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嘉定的味道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1:07:49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10:56
外冈腊梅园    嘉定腊梅与崇明水仙、松江银柳并称上海三宝, 墨玉北路2700号有 1500亩腊梅园,号称“华东 ...

从腊梅园出来,墨玉路南去,嘉安公路,嘉松公路,伊宁路,远眺嘉定国际赛车场,转回嘉定城里。先去看看西大街。真没想到,嘉定西门外竟有这样一条热闹的老街。石皮街窄窄的,从西门吊桥一直伸展到高义桥。东边的叫西大街,西边的叫大同街,中间以候黄桥为界,据说一是护国寺香火鼎盛,香客如云;二是苏北船民登岸栖息,川流不息;三是淞江府来的官员到高义桥均弃船上岸,文官坐轿,武将骑马,一路沿石皮官道进城,接受嘉定父母官的恭迎。这是护国寺旧址。西大街还有个特点——名人故居多,味精大王吴蕴初、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八省巡抚唐绍兰……阮仪三评价:比朱家角东西多,比周庄文化底蕴深厚。”以后还要来细细看一下,看这些东西是要花一点时间,慢慢品味的。
这里是护国寺旧址

IMG_7167.JPG (47.47 KB, 下载次数: 29)

IMG_7167.JPG
12
发表于 2013-3-1 11:11:2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精彩

点评

谢谢鼓励!继续。 西门吊桥下就是西护城河,过桥就算进城了,旁有西门水关和一段西城墙遗迹。嘉定现存两段古城墙,一在南,一在西。凝视这斑斑驳驳的城砖、蔓草覆盖的颓墙,想起368年前的嘉定三屠,嘉定人以鲜血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1 11:36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1:36:38 | 只看该作者
李光明 发表于 2013-3-1 11:11
非常精彩

谢谢鼓励!继续。
西门吊桥下就是西护城河,过桥就算进城了,旁有西门水关和一段西城墙遗迹。嘉定现存两段古城墙,一在南,一在西。凝视这斑斑驳驳的城砖、蔓草覆盖的颓墙,想起368年前的嘉定三屠,嘉定人以鲜血和头颅向世人展示了他刚烈、强悍的一面。
1645年清军占领南京,南明弘光朝廷覆亡。清廷颁诏书往江南曰:“……削发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尔等毋得不遵法度。……凡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然而“削发令”一下,所谓“民风柔弱”的江南民众燃烧起熊熊的反抗怒火,嘉定抗争最为惨烈,宁愿留发而不留头,为在嘉定强行推行“削发令”,满清政权决定实施武力征服之。城内外人民起兵赶走执行剃发令的清朝知县,并推举士绅黄淳耀、侯峒曾为首主持大计,共拒清兵。清军攻城,义军困守孤城10余天,终因连天大雨,城墙倾塌,被清军攻入城内。黄、侯等人自杀殉国,清兵屠杀城内百姓无数。不久,义士朱瑛乘清军退出嘉定,重兴义旅攻入城,清兵进攻破城,百姓又一次遭到惨酷的屠杀。二十天后,明军将领吴之藩率余部反攻嘉定城。清兵猝不及防,乃溃。清军复攻入城,迁怒于百姓,又进行了第三次大屠杀。史载:在满清的三次屠城中,嘉定城内民众无一投降者,死亡者达二万余人。勇哉,嘉定人!说话糯糯的、气质儒雅的嘉定人,在国难当头时,表现出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令我敬佩有加。
要问我为什么喜欢嘉定啊,那是因为他的刚劲、扎实、内敛、厚实!







14
发表于 2013-3-1 11:56:53 | 只看该作者
讣算子.咏梅   

疏枝立寒窗,笑迎百花丛。奈何笑容难为久,春天反惆残。残已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15
发表于 2013-3-1 11:59:45 | 只看该作者
老毛,梅花已经谢了,我明年与你们一起去吧!

点评

好作品,学习啦!欢迎同骑共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1 20:43
16
发表于 2013-3-1 12:13:54 | 只看该作者
嘉定去过多次,但是不知道的实在太多。谢谢版主!
17
发表于 2013-3-1 12:30:48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3-3-1 19:01:09 | 只看该作者
正版录象带 发表于 2013-3-1 12:13
嘉定去过多次,但是不知道的实在太多。谢谢版主!

是呵!———阿康 又挖掘出不少———好东东!









点评

谢谢正版录像带、俞队、老叶关注。继续。 巍巍法华振文风在西城墙小憩后,一班人马顺人民街向东,便是城中街,过察院弄人流已熙熙攘攘了。这里是市区中心点,横沥河与练祁河的交汇点,已是城内最热闹的州桥景区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3-1 20:51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20:43:13 | 只看该作者
偏锋炮局 发表于 2013-3-1 11:59
老毛,梅花已经谢了,我明年与你们一起去吧!

好作品,学习啦!欢迎同骑共乐。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20:51:07 | 只看该作者
叶和贵 发表于 2013-3-1 19:01
是呵!———阿康 又挖掘出不少———好东东!

谢谢正版录像带、俞队、老叶关注。继续。



巍巍法华振文风
在西城墙小憩后,一班人马顺人民街向东,便是城中街,过察院弄人流已熙熙攘攘了。这里是市区中心点,横沥河与练祁河的交汇点,已是城内最热闹的州桥景区了。州桥又叫登龙桥,嘉定元代升州后,故有此名。桥南的法华塔是古城标志性建筑。嘉定原来文气不足,科名寝衰,建树此塔,名之法华,意即得到与佛一样的智慧,激励文人进取向上,塔成果然科名鹊起,故又名文峰塔,喻其乃一邑文风之所赖。嘉定在建县之初,民风剽悍,被称“顽犷难治”之地,民“敢与官司为敌,不奉命,不受追呼,殴击承差,毁弃文印”(光绪《嘉定县志》),首任知县高衍孙确立“教化人民,培养人才”的治县方针,建县次年建孔庙,造县学,以庙建学,庙学合一,学中传道授业,入庙祀奉孔子,士子以读书为荣,搏击科场,产生了5000多名秀才,900多举人,192个进士,3名状元,堪称上海之最。《诗经》曰:美教化,移风俗。嘉定就是这样长期的政教风化和教育感化,孕育了几百年的郁郁文风。教化嘉定,名至实归!
车队蛇行在人流中,上了东大街,过秋霞圃不远,看了陆俨少书画展,又是个嘉定文化名人。披着金色的夕阳,出东大街上嘉罗公路踏上归途。一路在想,嘉定人开腔软糯糯的,嘉定人的秉性火辣辣的,嘉定的历史沉甸甸的,嘉定的文气郁森森,嘉定的习武之风浓浓的,嘉定的腊梅香淡悠悠的……嘉定的味道真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