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桂林山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徐汇区柳州路集合点骑游集锦(连载)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1-12-13 16:05:20 | 只看该作者
10月22日,柳州路集合点的骑行目标是松江马桥古文化遗址和春申君祠。
马桥古文化遗址
马桥古文化遗址座落于上海市闵行区沪松公路花王路口的。遗址地势平坦,海拔4.46-6.29米。现在看到的只是绿油油的草坪。1959年12月7日,当时马桥公社联工六队社员挖掘粪坑,在1.5米左右深处发现鹿角和红色印纹软陶碎片。10日,上海重型机器厂于俞塘北岸用推土机取土,在1.2米左右深处又发现大量的印纹陶片以及少量的石器。经挖掘和考证,上海县博物馆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确认为是古文化遗址。遗址的发现,引起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的关注和重视。市文管会对遗址先后进行两次发掘。1960年12月探明遗址范围,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60米,并清理发掘2000平方米。1966年又揭开589平方米。
    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东南地区古文化和上海地方历史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为系统研究东南地区古文化填补空白,又为南北方文化间的关系和影响提供连接的纽带,为推断上海成陆进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前,国内外有人断言,上海地区成陆年代有限,无古可考,历史不会超过2000年等等。遗址第五层中出土的陶器和发现的建筑遗迹和墓葬等,均可证明4000年前这里已经有人类活动。上海成陆的年代,由此而上推2000年。1977年遗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命名为马桥文化。







春申君祠
上海有一个简称“申”,上海又称为“申城”。传说与战国时期春申君有关。春申君名黄歇,战国时期楚国人,与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名,史称战国四君子。现在的上海皖南苏锡一带就是当年春申君的封地。他在封地区地域政绩显赫,深得民心。故此,当地人纷纷以其姓或号为许多地方命名,上海简称为申,即是因纪念黄歇而得名。上海也留下了很多传说,很多地名与他有关,比如嘉定“黄渡镇”,即是相传春申君黄歇在此率军渡江伐秦而得名,始称“黄歇渡”,后人沿称为“黄渡”。上海黄浦江,别称“黄歇浦”、“春申江”。相传现黄浦江下游一带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浅的小河。常泛滥成灾,人们深受其害。春申君黄歇不辞辛劳带领百姓疏浚拓宽治理,使得水畅其流。以后经过千百年的时光变迁,后人的不断治理,以及江水的冲刷,黄浦江成了现在的样子。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浦,简称黄浦,又名春申江。
春申村相传曾是黄歇开浚浦江时的“指挥所”和居住地,附近春申江、春申桥、春申塘等古地名亦沿袭至今。民间有儿歌传唱:“啷啷啷,啷啷啷,爷娘去开黄浦江,然后再开春申塘,领头的大爷叫春申君,住在伲村黄泥浜。”春申村因江而得名,近五公里长的春申江蜿蜒绕村。









































72
发表于 2011-12-13 17:51:08 | 只看该作者
10月26日,柳州路集合点的中速队骑行庙头采石坑遗址,慢速队骑行夏阳湖。

庙头采石坑遗址前碑文
松江庙头采石坑属人工采矿遗址。从1965年开,松江天马山镇庙头采石厂在此从事石材开采活动,至2000年,原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地质管理环境保护的在关规定,为了保护矿山地质遗迹、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停止核发采矿许可证并予以关闭。
现在遗留的采石坑矿山遗址面积约1247-0平方米,最大深度达80米,围岩由英安岩、流纹英安岩组成,采石坑坑深壁陡,裂隙发育,易发生崩塌等地质灾害。
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消除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2004年原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与松江区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对该采石坑进行了围护避险治理。为进一步保护矿山遗迹,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在围护避险治理的基础上,经组织申报,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立项,地方配套出资对该采石坑分阶段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一、二期工程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由上海市松江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原上海市松江区房屋土地管理局)组织实施,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施工完成。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
                                                   二00九年二月


















夏阳湖

慢速队骑行青浦夏阳湖
















73
发表于 2011-12-13 19:29:17 | 只看该作者


漕河泾柳州路集合点与其它的队伍不同点在于 科学健身 为健康而骑车!

从来就没有人争权夺利 削尖脑袋当头头 平等交流 同骑共游 同舟共济。

74
发表于 2011-12-13 23:50:30 | 只看该作者
11月中旬, 有空去柳州路集合点学习, 出发时队友列队报数,吴队长对当天的活动简短说明和注意事项。







今天到来的柳州队的快组队成员




我也照了一张模糊的合影




快组到这里绕圈锻炼,路况非常好



合影2张

点评

欢迎空军版主来到柳州路集合点。快速队的活动本来另有专贴。现在就慢速队的活动情况比较少。  发表于 2011-12-14 21:49
75
发表于 2011-12-14 12:48:32 | 只看该作者
76
发表于 2011-12-14 21:42:12 | 只看该作者
本次星期六(十七日)柳州路集合点骑游什么地方?因电脑出问题,找不着了,请告知一下,谢谢!
77
发表于 2011-12-14 21:46:30 | 只看该作者
强中游 发表于 2011-12-14 21:42
本次星期六(十七日)柳州路集合点骑游什么地方?因电脑出问题,找不着了,请告知一下,谢谢! ...

参加元旦环上海的队员再次骑行环上海的下半程,其他队员仍然是龙腾大道绕圈。
78
发表于 2011-12-14 22:04:55 | 只看该作者
收到,谢谢!
79
发表于 2011-12-15 09:35:33 | 只看该作者
10月29日,柳州路集合点骑友们骑行奉贤万佛阁,并且骑行奉贤新建的自行车专用道。

明洪武十九(一三八六年)为防海上倭寇入侵,
上海万佛阁(14张)信国公汤和大将军督筑奉城城墙,将原是乡间小庵的万佛阁就地重建于北门月城湾内。因此,当地有“先有万佛阁,后有奉城镇”之说。明代的万佛阁,气度不凡,环垣踞堞,面山枕流,胜境之妙,冠于诸刹。后历经乾隆二十二年及民国六年的二次修缮,佛阁更增添了大殿三楹,东西禅室各二楹,后有地藏殿,前有弥勒殿,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万佛阁几经历史兴衰,于文革期间被毁,一九八九年重建。如今的万佛阁由万佛楼、钟楼与鼓楼组成,阁内装置电梯,形成殿中有殿的格局,庄严气派,佛韵悠长。万佛阁的建筑很有特色,依城傍水,由低渐高,尤为特别是后法堂楼阁建在古城墙上,别具一格。大殿的钳状套式梁木结构镶接缜密,浑然一体,堪称古建筑的一绝,被定为奉贤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80
发表于 2011-12-15 11:05:3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