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山迎送 常来常熟 ——常熟2日骑游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4:2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9-8 14:23 编辑
春天chuntian 发表于 2013-9-8 13:33
集合在沪太路月罗路


谢mengyupeng、春天关注。

常熟旧城墙   过去一直以为江南唯一的一段长城在浙江临海,哪知常熟也有这么一段。去尚湖途中,第一人民医院拐弯环城西路元和桥附近,路中央就有很醒目的一段旧城墙。古城墙原为土城,元末张士诚始筑砖城,明代嘉靖年间,常熟知县、抗倭英雄王鈇重修,城周十余里、设七门,尽毁于文革之前。市政府出资新建虞山山脊至新公园内的砖墙和城楼,重现了虞山城墙的雄风。这里残存的一段砖墙,即为明代常熟古城墙遗迹。待会儿再去看看筑在山脊的那段城墙。



















斑驳凌乱,皆是百姓泪;断墙残垣,长存忠臣魂!






点评

看完城墙看尚湖,沿元和路折尚湖路,不一时就到湖边。汉白玉雕塑将环湖北路南路分开,北路在修桥,我们改走南路。两条路如同展开两臂,热情好客的邀请客人游览观景。飘起了牛毛细雨,湖啊,树啊,远处的虞山啊,都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8 14:56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4:5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9-8 15:06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3-9-8 14:22
谢mengyupeng、春天关注。

常熟旧城墙   过去一直以为江南唯一的一段长城在浙江临海,哪知常熟也有这么 ...


看完城墙看尚湖,沿元和路折尚湖路,不一时就到湖边。汉白玉雕塑将环湖北路南路分开,北路在修桥,我们改走南路。两条路如同展开两臂,热情好客的邀请客人游览观景。飘起了牛毛细雨,湖啊,树啊,远处的虞山啊,都在朦胧之中似隐似现,岂不妙哉!
尚湖,相传姜尚(太公)在此垂钓而得名,尚湖和虞山宛如天生一对丽人,如影随形,虞山秀,尚湖清,虞山倒映在尚湖上,愈显清丽脱俗,尚湖因为虞山村托,更加浩淼清澈。湖边香樟林荫遮天蔽日,脚下柏油路平整蜿蜒,两边的湖光山色扑面而来,如行山阴道中,目不暇接,累了,路边树荫下支帐篷拉吊床——众口一词:绝佳的骑行路线!












以为我们是来看房的,售楼员一边介绍景色,一边推销别墅——我们的景观房一万一左右,全装修,一房一价,绝对超值








望着湖面上几个孤零零的小岛,望着对面虞山云遮雾盖山岚四起,我想起了有两个孤苦的夫妻分葬在湖边山脚下,相会不得,独饮苦泪,顿时平添一份凄凉










湖山迎送——出尚湖风景区进虞山风景区





DSCF4217.JPG (62.31 KB, 下载次数: 11)

DSCF4217.JPG

DSCF4216.JPG (51.81 KB, 下载次数: 12)

DSCF4216.JPG

DSCF4215.JPG (82.01 KB, 下载次数: 9)

DSCF4215.JPG

DSCF4214.JPG (67.62 KB, 下载次数: 11)

DSCF4214.JPG

DSCF4213.JPG (26.35 KB, 下载次数: 11)

DSCF4213.JPG
13
发表于 2013-9-8 16:13:04 | 只看该作者
一代名妓柳如是就葬于尚湖,还有一个凄惋哀伤的故事伴随流传。莫攀我,攀我心本偏,我本是曲江池柳,折人折折那人攀,恩爱一事间。是柳如是描写妓女的名诗,亦是她命运的归宿。

点评

是啊,说的就是她与钱谦益的故事,一个凄婉的政治爱情故事。不管后人如何评价钱谦益没有尽忠报国而投靠清廷,但柳如是始终追随钱谦益至死不渝却广为人传诵着,因此在尚湖风景区内也专门开辟一室有着柳如是和钱谦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9 08:44
14
发表于 2013-9-8 18:57:47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9-8 20:12: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常熟的确值得骑游的好地方。
16
发表于 2013-9-8 22:25:41 | 只看该作者
活动好极了!景色美极了!谢谢楼主带领我们神游!
17
发表于 2013-9-9 08:25:40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9-8 14:56
看完城墙看尚湖,沿元和路折尚湖路,不一时就到湖边。汉白玉雕塑将环湖北路南路分开,北路在修桥,我们改 ...

虞山民间传说,又名卧牛山。是太上老君一炼丹道童触犯天条贬凡间所变。方塔乃为一拴牛桩,城墙便是牛缰绳。牢牢套在牛头上。这样牛才走不掉。从此常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点评

谢谢岳泽、奉贤骑士、海子关注。谢谢版主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9 08:50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8:4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9-9 08:53 编辑
偏锋炮局 发表于 2013-9-8 16:13
一代名妓柳如是就葬于尚湖,还有一个凄惋哀伤的故事伴随流传。莫攀我,攀我心本偏,我本是曲江池柳,折人折 ...




是啊,说的就是她与钱谦益的故事,一个凄婉的政治爱情故事。不管后人如何评价钱谦益没有尽忠报国而投靠清廷,但柳如是始终追随钱谦益至死不渝却广为人传诵着,因此在尚湖风景区内也专门开辟一室有着柳如是和钱谦益的故事描述。两人的墓就在附近。



这不,出了湖山迎送大桥左拐2分钟,虞山脚下虞山南路边上见一指示牌。



















钱谦益(1582—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常熟人,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学问渊博、泛览史学、佛学,是为东林巨擘。清军入关后入仕南明礼部尚书,后降清,不仅腆颜迎降而且连发也剃了。史敦《恸余杂记》记:豫王(多铎)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刚髡(kūn,音昆,剃去头发)辫而入矣。”此段记叙很传神。钱死后被族人埋在此处,与其原配夫人一起,把个柳如是扔在百把米远处,相望而不能相及。


















再向西百把米便是柳如是的墓























墓后是路边卖水果村妇










柳如是(1618-1664 ) 浙江嘉兴人,本来叫杨影怜,后改姓名柳隐,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又称“河东君”。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与才女。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被列为“秦淮八艳”之首,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纵谈时势诗歌唱和。20余岁嫁给了年过半百的同样才气过人的东林领袖官僚钱谦益为妾。钱氏娶柳后,金屋藏娇读书论诗相对甚欢。 清军占领北京后,钱当了南明弘光小朝廷的礼部尚书。清军南下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这种举止真是叫吾等须眉丢尽颜面啊!
  钱降清后吃了两次官司。柳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瞿式耜等抗清名将联系。柳氏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如是自然不被钱家认可,其墓只能别处虞山脚下钱墓之西,墓碑文"河东君之墓"。史家陈寅恪对柳如是评价极高,认为是“民族独立之精神”,为之“感泣不能自己”,以洋洋八十余万言《柳如是别传》作为其晚年封刀之作。注视着这个紧贴着虞山南路边的孤零零的坟头,唏嘘不已——才子佳人情投意合却又要向望而不能相及,生当相濡以沫,死却相望于咫尺,默默凝望含恨千古……人生往往是残酷的。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8:50:00 | 只看该作者
haizi 发表于 2013-9-9 08:25
虞山民间传说,又名卧牛山。是太上老君一炼丹道童触犯天条贬凡间所变。方塔乃为一拴牛桩,城墙便是牛缰绳 ...

谢谢岳泽、奉贤骑士、海子关注。谢谢版主鼓励
20
发表于 2013-9-9 10:07:35 | 只看该作者
常熟历代名人多,虞山名人墓地是景观,也是历史和文化的凝聚处。

点评

说的是,这也是我喜欢常熟、常来常熟的原因。  发表于 2013-9-9 19:4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