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拖拉机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单人独车游枫泾、金山农民画村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10-31 14:10:32 | 只看该作者
好游记!赞一个!

点评

谢谢您的观赏!  发表于 2012-10-31 14:55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5:03: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11-9 22:57 编辑

啰嗦了半天,还没进入实质性的内容,请大家原谅。现在继续上图
过大蒸港桥,这桥面正大修,工人们紧张地施工




终于到枫泾
籍深厚吴越文化底蕴受领上海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的枫泾古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由于地跨吴越两界,素有吴越古镇的美名。元末明初时便被列为江南四大名镇之一,至今保存完好。

如今,她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古镇的街景












小桥


河港里,清洁工人们驾驶着小船在清理河面的垃圾,心里道声“你们辛苦了,可爱的环卫工人”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5:3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11-10 09:08 编辑

这条沿着小河逶迤而去的青枫街叫做枫溪长廊




致和桥,桥旁边的碑文为:
致和桥 因旁有圣堂,故俗称圣堂桥,石拱桥,始建于元代致和年[一三二八年],明宣德七年[一四三二年]顾文昺重修东桥堍。后新都人程汝魁、程汝才、孙毓华捐资,改东桥堍为南北向石阶,民国期间,里人改石阶为平坡至今





致和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在桥下面的石头上还可以看到雕刻的双龙戏珠图呢!致和桥建于元朝致和年(1328年)而名,离现在已经有六百七十七年的历史了。它位于枫泾镇南北市河中段,因为靠近古圣堂,又称圣堂桥。
据老一辈人说,致和桥上建一座小庙,逢年过年非常热闹。老的烧香,看戏文,小的提灯玩耍。夫妻为了祈求佛祖保佑,夫妻恩爱,经常双双在这儿朝拜,一步三拜,表示虔诚。听说朝拜过的夫妻都很恩爱,所以桥的每个台阶都非常宽,是用两块石头拼起来的,意思是夫妻石。还听说,如果想离婚的夫妻到这儿拜拜,也就不想离婚了。看来,致和桥真是连接和和美美的桥呀!

致和桥边的“得泉亭”关于它有这么一个传说。
明代,镇上有一户姓顾的人家,历来都行善积德,颇有声望。明景泰元年(西元1450年)顾家秀才顾文昺出资整理致和桥东地面时,挖出了一些铜钱,他认为这些钱乃是天赐之物,万万不可独占,必须与乡邻共享,造福众人方可。
挖出钱的地方,也就是致和桥东原有一口枯井,为了能使大家都能够重新饮用到清洌的甘泉,于是他就把那口枯井疏浚一新,让人免费使用,同时还在井上修了一座亭子,命名为“得泉亭”。“得泉亭”,一语双关:因为在古代“泉”也是钱币的代称,所以“得泉”既可以指挖到钱币,又可以说引来甘泉。说也奇怪,这口枯竭多年的古井,疏通后竟然水质清甜甘洌,水源茂盛。
因为过去此地是交通要道来往的人流繁多,有些人逗留的时间长,一口井来不及供应,为了多做善事,所以他在亭子附近又打了六口井,方便来往路人取用,以解疲劳。而且顾文昺是敬神之人,为了达到古人相信的“天人感应”的效果,这七口井按北斗七星的位置排列,且井井相通,井水全都甘甜可口,故而人称“七星井”。当地还有传说认为:顾文昺的善举感动了天上的七星,七星施仙法让每口井都有不同的特效,有的可以使身体健康,有的可以祛病消灾。
清咸丰三年(西元1853年)得泉亭毁于战争。光绪三年(西元1877年)顾氏后裔顾志奎重建了得泉亭,民国期间,又被战火所毁。后在原址上又复建。今日的得泉亭虽然已是重建之物,然而它所纪念的古人那种敬仰神灵,不贪钱财,行善积德的精神却是永远值得后人继承的。










重修“得泉亭”的碑文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6:04: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10-31 16:19 编辑

瑞虹桥又称虹桥,是明代所建的一座石拦平板桥。桥不长也不高,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因为在这里爆发了一次“虹桥血案”而被广泛关注。
康熙初年,枫泾镇上布局林立,布局所雇佣的染匠、砑匠大都是江宁人,有数百人。日子一长,这些打工的不堪忍受作坊主和官府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再加上与当地黎民、缙绅的不和,矛盾日益加深,尖锐。终于他们集体罢工。作坊主联合官府、缙绅在虹桥一带进行镇压。在康熙22年(1683年)数百名染匠、砑匠在瑞桥边几乎全部被杀死,尸体遍地,河水都被鲜血染红了,只有十多名砑匠幸免逃生。不久,死难者家属数百人,白布扎在头上,从江宁赶到枫泾,手拿刀具、木棍决心复仇。经过多次交涉,最后拿到抚恤金,事情才平息下来。后来,在圣堂弄内立碑纪念此案,这就是“虹桥惨案”。这一事件曾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介绍,于是瑞虹桥也被载入史册。







桥旁边的碑文
瑞虹桥,俗称[虹桥],石栏平板桥,明代建,清康熙初,曾在这里发生枫泾布局所雇染匠江宁人与当地里民、缙绅叫歇殴斗的虹桥惨案,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称之为“中国最早的工人是罢工运动”。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为此立案碑。





走过瑞虹桥,前面正在道路施工,不便通行,问了别人,再往前也没有什么景点可看了,就回头了,走到青枫街路口,看到台阶有的石板条还有这东西,把它拍了下来,估计这石板条原先是在什么地方放置的,而现在却成了人们脚踏的台阶,而那石板原先可能的文字,估计是被埋没在地下的那一面了,也许到某个时候,道路改造时,这块被人们重新挖起,又会有人欢呼“发现了重大历史秘密”。

沿着枫溪长廊继续往东,来到了这著名的吴越界韵,关于这个界碑,还有一大段的故事可说:
原界河位于枫泾中部,枫泾古镇起元时就相约俗成,明宣德五年(1430年)被官定为南北镇的分界河;1951年,南镇并入北镇,南北统一,但界河的历史痕迹犹存。枫泾镇内的界河是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分界之河,枫泾由于地跨吴越两界,素有吴越古镇的美名,又称为“吴越名镇”、“吴跟越角”。历史上枫泾以河分为南镇和北镇。自明宣德五年(1430年)建立嘉善县起,以枫泾玉虚观北侧的东西市河为界,将古镇一分为二,行政上采取南北分治,南属浙江,北属江苏。至清朝顺治十三年(1656年),华亭县的西南境建立娄县,枫泾仍以界河为南北分界,北镇属于松江府的娄县,南镇不变。一直到1951年3月19日,枫泾的南镇并入北镇,枫泾镇才结束漫长的分治历史,全镇统属松江县管辖。1966年10月起,划归上海金山县(现金山区)管辖。界河东头原来有一座非常漂亮的桥,叫界河桥,连接枫泾镇中心的中大街和南大街。1965年,由于城镇建设需要,界河东段被填,界河桥也被拆除。2006年2月,枫泾镇为进一步发展金山枫泾古镇旅游业,决定重新打造吴越界河。后开挖界河,并在原址恢复界河桥。现在看到的吴越界河景区的除了有水乡风味外,还体现“界”的独特性,赋予吴越文化深刻内涵。“吴越界韵”成为古镇枫泾十景之一。




界韵对面的壁画




15
发表于 2012-10-31 16:40: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精彩PP,得暇定亲临一睹。

点评

可以花点时间,慢慢地观赏,临行之前,最好做些功课,然后有目的地游玩  发表于 2012-10-31 17:02
16
发表于 2012-10-31 16:58:40 | 只看该作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7:0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10-31 17:00 编辑

游记尚未写完,敬请耐心等候
18
发表于 2012-10-31 17:34:50 | 只看该作者
拖拉机1 发表于 2012-10-31 17:00
游记尚未写完,敬请耐心等候

不错,蛮有味道的,观察的比我详细多了。看来找个时间还得去补上一课。

点评

自己一人在古镇里逛了三个多小时,可回来看看别人的游记,还有不少地方没有去。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发表于 2012-10-31 20:34
19
发表于 2012-10-31 17:51:2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很有深度。

点评

谢谢您的光临!还有照片,慢慢上  发表于 2012-10-31 20:31
20
发表于 2012-10-31 19:32:3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砖雕照壁原以为是个老古董,后来在浦东的“浦东老宅”里也看到一座一模一样的。原来是个新玩意。




点评

假古董太多了,现在连真古董也不敢相信,都弄不清楚,  发表于 2012-10-31 20: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