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96|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嘉定的味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 07:36: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嘉定的味道
在上海北部的嘉宝地区,有句民谚曰: “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叫化嘉定,贼娄塘,乌龟出在徐家行”。前几个地方名气倒还乓乓响,几个古镇的实力特色有板有眼,后面几个怎么越听越不像话,岂有此理,还真要弄弄明白。闲时看了资料,才知道后面三句叫——教化嘉定,食娄塘,武举出在徐家行。一音之转么,民间语言就是那样生动而生猛。教化,饮食,武举与嘉定又有何干系呢?今天27日又是个好天气,约上几个骑友,跨上铁马,去邻居嘉定转一转,看一看,品一品嘉定的味道……
武举出在徐家行 武风悠悠得传扬   沿嘉罗公路西行,至澄浏公路北行2公里许,徐行镇区新建一路向西,徐行中学对门,有一飞角翘檐建筑,上有匾额书“嘉定武术馆”。听清我们的来意,管理员阿姨热情地引入并导游。嘉定传统体育以武术、棋类为主。1998年,喜欢武术的嘉定民营企业家徐根明在徐行镇(古称徐家行)投资建造嘉定武术馆,是年9月,嘉定武术学校建立。在地方政府和中国武术博物馆的支持下,嘉定武校又开创并完成了全国首家武科举博物馆。院内恰似一座四四方方的微型武术城:四面各有一座楼阁,南面展厅及博物馆,西面跆拳道馆,东面散打馆,北面演武楼。楼后还有学生宿舍,年内学生将迁至武校新址,园内全部辟为博物馆。

IMG_7080.JPG (24.77 KB, 下载次数: 10)

IMG_7080.JPG

IMG_7075.JPG (45.96 KB, 下载次数: 9)

IMG_7075.JPG

IMG_7067.JPG (41.04 KB, 下载次数: 11)

IMG_7067.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07:39: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3-1 07:48 编辑

演武楼专供表演比赛,楼上也是观众看台,面对空荡荡的习武台,想到平时表演比赛时的情景,吼吼哈海,刀光剑影,心起一缕涟漪……
博物馆龟缩在南楼西南一隅,门前有武举博物馆标志石块,博物馆占地不大内容丰富,为上海之独有
中国武科举制度由武则天创立, 南宋时始设武状元武科举考试以后单独进行,有个《试弓马艺业出官法》规定:第一等,步射1石弓,103中;马上能射7斗弓,并掌握5种马上格斗武艺;《孙吴兵法》10道题答出7道的,“时务边防策”5题“文理优长”,法律题10道答出7道,就可以出任低级武官。后由皇帝亲自“廷试”,合格的赐武进士,授予武官衔“保义郎”等名目。后又规定参加廷试的都必须由各地方长官先行选拔,作为“武举人”保送朝廷,直至1177年明确武科状元之称,状元愿意从军,授予正将之职,第二、三名副将,第四、五名准备将。历代武状元名单中,   北方的似乎以山东山西为多,南方似以江西福建为多。











徐行本地的武秀才







热情的管理员阿姨





IMG_7101.JPG (18.94 KB, 下载次数: 7)

IMG_7101.JPG

点评

强势插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1 08:03
3
发表于 2013-3-1 08:03:53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07:39
演武楼专供表演比赛,楼上也是观众看台,面对空荡荡的习武台,想到平时表演比赛时的情景,吼吼哈海,刀光剑 ...

强势插队!

点评

老叶介绍,致真辛苦码字,推出延吉骑游计划,一看果然丰富。择时同骑!谢谢关注。继续。 嘉定古时多有村、乡、县层层武术比赛,其中佼佼者可以获得武师称号,经过老资格武师认可才能在村中教拳。徐行人氏杜福良是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1 08:32
4
发表于 2013-3-1 08:16:24 | 只看该作者
       嘉定离我们宝钢很近,曾去过多次只是逛逛嘉定街道及商店,没有欣赏嘉定古香古色的古文化。退休后参加自行车骑游同队友们浏览,才得以更深了解中国古文化内在的意义及其历史。比如州桥老街,作为嘉定城区中心,自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起一直保存下来,在千步之内汇集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旧庙、名园而为国内罕见,可谓“嘉定之根”,这里也是人气最旺盛的老街区。同时老街也是连接孔庙、汇龙潭、秋霞圃等名胜古迹的旅游购物通道。它的周围古城墙遗址、护城河、水关、古桥连接成一体真让人陶醉——。

点评

喜欢骑车,喜欢游玩,吃喝玩乐,其乐融融!继续。 转过武乡路沿曹新公路西行,见大石皮村村委会办公楼 , 武举乡就始于此村。就在村口看看,没有时间去找这块名“大石皮”的石头,但他的故事还是很有趣的。大石皮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1 08:48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08:3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3-1 08:33 编辑
致真 发表于 2013-3-1 08:03
强势插队!


老叶介绍,致真辛苦码字,推出延吉骑游计划,一看果然丰富。择时同骑!谢谢关注。继续。

嘉定古时多有村、乡、县层层武术比赛,其中佼佼者可以获得武师称号,经过老资格武师认可才能在村中教拳。徐行人氏杜福良是清末武秀才,他在胡家厅设习武场所,四方好武者云集于此。杜福良在武科举乡试中一举中的后,从嘉定出发,到徐行、过新木桥、再到胡家厅,一路上,金锣大鸣,煞是热闹。馆内有杜福良、孙元化的雕像,还有关于庄大囡、朱旦明等传说,这些都是徐家行(现为徐行镇)的民间侠士。该镇乡民,自小喜欢练拳习武,尚武者风生水起,且多武艺高手,武举科考不乏胜出者,人称“武举乡”。如今徐家行建有规模宏伟的武术馆,再现昔日武举乡的英武之气,时有好事者及旅游团队前来观摩。阿姨不无遗憾地说,很是不巧,你们没有看到武术表演,我说,大开眼界,今天的收获很不少了,谢谢你啊!
在大门口,热心的管理员阿姨替大家拍照留念。我想,嘉定城里已有号称吴中第一的科举博物馆,现在加上城外徐行的“武举博物馆”,两者相得益彰,嘉定果然是个文武兼备人文荟萃之地呀。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08:48:19 | 只看该作者
春天chuntian 发表于 2013-3-1 08:16
嘉定离我们宝钢很近,曾去过多次只是逛逛嘉定街道及商店,没有欣赏嘉定古香古色的古文化。退休后参 ...

喜欢骑车,喜欢游玩,吃喝玩乐,其乐融融!继续。

转过武乡路沿曹新公路西行,见大石皮村村委会办公楼 武举乡就始于此村。就在村口看看,没有时间去找这块名“大石皮”的石头,但他的故事还是很有趣的。大石皮为花岗石,厚约尺余。呈扇形造型,曾立于徐家行的一个村庄口,该村就名大石皮村。石成村标,名闻遐迩,传说多多。有说大石皮曾是为朱元璋撑铁骨黄扇的大力士庄大囝,从栖霞山搬来的,以镇锁八字塘的恶龙。也有传说是染坊老板整布之石。58年“大跃进”,不知怎的竟将大石皮锯成条状铺路建桥。一块名石,就此被毁,令人惋惜。如今,在大石皮村,只可见之已成条状的昔日大石皮。然残损的石皮,仍见石肤皱皴,仍显古朴,石本无语,却承载着世间风云,向人诉说自身经历。

点评

娄塘镇,旧誉“食娄塘”。旧时食肆林立,曾是小吃名镇,娄塘糕饼,名闻遐迩。到过娄塘的人都会知道,所谓“娄塘街条条歪”并不是讹传。娄塘19条依河而筑的街没有一条是笔直的。明末,土纺土织遍及家家户户,所产斜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1 09:06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09:06:49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08:48
喜欢骑车,喜欢游玩,吃喝玩乐,其乐融融!继续。

转过武乡路沿曹新公路西行,见大石皮村村委会办公楼  ...

娄塘镇,旧誉“食娄塘”。旧时食肆林立,曾是小吃名镇,娄塘糕饼,名闻遐迩。到过娄塘的人都会知道,所谓“娄塘街条条歪”并不是讹传。娄塘19条依河而筑的街没有一条是笔直的。明末,土纺土织遍及家家户户,所产斜纹布,纹路清晰,各地客商争相采购,装载船只,动以百计,号为花布码头。清末,市街大小商店百数十家,有饭馆10家,茶馆10家,小吃铺10家……。今天,历史留给我们的印记,只是十几条歪歪斜斜的台咯路,沿街的民居,几处藏在街后的古宅。旧时的阿兴豆腐花、米粉饼、油煎臭豆腐干、绉纱鲜肉小馄饨在哪儿?“食娄塘”是名存实亡了,咽咽口水,走人!
街上人迹稀少,小镇的劳务介绍所倒有好几家,岗位多多,乏人问津。招工难之风刮遍神州大地。
娄塘纪念坊     民国21年(193233日,日军占领娄塘,小东街70余家民居十毁其九。同年5月,日军撤退,居民陆续回归,苦无栖身之所。新加坡侨胞为此捐巨款重建,居民才复得其所。是年秋,李馥荪、黄炎培等发起筹款在此地建造纪念坊,坊高6.10米,宽8.5米,1985年修葺。据当地居民说,当年日本人占领娄塘后,由于街道歪斜毫无规律不识路而请镇人带路。曾被迫为日本人带路的娄塘人之一的朱家阿婆还健在,90多岁了。

点评

骑车到外冈,已过11点,就先照顾一下自己的肚子吧。外冈有沪宜、外青松、外钱、冈峰、嘉松诸公路交会,因东有黄泥冈、青冈,南有沙冈,若三冈障于外,故名。元代时有远商韩姓宋姓者2人,以贩花布为业,在外冈定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1 09:16
8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09:16:08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09:06
娄塘镇,旧誉“食娄塘”。旧时食肆林立,曾是小吃名镇,娄塘糕饼,名闻遐迩。到过娄塘的人都会知道,所谓 ...

骑车到外冈,已过11点,就先照顾一下自己的肚子吧。外冈有沪宜、外青松、外钱、冈峰、嘉松诸公路交会,因东有黄泥冈、青冈,南有沙冈,若三冈障于外,故名。元代时有远商韩姓宋姓者2人,以贩花布为业,在外冈定居,渐成集市。明、清间为巨镇,以外冈布驰名。外冈布誉称“冈尖”,染以浅色,鲜艳可爱,为他处所不及。如今镇里已不见花布踪迹。
钱大昕墓  饭后去瞻仰史学界巨人钱大昕墓。老沪宜公路近吴兴寺处,过了大昕桥,看见一个很大的路标,上面“清竹园”几个字边上,写着“钱其琛题”。进去不到一百米,就是清竹园的大门了。规模不小的停车场,高大巍峨的园门,考究豪华的围墙,制服笔挺不苟言笑的保安,告诉我们,这里已不是一般的文物遗迹处了。果然,保安一脸无情,以“领导规定,不许进入”将吾等挡在门外。不看也罢,NND,为了几张钞票,地方上把仅有的历史遗产随意挥霍掉了!论规模、档次、资源远在其之上的福寿园等处,都是笑脸迎客,做足宣传,你清竹园凭啥这么牛? 钱大昕出生在外冈地区的望仙桥,是乾嘉学派执一代学术牛耳的人物。钱大昕在翰林院时,学问与纪昀齐名,时人目为“南钱北纪”,后世以之与顾炎武《日知录》并称,赞钱氏为“一代儒宗”。 当时的人说起考据学问,多说是“金坛段氏、高邮王氏、徽州戴氏、嘉定钱氏”等等,算是地以人名了。要说嘉定本土的学者,钱大昕大概要算是最出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只不过,现在除了专业人士,知道他的人实在是不多了。 清寂,大抵古来做学问的人,都是如此。如今,他正静静地躺此一隅,再度被人为地隔离于世,令人唏嘘不已。

点评

钱氏宗祠 座落在外冈集镇的西首、外青松公路1号桥边,是钱大昕等人于清乾隆26年(1761年)所建,大概也就是钱大昕正在北京做官的时候。三开间的宗祠正门,白的墙黑的瓦红的大门,都还是明快的颜色,门口有一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1 09:23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09:23:12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09:16
骑车到外冈,已过11点,就先照顾一下自己的肚子吧。外冈有沪宜、外青松、外钱、冈峰、嘉松诸公路交会,因 ...

钱氏宗祠   
  座落在外冈集镇的西首、外青松公路1号桥边,是钱大昕等人于清乾隆26年(1761年)所建,大概也就是钱大昕正在北京做官的时候。三开间的宗祠正门,白的墙黑的瓦红的大门,都还是明快的颜色,门口有一块“保护建筑”的牌子。钱大昕的父亲钱桂发一直有心在城内置地筑园,造个家祠光耀祖宗,但家贫不能如愿。直到晚年,几个儿子陆续做官发达,才开始完成了这个心愿。咸丰十年祠堂被毁,同治五年重建,因战后族人四散,至光绪七年竣工,历时15年。祠屋南向临河,分前后两进,院落不大,大门紧锁,似久无人造访。钱氏宗族历来是外冈地区的望族,名人辈出,裔遍全国,前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就是其子孙。祠堂是他们祭祀祖先的地方。算是望族,但是应该不算大族,从祠堂的规模可以看出来。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隔壁邻居说,平时此地对外不开放,一直是关着的,偶尔有管理员进去打扫卫生。祠前两棵古银杏有近500年历史,钱大昕在著作中有“祖植银杏已高大成荫”的话,说明银杏树是钱氏祖先所植,且历史源远流长,东面一棵每年秋天果实累累,西面一棵则只开花不结果,故有雌雄之说。两树盘根错节,干粗挺拔。仰望许久,钱先生的形象似乎也清晰起来,被毛泽东称为国宝的史学家陈垣说“平生最崇拜嘉定钱辛楣先生”,陈寅恪亦称之“清代史家第一人”,我想,钱家出了钱大昕这样的学术巨擘,就像来人观望祠前这两棵银杏树一样,景行行止,仰之弥高,为人若此,方为不朽啊!

点评

外冈腊梅园 嘉定腊梅与崇明水仙、松江银柳并称上海三宝, 墨玉北路2700号有 1500亩腊梅园,号称“华东蜡梅第一园”。园门古朴,门前宽敞,问当地人都知道。腊梅园按旅游景点规划,建设蜡梅种质资源圃、繁育园、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1 10:56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0:56:48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09:23
钱氏宗祠      座落在外冈集镇的西首、外青松公路1号桥边,是钱大昕等人于清乾隆26年(1761年)所建,大 ...

外冈腊梅园    嘉定腊梅与崇明水仙、松江银柳并称上海三宝, 墨玉北路2700号有 1500亩腊梅园,号称“华东蜡梅第一园”。园门古朴,门前宽敞,问当地人都知道。腊梅园按旅游景点规划,建设蜡梅种质资源圃、繁育园、切花生产圃以及采摘园、生态养殖垂钓场。腊梅品种有88种之多,还建有一个腊梅研究所。大门敞开,无人值守,一行骑驴冲入腊梅园中,依次看了盆景园、观赏路径、培植园地。花期已过,盛宴甫罢,少量腊梅还在春寒料峭中争奇斗艳尽展妩媚,工人们正在修剪残枝,说待明年再发新枝。老邵捡起一支带有残花的腊梅说,你看,多像用蜡做出来的啊。果然能见花瓣呈半透明蜡状,色略灰黄,香气袭人。

IMG_7136.JPG (61.74 KB, 下载次数: 10)

IMG_7136.JPG

点评

从腊梅园出来,墨玉路南去,嘉安公路,嘉松公路,伊宁路,远眺嘉定国际赛车场,转回嘉定城里。先去看看西大街。真没想到,嘉定西门外竟有这样一条热闹的老街。石皮街窄窄的,从西门吊桥一直伸展到高义桥。东边的叫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1 11: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