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9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如何看待高消费fitting以及如何确定正确的坐垫高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9 09:21: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发allen‘s新浪blog:http://blog.sina.com.cn/roadbikehengshui
前几天本人发了一篇标题为《关于公路车fitting我个人的一点看法》的帖子,广大车友对lz在公路车方面关于fitting的看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篇帖子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很多有fitting经验的车友甚至专业技师也在回帖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公路车fitting是公路车运动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能被绕过去的话题,希望国内有营养的讨论能够越来越多,造福广大车友。
上篇帖子提到了一些概念,但是对于仍然没有找到自己正确fitting的车友来说,这些概念过于模糊并且不可能为他们提供更进一步的信息,如果你是这样一位车友,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一、如何看待高消费fitting。
1.被神化的国外fitting世界。
随着国内公路车运动的不断发展,更多的车友有机会去台湾、香港甚至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多的看到有人在国外车店作了fitting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专业的测量设备,那张填满了密密麻麻数据的表格,持续长达3-4小时的fitting全过程,让很多人认为,这是fitting的真理。去年以来,国内也陆续有商家开展了此类业务,收费水平让一般屌丝车友望而却步。国外的fitting真的那么神吗?专业的fitting到底是否值得?下面给出我的三个观点。
首先要肯定的是,越是“经验丰富”的fitter,越能够作出接近正确的fitting,当“经验丰富”的fitter加上“价格昂贵”“数据精密”的fitting设备,收费较高也是十分正常的。而且相对于商家巨大的前期投入以及各项日常开销,这个“较高”的价格应该也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个观点:“经验丰富”的fitter,他的重要性要远大于“价格昂贵”“数据精密”的器材。这个就好像去医院看病,年纪大的医生一般来说更加靠谱,就算只有一个听诊器,也有可能完爆年轻的高学历大夫。
第三个观点: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fitter,“价格昂贵”“数据精密”器材很容易会让你的fitting变成一次彻头彻尾的悲剧,你将会迷失在fitting后各种不适和“到底是否应该按照fitting的设定继续骑下去”的痛苦纠结中。
2.专业fitting也会导致设定错误,这种错误在国外也并不少见。
Steve hogg是一位专业的,经验丰富的fitter,我在选购smp坐垫检索英文文献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他的网站,他的网站中有大量的有价值的关于fitting的信息,我对他的观点深感折服。本文中涉及到的一些fitting方面的观点、方法、理念基本都来自他的文章,我相信这些东西是你在国内很难接触到的,并且有可能颠覆你的fitting理念。
Steve hogg同学在多篇blog中均提到,他的客户中有大量非常专业的车手,很多人之前做过非常专业的fitting,这些人在fitting后,仍然长期受到骑行中各种不适的困扰,这些人看过steve的网站后,甚至专程从英国、美国等地飞到澳大利亚找他fitting。Steve在文章中提到,他们的坐高90%以上设定错误(以偏高居多),有的甚至错的很离谱(比正确设定高12-25mm)。
由此可见,好的fitter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稀缺资源,一次详细的、专业的fitting也仍然可能导致完全错误的设定。你在论坛上看到高帅富被各种量身、各种分析、各种换车架换把立换锁鞋,但你看不到这次fitting的结果到底如何,我敢说,就连接受fitting的车主本人很可能也无法判断,因为他付了钱,他被专业的量过,他认为按照fitting的数据去骑,必须是正确的,如果还是酸,如果各种腰腿胳膊疼,那是自己的骑行姿势不专业,或者核心肌肉不够力,或者屁股不够硬。。。。。。是不是有点皇帝的新衣的节奏?说实话我自己fitting完也是这样想的。这是一个可怕的误区,这样的fitting不但导致设定错误,而且会从思想上阻碍你调整到一个正确的设定。
3.为什么专业的fitting仍然会导致设定错误?
Steve同学的fitting客户中,很多接受过“动态捕捉系统fitting”和“动态视频分析fitting”(如果你熟悉并长期关注过这个行业,你应该知道这些系统到底是什么),当然也有人接受过比较便宜的量身后告诉你坐高z=大腿长x1*柔韧性y1+小腿长x2*柔韧性y2*或者坐高=腿长*0.xyz之类的公式算出坐高,还有人是先测量了柔韧性以后,技师用量角器测量踏板最低时大小腿夹角的方法算出坐高。
十分遗憾的是,这些方法最后都得出了错误的坐垫高度(至少是steve的客户)。道理很简单,无论何种算法,都是建立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平均值”。但具体到个人,你是“平均值”的人吗,买衣服买鞋还有大小号呢,谁规定fitting就得按平均值走?但给你做fitting的店家会管你这些吗,把你的数据套入公式,收好你的钱对他来说是否更加重要?韩愈说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你能碰到一个真正负责任的fitter,那你真的很幸运。
扯了这么多淡,下面该切入正题了。Steve同学虽然靠fitting吃饭,但他仍然在网站上分享了他的fitting方法。如果你能认真的读他的文章,你基本上可以自己在家fit自己。Fitting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只要理念和方法正确。
二、如何确定正确的坐垫高度
坐垫高度正确不是fitting的全部,但是一个正确的开始,如果本人时间充足,今后会陆续带来set back,踩踏技术等其他内容的分析文章。请大家关注。
1.什么是正确的坐垫高度?
正确的坐垫高度有两个表现,一是流畅的踩踏动作,二是正确的踩踏技术。(下面内容都是穿锁鞋为前提)
2.如何确定正确的坐垫高度?
如果你是自己fit,那么最好有一台比较清晰的摄像机或能摄像的手机,和一个骑行台,测试前,你应该已经热身完毕。
首先,你要把摄像机放在你的正后方。以80-90转速度踩踏。看这篇帖子并且回家真的做了的人,50%发现自己是歪到一边的,30%的人发现自己屁股不断的左右摆动,恭喜你们,请降低坐杆。歪到一边去的人歪向的一边通常是发力较好的一边,说明身体为了适应过高的坐高,为了确保出力,“补偿”了力量强的一边,而另一侧因为这种补偿必须更加过度的伸展,这一侧也通常是受伤的一侧。屁股不断摆动的人,问题比歪倒一边的人要小,身体通过摆动为两边都能做出一定程度的补偿,但是力量弱的一侧仍然是更容易受伤的一侧。
接下来是加大阻力到能感觉到一个“明显的阻力”,你踩踏时应该感觉“在用力”但不是极限,你能在“不破坏原有技术动作”的前提下保持80-90转。仔细观察膝盖的移动,整个过程膝盖的速度应该是恒定的,尤其是接近下死点的时候,不能有加速度。如果有,说明因为过高的坐垫高度,你的身体正在失去对踏板的控制。
接下来是从侧面摄像,以80-90转的速度踩踏,观察踩踏从3点到6点过程中,如果存在明显的脚尖下点的动作,说明你的坐垫确实过高了。
降低坐杆(每次3mm慢慢调整),保持转速,让脚尖下点动作消失,6点位置脚踝应该与脚尖平行,当你通过下死点时应该有明显的“把鞋底的泥巴抹掉”的感觉,这时你的腿应该还有一定的伸展度,整圈踩踏过程应该是一个流畅的圆形。再次从后面观察,歪掉或者骨盆摆动的情况也应该一同消失。
特例:有的人即使坐垫高度合适,仍然会点脚尖,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踩踏技术不同。这个人群大部分是女性。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踩踏的力量会把身体向前拉,从而给上肢更大的压力,你的set back应该比不点脚尖的人更加靠后些以确保身体的平衡。
3.如何确定精确的坐垫高度?
坐垫过高的人,每次下降3mm慢慢调整,当你感觉ok的时候,再每次提高3mm,直到上面列出的情况有轻微的征兆,整体踩踏感也变得有些略微不流畅,这时降低6mm,基本上就是精确的坐垫高度。身体的状态会有起伏,降低6mm能够确保当你状态不好时,身体仍然能够保持流畅的踩踏。
如果你没有这些设备,找一个朋友,让他在骑行过程中按上面的方法观察你的动作,效果可能会差一些,因为整个过程可能会耗费很久。
读完这篇文章的人,我想如果你不是特别无聊的话,那肯定是一个严肃的骑行者或是关注自身骑行感受的人,当然你最有可能是一个没钱作fitting的屌丝,哈哈,如果这篇文章真的帮到了你,回帖让我知道。你的回帖可能也会帮到其他有同样问题的车友。
Steve hogg’s fitting blog: http://www.stevehoggbikefitting.com/
关于5个做过专业fitting的客户情况,原文截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13-8-19 10:10:52 | 只看该作者
头一次做沙发,楼主问一下,长途骑行后会有膑胫束摩擦综合症的一些症状,膝盖特别疼,是我哪儿调节不合适呢?

点评

我原来也有这个问题 后来坐垫放低一些 现在完全没问题了  发表于 2013-8-19 11:54
3
发表于 2013-8-19 10:29:11 | 只看该作者
xuexile
4
发表于 2013-8-19 12:47:26 | 只看该作者
有个好技师才是关键。。      
5
发表于 2013-8-19 15:48: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人,古道热肠
fitting的确见仁见智
打酱油者,不骑长途,其实无所谓,只要舒服即可
明天骑20-30km的,有avs要求的,建议就可以做fitting,
屁股,膝盖的确容易,久劳成疾
坦白的说,考个fitting 化不少钱,总得混口饭吃吧,
有钱又有闲,或则对自己有专业精神的家伙,还是建议先请专业的做一个,
然后按实际调整
话说回来,有些pro tour 的选手,绝对违反fitting死板的数据的
所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点评

精辟的分析  发表于 2013-8-19 18:28
6
发表于 2013-8-19 16:43:01 | 只看该作者
路人丁 发表于 2013-8-19 12:47
有个好技师才是关键。。

你的签名是同济大学的?
7
发表于 2013-8-19 16:50:49 | 只看该作者
leethal 发表于 2013-8-19 16:43
你的签名是同济大学的?

LZ好眼力!!
8
发表于 2013-8-19 18:51:28 | 只看该作者
fitting,有必要的
9
发表于 2013-8-19 19:35:14 | 只看该作者
FITTING是一个了解的过程,最舒服的姿势往往不是最有效的,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舒适性更重要一些,因为骑行的目的是放松和娱乐。对于比赛狂热者来说,可能需要不断的锻炼和联系来达到最佳的骑行姿势,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终将会获得回报。
10
发表于 2013-8-20 10:45:21 | 只看该作者
无米fitting的屌丝感谢LZ分享心得经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