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app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寻香格里拉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23:18:48 | 只看该作者


42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23:20:32 | 只看该作者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
人间最殊胜的净土,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

在香格里拉总喜欢不停地抬头,因为每一次抬头,看到的天空都是不同的。此刻的云朵在夕阳的余晖中呈现出瑰丽的玫瑰金,镶嵌在宝蓝色丝绒般的天幕中,散发着隐约而含蓄的落寞贵气。铜奔马在暮色中扬蹄欲驰。

foto_16_17_nEO_IMG.jpg (46 KB, 下载次数: 44)

县中心的铜奔马

县中心的铜奔马
43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23:21:29 | 只看该作者
噶丹松赞林寺,又名归化寺,是云南藏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外观布局酷似布达拉宫,因而也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拾级而上,鳞次栉比的建筑、寺庙渲染出了雄浑与庄严。赭色的高墙、绛红的墙饰、黑亮的窗棂、镏金的顶饰、湛蓝的天空,一仰头,色块的强烈撞击猛地填满了胸腔,让人舒不出气来,莫名地被感动到发不出声。

foto_17_08_nEO_IMG.jpg (67 KB, 下载次数: 46)

foto_17_08_nEO_IMG.jpg

foto_17_14_nEO_IMG.jpg (96 KB, 下载次数: 52)

foto_17_14_nEO_IMG.jpg
44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23:22:21 | 只看该作者


非庙宇建筑的墙头都覆着草皮,茸茸的绿藓、不知名的野草和野花在墙头随风悠然曼舞;墙角和山墙断垣处齐人高的蒿草顽强挺立着,愈发显得沧桑与荒凉。细看,所有的墙上近顶处都有尺来长的不规则的洞,那是善良的僧人给鸟儿预留的巢。

未标题-1 拷贝_nEO_IMG.jpg (128 KB, 下载次数: 51)

寺壁彩绘

寺壁彩绘

细节 拷贝_nEO_IMG.jpg (117 KB, 下载次数: 44)

细节 拷贝_nEO_IMG.jpg
45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23:22:48 | 只看该作者
金碧辉煌的松赞林寺突然出现一处废墟,不由让人驻足,没有修缮,也没有重建的迹象。北京的圆明园、柬埔寨的吴哥窟、古罗马的角斗场、庞贝古城、玛雅文化遗址,废墟的沧桑固执得就像一条条烙在地球上的伤痕,总叫人动容。

未标题-1 拷贝_nEO_IMG.jpg (89 KB, 下载次数: 46)

废墟

废墟
46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23:23:14 | 只看该作者
穿着红袍和黄衣的不一定是喇嘛,也有可能是杂巴。杂巴就是未正式出家的喇嘛,等级较喇嘛略低。照片中的两个想来该都是喇嘛吧。

年轻的喇嘛驼着背在用力涮锅,丝毫不理会对准的镜头,可能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老喇嘛慈眉善目,目光洞悉而又深邃,不由为之而驻足。老人的智慧与阅历,向来令人尊重,何况又是这样一位成天诵经念佛,参透世事的喇嘛?他的经验和经历,在与天地,与自然共存的生活中,必是宝贵的知识。

foto_17_12_nEO_IMG.jpg (77 KB, 下载次数: 46)

foto_17_12_nEO_IMG.jpg

foto_17_13_nEO_IMG.jpg (70 KB, 下载次数: 55)

foto_17_13_nEO_IMG.jpg
47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23:23:40 | 只看该作者
刘曼卿《康藏轺征》——
草原尽头,刚见一片巍峨建筑,横亘于山麓之下,则著名之归化寺也。寺为清廷所敕建,外墙尽染赭色,正中大殿,屋顶为赤金镀成,灿烂寺目。中有喇嘛千余人。

寺外的草原与村庄依然宁静,使用着代代相传的耕地方法、保留着原始的风貌,仍是一块没有受现代文明干扰和污染的净土。

foto_17_15_nEO_IMG.jpg (99 KB, 下载次数: 52)

寺外村庄和草场

寺外村庄和草场

foto_17_16_01_nEO_IMG.jpg (135 KB, 下载次数: 52)

汉代就已出现的二牛抬杠耕地法,在香格里拉依然在使用

汉代就已出现的二牛抬杠耕地法,在香格里拉依然在使用
48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23:25:03 | 只看该作者

 [清]孙髯翁《金沙江》

劈开蕃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

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

波摇日月苍藤细,沙走雷霆白昼昏;

倒峡翻浪自今古,更从何处觅江源。

按照常规的徒步路线,我们本无缘得见上虎跳石的风貌,不过误打误撞,让我们的错误有了这样的收获。上虎跳的旅游已开发得相当完善,有修好的栈道一路通到谷底。入口处有一停车场,一辆辆满载游客的旅游巴士在此停车,“虎跳峡”这三个字在此处显然已不再意味着神秘与艰险。一路下到谷底,终于有机会近距离地打量这块传说中的虎跳石。这里是长江上游金沙江最狭窄处,由于陡然的落差,黄浊的江水咆哮着从峡口奔腾而下。虎跳石孤零零地岿然屹立在江心,经受着江水的肆虐。汹涌湍急的江水在经过虎跳石后怒吼着猛然跌落,形成一个一个的漩涡,水花四溅,震耳欲聋,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强烈冲击。

 

由于路线判断错误,在Happy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在网上找不到任何功略的公路版徒步虎跳。我轻怨:“Happy,盘山公路是用来开车和骑车的,不是用来徒步的。”不过最后还是乖乖地,任劳任怨地走完了全程。当然,也正是由于这次意外的错误,让我们有机会与上虎跳石和中虎跳石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几十公里的公路一眼望不到尽头,连我都有了骑车的冲动,毕竟,两个轮子滚起来比两只脚省力啊!

49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23:26:07 | 只看该作者


美景山庄是个很小的客栈,楼下是客厅和厨房,楼上是十来间客房,每间两人,住满了,也就三十人。和Happy到的那天,整个客栈就住了我们两个。没有任何打扰和杂音,我们像两个回家的孩子,在客厅里放声地随心嬉闹,靠着摇椅恋恋自拍,趴在桌上信手涂鸦,衬着微弱的烛光大啖土鸡煲。夜幕降临,我们枕着大自然的呼吸,沉沉睡去。

  

不经意间就发现了卫星和芋头留下来的字条,立照留念,也算是给卫星的一份礼物吧。



因为是公路版徒步虎跳,所以在美景山庄稍作整顿后,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一探张老师小路。张老师是当地的一名教师,自己筹资修建了这条小路,以方便游客观景,欲过此路,每人须交10元的过路费。毕竟不是正规的旅游开发,张老师小路比上虎跳的栈道难走得多,是名副其实的羊肠小道,不时地还要手脚并用一番。半路看到这块崖边的大石头,突然有了一仿托塔天王的冲动,没想,和Happy摆好了pose拍出来,却成了标准的广播操动作。
50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23:26:54 | 只看该作者
从美景的客厅推门而出,便是这两米宽、十米长的露台了,木板搭成,臂粗的树枝扎成了简易的栏杆,金沙江就从脚下呼啸而过。向来喜欢各式的窗台,明黄的窗棂、亮红的花儿,虽简陋,然配上葱茏的远山、瓦蓝的天空,伴着风吟水流,却也是野趣十足,风味盎然。

DSC_0297_nEO_IMG.jpg (107 KB, 下载次数: 46)

美景山庄露台

美景山庄露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