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拖拉机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汇区柳州路集合点2012年骑游活动记录

  [复制链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2:1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5-29 15:15 编辑

任屯村的血防陈列室












25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2:36: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5-29 15:28 编辑

任屯血防陈列室2






























25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2:5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5-29 15:33 编辑

大莲湖畔


















大莲湖上的老顽童







254
 楼主| 发表于 2012-6-3 17:2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6-11 17:20 编辑

5月28日,快车队骑游环太湖,点此链接可直接阅览

6月2日骑游千灯古镇。
古镇千灯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古镇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素有“金千灯”之美称。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学者顾炎武先生的故乡,其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直激励着天下无数仁人志士。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她美丽、富饶、古老而充满生机,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 “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
有关“千灯”这个地名的来历,说法很多,有的说:“原来这里有数千个的土墩,所以称‘千墩’”;有的说:“原来这里长有茜草,所以称‘茜墩’”;更有的说:“原来这里灯多,所以称‘千灯’”。其实,千灯的旧称千墩,据清陈元模著《淞南志》载,昆山城东南36里,三甲川乡有水曰千墩浦,盖淞江自吴门东下至此,江之南北凡有墩及千,改名千墩,清宣统二年(1910年),因为该地土墩上长满了一种草:“根可以做红色染料,也可以做药材,这种草称‘茜草’。”所以,在那时把“千墩”易名为“茜墩”。“茜墩”这个地名一直用到解放后。茜墩是一个人文荟萃之地, 人们都感到叫“茜墩”、“千墩”都有点不妥,应该用这个“灯”更好。这个“灯”字,象征着光明的使者,象征着辉煌,象征着富裕,与“金千灯”相符。 “千灯”这个地名就由此而来。一九六六年四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名为“千灯”至今。   

古镇入口处的大牌坊


沿河长廊




远眺
秦峰塔--又称释迦佛塔,位于千灯镇尚书浦西岸,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由里人王束捐宅,僧从义开山,建波若寺,里人王珏捐宅以广寺基,建造此塔。因位于秦柱山之阳,名秦峰塔。至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般若寺改为延福禅院,秦峰塔亦进行重建,从那时算起,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在恒升桥上向北望,千灯浦河向北,直通吴淞江、苏州河入海。


向南,经赵田湖,直达淀山湖



集体合影







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6-3 17:5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6-3 17:56 编辑

昆曲发源地


古镇游览示意图


古镇的万三蹄膀,让人口水涟连




小弄内一个酷似涵洞的水码头,是江南水乡以前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时用来出行和回家时停靠船舶用的,也是小镇居民做饭时淘米及洗涤时用来来取水的地方


  石板街南北贯通,并连接支路成百脚状,全长三华里,其主干道长800米,由2072块条形花岗石板铺成。石板街始建于南宋,明清进一步延伸修缮;民国三年又以重金聘青浦县朱家角筑路名匠王世昌,重新整理修缮,遂形成今天纵横交错、贯穿古镇南北的格局,是江南古镇保存最长、最好、最完整的石板街。
  石板街面是人行道,石板下是下水道,沿街临河,且与每家每户的下水道及河滩相沟通,从河滩驳岸边泄水入河,是优良的排水系统,即使倾盆大雨也排泄畅通,雨停水干,从不积水。石板街所用之条石有一美丽名称“胭脂红”,现已无法考证“胭脂红”石产自何地,但条石的美丽永远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石板街所用条石均宽50公分,均长2米以内,稳固而耐用,修理替换又很方便,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美观性良性结合的典范。
  古街狭窄,屋檐相对,成一线天,两侧小楼相依,隔街携手授碗,成为古镇的特有风貌。








256
 楼主| 发表于 2012-6-3 18:13:45 | 只看该作者
古镇上的桥
凝熏桥始建于1637年,由顾炎武的伯父出资兴建。该桥原为3拱3孔形状,中间一拱跨度为4.93米,反映了当时的中国造桥建筑水平。后来,该桥因千灯浦河道拓宽而拆掉。2003年重建。






石板街上的不知名小桥










257
 楼主| 发表于 2012-6-3 18:22:54 | 只看该作者
古香古色的街灯


顾炎武旧居
顾炎武,原名绛,字宁人,号亭林,1613年生于昆山千灯镇,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卒于山西曲沃。由嗣子顾衍生,从弟顾岩扶柩回昆山千灯故里,葬于祖茔嗣父顾同吉、嗣母王贞孝之墓穴次位,墓前有碑,上刻“顾亭林先生暨配王硕人合墓”;周围有砖砌矮墙,嵌有清石碑各一块;墓南有明皇朝为旌表先生嗣母王氏的贞孝坊;墓后柳树四棵,四周松柏数十株。光绪二十一年(1894年),新阳县知县万厉钧重修了坟墓。
“文革”期间,该墓及祠堂曾遭到破坏。
       一九八四年,江苏省文管会设计并拨款,由昆山市文管会修复该墓及祠堂。
  一九九七年,昆山市政府拨款修复顾炎武故居,充分利用顾炎武旧居的方砖地、门头、水井和花岗岩坊柱等建筑,修缮了门厅、轿厅和正厅。2000年,顾炎武故居分别被昆山市委宣传部、苏州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昆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游览完毕,回家啰!

258
发表于 2012-6-4 14:47:45 | 只看该作者

要是人头一样玩。

点评

老顽童嘛,总是喜欢玩耍的呀!  发表于 2012-6-4 17:22
259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7:5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6-7 08:42 编辑

      6月6日骑游金仓湖沙溪古镇。昨天柳州路集合点的骑友们,快速队、中速队一起向北进发,骑游了江苏太仓的金仓湖和沙溪古镇。
金仓湖
    金仓湖公园是太仓市近年来新建的湿地公园,这个美丽的公园内河塘密布,中央有60万平方米的中心湖面,周边大小河流纵横交错,规划绿化面积数百公顷,是一个难得的湿地区域。如今,太仓金仓湖湿地公园获批已经列入省级名录。
金仓湖公园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其建设前提是保护大面积水体、林地、自然景观、生物资源以及当地的乡土文化,并以各种湿地动植物生存条件及生栖环境的保护和不断改善为原则,适度开展游览观赏、科考教育和休憩度假等活动。公园内巧妙设计了“一核一带五区”:一核即金仓湖,一带即纵贯园区的绿荫大道,五区分别是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体验区、金仓湖游览区域、湿地农业观光区与休闲度假区。休闲观光区里,有着颇具特点的水上花园、芦苇迷宫、艺术家村落等景点。该园又是孩子们的乐园。在园里,孩子们可以逛沙滩、进树屋、攀爬森林吊桥,可以骑乘有360度旋转视野的空中自行车俯瞰金仓湖景区,还有种种健身运动区域与自助烧烤屋等即兴赏玩处,令大人孩子们乐而忘返。

以下照片由一品拍摄

公园的大门


在金仓湖的集合照




宽敞的自行车骑行道








亲水的木栈道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8:06:57 | 只看该作者
湖岸边美丽的菊花




儿童乐园




鸟巢与树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