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葡萄园位于浦江源头,是一座集现代农业生产、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疗养、餐饮、娱乐、会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庄园。它相嵌在500亩葡萄林中。 葡萄园分为生产区和度假区,生产区全部用大棚设施培育优质葡萄,包括欧亚系列的20多个品种。生产区大棚整齐划一,葡萄架上枝繁叶茂,延缅数百米,一派大气、磅礴的景象。游客在生产区可观景,也可亲手采收葡萄,体验收获的喜悦和田园生活的乐趣。 格林葡萄园远离都市喧嚣,环境优美,格调雅致。
由于这个葡萄已经来过多次了,同时今天的骑行目标还有松江的颐园,所以我们在葡萄园门口拍了集体照后就离开了,前往松江的颐园。
今天是文化遗产日,上海有80处文化遗产免费开放,我们就近前往位于松江松汇西路,上海第四社会福利院内的颐园参观。
颐园位于松江秀南桥西,上海第四福利院内。园林原有面积约5亩,于明末建造。现大部分已被拆毁,仅存部分景物,面积约2亩,以假山、水池为中心景物,池上架有三曲小石板桥。西边为黄石小山,南北两侧黄石突出池中成矶状,小中见大,别有一种气势。假山有石洞、小径,池边古树蓊郁,石上青苔斑驳。水池四周绕以廊屋,梁檐下配有形状各异、十分别致的挂饰。从扶梯、过廊、栏架、楼窗等建筑结构上,可见明代园林的幽雅精巧的风格。南面有仿宫殿式的楼阁等,均为典型的明代建筑。戏台檐出四角,十分美观。 松江旧志记该园建于明代,是当时著名的十园之一。后曾归高氏,称高家花园。民国时期,柳亚子等进步人士还经常到颐园举行社团活动。之后,颐园长期无人维护,1987年,市、县两级财政拨专款10万元,对园内文物价值最高并出现险情的观稼楼进行修复,根据文物“谁使用谁维护”的规定,去年,上海市第四福利院出资并组织了此次修复工作。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市文管委古建筑专家谭玉峰、于存海等为修缮颐园出谋划策,确定了“整旧如旧,尽可能地保留原建筑的布局”的修缮原则。今年2月起,在修缮过程中陆续发现明代的青石坐礅、石元宝、门枕石和一些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等园内文物。 怪石嶙峋、古树参天,清澈的池水上,碧绿的荷叶簇拥着美丽的睡莲;画舫临波、龙墙蜿蜒、曲廊回绕,庭园花圃之间,飘溢着花木的芬芳;三曲小桥、卵石幽径、人影绰绰,行往那高堂丽阁…… 长期荒废的松江颐园终于恢复了昔日的辉煌。随着最后一批仿明式古典家具入住,历时大半年的颐园修葺工程竣工。颐园原有的树木一片杂乱,在修复中,梁思成先生的高徒、上海建筑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梁友松亲自到颐园布置绿化,清除杂树保留年份较长的名贵树木,又重新种植了松、竹、梅以及金桂、腊梅、牡丹、茶花等与江南私家园林相匹配的树木花草,使颐园显得更加清新幽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