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孙髯翁《金沙江》 劈开蕃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 波摇日月苍藤细,沙走雷霆白昼昏;倒峡翻浪自今古,更从何处觅江源。 按照常规的徒步路线,我们本无缘得见上虎跳石的风貌,不过误打误撞,让我们的错误有了这样的收获。上虎跳的旅游已开发得相当完善,有修好的栈道一路通到谷底。入口处有一停车场,一辆辆满载游客的旅游巴士在此停车,“虎跳峡”这三个字在此处显然已不再意味着神秘与艰险。一路下到谷底,终于有机会近距离地打量这块传说中的虎跳石。这里是长江上游金沙江最狭窄处,由于陡然的落差,黄浊的江水咆哮着从峡口奔腾而下。虎跳石孤零零地岿然屹立在江心,经受着江水的肆虐。汹涌湍急的江水在经过虎跳石后怒吼着猛然跌落,形成一个一个的漩涡,水花四溅,震耳欲聋,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强烈冲击。
由于路线判断错误,在Happy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在网上找不到任何功略的公路版徒步虎跳。我轻怨:“Happy,盘山公路是用来开车和骑车的,不是用来徒步的。”不过最后还是乖乖地,任劳任怨地走完了全程。当然,也正是由于这次意外的错误,让我们有机会与上虎跳石和中虎跳石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几十公里的公路一眼望不到尽头,连我都有了骑车的冲动,毕竟,两个轮子滚起来比两只脚省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