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开灯,人造光源有可能导致乳腺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5 10:4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开场白:
     看来我的直觉一直对正确的,在公司我喜欢做在朝窗户的位子,或者就不喜欢开灯工作。这篇文章告诫所有工作的人们,在工作的时候如果可以不开灯就到有足够光的地方工作,如果能选择就尽量选择可以户外的工作。看来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几率增高的原因找到了!!!

      西班牙《趣味》月刊11月号文章,题:未来的灯光(作者 米格尔·安赫尔·萨巴代尔)转自参考消息

  1824年,在美国纽约州的特洛伊建立了“伦塞勒理工学院”,该学院设有“照明研究与教育中心”,专门进行照明技术研究。该中心的科研负责人纳德拉贾·纳兰德朗指出,尽管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霓虹灯五光十色,但“照明德基本技术只有两种,即白炽灯和荧光灯。所有照明技术德革新都是建立在这两种技术之上的。”

  不过,近来科学家对于发光二极管这种旧有照明技术的开发使用原有的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半导体装置,当有电流通过时就能辐射出光芒。

  这种固态光源正不断得到发展,在汽车尾灯等照明装置中已被普遍应用,下一步无疑将应用在建筑物照明中。发光二极管灯泡有许多优势是普通白炽灯和荧光灯无法比拟的。它电压低,热量低,因而十分安全。此外,它能够节省50%以上的电力,并且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并不是传统的钨丝受热发出光芒,所以它的寿命更长,比白炽灯泡长50倍。根据美国能源部的估算,今后20年,由于对发光二极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在电力消耗方面将可节省1000亿美元。

  照明与健康

  探究光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是“照明研究与教育中心”进行的最有意思的研究。研究人员格罗斯·菲盖罗发现,蓝色系照明光对控制人体睡眠周期、调整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生物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格罗斯说:“昼夜的明暗交替帮助我们调整自身在一天内的生物钟。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我们的昼夜节律生物钟还是会继续运作,但节律会周期会略超过24小时。”她发现昼夜节律生物钟对蓝色尤其敏感。她的科研小组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在睡觉前接受几个小时的蓝色发光二极管的照射,睡眠质量就会改善。她还指出,这种蓝色光对于那些在没有窗户的办公环境中工作的人也有好处。该中心还通过研究证实了20多年前关于人造光纤和癌症之间关系的一些猜想。1987年,肿瘤医生理查德·史蒂文斯曾经提出自己的猜测,认为电光的试用有可能是导致乳腺癌的因素之一。自此就不断出现关于这个猜想的各种证据,所有证据都表明长时间接受人造光线的照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抑制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抗癌物质的分泌,这种物质对人体抵抗多种癌症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子晶体

  另一个照明技术创新领域是对光子晶体的研究。要认识光子晶体首先要了解深海中的一种名为“海毛虫”的刺毛低等海生无脊椎动物。直到2001年,这种动物身上的刺毛所发出的耀眼的彩虹还是一个谜。牛津大学海洋生物学家安德鲁·帕克研究后发现,“海毛虫”的刺毛是由为数众多的六角柱体层层叠积形成的晶状构造物,其结构与晶体十分类似。研究者此后又陆续在蝴蝶、谷象、孔雀等动物身上发现了类似的微结构。

  光子晶体最简单的形态是具有一个线性结构的“布拉格晶体”。1887年英国人洛德·瑞利首先对其进行研究,100年之后美国加州大学的伊莱·雅布洛诺维奇和萨吉·约翰的研究结果使得这一长期隐藏于人们视线之外的领域引起了物理界的关注。如今光子晶体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光学纤维、纳米激光器、无线电天线、极白涂料的制造中。未来10年,光子晶体有可能像上个世纪的半导体那样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06-12-7 17:14:18 | 只看该作者
找爱迪生去。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7 18:37:48 | 只看该作者
靠.他可不负这个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