己人拖倒自己人。后来还少算了一圈,提早冲刺,而与冠军绝缘。李军比赛经验够多了吧,还会有这种意外,更何况经验不足的人呢!
小刚个人能力在所有精英组选手当中,算得上前几名了,但由于经验不足,胆子不够,活生生硬被挤出十六名之外。
.......

我明白江sir的意思。呵呵,我今年没有参加比赛,一方面是因为受伤的关系,另一方面对大组赛仍心有余悸。过弯和控车是我的弱项,我还需要更多的专项训练来熟练掌握这方面的技术。

要想在比赛中出成绩,我们这个团队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不只是增加比赛经验,或者例行训练而已。我想下次见面我们可以详细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新赛季现在就开始了,我们需要为明年尽早规划。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11:00:2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6楼roy2007-11-23 12:38发表的:


我明白江sir的意思。呵呵,我今年没有参加比赛,一方面是因为受伤的关系,另一方面对大组赛仍心有余悸。过弯和控车是我的弱项,我还需要更多的专项训练来熟练掌握这方面的技术。

要想在比赛中出成绩,我们这个团队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不只是增加比赛经验,或者例行训练而已。我想下次见面我们可以详细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新赛季现在就开始了,我们需要为明年尽早规划。
我个人觉得下坡是训练过弯技巧的有效方法,还记得你在安吉山训时的惊险画面吗?有机会咱们多去锻炼锻炼,一回生、两回熟,抓住窍门就好了。
明年的训练计划,我相信你已经有谱了,我很乐意聆听你的想法。
9
发表于 2007-11-24 18:58:2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7楼蓬莱仙翁2007-11-24 11:00发表的:

我个人觉得下坡是训练过弯技巧的有效方法,还记得你在安吉山训时的惊险画面吗?有机会咱们多去锻炼锻炼,一回生、两回熟,抓住窍门就好了。
明年的训练计划,我相信你已经有谱了,我很乐意聆听你的想法。

下坡确实是练习高速过弯的好办法,不过平时没这样的机会。另外我觉得在弯道较多的地方绕圈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比如紫竹科技园。

安吉山训是锻炼肌肉耐力和力量的好地方,下次有机会我一定去。

明年的计划我有了一些想法,还需要和大家一起商量定夺。
10
发表于 2007-11-24 19:56:38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有和大家一起训练了,如果冬训多的话,还是多和大家出去训练,为明年的比赛打底~车子装备也要提升了,一个冬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