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额尔古纳河到鸭绿江—— 骑行在大美北疆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07:06: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8-8 08:20 编辑
狼来了 发表于 2014-8-7 18:49
哈哈,老狼在东北转了一个月了,现在才知道你们都转回去了,向你们学习了!!!明天我们 ...



互相学习,网上见!






D16   6月 2日  晴    早晨气温低   围场——赤峰      G111   爬坡  较好油路和水泥路  144公里
7.5公里的大坡,111国道给我们的见面礼  

围场卧在群山中,依偎在伊逊河旁,得山得水,风水很好。穿上所有的厚衣服,戴上手套头巾出发了。出城几个弯以后,远远看到111国道指示牌,舒了口气……上正道了,这条道从北京来,将会陪我们走1 000多公里呢!岂料刚拐上国道就暗自叫苦——111一头扎进右手边的大山里,连续的上坡,不断地拐弯,再继续向上爬,大家思想准备不足,半小时后就气喘吁吁地了,脱衣喝水,继续攀高……到得一片平地不见有山才坐下歇歇,呵呵,这大坡有7.5公里,笑称111的这份礼不轻呀!






7点不到见一个小镇有个“金正旅饭店”(住宿带餐饮),几个女人围在一起拣摘野菜, 赶快加油吧。这镇大概叫朝阳湾,前后都没有吃饭处了。老板端上了碧绿的粥,闻着一股清香,见我们好奇,他说,这是此地的特产野菜,叫哈拉海,用来熬稀饭最养人……嗯,闻着挺香,喝起来果然齿颊留香风味独特。老板又拿出粽子……呀,今天好像是端午么,谁叫起来。是端午节呀!天天骑车把这都忘了,这才想起昨天春天发来的“祝福大粽子”短信……   出门看地上有刚才拣哈拉海的残叶,蹲下看了下……







过了个山间马路市场不久,8:30,一块路牌叫大家兴奋啦——内蒙古,进内蒙古界啦!这是一个新的省份,一个全新的、陌生的天地,一个幅员广阔的地方,将陪伴我们很长时间的地方(回
来一算,果然,2号进赤峰23号出满归,整整跑了22天)











果然是新天地,天高、地广、人稀、山上不毛似光头或板寸头,树木、植被很少,农田也是大片的清一色,一切都那么粗犷、那么大气、那么简约,我想,这大概就是内蒙古的风格吧。一路上不时听到鞭炮声、家家户户门檐上挂起红色彩球彩花,路边停着车子,人们成群结队爬山登高,当地人说,端午登高怀念亲人……在这个汉、蒙、回族杂居的地方,民间习俗趋同,文化的力量很厉害。













IMG_0440.jpg (109.55 KB, 下载次数: 11)

IMG_0440.jpg

IMG_0439.jpg (127.58 KB, 下载次数: 11)

IMG_0439.jpg

IMG_0428.jpg (129.34 KB, 下载次数: 10)

IMG_0428.jpg

IMG_0419.jpg (177.63 KB, 下载次数: 9)

IMG_0419.jpg

点评

又翻了三个大坡,16::00进入赤峰,进钢铁街平安招待所。 招牌和路牌,多是蒙汉双语,有也英蒙双语的,少有纯汉语的 这是什么文字? 就为了看看这个红色的山峰 放下行李,骑车跑到市区东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8 17:59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7:59:39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8-8 07:06
互相学习,网上见!




又翻了三个大坡,16::00进入赤峰,进钢铁街平安招待所。

招牌和路牌,多是蒙汉双语,有也英蒙双语的,少有纯汉语的


















这是什么文字?





就为了看看这个红色的山峰

放下行李,骑车跑到市区东北角看看那座红色的山峰,当地人叫它红山,红山在蒙古语中为“乌兰哈达”,乌兰为赤色、红色,哈达意即山峰,赤峰这个名字也是从“乌兰哈达”而来。红山文化因赤峰市的红山而得名。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其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曾出土“中华第一龙”引起史学界和考古界的震动。
呵,这通体暗红的石山竟还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啊!











总体印象,像其他地方一样,这个北方城市喧嚣、新潮,高楼林立,大气开阔,可能离内地不远,农业为主要业态,蒙古味似乎不足。


DSCF6787.jpg (143.35 KB, 下载次数: 10)

DSCF6787.jpg
123
发表于 2014-8-8 18:28:19 | 只看该作者

124
发表于 2014-8-8 19:38:46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8-8 17:59
又翻了三个大坡,16::00进入赤峰,进钢铁街平安招待所。
招牌和路牌,多是蒙汉双语,有也英蒙双语的 ...

赤峰--红色的山峰。这城市名副其实。
125
发表于 2014-8-8 20:0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锦河 于 2014-8-8 20:05 编辑

   怒放的生命(2)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yNjU0ODA4.html

点评

谢谢眼镜先生、锦河的参与!八五五农场骑游队也有相当规模了,那天环农场共同骑游历历在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8 20:36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20:36: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8-8 20:37 编辑
锦河 发表于 2014-8-8 20:05
怒放的生命(2)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yNjU0ODA4.html





谢谢眼镜先生、锦河的参与!八五五农场骑游队也有相当规模了,那天环农场共同骑游历历在目!

这是赤峰的那座红色的山峰






点评

D17 6月3日 晴 高温 侧顶风 赤峰——敖汉 G111 连续长 上坡 118公里原以为在内蒙古道路简单易记,那只也是暗藏危机,出赤峰朝东骑着骑着,大路慢慢偏向东南,一看路牌叫赤建线,马上想起东南面有个地方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9 09:18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09:18:11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8-8 20:36
谢谢眼镜先生、锦河的参与!八五五农场骑游队也有相当规模了,那天环农场共同骑游历历在目!

这是赤 ...




D17   6月3日   晴  高温 侧顶风 赤峰——敖汉 G111 连续长 上坡    118公里
原以为在内蒙古道路简单易记,那只也是暗藏危机,出赤峰朝东骑着骑着,大路慢慢偏向东南,一看路牌叫赤建线,马上想起东南面有个地方叫建昌镇,赤峰新区元宝山过去一站,这路原叫赤元线,多少骑车人在此误走元宝山大吃苦头,马上停住向后转,不久看见一条很不起眼的朝东小路,那才是111国道。好险,怎不立块路牌?看了看码表,2000公里了,记得1000公里处是在山东桓台吃早点时。哈拉道口拐弯,路况虽好但连续缓上坡加顶风,在离敖汉城6公里处午餐,吃敖汉拨面、干煎带鱼黄瓜凉皮加啤酒。饭后进城,住鑫鑫旅馆,20元人,新开的很干净,院子大而安全,停车正合适。








拨面是用大刀片将擀好的大面皮双手切下随即拨开,粗实劲道,很耐饿,以敖汉地方有名















敖汉所在的地方叫新惠镇,当地人不称敖汉叫新惠。“敖汉”是蒙古语, 是汉语“老大”的意思。其实敖汉旗还真有些老大的派头,它曾被联合国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也是“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人工种草第一县”。这里的杂粮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素有“中国杂粮出赤峰,绿色杂粮在敖汉”的美誉。这里有个“兴隆洼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距今已8000年,被考古界誉为“华夏第一村”。



晚饭时向大家转达骑友春天的短信。他与邵、王三人在月浦小饭店酌聊聊此次骑游经历,他们6人5月12日全程西行昆明,已有4人回沪,还有老钱、小董继续向昆明、拉萨骑去。大家都认为是明智之举,各人体力、爱好、状况、家事等等都有差异,量力而行,不必一刀切,见好就收安全为上。




点评

D18 6月4日 晴 热 偏侧风 敖汉旗——奈曼旗 G111 长坡 118公里 全天晴热,早晨凉爽,路况还较好,多处长坡,42公里牛古吐镇早餐,下洼午餐。逐渐进入科尔沁沙地,沙土相杂,黄褐夹杂灰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9 10:18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0:18:32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8-9 09:18
D17   6月3日   晴  高温 侧顶风 赤峰——敖汉 G111 连续长 上坡    118公里原以为在内蒙古道路简单易 ...



D18   6月4日   晴  热  偏侧风  敖汉旗——奈曼旗       G111 长坡             118公里
全天晴热,早晨凉爽,路况还较好,多处长坡,42公里牛古吐镇早餐,下洼午餐。逐渐进入科尔沁沙地,沙土相杂,黄褐夹杂灰色,一望无际,也见到大片草地长得不茂密不均匀,斑斑驳驳的黄土裸露在外,很难看。到此地才算慢慢见识内蒙古的真容。瞥了一眼驶过的乡政府,写着什么什么苏木,牧区乡政府的名称。视觉疲劳之后都有点振奋,逐渐进入牧区



















在牛古吐吃完早饭,与一个少年交谈。得知他是蒙古族,努力跟他学了几句蒙语——
塔才弄(谢谢),赞前特里送(再见),巴彦特里送(你好)
交谈甚欢,拍照留念


























饭后林间小憩
































下午3点到奈曼旗所在地叫大沁他拉。


点评

先去看奈曼王府 这是清代奈曼部首领札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的府邸,是内蒙古仅存的一座清代王公府。原分东、西两院,东院为卫队驻地,现已不存;西院为王爷府第,门前有大石狮一对,现存建筑为回廊式四合院布局,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9 10:52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0:52: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8-9 10:56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4-8-9 10:18
D18   6月4日   晴  热  偏侧风  敖汉旗——奈曼旗       G111 长坡             118公里 全天晴热,早 ...




先去看奈曼王府

这是清代奈曼部首领札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的府邸,是内蒙古仅存的一座清代王公府。原分东、西两院,东院为卫队驻地,现已不存;西院为王爷府第,门前有大石狮一对,现存建筑为回廊式四合院布局,具有清末悬山滚龙脊、雕梁画栋、红柱回廊等特点,鲜明反映出封建王公的等级尊严。

































最后面的祖先堂介绍王府历代王爷和蒙族习俗



王爷其人


历代王爷















后花园






DSCF6814.jpg (187.72 KB, 下载次数: 14)

DSCF6814.jpg
130
发表于 2014-8-9 11:18:58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8-9 10:52
先去看奈曼王府
这是清代奈曼部首领札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的府邸,是内蒙古仅存的一座清代王公府。原分 ...


看到阿康4人来到奈曼王府浏览参观很高兴,不觉联想起2013年5月我们三人骑游漠河途径此地,发几张照片共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