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自己的摩西 于 2013-7-27 22:18 编辑
上海联赛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业余比赛, 经历了8年风风雨雨,在组办方和志愿者以及广大骑行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组织成熟,规则明确,是全国业余自行车赛事的标杆 ,但随着赛事的正规化,参赛人数和水平的日渐提升,有些赛制可能有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我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想法,说得不对的地方望大家可以斧正。
1)今年的c组不知为何取消了车队积分和个人年度个人排名,而随着联赛影响力的增大和其他省市车队的加入,c组早已不是以前10人参加 avs30的菜鸟比赛了(均速和b组相差无几,从c组晋升b组的车手在b组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组队参加c的车队基本达到参赛人员的一半以上,取消车队和个人排名,多少有点扼杀此组参赛车队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性 毕竟每场站台的就5个人 其他打酱油的除了单场成绩,就一无所获,没年度成绩也降低了酱油党们连续参加联赛的积极性,即使是酱油,以前拿个前20名还有车队和个人积分,为车队做了贡献,可以有点小小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成就感。现在取消了这两样 ,简单地说,就是少了点乐子。我们打酱油么 ,参加联赛为个啥 ?不就图个乐。
当然 我个人大胆揣测,取消以上两项积分可能是由于人数参赛人数众多 人员变动又大 统计工作比较繁杂,工作量也大。如果是以上原因 其实可以搞个折中方案么 年度积分就取前20名,车队积分就取前五,这样工作量也相对小一点,对参赛人员也有个正激励, 前五要求有点高,前20总可以了吧。我们酱油党们也不要什么奖品,最后一场发张纸就好了,不为啥 还是图个乐。
2)从联赛第二场开始的每场c组第一必须晋级b组规则,我想可能是组委会为了避免能力强的选手场场站台的情况出现(比如去年的孙天夷),但是这么完全不顾选手意愿,一刀切的规定,是否太过武断 比如本来一名车手是车队的主将,本来想跟队友们在c组玩玩配合,站站台,结果运气好,一场得了个第一 ,就被赶去b组了,到了b组举目无亲,完全没人跟你配合,被bba什么的各种黑各种虐。所以说 关于c组晋级上面可否采取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的方案 比如连续2场前3 必须晋级b组,这样就不会出现领奖台一直是老面孔的问题, 能力强的选手可以有两个选择 去b组或者为车队其他队员做辅助。那万一一个车队都很强,队员轮流站台怎么办? 那就可以规定一车队 累计3人进入前三 就必须晋级b组,这样晋级的话就不会被出现举目无亲状态,可以互相配合。
3)联赛资格组别问题 联赛规则上写着 c组要均速30 但是每当我看到混杂在c组被大集团套2圈的山地党和折叠以及少量公路,就一直在想他们均速有30吗? 况且现在均速即使30,估计也跟不上大集团。而反观b组和a组,也有很多明显能力不够参加此级别的车手在跑(a组基本没这个情况)有些是历史上参赛b组的元老,有些是跟车队的酱油党跟车队一起晋级的。 而现在联赛整体水平今非昔比,然后各种跟不上。所以说上海联赛是不是可以考虑跟其他地区联赛一样搞一个资格赛(比如tt赛), 然后在根据个人成绩和个人意愿,参加abc组 比如 tt均速30以上可以参加c组 34以上可以参加b组(36以上必须参加b组) 36以上可以参加a组(38以上必须参加a组) 当然也可以根据车队意愿给一定的浮动空间(比如一位队员tt avs34 但是间歇能力强 车队可以向组委会提出要求 让他参加b组,每个车队名额2个)
4)任何竞技体育都有其必然的危险性,但是有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规则尽量杜绝 比如上场在c组里各种乱窜的tt把少年,不上自锁,体力不支一脚踩滑自主倒地的, 什么脚撑,后货架什么的近年来比较少了,当然有些新手觉得你这是器材歧视 但是少年你自己摔不要紧 带倒大家就不好了,就是带不倒大家 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么。归结下来就这么几点意见:
1)必须上自锁(没有自锁不准备参赛可能相对比较严格,但是如果这么规定也可以让一些刚入公路的迷茫少年早点入正途)
2)大组赛no tt把 no 脚撑 no后货架 no各种不正常的外置物品 ,赛前严格检查,赛中裁判也全程关注 如有违反 请出赛场
3)可以考虑重启山地组,毕竟骑车的山马党还是大多数,除了金伟同志,山地能跟上公路的相对很少,山地还是山地一起玩好了
各位看官是不是看本人唧唧歪歪一大段看烦了,我读书少没办法,语文又是体育老师教的。总之提了这么几点建议并不是说联赛办得不好,而是因为我热爱上海联赛,希望能办得更好。 当然我这些都是纸上谈兵,联赛的组织和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和各种困难是我不能想象的,可能有几点说得不切合实际,或者操作起来比说难得多,内行的组委会和工作人员就当笑话听。 最后希望上海联赛一如既往地越办越好,中国的自行车运动能越来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