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春鐵馬向前行> 转一个馬英九的游记哈,文笔不错的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21 21:2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望樸實勤奮的人民(2007.5.15之一)


馬英九口述,羅智強整理

2007.5.15於彰化田尾





邁進第五天的行程,天剛亮,同行的隊友們已經開始準備旅程所需的各項裝備,一趟看似簡單的鐵馬行,背後卻有許多人正在默默付出、打拼,就連旅途中替我們加油、打氣的陌生朋友們,也給了我們莫大的鼓勵。

出發時,我們站在奉天宮濟公廟的廣場前,熾熱的陽光灑落在我們深愛的土地上,我不禁回頭望著莊嚴的廟宇以及那群樸實、熱情又勤奮的人們,心底的感動是無法言喻形容的。利用這個機會,我要向我的夥伴還有支持我的群眾說聲謝謝,台灣就是需要這種「簡單、樸實、熱情、善良」的人民力量,才能讓這座生養我們的美麗島嶼繼續前進。

四十度高溫烘焙出南台灣特有氣息


鐵馬車隊出發後沿著安靜的鄉間道路前行,近四十度的高溫將空氣烘焙成南台灣特有的氣息,熱風吹拂著每個人的臉頰,汗水不斷的從大夥兒的身軀滲出,這趟旅行的辛勞非外人所能想像,偶而我會回頭察看大家的情況,卻意外的發現,身旁一望無際的青翠農田在藍天的俯視之下,竟有種無法取代的存在感,就在這個時刻,被汗水溽濕的胸口有股莫名的感動緩緩起湧……





不疲憊的心,愈騎愈勇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周遭裡,有許多值得細細咀嚼的事物等著我們去發掘、去接觸,雖然長途騎單車多少會有點痠痛,可是我的心一點也不疲憊,反而愈騎愈快,愈騎愈勇,為的只是想用自己的雙手接觸一個又一個的可愛群眾,用自己的耳朵傾聽每個鄉鎮村落的真實聲音。尤其當我們抵達嘉義太保保安宮時,地方居民熱烈的迎接車隊成員,真摯的情感化作馨香的茶水滋養每一位同仁,霎時間讓我們感覺到鐵馬行腳確實是有價值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21:29:03 | 只看该作者
風的犒禮,喜極而泣的成就感(2007.5.17之一)


  馬英九口述,羅智強整理

2007.5.17於苗栗市

  由於昨天在台北有幾個行程與會議,忙到了午夜十二點才回到台北家中,今天清晨五點五十分,便驅車從台北南下,和鐵馬團隊的車友們會合,從台中慈惠堂出發。




大度山與火焰山:等待挑戰的巨人


  在行程的前六天中,黃進寶老師即曾不斷提醒,第七天是最艱辛的一段路,因為要翻越大度山與火焰山,這二段「好漢坡」,對車手來說,是極大的考驗。這兩座大山,猶如二個巍峨的巨人,等著我們挑戰他們。黃進寶老師說,大度山這段路程約八公里,從海拔九十五公尺,爬升到海拔兩百四十五公尺,而火焰山則從海拔十公尺爬升到海拔九十五公尺,但相較起來,由於火焰山的連續坡路較長,其中一段坡路長約五公里,相對於大度山的坡路,難度更高。




何不加入我們傾聽土地?


  不知道是不是心中先把難度「想高」了,實際騎起來,卻覺得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以大度山的坡路為例,我們原本預期以時速十二公里的速度爬升,但實際上時速卻達到十六公里。比預期的速度快了大約百分之三十。甚至由於速度比預期快,行進的進度超前,我還得以挪出時間,騎單車增加二個行程,使得今日的里程數比表定多騎了近十公里。更有趣的是,由於車隊的速度太快,從台中慈惠堂出發的我們,竟比預定時間提早了將近五十分鐘,就行抵紫雲寺,還害得想在紫雲巖抗議我的民進黨民代「遲到」,當他們集結「開講」時,我已進入了紫雲巖,沒能當面「攔截」到我,來抗議的民進黨人士還不滿表示:「恁攏沒準時!」也算是趣事一樁。有的車友調侃說:「下次請早。」我倒是在和地方民眾座談時,邀請這些嗆聲的民進黨人士,不妨加入我們一起騎單車。這絕不是嘲諷,我是真的很希望他們可以加入我們,一起去感受那種日曬雨淋,「辛苦卻暢快」的「樂苦行」,和我們一起彎腰傾聽人民、傾聽土地,一起來愛台灣。




大雨搧走了夏天


  在車隊出發時,台中落下了傾盆大雨,雨下的又大又急,但車友們的臉上卻仍是充滿著高昂的鬥志。我笑著和大家說:「反正一樣會全身濕透,被汗水浸濕或者被雨水淋濕,差別也不大。」但實際走起來,才發現,在雨中長程騎車,也別有一番景緻意味,而且大雨瞬間沖走所有的暑氣,讓我想到林德俊先生在《老街》這首詩中,詩末的那句俏皮生動的詩句:「好像又要搧走一個夏天。」

  到了下午,龍王收雨,太陽露面,再度感受到烈陽刺膚的威力,說真的,我還真是比較「懷念」早上的飄飄的雨絲。而且跨越到火炎山的這一段路,坡度較陡,坡路也較連續,高溫加上長坡路,這樣的體能挑戰,對許多初次騎車長征的人來說,真的是一種極限的挑戰。




喜極而泣的真性情


  其中一位車友,攻上坡頂時,感動得流下淚來,他覺得很不好意思,但他真的很感動,他一直懷疑自己做不做得到,但他真的做到了,他還特別要我不要告訴其他的人。我告訴他,這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在感動的時候流淚,在開懷的時候大笑,那是真性情。而且我完完全全能理解他的感受,我告訴他,我也曾經因為類似的事情掉過眼淚。




原來我們做得到!


  一九九二年,我第一次跑完四十二公里的馬拉松時,通過終點的那一刻,我和一位結伴而跑的朋友,當場相擁而泣。在路途中,無數懷疑的聲音在腦海中浮起:「我做得到嗎?我做得到嗎?」在體能負荷達於極限,甚至連腳都跑到抽筋了,我真的懷疑自己跑得完。但當我和那位咬著牙、忍著痛,用蹣跚的步履,卻終於能在時限內通過了終點,我真的很難形容那種感覺,從那其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新的自己,我們對自己有了更新的認識、更新的詮釋,我們發現,原來我們做得到!原來我們做得到!這種英語世界中所謂「can do」的精神,是很多人能夠成功的關鍵。當此之時,任何人都會喜極而泣的。我們領了一張「跑完證書」,但卻比拿到任何一座冠軍獎盃,更讓我感到驕傲!所以,我完全能了解那位車友的心情。




身體彷彿被風融化


  坡路雖陡雖難,但正因為陡和難,在「登頂」時,那暢快得意的感覺,真不是筆墨所能形容。而且,「登頂」後,除了成就感以外,那位不斷出題目、給挑戰的「路」兄,還會給我們一個天大的禮物,在大度山那一段路上,上坡時我們花了近二十分鐘,但下坡時感覺上騎了好久,完全的放鬆、完全的奔馳,容我用最通俗的話來形容這種感覺,真的只有「爽」字可以形容。感覺像飛起來一樣,我們的身體就好像被風融化掉一般,所有的重量、所有的負擔,全部煙消雲散。因為下坡路實在太長了,我們甚至會出現「幻覺」,認為這涼風拂面的輕快感,會永遠持續下去。

  特別是在火焰山的下坡路段時,我飇出了這段單車行腳的「極速」:每小時四十六公里,當時我還對車友開玩笑說:「不會有警車來追我們,開我們超速罰單吧!」當然,這是玩笑話,這樣的速度當然沒有違規問題。

這也讓我想起我在台東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時,曾騎出每小時五十三公里的個人極速。當時的我,真是驕傲的不得了。比賽後,我還跑去問得第一名的選手,他這一趟的極限是多少,他告訴我他的最高時速是七十五公里,我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真是無法想像的速度。那位選手還告訴我,因為他的車速太快,還追撞了在前方引導的警車呢!騎得出這種速度,難怪會拿到第一名。




努力前進,天必有償


 一路上不管是滂沱大雨、毛毛細雨;不管是大晴天、暴雨天還是多雲天,在這一趟充滿驚奇的旅途中,我們把汗水與淚水留在台灣的土地上,我們把感受與感動收在心靈的行囊裡。前進!前進!前進!就像大肚山與火焰山在我們窮竭力量登上坡頂後,大方地用「風」做為犒禮,給了我們長長的下坡路,讓我們享受那乘風飛騰的喜悅與快感,我知道,只要肯努力、能付出、有誠意、能執著,天必有償,不必在意流言蜚語,所有的問題,沿途民眾已用熱情揮手、熱烈掌聲,給了我們答案!

(待續)





小啟:


要向各位網友抱歉,每天聽馬英九先生口述心情至少四十分鐘,馬先生的感想「太過豐富」,我在第二天做日記整理時,就已經跟不上了。加上日間還有許多新聞聯繫的事務要處理,因此整理進度嚴重遲延。但與其「苦追不上」,我決定改變作法,先寫「最新的」日記部分,以便讓網友即時掌握馬先生的最新動態,其他的部分,因為筆記還在,只能日後慢慢整理。這一點我已向馬先生說明,他也同意這樣比較能維持文章的新鮮感。

唉!馬先生不但單車騎得讓人追不上,連口述日記內容都多得讓我追不上。

努力坐在小巴士上整理日記到暈車快吐的 智強 敬上
3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21:29:26 | 只看该作者
除了感動,更覺得肩頭一重(2007.5.17之二)



  馬英九口述,羅智強整理

2007.5.17於苗栗市



  繼續向著苗栗的方向前進,騎到第七天的我們,似乎開始有和單車連成一體的感覺,二個輪子,就好像從自己身上長出來的雙腳一樣,只是自然地轉動、自然地承載著我們身體、夢想快速地向前方奔馳。

  有人問我,十八個小時不眠不休,累不累?是怎麼做到的?




凝成磐石一般的情感



  問我累不累?說不累是騙人的,但確實是愈來愈不累。因為對自己身體愈來愈瞭解,騎車的技術愈來愈純熟,負擔感、疲憊感就會迅速遞減,而原本有時會被負擔感、疲憊感分散掉的注意力,也得以更有效率地凝聚起來,讓我可以用來更仔細地觀察、體會身邊人事景物的變化。

  至於有人說我是鐵人,不解這樣的體力從何而來?如何辦到?我會請這些提問的人看看我身邊的車友,這一群夥伴們,意氣風發,懷著呼山不來,我就去山的豪情,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經過這七天一起經受風吹雨打,那凝固成磐石一般的情感,就是我力量的來源。




海鮮泡飯、米粉湯、蚵仔泡飯-超「貴族」的美味



  早上車隊攀過大度山,我們來到紫雲巖用午餐,有件事情是非提不可的,那就是紫雲巖為我們準備的蚵仔泡飯、米粉湯和圓仔湯,真是超讚的!東西本來就好吃不說,大家一個上午將體力幾乎掏空,胃口當然也就特別好,吃起蚵仔泡飯,都大呼過癮!我想了想,忽然覺得,有人說我們是「貴族鐵馬團」,也不能說沒有道理,以我們吃的中餐為例,在台南柳營的劉家古厝,大夥在布棚下一起吃鄉親準備的大桶米粉配魚丸湯,雖然平均算起來,一個人大概吃不到廿、卅元,但論起美味,卻是一點都不寒傖,每個人都大碗大碗、狼吞虎嚥地大啖香噴噴的米粉,除了當地獨特的米粉料理一流以外,對大量消耗體力後的鐵馬團隊來說,饑腸轆轆,更使得米粉的美味感以倍數加乘。又如同在屏東東港的東隆宮,大夥兒在烈陽下一路奔馳後,吃到東隆宮準備的海鮮泡飯,新鮮的米飯,直接淋上香味撲鼻、料多實在的海鮮湯料,味美可口到了極點,我連吃了二大碗。而在紫雲巖吃的蚵仔泡飯也是一樣,好吃得不得了。那簡簡單單的蚵仔泡飯、海鮮泡飯、圓仔湯、炒米粉和魚丸湯,比起世界上任何的山珍海味、比起燕窩魚翅好吃十倍不止。

  從這一點,我得到了二個結論,第一,想要吃「人間美味」嗎?跟著我們騎單車縱走台灣一趟,我拍胸脯保證大家餐餐都會吃到無與倫比的「豪華大餐」!第二,原來我們真的是貨真價實的「貴族鐵馬團」,因為對那些坐在冷氣房裡,沒有經歷那種超限的體能挑戰的他們,永遠不知道炒米粉可以美味到什麼境界、蚵仔泡飯可以好吃到什麼境界,也永遠不知道,在一天的體力完全燃燒後,睡在一天只要一百廿元的香客大樓裡的簡便床鋪上,會睡得多香多沈。「吃得比我們差的多」、「睡得也比我們差得多」的這些名嘴,說起來,他們是真的有資格說我們是「貴族鐵馬團」!




調車回頭的衝動



  不過,雖然,紫雲巖的蚵仔泡飯很好吃,但可能是稀飯的緣故,很快就消化了,大家上路後二小時,就發現肚子又開始呼嚕嚕地亂叫一通,真有一股把車調頭,再奔回紫雲巖,再多扒幾碗蚵仔泡飯的衝動。

  大家越騎越勇、越騎越上手,速度加快的結果,今天進度明顯地超前,而這也使得我了卻了一樁心事,因為昨天我原來答應參加一位友人父親的公祭,但因為行程太緊,實在抽不出時間,只能打電話向那位友人致歉。但今天由於速度快、進度快,勻出了額外的時間,我便特別騎車多騎了十公里的路程,到友人父親的靈堂親自上香,看著我騎著單車來祭拜他的父親,友人十分感動,而我也感到安心釋懷。




請教各位網友一個問題



下午我們來到大甲鎮瀾宮參拜媽祖,接著我遇到一位阿嬤,這位阿嬤高齡九十七,非常非常的好福氣,五代同堂,全家有一百五十三人住在一起。因為輩份差上四代,輩份最小的孫輩甚至不知道用什麼稱謂來稱呼老阿嬤。後來,我請教一位朋友,她說,應該叫做「祖太」,也就是高祖母的意思。我也想順便用這個問題請教各位網友,是否也有五代同堂的情形?各位在家裡如何稱呼隔四代的長輩,國語的稱呼、閩南語的稱呼以及客家語的稱呼分別是什麼呢?阿嬤不但高齡好福氣,更是精神矍鑠、神采奕奕,一直很愉快地和我聊天。




做好定位,區隔「渡假」與「觀光」



  晚上,我們來到苗栗公館的荷塘居,與苗栗縣河川生態保育協會、苗栗縣黃金小鎮協進會、牧羊人之家等環保朋友與社區朋友一起針對河川生態、社區發展與、青少年關懷等問題,進行互動討論。我們針對苗栗地區有關盜採砂石,盜賣林木,河川的污染等等問題,交換了許多意見。長期投入社區營造的朋友,則針對72號省道開通後,交通改善的結果,旅客反而出現過苗栗而不停的現象,讓公館、苗栗市出現邊緣化的情形,社造朋友對此提出了黃金小鎮的構想,而我也再次提出我的宏觀觀光政策,透過大幅放寬大陸觀光客來台的人數,發展觀光,但我也提出的我對苗栗鄉親的意見,我覺得,苗栗要發展與日月潭等地區隔化的觀光主題,不必設定與日月潭等較著名的台灣名勝搶生意,倒是可以考慮爭取「第二次」來台的遊客生意,發展安靜、清幽、悠然閒適的環境,吸引「定點長住型」的遊客,在苗栗做數日或數週的盤桓,發展有特色的觀光主題。換言之,不妨試著爭取「渡假」而非「觀光」的旅客。渡假指的是靜靜地在異鄉待上一段時間,休息或品味異鄉風情,而後者則是短程的周遊,觀覽名勝。以苗栗為例,就可以依著地方特色,以溫泉浴或採草莓作為「渡假主題」,吸引外國遊客到此長住。

而針對地方財政陷入困境,連帶使得地方建設受到影響,形成地方發展的負面影響,我也提出「提撥一千億元做為地方財政重建基金」的政策,地方要發展,必要從改善地方政府的財政體質著手,否則地方政府財務不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則很多問題都很難解決。




牧羊人協會輔導中輟生的用心與創意



  另外,令我相當感動的是牧羊人協會為輔導中輟生所付出的努力,教會每年都會舉辦21天長達1,260公里的環島單車行,希望透過一段充滿挑戰的風雨之行,重新培養中輟學生對人際、對社會的信任,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這真是很棒的做法,透過單車行培養出革命情感,的確可以使得中輟生發掘新的自我、定義新的自我。真的是非常有意義,也非常有創意的作法。牧羊人協會告訴我,舉辦這樣的單車行,即便以最省的方式,三餐吃最簡單的,晚上借用學校教室,課桌拼一拼就可以睡了,這樣廿一天,三十人左右的行程,仍要花掉一百萬元。




除了感動,更覺得肩頭一重。



  聽到這些朋友紛紛雜雜的感觸、想法,他們以實際行動付出對台灣的關愛。我深刻地覺得,台灣等待我們去做的事實在太多太多了,而我們的國家卻又停滯的太久太久了。許多原本是政府本分內的事,或者是政府應該要幫忙分擔的事,政府不做、視而不見的結果,就只有靠發人民自發的愛人與愛鄉之情,用微小的力量,去保衛家園、幫助弱勢。這些人才是台灣的勇士!看到他們,我除了感動,更覺得肩頭一重。
4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21:30:3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些比较政治....不转了哈~  


http://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maying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