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花 野花 菜花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0:57:07 | 只看该作者
要看女人洗澡,去美国,美国有棱镜。哈哈



212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11:55:47 | 只看该作者
天热起来了。家门口的鸟张着嘴生儿育女





乌鸫(学名:Turdus merula)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常栖于林区外围、小镇和乡村边缘、甚至瓜地、亦见于平野、园圃、乔木上以及有时在垃圾堆和厕所附近觅食。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乌鸫是瑞典国鸟




来自网上
213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3:51:27 | 只看该作者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5ODEzMTQ4.html
视频是湖南通道县,侗族风情百里画廊中的风雨桥。通道县的廻龙桥和其他共九座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风雨桥展示了侗族的独特建筑风格。更加让我记忆深刻和感动的是,村民们集资造桥,同心同德的精神。片中记录了我离开黄土乡车站侗家旅馆后,在小路旁所见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侗族风雨桥——廻龙桥建筑。风雨桥也是村民们祭祀,聚会的场所之一。在集资榜上,看到大多数是姓吴的,我也姓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真有缘哦,我为什么是汉族,也许那一辈搞错了,哈哈,有待寻根问祖。


















214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8:36:34 | 只看该作者

2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12:4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悟摄影设计 于 2014-7-19 14:05 编辑

今早从家中步行到外滩。手拿相机咔嚓扫街。自家的草狗紧跟我后。它很高兴早出门。






































眼见为虚,嗅觉为实。






216
发表于 2014-7-19 13:10:17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早点晒出来,谁还认识陈逸飞?


点评

玩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19 13:14
21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13:14:17 | 只看该作者
xuxuxu88 发表于 2014-7-19 13:10
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早点晒出来,谁还认识陈逸飞?

玩玩
218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14:36:5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银行门前放狮子,一只张嘴,一只闭嘴
石狮子把大门


中国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在中国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石狮子随处可见。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直到现代,许多建筑物大门前,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不泯。那么,用石狮子把大门的这种习俗是如何形成的,起源于何时呢?
狮子,在动物学中属哺乳纲猫科。其雄性体形矫健,头大脸阔,戏耍有髦毛,姿态甚是威猛。它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后汉书.西域传》:“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是说远在西亚的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桓送来罕见的礼品:狮子和符拔(一种形麟而无角的动物)。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狮子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尊称之为“瑞兽”,抬到了与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狮子出西域诸国,为百兽长。”狮子在中国交了如此好运,也得益于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灯下录》云: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秆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以后就把佛家说法音声震动世界、群兽慑服称之为“狮子吼”。在我国佛教圣地一台山的许多寺庙,都供奉着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像。传说这位专司人间联盟智慧的文殊菩萨是骑着狮子首先来到五台山显灵说法的,五台山也就成了文殊菩萨说法的道场。狮子有了这等的威严,在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胄坟宅前开始出现了石狮的踪迹。但当时只限于在陵墓坟宅前摆放,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慑,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这时的石狮子还没有进入民间百姓之中,在形制上也与后来守卫大门的石狮子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就是石狮子雕像下面没有
高大的石头台座,这在汉唐古石狮遗物中可以明见。
石狮子何时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据程张先生《元代石狮趣谈》(见《文史知识》1998年第9期)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既美观又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这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宋元以来,坊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张扬自家的声势,便把原来坊门的样式简化,改造为门楼,仿象原来坊门所用的夹柱石那样,将石狮等瑞兽雕刻在柱石上,此风被保留下来相沿成习。刻录元代地方风俗的《析津志辑佚.风俗》一文中对这一习俗有着明确的记载:“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民,亦如上放顿。”这是关于我国看门石狮出现时间的最早也是最详细确凿的记录。可以认定,元代是我国看门石狮由宫廷走向民间的肇始。我们看到的看门石狮多蹲在一块大石雕成的台座上,这明显是由原来的夹柱石演变而来的遗迹。
用石狮子摆在大门前有何作用呢?民间流传有四说:其一,避邪纳吉。古人认为石狮子是可以驱魔避邪,所以最早用来镇守陵墓。这种人们心目中的灵兽,也被称作“避邪”。在人们的民俗生活中,石狮子不仅用来守卫大门,还有在乡间路口设立石狮子与“石敢当”有同样的功能,用以镇宅、避邪、禁压不祥和保护村寨的平安。所以,用石狮子来把大门可以避凶纳吉,抵御那些妖魔鬼怪之类带给人们的侵害,表现了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要求。其二,预卜洪灾。在民俗传说中,说狮子有预卜灾害的功能。说如遇有洪水泛滥或陆地沉没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这是征兆灾害就要来临了,人们可以采取应急避难。在这里石狮子俨然成了灾难的预言家。其三,彰显权贵。古代在宫殿、王府、衙署、宅邸多用石狮子守门,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如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河畔的两对威风凛凛的守卫皇城大门的石狮子就体现了皇权至尊、威震八方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其四,艺术装饰。石狮子还是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如北京卢沟桥的东端就用两只大石狮镇守栏杆,不仅桥两头华表柱头上刻有石狮子,有的石狮子身上还负藏着几只小狮子。这些石狮有雄有雌,有大有小,神情活现,穷极工妙,最小的狮子仅有几厘米,不但数目众多,而且隐现无常,所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俗语。1962年,北京文物工作者对卢沟桥的石狮子进行编号,终于数清了共有石狮485个。卢沟桥因石狮子而名扬四海,成为建筑艺术的精品。到明清以后的石狮子多在爪子下面踏着一个“绣球”,雌狮脚下往往还踩着一个幼狮。民间也有狮子滚绣球的绘画和图案,这无非表示娱乐升平和人间爱恋之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们趋向太平祥和的美好愿望。
如今,石狮子已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延续下来,这其中的迷信色彩不再有人去相信了。
摘自百度

219
发表于 2014-7-19 17:15:27 | 只看该作者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8:59:43 | 只看该作者
李白故居油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