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额尔古纳河到鸭绿江—— 骑行在大美北疆

    [复制链接]
361
发表于 2014-8-31 20:32:13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8-31 19:29
谢谢俞队关注!谢谢偏锋的点评!骑骑游游确实开心。

似曾相识的地方(09年我到过那儿)




点评

不愧是骑游大虾,这么偏的地方也早去过,锦河在那儿辛苦那么多年,才刚刚去玩了下……  发表于 2014-8-31 20:45
362
发表于 2014-8-31 22:04: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眼镜先生 于 2014-8-31 22:07 编辑
大顺 发表于 2014-8-31 20:32
似曾相识的地方(09年我到过那儿)

从漠河,到黑河,一条龙江穿两"河".过河又到俄罗斯,回头详察有锦河.人文历史说不尽,
随毛一路故事多.

点评

好词,学习了。  发表于 2014-9-1 00:28
363
发表于 2014-9-1 00:1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锦河 于 2014-9-1 00:22 编辑

骑游骑游,骑骑游游,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13》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1NTk4NDc2.html
364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08:46:57 | 只看该作者
大顺 发表于 2014-8-31 20:32
似曾相识的地方(09年我到过那儿)



回望过去的每一次骑行,都是再一次的享受,谢谢关注。谢谢大顺关注。


谢谢眼镜先生的一路关注和支持!


谢谢锦河的视频制作,给了我第三只眼睛观察世界……


D 45   7月1日      阵雨  黑河锦河——瑷珲——沿江  S311 良好油路  95公里
再见了海兰泡,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看你的;再见了黑河,祖国的北疆明星;再见了锦河,热情好客淳朴宽厚的东北老乡……






农场出来穿过一道岭国高速公路上202国道,遇见一群早练的黑河骑友,就像老友重逢聊起来,还告知一条上江边省道的近路。







回走到此下路过涵洞














穿过青纱帐里的小路,见到防风林带就是S311,离黑河已经20公里了




36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08:53:16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9-1 08:46
回望过去的每一次骑行,都是再一次的享受,谢谢关注。谢谢大顺关注。




瑷珲,一座英勇悲壮的古城































366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9:22:37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9-1 08:53
瑷珲,一座英勇悲壮的古城





进镇吃饭后立即跑向黑龙江边,江的走向已经折转过来,黑黝黝的江水缓缓向南淌去。江中有一小岛,属俄罗斯,后面才是俄方陆地。







广场北面有一牌坊型建筑,一打听,原来是瑷珲海关旧址,建于清末明初。海关主体为一牌楼,青砖结构。正面临江而开,正中是用风格统一的青砖砌成的拱型大门,大门两侧各一个小的拱型门。门的两侧是牌楼的骨架——同样为青砖砌成的门柱。门的上端为女儿墙,檐头为波浪式造型。古瑷珲是黑龙江流域最大的通商口岸。1909年满清官吏建立瑷珲海关, 1912年因瑷珲商业凋敝,海关迁往黑河,后又重新设立,1932年“九.一八”事变爱辉海关再度封关至今。






推开大门一看,里面是个施工场所,为恢复古海关原貌,将在此建立古海关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个海关博物馆,集中展示爱辉历史上互市贸易的繁荣景象,重现古爱辉“人口四万,商贾三千”的繁华。




站在海关前面,指着左前方的对岸,那是瑷珲旧城,是我们的故土江东六十四屯!





367
发表于 2014-9-1 19:36:44 | 只看该作者
眼镜先生 发表于 2014-8-31 22:04
从漠河,到黑河,一条龙江穿两"河".过河又到俄罗斯,回头详察有锦河.人文历史说不尽,
随毛一路故事多. ...

主要是你们的行程安排得好.紧凑合理效率很高.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9:46:02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9-1 19:22
进镇吃饭后立即跑向黑龙江边,江的走向已经折转过来,黑黝黝的江水缓缓向南淌去。江中有一小岛,属俄 ...








最早的瑷珲,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永乐皇帝为适应对元朝残余势力斗争的需要,在黑龙江东岸,精奇里江(即今布市吉雅河)与黑龙江汇合处的下游,即今天的俄罗斯境内维笑勒伊村一带,建起了个瑷珲城。名字源于附近的瑷珲河,又有“艾辉”、“爱乎”、“艾虎”、“艾浒”等多种称谓,皆为达斡尔语音译,汉语“可畏”的意思。
到了清朝,瑷珲成为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驻地。因地处江东,与内地的交往颇为不便。由江东岸迁往江西岸,即今天瑷珲城位置,重新建筑城寨,名字仍为瑷珲。这就是现在的瑷珲古城。
1858年沙皇用铁蹄和马刀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将包括海兰泡在内的相当于两个半英国的我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了沙俄。19007月沙俄借口保护中东铁路,制造了海兰泡事件、火烧大黑河、火烧瑷珲城!屠杀居住在海兰泡的中国居民、屠杀大黑河和瑷珲城的居民,强占江东六十四屯! 8月3日,沙俄侵略军从南、北、东三面夹攻瑷珲城,瑷珲军民在瑷珲副都统北路翼长凤翔的率领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抗击沙俄的壮丽篇章,最后因寡不敌众,城池失陷。沙俄侵略者将这座200多年历史的古城,付之一炬,幸存的只有一座魁星阁。1906年春,黑龙江将军程德全派遣副都统姚富升接收瑷珲,与沙俄交涉,迫使俄军于19075月撤出瑷珲。瑷珲收复后,姚富升勘查、重建瑷珲新城。



369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20:20:02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9-1 19:46
最早的瑷珲,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永乐皇帝为适应对元朝残余势力斗争的需要,在黑龙江东岸,精奇里 ...



要了解瑷珲的历史,还要去看看瑷珲历史博物馆,可惜要9:30开门,那就先去看看全国独此一家的知青博物馆。呵呵,知青骑友还不少呢!






















令人不解的是,满腔热情被“不许拍照”浇了个透心凉,知青们愤愤抗议,——我们把青春都扔在了北大荒,吃尽了苦,为什么不许带回一点回忆?  无效。各地知青,骑车的,自驾的,背包的,情绪激动,不顾劝告,偷偷拍照。










37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21:2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9-1 21:23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4-9-1 20:20
要了解瑷珲的历史,还要去看看瑷珲历史博物馆,可惜要9:30开门,那就先去看看全国独此一家的知青博物馆 ...



参观者都从展览里读到了自己的历史,引发了心灵的震荡和理性的思考,青春无悔也好,倒霉的一代也好,都要面对现实,承认现实,这就是历史,谁也无法回避,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重要的是,反思过去,珍惜当今,追求未来…… 时间不早了,该去看看瑷珲历史博物馆啦!发生过的事件早已耳熟能详,只不过又一次展现那无尽的屈辱、扼腕和悲愤。倒是那结束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清朝中期的疆域好大呀!十七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叶的黑龙江流域据说有1200万平方公里呢。










走出展览馆,几百个小铜钟在风中叮叮当当的鸣叫着,似乎在警示人们:软弱被人欺,落后要挨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