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拖拉机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汇区柳州路集合点2012年骑游活动记录

  [复制链接]
261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8:19:30 | 只看该作者
游湖后小憩






继续向北,目标----太仓的沙溪古镇




古镇的牌坊


古镇游览示意图


小桥流水,是江南古镇的特色




仍然保留着古色古香味道的古镇小街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62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8:2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6-7 08:32 编辑

还是小桥流水




古镇小街的雕塑
磨刀匠



卖油挑子


黄包车




补锅匠


陆京士故居








263
发表于 2012-6-7 08:53:20 | 只看该作者
不再用光影劳神费力,好。



点评

这是骑友一品的作品  发表于 2012-6-7 12:48
264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22:3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6-7 22:38 编辑

再一些我拍的照片
美丽的金仓湖


骑友英姿




骑行界的大侠老蟹精和三黄鸡


沙溪古镇小街的牌坊




小街的石板路及路中间的排水口,诉说着小街的历史沧桑






265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22:5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6-7 23:04 编辑

古镇街景




桥中亭


敬业的补靯匠


文治书局,那上面的五角星,让我们回忆起那并不久远的过去


陆京士故居
陆京士(1907~1983),名之镐,字京士。江苏太仓人。 1925年加入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任上海邮局清党小组成员和上海邮务工会整理委员会委员钱丽生的助手。 1928年,上海邮政职工为要求修订《邮政纲要》举行罢工,陆被邮政当局收买,从内部破坏罢工。同年,他投靠青帮头目杜月笙门下,并纠合邮局亲信职工50人结拜弟兄,组成“精诚团”(又称“50股党”),进一步扩充在邮局中的势力。1932~1940年,历任全国邮务总工会第一、第二届常务委员兼总务部部长、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长、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中央党部社会部组织处长和国民政府社会部组织训练司司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工人忠义救国军总指挥、社会部京沪区特派员,尽力为国民党重新统治上海和控制工人运动效劳。1946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农工部副部长。同年6月主持成立上海工人福利委员会(国民党上海工运党团指导委员会的对外公开组织。)和护工队,行镇压进步工人运动之实。1949年5月陆从上海逃去台湾. 去台后,整合青帮,自任首领,并操控社团,曾任"自由中国同盟"主席、国际劳工局顾问、"中央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社会福利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并当选"立法委员"、"中华文化学院"劳工研究所理事长、《劳工月刊》发行社兼任社长等职。1983年12月病故。终年77岁。  (从百度中搜索来的资料)  












266
发表于 2012-6-8 16:54:09 | 只看该作者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7 08:53
不再用光影劳神费力,好。

许老师您怎么看得出来他不是用光影的?真神了。冒昧地

请问您是用什么方法上传Pp的?

点评

光影软件压缩快,但所有信息全没了,基本无法指出问题所在,但比如橱窗广告等效果还是不错的,还可做旧等,会用也不错的,但大都滥用了。  发表于 2012-6-8 17:58
上传照片每人都是同样的,而且上传后的照片只能同样大小,除非你上传的太小,照片完全可以在ACD直接压缩,可能量大时麻烦些,但能保留照片信息   发表于 2012-6-8 17:55
267
发表于 2012-6-8 17:00:18 | 只看该作者
拖拉机1 发表于 2012-6-7 22:59
古镇街景

谢谢楼主的详细介绍和清晰亮丽的Pp.看您拍的照片真是一种视觉享受。

点评

谢谢关注,你过奖了。  发表于 2012-6-8 18:55
268
发表于 2012-6-9 14:03:42 | 只看该作者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7 08:53
不再用光影劳神费力,好。

谢谢您的回答。
26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08:15:59 | 只看该作者
6月9日,骑游格林葡萄园、松江颐园、唐陀罗尼经幢。

在莘松加油站旁的休息点















27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08:31:42 | 只看该作者
格林葡萄园位于浦江源头,是一座集现代农业生产、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疗养、餐饮、娱乐、会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庄园。它相嵌在500亩葡萄林中。 葡萄园分为生产区和度假区,生产区全部用大棚设施培育优质葡萄,包括欧亚系列的20多个品种。生产区大棚整齐划一,葡萄架上枝繁叶茂,延缅数百米,一派大气、磅礴的景象。游客在生产区可观景,也可亲手采收葡萄,体验收获的喜悦和田园生活的乐趣。 格林葡萄园远离都市喧嚣,环境优美,格调雅致。
由于这个葡萄已经来过多次了,同时今天的骑行目标还有松江的颐园,所以我们在葡萄园门口拍了集体照后就离开了,前往松江的颐园。


今天是文化遗产日,上海有80处文化遗产免费开放,我们就近前往位于松江松汇西路,上海第四社会福利院内的颐园参观。
颐园位于松江秀南桥西,上海第四福利院内。园林原有面积约5亩,于明末建造。现大部分已被拆毁,仅存部分景物,面积约2亩,以假山、水池为中心景物,池上架有三曲小石板桥。西边为黄石小山,南北两侧黄石突出池中成矶状,小中见大,别有一种气势。假山有石洞、小径,池边古树蓊郁,石上青苔斑驳。水池四周绕以廊屋,梁檐下配有形状各异、十分别致的挂饰。从扶梯、过廊、栏架、楼窗等建筑结构上,可见明代园林的幽雅精巧的风格。南面有仿宫殿式的楼阁等,均为典型的明代建筑。戏台檐出四角,十分美观。
松江旧志记该园建于明代,是当时著名的十园之一。后曾归高氏,称高家花园。民国时期,柳亚子等进步人士还经常到颐园举行社团活动。之后,颐园长期无人维护,1987年,市、县两级财政拨专款10万元,对园内文物价值最高并出现险情的观稼楼进行修复,根据文物“谁使用谁维护”的规定,去年,上海市第四福利院出资并组织了此次修复工作。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市文管委古建筑专家谭玉峰、于存海等为修缮颐园出谋划策,确定了“整旧如旧,尽可能地保留原建筑的布局”的修缮原则。今年2月起,在修缮过程中陆续发现明代的青石坐礅、石元宝、门枕石和一些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等园内文物。
怪石嶙峋、古树参天,清澈的池水上,碧绿的荷叶簇拥着美丽的睡莲;画舫临波、龙墙蜿蜒、曲廊回绕,庭园花圃之间,飘溢着花木的芬芳;三曲小桥、卵石幽径、人影绰绰,行往那高堂丽阁…… 长期荒废的松江颐园终于恢复了昔日的辉煌。随着最后一批仿明式古典家具入住,历时大半年的颐园修葺工程竣工。颐园原有的树木一片杂乱,在修复中,梁思成先生的高徒、上海建筑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梁友松亲自到颐园布置绿化,清除杂树保留年份较长的名贵树木,又重新种植了松、竹、梅以及金桂、腊梅、牡丹、茶花等与江南私家园林相匹配的树木花草,使颐园显得更加清新幽静。
颐园至今保留明代原物和建筑较多,较为难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