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56|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行日记(上海--淄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 22:5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上海印象

总共在上海呆了三天,学会了三句上海话。当心--就是小心留神,皮夹--就是 钱包,钞票--就是钱,包括硬币。上海人苦哇,连馒头都吃不上!大米供应似乎也 紧张,一块钱买一小碗。我这饭量大概要五碗,可上海人一碗就饱了,成天饿着肚 子干四化,你说人家容易吗? 上海生活节奏快,和成都完全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城市文化,人人都在忙,弄堂 里看不到搓麻的阿公阿婆,大街上鲜见没事瞎逛的闲人,当然除了我.上海人多, 长住人口1400万,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这万分之几的国土面积上,显得十分 拥挤。因此这种地域特征促成了上海人或者是上海市“小而精”的文化特色。不光 是小碗米饭,还有小点心,小月饼,小包子等等,餐馆里菜的分量通常只有山东的 一半。还不光是吃的,就连豫园这么有名的去处,也不过是巴掌大的园林。早些年 见过一幅照片,是上海民居里的特写,来自棚户区的镜头,现在也许不存在了。照 片里的小房间不过5平方,虽然小屋小窗小家具,却布置的井井有条,显示了上海人 在“小”字上做文章的工夫,有句话叫“螺蛳壳里做道场”就是形容上海人的精细。 上海的公共交通很发达,不发达也不行,你想想加上流动人口每天就有2000万 人在这地方活动,光机场就有俩,还有轮渡和客运码头,地面是巴士和出租,半空 里跑的是城市轻轨,下边还有地铁。巴士开起来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大车小车都得 躲着它。我每天花四块钱坐巴士从浦东过杨浦大桥到杨浦找穆老师,这段路程就接 近30公里,全程票价6块钱,够从张店到淄川坐公交打来回了。 上海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教育发达,边缘门类齐全,很多翻遍全国旮旯里找不 着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发现。就拿自行车来说,这里的车店不计其数,专卖店就不说 了,类似咱们兵团的大俱乐部穆老师在网上就搜出了十余家,时间关系我只拜访了 两个,里面的玩意以前大都没见过,有几辆据说是环法级别的车子标价数万,还有 大批的装备和零配件,二版好象说要换碳叉,我留意了一下,最普通的要价700元。 主要的欧美品牌,也有台湾货,价格令人咋舌,我是用不起了。在27车店里,来自 江西的小杨老板热情的给我们保养了车子,更换了部分零件,价格十分合理。而且 他那里东西很全,朋友们有需要的可以在网上和他联系。 虽然人多,但上海的社会治安和生活秩序很有条理,居民文明程度比较高,公 民感很强。整条街上看不到垃圾,绝没有光脊梁穿拖鞋的胡同串子,路口有人专门 维持交通秩序,警察说话也很和气。曾经跟警察打听过两次路,警察叔叔用普通话 不厌其详的给我们指明方向,给我的印象很不错。 上海的夜景很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到了夜晚灯火辉煌, 对面外滩同样是霓虹闪耀,真以为是到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个时候乘船游 览黄浦江是最惬意的事了。遗憾的是那天晚上的船全被包出去了,令我等散客垂头 而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15:58:2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天:上海----甪直

从浦东赶到同济大学花了我四块钱和两个小时,穆老师正在整理行李。个把小时后我们将离开此处踏上回家的路程。我的车子比我早到上海一天,我一到即约穆老师帮我提车装车。自行车不方便过江,这几天就一直寄存在穆老师宿舍的楼道里为此服务员对穆老师颇有微词。可怜穆哥帮我装车为我存车还要替我受过,真让你委屈了。

临行前穆哥没带来头盔,江湖险恶以防万一还是预备着好。于是先奔长宁路空军的店里捎上个头盔,店里有几个货架子我看着顺眼,可惜没法带,以后需要再邮购吧。从店里出来上武宁路,这是穆哥早打听好的路线,这时已经快12点,铁皮来短信问方位,还在市区里那!武宁路其实就是312国道,起点在上海人民广场,终点是新疆阿拉山口,横跨祖国东西。我们将沿着312走到镇江,然后渡江北上。

今天计划是经过嘉定,昆山到达苏州。嘉定有F1赛场,公路上指示牌指出了道路方向。312上海段路面不好,水泥路面甚至没有绿化隔离带,路上经过同济大学西校区,让穆哥倍感亲切。上海大众三厂坐落在安亭镇,周围全是为大众配套的企业,出安亭就是昆山地面。国道到了这里豁然开朗,改成新压的柏油路面。昆山就是捷安特自行车的产地,就是说今天我骑着680回它姥姥家。“好孩子”“速派骑”也是昆山的名牌,有上海本地企业把车间搬到这里,大概是因为这里的费用要低一点,这实际上是经济互补,不能否认长江三角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上海的龙头作用。

上路之后第一条大河出现了,在昆山外环上我们遇到苏州河的上游--吴凇江,江上行驶着满载的货船。江苏我内陆水运第一大省,此言不虚,从此就不断有各种规模的河道映入眼帘,直到淮安大运河和我们分道扬镳。

经过研究地图和询问当地人,我们发现这条路还不是最佳选择,唯一的优点就是顺。其实我们不该从嘉定出城,最好的路线是西南方向的青浦淀山湖,然后就是朱家角,周庄以及同里的水乡。这样到达苏州就远一些,但是绝对值得一走。幸亏甪直离这里只有20公里,幸亏在这里看看地图,否则我们连甪直也错过了。天黑之前我们赶到了古镇,黄昏中的甪直显得安详而宁静,黑瓦白墙倒映在碧波中,到处是小桥流水水人家,象一幅水墨作品,真有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晚上下起了小雨,我们找到了小旅店,双人房间30元。安顿好以后我和穆哥带着头灯顺着游廊在镇里闲逛。买到苏州地图一份,草编牛仔帽一顶,穆哥戴上有点约翰丹佛的气质。镇上小店打烊很早,不容我们深入研究。睡觉的时候接到孩子他大爷发来的短信:新华社消息,有两名敌对势力的情报人员近日在上海登陆,两人在大陆的公开身份是自行车旅游者。他们的任务是从上海骑到山东,沿途刺探我军事和经济情报,有关单位和群众发现有可疑的骑行人要立即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3
发表于 2006-1-22 18:11:23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等待续篇
4
发表于 2006-1-22 20:34:37 | 只看该作者

等!

支持你!

5
发表于 2006-1-22 20:37:4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楼主来上海进行实地考察~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1:21:0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天:甪直----无锡

早晨起来,发现身上被蚊子咬了好几口,更可气的是晾在窗口的衣服一件也不干。我们决定把昨天晚上走马观花的古镇再仔细浏览一番,也许回来衣服就干透了。说走就走,我们俩顺着水走了一个很大的正方形,基本观赏了小镇的全貌。街上的店铺陆续开张了,无非是些旅游纪念品,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苏绣和苏扇,刺绣作品良莠不齐,最便宜的20块钱,属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那一类型的,针脚粗糙,背面绣的一踏糊涂,只有一扇屏风体现了苏绣两面看图案一致的特点,标价5000多块。我不懂艺术但能看出来用针用线十分讲究,色彩的过渡十分和谐自然。这里的特产是南瓜糕和腌萝卜咸菜,穆哥买了点咸菜带着,竟然一直吃到山东。饭店里有几个老伯围坐一桌喝着老酒品着鱼头,用方言谈笑风声,不亦快哉!

镇头上塑着一只独角兽,刻着“甪端”两个字,似乎明白了,两只角就叫角,没什么疑问,一只角只好把角字去掉一点,就成了“甪”。询问当地人,回答是同路字讲,就是路端正路笔直的意思,和我想的大相径庭。

顺水走下去,渐渐发现一些水乡人生活的门道。这里的一切都离不开水,所有的人家开门就是水边,更有常年栖息在船上的人,船就是他们的家。水边有勤劳的妇女洗衣服,下游几米就有人刷马桶,再走几步有俩老太太用纱网捞螺蛳。捞到岸上拣大个的放桶里,小的又倒回去,看我好奇,老太太跟我解释:小的不好吃,养大再吃。我忍着没吐出来扭头就走。各位,以后到了这里千万不要吃螺蛳啊。

叶圣陶老先生据说在这教过书,所以留有一座纪念馆。有家麻花店搞了个简短的开张仪式。鞭炮响过我们走进店堂向掌柜的拱手施礼,赚得一盘免费的麻花和打折的牛皮糖。跑堂的小姑娘干净秀气,不由想起那几句歪诗:去年今日此门过,人面麻花相对搓,人面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

回到旅店等衣服干透,才不紧不慢的推车上路。到苏州将近30公里的路程穆哥带着我一个小时就跑完了,刚过金鸡湖,码表上显示总里程是100。穆哥对苏州比较熟悉,知道不少景点的名字,但是确定不了具体方位。按照地图上的标识我们先后找到了双塔,狮子林和拙政园,双塔没什么看头,大理三塔我都看了,俩塔还有什么意思?狮子林票价30,我嫌贵没进去,介绍上说它是皇家风格的园林,景致同样是精制细腻,经常让游人不知身在何处,把自己折腾晕了才算完。拙政园更贵,虽然这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堪称精品,但是70块的门票让我感到肉疼。大门外有几个导游看到了我们,七嘴八舌的跟穆哥问这问那,直到保安催促我们离开。

继续前进,回想起问路时苏州人的冷漠和昂贵的门票以及那保安装腔作势的丑恶嘴脸,我深表不满强烈抗议。什么破鬼地方!还70块钱,奶奶的白请我都不去,倒找70去了还得是给你们面子,#*……%·。时间到了中午,我们在四平路江边小公园里吃了点饼干,就着凉水鸭蛋咸菜算是午饭。查看地图,最近的景点是报恩寺。骑过一条街,宝塔就豁然矗立在眼前了,正在修葺的宝塔外围搭满了脚手架,只好匆匆照相然后打听了寒山寺的方向飞驰而去。

路上经过邮局,穆哥建议把暂时不用的辎重寄回去。于是俩人收拾了东西穆哥去办手续,我在外面看着行李。看车的大叔跟我聊开了,大叔以前跑供销,知道的东西不少,他说苏州在江苏就相当于青岛在山东,级别高产值大。领导班子接连三届产生省级干部。你们应该去新区看看,那里很厉害,外资对GDP的贡献超过百分之六十。这里是老城,楼不高路不宽,很多地方叫什么什么桥,可你到了那里看不到桥,因为都填平修路了。我去过你们那里,你们那里好大,区和区之间还跑火车....大叔记性真好,不用我提示就说出了博山张店和辛店等地名。然后再次给我描述了寒山寺的风光和经过的路线。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伴钟声到客船”,现在的寒山寺已经不是姑苏的城外,随着张继的枫桥夜泊的传播,寒山寺也声名远扬,毛宁的《涛声依旧》似乎也取材于此。在寺外,一个维持治安的老伯看我们风尘仆仆,破例让我们把车停在道边由他老人家看管。“你们去看好啦,行李不要解开啦,放心去好啦!”20块的门票可以承受,于是怀着虔诚的心情购票参观。寺里显眼的建筑是一座宝塔,游人可以登到二层,极目远眺,苏州城尽收眼底。这里是平原水乡,能看的很远,唯一北方有两个高地,其一就是我们的下一站--虎丘。寺里香烟缭绕,传来和尚颂经的声音。有若干石碑,刻着各色高人题写的《枫桥夜泊》诗句。有钟楼一座,想是当年破坏张继好梦的罪魁祸首。走出寺院便是枫桥,想不出来为什么要在这里夜泊,再走几里就进城了嘛!

那位老伯仍在原处,向老人表示的谢意后我们驱车奔向虎丘,路上我在想: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苏州人,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泥?虎丘不过是一个绿色的小山包,相对高度也就50米,别小看这50米,放在平原水乡这就叫山,就是景。对于我们走惯了鲁中大地的人来说实在引不起兴趣,只好拍几张“遥望虎丘”留做纪念了。

快5点的时候,我们拐上了312,顶着夕阳向西进发,这里到无锡还有40多公里的路程,穆哥领骑以32公里的速度带着我掠过无数村镇,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更有年轻人试图驾电动车超过我们,无一例外均被我们甩在身后。华灯初上时分,我们已经在暖气片厂的招待所里安营扎寨了。
7
发表于 2006-1-25 08:29:19 | 只看该作者

置顶!以资鼓励!

有图片配合骑行日记更佳!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21:35:26 | 只看该作者

这张照片拍摄于安亭镇,附近停放着成片的帕萨特这地方想必大家也不陌生,312上的界牌
昆山外环,在这个论坛里见过别人在这里拍的照片,说明上海车友数不清从这里经过多少次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21:45:31 | 只看该作者
在张浦到机场路的路上
穆哥问路,回答很热情,就是一句也听不懂
[em06]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21:52:41 | 只看该作者
水乡黄昏
哼哈二将
睡足了懒觉的哼哈二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