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额尔古纳河到鸭绿江—— 骑行在大美北疆

    [复制链接]
131
发表于 2014-8-9 14:41: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

点评

谢谢狼来了关注! 19:45 ,静安骑友小嵇来电:到哪儿啦?我们6月1日喀什出发,今到219公路160公里处,库车住下。他也很关注我们的骑行,一路多次通信,这次跑在艰难的新藏线上,也不忘互通信息互致问候互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9 15:27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5:27: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8-9 16:14 编辑
狼来了 发表于 2014-8-9 14:41
谢谢介绍!



  谢谢狼来了关注!



19:45 ,静安骑友小嵇来电:到哪儿啦?我们6月1日喀什出发,今到219公路160公里处,库车住下。
他也很关注我们的骑行,一路多次通信,这次跑在艰难的新藏线上,也不忘互通信息互致问候互相鼓劲,令人感动。


D19   6月5日  晴 薄云遮日 偏顺风 奈曼旗——通辽  G111 良好油路 多有沙土盖路
  186公里
今天赶远路 ,穿越科尔沁沙地之旅。4点半出发,天已亮了,全天穿行科尔沁沙地,全日无参观点,一路快行,7:45八仙筒58公里早饭,1215东来镇123公里午饭18点进通辽市骑行186公里。科尔沁,蒙古语骑手的意思,当年这片地方不管是草原还是沙地,人喊马嘶,尘土滚滚,威武雄壮,可以想见;今天,我们骑着铁马,日行三四百里,威风不减当年,陡升三分豪气。

途中农村的学校学生和八仙筒到东明的怪柳群,给人印象深刻。沿路学校造的都很漂亮,学生到校很早,看,6点多钟这学校学生老早在校园里跑步,这么小的孩子,说明当地对教育抓得紧。在看这学校墙上,抓好教育才能成为有用之才,才能改变面貌,重视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











老曹拍照的姿势吓着了小马,它紧靠着妈妈,马车挤到路中央啦!










抓了教育就有希望








国家已在采取措施治理沙地



















八仙筒镇。据说当年八仙过海时,神仙在此处落脚休息过,地形狭长,得名“八仙筒。”



IMG_0519.jpg (141.88 KB, 下载次数: 7)

IMG_0519.jpg

IMG_0506.jpg (160.71 KB, 下载次数: 11)

IMG_0506.jpg

IMG_0497.jpg (170.68 KB, 下载次数: 8)

IMG_0497.jpg

点评

怪柳柳条的轻柔之美以及妩媚的婀娜身姿,唐代诗人贺知章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描述。看惯了伟岸的白杨,常青的松柏,当路边突然出现“怪柳”时,感觉非常的异样,不得不停下车轮,走近它们。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9 15:40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5:40:03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8-9 15:27
谢谢狼来了关注!





怪柳
柳条的轻柔之美以及妩媚的婀娜身姿,唐代诗人贺知章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描述。看惯了伟岸的白杨,常青的松柏,当路边突然出现“怪柳”时,感觉非常的异样,不得不停下车轮,走近它们。眼前的怪柳一棵棵、一片片,或卧或立,或曲或直,百态千姿,形态各异,像奔马,像巨龙。有的生机盎然,身披绿纱,婀娜多姿,有的骨瘦如柴,枝叶落尽,孤影独身。更有的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虽说树皮爆裂,伤痕累累,树心掏空,歪歪斜斜,仍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让我不得不称赞其顽强的生命力。
“疙瘩柳”——奈曼独有的柳树,其实是北方旱柳的变种,由于长相奇特、怪异,被旅游者发现后,纷至沓来,成为当地的一种景观,又被称作“怪柳”。同当地老乡聊起怪柳,他们说,说白了就是些不成材的柳树,难怪一路见到不少柳树疙瘩扔在一边当做围墙、劈柴。
一路上我倒有些想法了——不成材?真正能成才的又有多少。看这些柳树,向苍天伸展出苍老龙钟的虬枝,像双手狂舞向天呼号,又像不加羁束的长发任风撕拉,似乎在无言的宣示——我也有过青春的活力,也有过曾经的浪漫,不能成才的大多数,不必艳羡人家成梁成栋,放平心态,日子一样有滋有味……































点评

怪柳果然奇诡,极为罕见,以前只知道胡杨姿态千奇百怪,看来与怪柳有得一比,欣赏了。  发表于 2014-8-9 19:55
今天所过几个地方名字有点意思: 白音他拉镇不大,111国道贯穿整个镇子,很多穿越奈曼沙漠的驴友大都会在白音他拉镇住宿,补充给养。想当初此地可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管辖的游牧区之一。当时,河水潺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9 16:02
134
发表于 2014-8-9 15:54:15 | 只看该作者
等待,继续。

点评

谢谢海南老头子关注。 通辽已近沙地边缘,纬度上近长春了,气温有点凉,天气阴的重,科尔沁大道宽阔大气,旅馆对面就是农贸市场,本想去看看那条著名的“幌子街”,一问,都不知道北市场,都不知道幌子街,真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9 16:36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6:0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8-9 16:11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4-8-9 15:40
怪柳柳条的轻柔之美以及妩媚的婀娜身姿,唐代诗人贺知章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描述 ...





今天所过几个地方名字有点意思:
白音他拉镇不大,111国道贯穿整个镇子,很多穿越奈曼沙漠的驴友大都会在白音他拉镇住宿,补充给养。想当初此地可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管辖的游牧区之一。当时,河水潺潺,草木茂盛,风吹草低见牛羊,被称之为科尔沁大草原。悲催的是现在已变成科尔沁沙地了。


八仙筒镇。据说当年八仙过海时,八个神仙在此处落脚休息过,此镇地形狭长,由此得名“八仙筒镇”


东明镇是一个以烈士奈曼旗第一任宣传部长梁东明名字命名的乡镇
余粮堡镇以前的镇名也和粮食有关,叫“藏粮窖”,此地很早以前就是以玉米为主的产粮区。

136
发表于 2014-8-9 16:15:41 | 只看该作者
到过的感受和看照片的感受不一样啊,同志们努力吧。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6:36: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8-9 16:40 编辑
海南老头子 发表于 2014-8-9 15:54
等待,继续。



谢谢海南老头子、麒麟轩关注。


通辽已近沙地边缘,纬度上近长春了,气温有点凉,天气阴的重,跑得有点累,外出吃饭顺便看看街景,科尔沁大道宽阔大气,旅馆对面就是农贸市场,本想去看看那条著名的“幌子街”,一问,都不知道北市场,都不知道幌子街,真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算了,早点歇歇吧。











138
发表于 2014-8-9 21:44:29 | 只看该作者

139
发表于 2014-8-10 11:49: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锦河 于 2014-8-10 11:54 编辑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还是挺严重的。


















CIMG2865.JPG (294.11 KB, 下载次数: 8)

CIMG2865.JPG

点评

的确沙化严重,从奈曼到通辽,111国道在一片沙海中顽强向东延伸,柏油路时常被成片的沙子啃掉一大块,我们不得不骑行路中央以免滑倒,出东来进开鲁县稍好些,因为这里已近科尔沁草原地带。 科尔沁草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1 07:22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07:22:40 | 只看该作者
锦河 发表于 2014-8-10 11:49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还是挺严重的。





的确沙化严重,从奈曼到通辽,111国道在一片沙海中顽强向东延伸,柏油路时常被成片的沙子啃掉一大块,我们不得不骑行路中央以免滑倒,出东来进开鲁县稍好些,因为这里已近科尔沁草原地带。











科尔沁草原位于松辽平原西端,仅次于呼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是中国的第三原,最早是东胡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把这片土地分给了他的二弟哈萨尔,我们后来在额尔古纳市看哈萨尔的雕像。
通辽市的前身是哲里木盟,清初的孝端皇后、孝庄皇后、清代名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皆生于此。通辽的汉族人更接近东北人的生活习惯,在性格方面更接近蒙古人的大气和豪放
“通辽”这个名称“汉味”很足,其由来有个传说:解放以前,日本人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地区,通辽也属于日本人的管辖范围,为了更好的掠夺东北的物资,日军就修建了一条通往辽源的铁路,也就是现在的郑家屯,在通车时,当地人初次见到风驰电掣般的庞然大物轰鸣而来,惊奇万分,奔走相告:“通了!通了!”,而这“通辽”与“通了”谐音,又因为它是通往辽源的铁路,所以“通辽”这个名字就叫开了。骑进通辽,豁然开朗。


             

                        
水的稀缺宝贵    沙区常能看到标语,饭店洗手盆水少而脏,我们也不讲究了。



改造沙地有希望,国家把治理科尔沁沙地当作重大建设项目,令人振奋



IMG_0534.jpg (134.08 KB, 下载次数: 11)

IMG_0534.jpg

IMG_0529.jpg (128.59 KB, 下载次数: 10)

IMG_0529.jpg

点评

D 20 6月6日 多云 偏顶风 通辽——白音努拉 G111 国道失修破残 140公里 今天继续111国道,国道在此90度 拐弯北上,途经开鲁、科左中、科右中、突泉等县,通辽到舍伯吐40公里搓板路,路差又出状况,霉运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1 08: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